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作联系
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申请网络展览
开艺术家专栏
申请认证会员
手机客户端
微信机器人
开启辅助访问
在线图片编辑
用户名
Email
自动登录
找回密码
密码
登录
快速注册
快捷登录
快捷导航
门户
Portal
广场
BBS
导读
Guide
书艺学院
墨答
书画观
书法班
微信直播间
每日签到
最新发表
最新回复
最新精华
最新热门
我的帖子
书坛动态
国展动态
个人广告
书坛评批
书印研究
文房研讨
专题展厅
名家展厅
精英展厅
八零点将
获奖书家
墨·档案
新作上线
碑帖新临
篆刻创临
名家制印
古文研究
初学园地
历代书家
艺术档案
机构社团
地域联盟
搜索
搜索
本版
帖子
用户
书艺公社
»
广场
›
书坛动态区
›
【书坛动态】
›
【第一现场】“九势问道”——李多宽、左铁、何济洲书法 ...
正在浏览本主题的会员
-
13
在线 -
0
会员(
0
隐身),
13
游客
只有游客在线
1 ...
2
3
4
5
6
7
8
9
10
11
... 21
/ 21 页
下一页
返回列表
楼主:
网站编辑
【第一现场】“九势问道”——李多宽、左铁、何济洲书法展在恭王府开幕
[复制链接]
网站编辑
网站编辑
当前离线
社币
信誉指数
点
好友
帖子
主题
精华
阅读权限
200
注册时间
2005-3-1
最后登录
1970-1-1
在线时间
小时
积分
13065088
点评币
学币
狗仔卡
楼主
|
发表于 2014-8-26 22:44
|
显示全部楼层
九势问道
李多宽、左铁、何济洲书法展
2014.8.26 恭王府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网站编辑
网站编辑
当前离线
社币
信誉指数
点
好友
帖子
主题
精华
阅读权限
200
注册时间
2005-3-1
最后登录
1970-1-1
在线时间
小时
积分
13065088
点评币
学币
狗仔卡
楼主
|
发表于 2014-8-26 22:44
|
显示全部楼层
九势问道
李多宽、左铁、何济洲书法展
2014.8.26 恭王府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网站编辑
网站编辑
当前离线
社币
信誉指数
点
好友
帖子
主题
精华
阅读权限
200
注册时间
2005-3-1
最后登录
1970-1-1
在线时间
小时
积分
13065088
点评币
学币
狗仔卡
楼主
|
发表于 2014-8-26 22:44
|
显示全部楼层
九势问道
李多宽、左铁、何济洲书法展
2014.8.26 恭王府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网站编辑
网站编辑
当前离线
社币
信誉指数
点
好友
帖子
主题
精华
阅读权限
200
注册时间
2005-3-1
最后登录
1970-1-1
在线时间
小时
积分
13065088
点评币
学币
狗仔卡
楼主
|
发表于 2014-8-26 22:44
|
显示全部楼层
九势问道
李多宽、左铁、何济洲书法展
2014.8.26 恭王府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网站编辑
网站编辑
当前离线
社币
信誉指数
点
好友
帖子
主题
精华
阅读权限
200
注册时间
2005-3-1
最后登录
1970-1-1
在线时间
小时
积分
13065088
点评币
学币
狗仔卡
楼主
|
发表于 2014-8-26 22:44
|
显示全部楼层
九势问道
李多宽、左铁、何济洲书法展
2014.8.26 恭王府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网站编辑
网站编辑
当前离线
社币
