书艺公社

 找回密码
 快速注册

快捷登录

搜索

正在浏览本主题的会员 - 1 在线 - 0 会员(0 隐身), 1 游客

  • 只有游客在线
楼主: 网站编辑

【第一现场】“游心雕虫——陈勇武书法作品展”在北京举办(获奖网友名单1楼公布)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13-12-22 18:00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网站编辑 于 2013-12-22 18:57 编辑

笔精妙入神
——陈勇武书法管窥

这二年和勇武见过二次面,一次在贵州,参加书法篆刻家徐明春先生的婚礼,他从北京飞过来,可见其情。见他给明春婚礼册页上题诗,洋洋洒洒,细看是二王一路的写法,把握得当、工谨认真!第二次是在北京,有缘参加柳青凯凤凰画馆策划的《以梦为马》书画展,先会於琉璃厂,相谈甚欢,后一起乘他开的车到展厅。勇武还是属于不善谈话发言的这类书法家,反而显得年轻的他又增加了一些城俯和厚朴稳重!
我特别想感谢一下他,他得知我策划“黔之爱”全国书画名家作品义卖公益活动,支助山区贫穷孩子读书上学一事后,立马就寄来了书法作品支持,浓墨重彩、爱洒黔南!
这二年其实也是勇武书艺上升的二年,入展获奖收获颇丰。勇武对书法不懈的追求从来没有停止,从他的微信上看到临帖创作尤勤,当属当代青年书法家的典范。勇武在京城得到众多书坛名家的指导,特别是张荣庆先生的影响与教导,奠定了勇武以二王为宗、笔法娴熟、秀丽宽博、缩放有致、率真潇洒的风格特点。
当今书坛,门类众多,各色展览五花八门。北京是中国文化的聚集点,乱花渐欲迷人眼,更多的喧闹和浮躁,时刻在撞击我们的心灵!作为一个书法追求者,理性与坚守便至为重要,勇武成功地做到了这一点,他治艺坚定沉着、练外修内、化理于中,必将成为他这个年龄段的领跑者。
勇武来电说年底将办自己的首个展览,也要出一本作品集,我很高兴,一个阶段一个阶段的总结与探索才能提升自己的书艺。他谦虚的把几十件作品传给我,让我看,提意见。我认为,线条是书法之质,笔墨是书法之厚薄。宋曹《书法雅言》有言,神采源于运笔,太白也有“笔精妙入神”之说。勇武书法正朝着形质易得、神采为上之学书根本踏实前进。他的用心,笔墨烟云,气势磅礴,非朝夕之功。
艺无止境,中国书法之博大精深,要学习的还很多。勇武属于青年,路还很长,若能在书法营养中增加一些篆、隶、碑刻的元素,加之名家指导,潜心修养,我相信勇武定会在书法的旅途中取得更大的成就。
陈勇武,我看好你。

(黄仁龙,著名书法家、评论家)

IMG_0184 35-35.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12-22 18:00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网站编辑 于 2013-12-22 18:58 编辑