信誉指数
点
好友
帖子
主题
精华
阅读权限
200
注册时间
2005-3-1
最后登录
1970-1-1
在线时间
小时
积分
13065088
点评币
学币
狗仔卡
楼主
|
发表于 2014-8-26 22:47
|
显示全部楼层
李多宽
河北玉田人,北京大学历史系毕业。江苏省政协常委。现为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中国国际书画艺术研究会副会长、中国海关书法家协会主席、中国新四军和华中抗日根据地研究会副会长、铁军书画社顾问、金陵书画院名誉院长,南京工业大学、江西财经大学客座教授。2013年,先后在新西兰奥克兰佛光美术馆、江苏省美术馆举办个人书法艺术展。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网站编辑
网站编辑
当前离线
社币
信誉指数
点
好友
帖子
主题
精华
阅读权限
200
注册时间
2005-3-1
最后登录
1970-1-1
在线时间
小时
积分
13065088
点评币
学币
狗仔卡
楼主
|
发表于 2014-8-26 22:48
|
显示全部楼层
永恒的士风
言恭达
李多宽,毕业于北京大学历史系,自诩是“一个长期热爱中国书法艺术并笔耕不辍的人”。
他学习古法,深入传统,品味经典并没有拘泥于单一的技巧层面。他深谙“技进乎道”的艺术本体内涵而追寻求道的精神本质,逐步去营构属于自己的艺术语言和审美理想体系。他没有旧式艺林中的酸腐与冷淡,刚愎与嘲讽,而是潜心于对当代人文品质与情慷的寻释、传承与“士人”担当的完备。于是,热烈与恬淡,纯真与多彩、古茂与静简,缜密与舒纵逐步成为他审美领域中永恒的士风。古今中外,大凡最大的学问是经世之学。管理与审美范畴中逻辑思维与意象思维是两种不同形态的思维模式。经世致用,文以载道,综合思维中的双向互动、滋生与补养,正是当代士人所拥有的综合素质与人文学养。时人往往热衷于举杯痛饮,以求情达,我却更喜欢与多宽侃谈。他正是位我国海关事业的守护神、开拓者!他常常会一口气向你报出一连串的江苏乃至全国进出口数据,解析当下我国国民经济发展趋势,判断社会繁荣中显性与隐性的得失,预望世界金融走向的晴雨……从逻辑判断、缜密推理到智慧规划令人吃惊。我真喜欢与推崇这样
的男子汉——有血气与柔情,理智且豪迈!在他身上我们看
到了对经典艺术的追求,对人文情操的坚守与社会责任的担当。“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是啊,新时代“士人”——人民中国的守护者、建设者,他们的浩然正气,经世智慧,人文学养与追求奉献,这种“新士大夫”精神难道不正是我们今天共和国事业渴求的吗?!这种“士风”所透析的民族文化的内质和人文关怀难道不正是我们今天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时代文化精神的彰显?!
多宽是淡定的。大有“水流心不竞,云在意俱迟”的艺境。“游心于淡,舍弃于漠”以沉默的姿态,放下更多的计较,以淡与漠的心绪保持自己的本真。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应该说,境界有多高,艺术就能走得多远!
壬辰孟夏于金陵抱云堂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网站编辑
网站编辑
当前离线
社币
信誉指数
点
好友
帖子
主题
精华
阅读权限
200
注册时间
2005-3-1
最后登录
1970-1-1
在线时间
小时
积分
13065088
点评币
学币
狗仔卡
楼主
|
发表于 2014-8-26 22:49
|
显示全部楼层
在“永恒的士风”展览上的讲话
言恭达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来宾,同志们,朋友们:大家上午好!
首先,请允许我受张海主席、赵长青书记的委托代表中国书法家协会对李多宽同志的书法展览的开幕表示最热烈的祝贺!
这是个普通的书法展览,又是个特殊的书法展览。它的展称叫“永恒的士风”。这是数月前多宽同志让我写篇评论文章时,我突然感悟到的一个深刻的话题。多宽是南京海关关长,又是中国海关书法家协会主席,在老百姓看来,他是位不大不小身居要职的官员。但他的自我定位是一个双重色彩的人民公仆。一方面,他以丰富的行政管理理念守护着共和国进出口物资大门;另一方面,这位北京大学历史系毕业的高材生偏偏钟情上了中国书法。他是文化的、社会的,他既做经世的学问,也做人文的学问。这就自然带来了一个几千年来中国官场文化中探讨并不断在演变的课题——士大夫精神,也便有了人们欣赏并成就民族文化形象与样式的“士风”品质。所谓“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不同时代有不同的“士风”内涵,不同的价值追求与历史担当,不同的文化理想与终极人文关怀。在今天这个伟大的时代,应与封建时代具有本质差异的“新士风”,我个人理想应是:与时俱进,内蕴丰富,特质鲜明,风范社会,引领当下,人民性、时代性与实践性相统一的时代人文精神。至少可归纳为以下三个方面——一是家国情怀,历史担当。要为历史创造业绩,为时代推出经典。二是知行合一,管理有方。做到会古通今,统筹得体;三是弘道养心,人文关怀。做到弘扬时代精神,彰显时代特质,有大的开放视野、大民生情怀、大文化理念。“从无字句处读书”,治学严谨,修养高尚。如李政道说的:一个知识分子报效祖国的最好途径是将他的专业精神和参政事业结合起来。这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精神折射,也是当代文化自觉的高效导读。
在我看来,多宽数十年的书法寻梦就是伴随着这种时代人文精神所追寻的“中国梦”!从多宽的求艺经历、书学理念中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出他的这条从传统走向现代的人文脉络,看出这位新中国官员的悲悯情怀与社会担当以及审美理想的寻释。
我们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审视李多宽书法展览的当下意义——第一是展览艺术本体价值所带来的哲学体悟。多宽书法学习传承有一个十分明确的理念即:“书不入晋,不登大道”。魏晋时期是中国书法艺术第一次高潮的开端,体现了中国文化艺术与人性的第一次觉醒。多宽追摹二王,书出正脉,寻根溯源,尤以气息胜,这种书卷气息所呈现了士风特征我总结为:清正逸丽,臻古典雅,简静沉稳,和爽锐利。多宽书法的审美风格追求出于他从历史学的角度对中国传统哲学的深刻领悟。“致虚极、守静笃”是老庄哲学对中国艺术的审美本质与情趣的最佳表述。“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传统哲学的中庸论、文质论、虚静观是当代书法审美必循之本。当下书法乱象丛生,究其原因是文化信仰的缺失,本体价值的模糊,甚至民族文化立场的转移。而多宽是能寻求当代书法身份的智者。多年来,他以淡定与从容保持了他书风中透析的雅正和清新,这不正是我们这个时代值得提倡的吗?!
第二是展览艺术的社会价值所带来的文化思考。书法必须还原于文化,求证于经典。中国书法是中华文化的核心,从这个意义上说,书法文化是修出来的,养出来的;书法文化必须融入生活,它是社会审美心理的缩影;书法文化最终是回归心灵的文化。人的生命的过程是文化的历程,是精神不断升华的历程。因此,从以上我们可以体会到:他的文化审美的追求、文化气息的操守、文化品质的选择将为当下公务员队伍带来很好的思考和借鉴。
尽管多宽同志的书法追求路还很长,他的书法传承与创造无论从技法体系还是风格特色还在不断地提升,我建议各位领导、各位同道千万不要局限于今天展览的线条艺术的欣赏和作品气息的感受,我们理应在当下全民热爱书法、热爱中华文化的高潮中不仅赞赏更多的官员亲历实践书法艺术,更要思考传统的书法艺术走向现代的人文内质与核心价值,从而呼吁整个社会要敬畏文化、仰视书法、感恩时代、关注民生,以经典的文化创造实现历史的文化价值,从而对得起这个伟大的时代!
谢谢各位!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网站编辑
网站编辑
当前离线
社币
信誉指数