由“口诵其文,手楷其书”说开去
——读陈勇武书作


古人欣赏书法“口诵其文,手楷其书”,就是玩味其下笔处,观察其映带回护、纵横使转的细节。今天展厅中对书法作品只是用“眼”去看,来不及用心去“读”,这读是通过笔墨去读其文化内蕴乃至人格魅力,而“看”是对艺术形式的感受与把握,是纯粹意义的书法之美。古人作书意在求“象”,这个“象”是一种心像,是通过笔墨的人格表现与文化联想,而今天的书法创作则聚焦于“形”,重在对作品形式美的感受。而正是这种重“形”轻“象”使得当今的书作只适合于展厅的展示,而不适合于书斋的闲赏,不复再有古人那种循着文句、循着笔势、循着时序对作品进行解读,感受作品中舞蹈般的美与欣赏趣味。读陈勇武先生的书法近作,让我找到了一种久违的欣赏趣味,情不自禁的“口诵其文,手楷其书”,去“读”作品背后的具有谦谦君子情怀的勇武。
和勇武兄相识缘于网络,至今未曾谋面。我用印章与其交换了几件作品,那时他的作品便已经有很深的传统功力,一板一眼,让人感到其用功之深。此次展出的作品,笔法富于感情、细腻、内敛而精神外露,给人以洁净超逸的美感,用笔干净利落,意韵温润超逸,格调高古空灵,那疏宕雅致的韵律,舒捲飘逸的情趣,气度安详,与古人有良好的契合,让人回味无穷。
赵孟頫说:“用笔千古不易,结字因时相传”,对于书法来说,用笔,通过用笔表现出的笔势之美就是细节,细节处表现书法所特有的内在韵致,表现书法区别于绘画的独特的、个性的美,这细节要用心去“读”。读勇武兄的作品,其用笔细腻,表现自然,在传统的基础上,发挥了其中的精华的、美妙的东西。他的作品,书卷气扑面而来,其行笔的动势,点画的扫刷,能从心所欲地驾驭于笔下,无滞凝之笔,自成变化。他对笔法的关注,对线条形质的把握是十分令人佩服的。他的作品不一味玩形式,在追求气势恢宏的同时,更能在细节的表现上求精求准,做到不马虎,这一点在用笔上体现尤其让人叹服。
清代书法家周星莲说“字有筋骨、血脉、皮肉、神韵、脂泽、气息,数者缺一不可”。而勇武兄极好地将笔法、字法、章法潇洒地融为一体,构成他独特的艺术世界。勇武在书法的形式和内容诸方面都有不同程度的突破,创作的作品精神气息绵延连贯,古朴俊雅,线条深稳自然,厚重中不失灵动,个性中不失传统,给人一种纯真雅逸、轻松自然的艺术享受。字里行间弥漫着一股浓郁的书卷气息,笔墨线条折射出一代书人的文化品格和书法精神。
读勇武兄的字,但像现在这样带着目的和静心体会,是从来没有过的。我从读帖中细心感受他在和古人对话,我也慢慢地品味和享受到从未有过的快乐,虽然对于书法创作者来说是一种有意或无意的情绪宣泄的快乐,但对于读者而言却是一种淡淡的、静静的快乐,它有时甚至超过了创作本身带来的审美体验。


(谢吉昌,青年书法篆刻家,中国书法家论坛特约评论员)  




IMG_0187  35-35.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12-22 18:00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网站编辑 于 2013-12-22 19:00 编辑