点
好友
帖子
主题
精华
阅读权限
200
注册时间
2005-3-1
最后登录
1970-1-1
在线时间
小时
积分
13065088
点评币
学币
狗仔卡
楼主
|
发表于 2014-8-26 22:50
|
显示全部楼层
书展部分专家学者发言
左庄伟:我是美术,作为大的艺术范畴,但对书法呢不熟悉,毕竟主要是来学习,我觉得从多宽的这个对书法里面看到这么几点,但总的呢,多宽先生已经讲得很全面,很系统,也很正确,我觉得这个中国的绘画也好,书法也好,魏晋以后基本上是受文人办的,文人从事书画活动,因为这个中国文人跟这个官有关系,过去读书人都是做官的,做官的人来从事书画,它有别于工匠或者是这个以绘画书法为生的这样一些艺术家,因为它不以衣食,不愁衣食,因此没有这种追求的话,他在艺术里边就会更多地反映自己的内在的一些精神抒发,对这个中国历代文人,书家或者是画家,在从事创作的过程中,并不考虑金钱,而更多考虑内在精神的借书画来传达,因此他没有这一方面的物质功利心,所以在书画绘画里面就体现了一种书卷气,正气,大气,这个是文人的一种从事艺术的一种表现,那么从我们今天的这个现代社会来看,有两个问题,我觉得从多宽先生这个里边可以引出我们的学习的地方,一个就是跟市场的关系,据我所知,多宽先生并不追求市场,追求艺术的创造,所以在他的艺术作品中间,我来的比较早,我看了一下,我很感动的有两点,一个是他能静下来,这个做官啊,现在的官很不容易,像这样的好官更不容易,尤其是在国门做官就更更不容易,在这样一种公务活动的繁忙复杂的状态下,多宽先生能坐下来,写那么多的好的书法,在他的书法里面我看了,几乎我熟悉的一些名家的精到的,他都吸收了,对书体的研究这比较深的,吸收是比较宽的,所以呢,看了他的书法,这是从传统走过来的,因为当前我们是市场影响画家创造,还有一个就是现代对中国书法发展也有很大影响,从目前书坛看来,走进现代的人,又要传统,这个是一个,我们经常看到的,尤其是现代书法,完全丢掉传统,就不具有书法本体的存在,所以今天呢,多宽先生讲得比较全面,我只是在看了多宽先生的作品里面感悟到的这两点,就是市场对他没有影响,他能静下来,从事书法的创作,而且在创作过程中间,从传统走进现代,他这个现代有两点,我感觉到,第一,是精神书法,因为他毕竟是属于现代人,那么他的书法里面更多的是一种自我的精神的积淀和体现,还有一种就是传统的艺术,你比如各种书体的精华吸收,特别是从二王走过来,我看了他的一些小的作品,这个真是可以想象得到书家在创作的时候是静下来,心很静,精神很博,很宽,所以人们对他这个名字啊,多宽,究竟有多宽,张厅长说的,他这个是海关,比海宽,天空,比天宽,最后表现他这种内在的精神的宽广,作为这个官员啊是很不容易的,因为他接触到很多复杂的东西,都是影响他情绪变化,情感变化,我相信他走回家走进这个工作室的时候他的心是非常宁静的,心也是非常宽广的,所以在他的作品里面都体现出,所以呢我想说的就是说,他的这个艺术的路子很值得我们现在今天年轻人去思考,一个是对个体的精神,如何借助于艺术来传达,应该如何正确地对待市场,还有一点呢,就是他在继承发展方面走了一条很正确的道路,我觉得在这些方面很值得我们专家研究和年轻人学习,我先讲这些。
谢建明:今天我感觉到非常钦佩,我们中学语文课本里面大家读了一篇文章,恩格斯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这里面有几句话大家都记忆犹新,恩格思一生当中有一个发现非常了不起,马克思有两个发现,唯物史观,价值论更了不起,我们想一个人在一生踏踏实实做一件事情,把自己的工作做好,不容易,李多宽先生除了在做好工作之余,还潜心艺术更了不起,所以从这一点来讲,我说李多宽先生也是我学习的榜样,主持人说我们的时间不要太长,我想我讲话一定不超过10分钟,看一部电影,我就想写一个影评,读一本书都想写一个读后感,今天看了这个李多宽先生的书法展,我就想谈几个体会,也是我内心真实的一些想法,一个,关于这个艺术家,最重要的一种使命感,这个既然我们李多宽先生从事书法艺术,可以说是一个艺术工作者,这样一个艺术工作者,我们在座的很多都是书法家、大家,他必不可少,都是一种使命感,言先生刚才在发言的时候也是讲了,所谓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世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那么我们可能做不了这么大的事情,但是我们可以用笔,作为书法家来表达自己对社会的责任感,我想作为艺术家,这是第一,不可缺少。