我的青春及感想

陈勇武

从今天上午到下午,朋友都讲了关于正青春的理解,以及对艺术规律、艺术现象、艺术思考等各方面做了深刻的剖析,我觉得朋友们讲的都很好,让我很受启发。我先从我写的诗说起,我从小喜欢读诗,小时在农村,家里一些老先生教我写对联、写诗,大概十一二岁的时候就开始了,后来随著年龄的增长、阅历的增加,对写诗的体悟越来越深。到北京来以后,经常写一些诗向老师求教,当代书法家中写诗写的好的家新先生是我很佩服的,我偶尔也会将诗呈给家新老师看,请王老师给予指点。现在来讲诗的产量比以前少了,有时针对某一事、某一物、某一景,有瞬间的诗感,但很少用心的去付于诗作,有时脑子里想写但没有感觉,有感觉时抓不住,这也是一件很苦恼的事。我这里一共准备了三首诗,一首是七言律诗,另外二首是七言绝句,是我自己写的,好不好另外说。我写诗对格律和用韵还是比较用心的,写诗时会查一些资料,尽量用心将它写规矩,词语上是不是精练另说,毕竟自己的积累和生活感悟还在一个渐进的过程中。第一首是前年的正月初六我遥寄我母亲的寿辰,因为那年我在北京没回去,原来每年过年都回家,而且都要等到母亲正月初六过完生日后才出门。那天在京,和母亲通完电话,心情不是很好受,就写了这首诗,我给大家念一下:十年漂泊不着家,南北栖身未有涯。虽赖豪情酬壮志,怎敌运际薄轻纱。侍亲少奉暑寒饭,思子还询早晚茶。半百残躯伤逝景,难赎罪孽仰天嗟。我给大家略为解释下,十年飘泊不着家,南北栖身未有涯。我很早就出来了,农村的孩子早当家,17岁零三个月我就到深圳去了,2002年来北京,从深圳最南边到北边飘泊,基本不着家。南北栖身,漂泊无定,没有落脚点。虽有想做一番事业的豪情与壮志,但是总感觉运气和人生际遇离我远一些。后面是写我母亲的,我对待我的亲人很少照顾他们,因为那时候我已经有30岁了,他们还会经常打电话来问你身体好不好,感冒咳嗽一下她会非常担心,还会问你。因为那一年我母亲生病做手术,算是残躯之身,很感伤,感觉作为儿子在母亲生病时也不能侍于身边,是一种负罪,是一种罪孽。家新老师曾看过我的诗说,年轻人写的诗应该很朝气,但你的诗很苦,读起来让人感伤。后面有两首是七言绝句,我前两年游玩浙江江郎山所作的两首绝句:独对名山兴味浓,江郎三石始相逢,此身若有生双翼,飞上东南第一峰。我自己喜欢游山玩水,每年有时间都会出去,亲近大自然,江郎山被喻为东南第一峰,是世界自然文化遗产,风景很好。诗的最后是借唐代诗人白居易的“安得此身生羽翼,与君来往醉烟霞”一句,这个山我是第一次去,后来我很辛苦的爬上去了。第三首也是江郎山的绝句,是上到山顶的一种感想,诗是这样的:身对名山不畏难,敢将险绝视泥丸。风云幻化无常事,别样人生在登攀。这首诗应当是一首励志的诗,对于我们年青人来说就是应当这样,对于任何事物都不要畏艰难,要勇于面对,敢于藐视一切困难,人生是无常的,任何事情都没有定数,但精彩的人生是当你到达彼岸时你回头一看,这个过程是你永生难忘的记忆。所以我们有时讲过程比结果更重要,更让人回忆,也许就是这道理。
这是青凯第二次邀请我参加凤凰画馆的活动,这次活动主题是正青春,我也想谈下我的青春。我觉得对于我来讲,青春是苦涩的。我刚才查了一下资料,12岁以前叫儿童,12岁以后到16岁或者18岁叫青少年,18岁以后到36岁叫青年,当然,这个年龄是没有定数的,各个组织的规定或者叫法也不一样。从我的理解来讲18岁到了36岁是青年时期。我觉得我在30岁以前算是过的非常辛苦与机械。出来以后一直在一家外资企业工作,说好听了是工作,说白了叫打工,我是2002年来的北京,北漂十余年了,漂的非常辛苦,因为本身起点低,家里也给不了我多少帮助,任何东西都要靠自己去打拼,所以很辛苦。十一年,虽然说举步维艰,但还是在前进,这一路走来,遇到了很多热心帮助我的老师和朋友,他们不断的鼓励和帮扶,才能走到今天。直到这两年可能在书法上有一点点的收获,除了工资以外能够赚点小钱用用,改善生活,日子略好过一点。所以回忆青春的话我是很有感触的。我现在感觉自己像33岁的年纪有45岁的心,60岁的身体,因为写书法,颈椎病、腰痛等都有,感觉整个人的状态是在走下坡路的感觉。其实我不赞成某些朋友说的挥霍青春,因为每个人都在奋斗,都是用不同的方式和手法在打造着自己的梦想,青春不是用来挥霍的,是用来记录的,记录你成长的脚步,记录你为梦想奋斗的过程,过了这个年龄回忆起来,能留下会心的微笑,留下足以在他人面前慷慨豪言的自信,这就无悔于青春。
刚才青凯和朝轶两位老兄都说了,我们要作千秋之想,要有这份担当和志向,我觉得说得很对,但相对来讲也显得很遥远,这二位都是想在这个领域成就一番大事业、有大作为的才俊,有这样的豪情壮语是这个时代的幸事。我现在的工作相对于一些在生产一线的朋友来讲算比较轻松,我从早上七点多出门到晚上六点多回来,一天十多个小时都要耗在公司里,工作上比较轻松但枯燥无味,我中午不休息,在公司写会字,晚上回家吃完饭也能写写或者看看书,基本每天都是如此。我的理想很简单,就是让家人过的好一点儿,通过我个人的努力,让我的家庭和谐美满、生活朴实惬意。只想通过自己的双手,把家安顿好,再用心的对待自己感兴趣的事情,把它做向一个高度。任何一件事都是有付出才有回报,你投入多少,你就收获多少,多劳多得,少劳少得,很现实的。我们想成就一番事业,最基本是要把家安顿好,免除后顾之忧,才能全心意的投入自己的事业。过着饥寒交迫的日子,大谈理想,太空了。我现在就为着我这样的一个计划在努力,目前的状态肯定不是全部的我,现在所拥有的一切也不是我所需要的,但这是一个过程,是现阶段真实的写照,回避不了的。前天单位要我们写对中国梦的理解,我觉得很简单,人民安居乐业,社会和谐稳定,国家繁荣富强,这就是中国梦。我的梦就是家人和谐平安,有自己的工作,做自己感兴趣的事情,很简单的。
前几天我看到一个微信,说零零后谈恋爱了,九零后离婚了,八零后还单身。这个挺有意思,从这句话中反映出八零后正是这个社会很有压力的一代,上一代和下一代也不一定会遇著这个情况,我们在座的八零后朋友也很多,我想大家和我一样,都有这个压力,这个压力谁都没赶到,叫我们赶上了。现在为什么很多人浮躁,我觉得很正常,浮躁的原因就是因为在现在这个社会中你找不到自己的定位和你奋斗的目标,心沉不下来,不知道做什么好,不知道出路在哪里,这是普遍性的。我觉得青凯是我们这个时代的榜样,他在坚持着做自己的一个事情,慢慢的一步一个脚印往深处做,很好。这个时候不能说他成功了,或者说明他达到最理想的状态,但可以确定他在通往成功的道路上。我觉得只要我们找准一个方向,确立一个目标,然后为这个目标不懈努力,那就离成功不远。成功的人找方法,失败的人找理由,有志之人立长志,无志之人常立志,这样的名言值得我们去深刻的理解。当我们有目标的时候,缺少的是助力,缺少的是鼓励,我觉得社会应多给年青人一些关顾,一些支助,也许在奋斗的路上有人稍稍推你一把,你就上去了。
去年看微博时发现了两段话,挺有意思的,我跟大家分享一下。第一个是这样说的:“大半的人在20岁或者30岁就死了,一过了这个年龄他们变成了自己的影子,以后的生命不过是用来模仿自己,把以前真正有人味儿的时代所说的、所做的、所想的、所喜欢的一天天重复,而且重复的方式越来越机械,越来越脱腔走板。这句话我觉得挺有意思”。还有一则“今日之书坛或以临摹古人为时尚,出现拼字拼帖等书法创作,或以所谓个性风格标榜创新,实则悖离书法本体,书法之原创性是当代书坛存在最需解决的问题”。这是我在微博上抄下来的,写了二个小品放到我的作品集当中了。通过这二段话,过渡到今天的主题上来讲,我们的正青春,当然讲的是正能量,也可以解释为正确的青春道路,或者正在行走在青春路上。正青春,是有正义感的、正风向的、正思维的青春。年青人怎么才能体现正青春、正风向、正思维呢?首先便是你是否有继承传统,是否很虔诚的对待传统。因为我自己是写书法的,我单从书法的角度来解释。传统这个话题讲烂了,讲的太多了,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阐述,有自己的理解,用正确的眼光,虔诚的心态对待传统,这是对于我们喜爱书法的人来说不能逾越的。年初《中国书法》中刊有陈正濂先生讲稿,他从一个书法创作者,书法教育家的角度讲60岁以前不要形成个人风格,不要过早的把自己囿在一个圈子里,这样的路只会越走越小。那60岁前做什么?夯实基础,深入传统,只有对传统认识和挖掘的越深,你后面的路才走的越宽,对于陈先生的这个观点我是非常赞同的。我们行走在青春路上,我们的一言一行,我们所做的一切,若干年后,将会成为我们的后辈所追仿的目标,能否把这个过程,这种精神传承下去,让后来者有借鉴,作为青年人,应当有这个担承。我们要做千秋之事,不要争千秋之功,你的所作所为,能否成为千秋之事,能否有千秋之誉,留给后人评述。当下,应当做好我们自己这个年龄该做的事情。

IMG_0191  35-35.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12-22 18:01 | 显示全部楼层
游心雕虫
陈勇武书法作品展

2013.12.22 北京亦庄
IMG_0193 35-35.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12-22 18:01 | 显示全部楼层
游心雕虫
陈勇武书法作品展

2013.12.22 北京亦庄
IMG_0198  35-35.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12-22 18:01 | 显示全部楼层
游心雕虫
陈勇武书法作品展

2013.12.22 北京亦庄
IMG_0202 35-35.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12-22 18:01 | 显示全部楼层
游心雕虫
陈勇武书法作品展

2013.12.22 北京亦庄
IMG_0203  35-35.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12-22 18:01 | 显示全部楼层
游心雕虫
陈勇武书法作品展

2013.12.22 北京亦庄
IMG_0212  39-39.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12-22 18:01 | 显示全部楼层
游心雕虫
陈勇武书法作品展

2013.12.22 北京亦庄
IMG_0214  30-45.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12-22 18:01 | 显示全部楼层
游心雕虫
陈勇武书法作品展

2013.12.22 北京亦庄
IMG_0221  30-45.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快速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本站网友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书艺公社的立场及价值判断。
网友发表评论须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各项有关法律法规;尊重网上道德,严禁发表侮辱、诽谤、教唆、淫秽内容;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引起的法律责任;您在书艺公社论坛发表的言论,书艺公社有权在自身所属的网站、微信平台、自媒体等渠道保留、转载、引用或者删除;
参与论坛发帖及评论即表明您已经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

·版权所有2002-2019·书艺公社网(SHUFA.org) ·中国·北京·
Copyright 2002-2019 SHUFA.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电子邮件:shufa2008@126.com

甲骨汉字对应表 | 说文解字注速查表 | 繁简字转换表 | 干支公元对照表 | 岁时表 | 常用礼语 | 中国历代年号速查表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