第二,关于形式。现在我们反对形式主义,我们学校也开始搞了,但是作为艺术来说,这个形式是必不可少,英国,我们那个文艺理论家克莱福贝尔(音)曾经讲过,艺术是一种有意味的形式,如果没有形式,那么谈不上艺术,言老师的自由形式,我们各位都有各自的形式,包括我们多宽先生,也有他独特的形式,这儿形式,一方面是与生俱来的,第二个方面是他自己在长期的创作实践当中形成的,而且这种形式是在不断地在变化,在发展的的形式。所以,我们这个,从我这个角度,我看一个艺术家的作品,我们刚才讲的,是具有时代责任感以外,第二个,关乎艺术家一种情。第三,一个真正的艺术家,必不可少的,创新精神。如果没有创新,他就会被时代所淘汰,我最近看,我最近看一本书,也是这个大家比较熟悉的一本书《世界是平的》,这本书,这里面有一个谚语,他说在非洲高原,羚羊清晨一大早要起来奔跑,狮子一大早也起来奔跑,因为羚羊知道他要跑得比狮子还要快,否则他会被吃掉,狮子也知道要跑得比最慢的羚羊跑得要快,否则他就要饿死,所以不管是狮子还是羚羊一早就要奔跑。所以我们看这个动物世界的片头就是一群动物在奔跑,当时没有领会这个意思,现在(领会)。我们艺术创造也是这样及如果你不奔跑,不创新,也会被时代淘汰。说实在话,我们书法,中国每一个人从小学生可能就开始学了,每一个人都写书,但是要出类拔萃要有创新的精神,当然创新跟继承和借鉴也有关系,这个不多讲了。
第四个,我来想,刚才我们左庄伟老师也讲了,包括我们张建华(音)同志也讲了,他借用李多宽这个名字,事实上这几句话,是雨果讲的,雨果讲世界上有一个广阔的景象叫海洋,比海洋更广阔的景象是天空,比天空更广阔的景象是心灵的天,雨果讲到这句话,所以张部长也好,刚才他们也借鉴了,这个雨果的这么一段话。我为什么还要引用这句话呢?一个真正的艺术家他必须具有心灵宽广,才能成为一个大的艺术家我今天讲的,这个心胸有多宽,成就有多大,事业也是这样,这个不仅是艺术,包括我们为人处事也是这样,心胸有多宽,人能走多远。所以这个艺术家,这个真正的能够出类拔萃的,必须是一种大家,大家必须是心胸比较宽广的。所以我呢有一个小的特点,我看一些,我喜欢看一些展览,参加一些会议,特别是个人的,我基本上就是说,我对这个艺术家比较认可的,我经常会去到的,如果这个艺术家不是太认可的,他这个(展)我还不怎么去,有这么一个坏毛病。所以我就在想,今天我到这个地方来,实际上也是来学习,那么我也希望,我们李多宽先生在他的艺术道路上,能够越走越宽,就像丘吉尔讲到三句话:第一句话,绝不放弃,第二句话,绝不绝不放弃,第三句话,绝不绝不绝不放弃!用丘吉尔的话,我们跟李多宽先生共勉,谢谢大家。
季伏昆:我就是不太出来参加活动,后来通知我来参观这个展览,我以为是一个官员的书法,对李多宽不熟悉,孤陋寡闻,年龄大了,外面的活动少了,听说是一个海关的干部,领导干部,我想大概比一般的官员写得好,否则也不敢到省美术馆来展览。我觉得就我平时和书法界的朋友在一起聊的时候经常谈到哪个官员写字了,哪个官员展览,公务员书法,这是一个改革开放以后新出现的现象吧,古代当然,官员都写字,跟我们的情况不一样。最近2、30年,好多好多官员都写字了。所以呢搞钻研的呢往往会觉得不屑,觉得他们是在搞公务的,工作能力啊,管理啊很好,写字不一定写得很好,所以印象里面多数人是玩玩的,有的人是修身养性的,不是当做事业来做的。所以我带着这种想法呢,结果到了展厅一看,我觉得感到很吃惊,看到多宽先生的书法,我感到很震惊,很震撼,到现在还没有看到过一个官员能够拿出这么多好的作品。我想公务员书法分成几个层次,最低的这个我不谈了,就是玩玩的,还是写字,还没有到书法这个阶段。一般是毛笔字,有一些基本功以后,有一些干部能够像点样,这个可以。这个就认为他算一个公务员的书法了,再高一个层次,就是功夫很深了,能够形成自己的风格,这样的很少。再提升一个层次,就是有文化性,前面一个层次就是,又有艺术性的,再高一个层次就是有文化的支撑,这个文,文人来写。文人和官员,他可以重叠,不是说官员就一定不能当文人,古代的官员全是文人,我就认为看到李多宽先生的这个书法我就认为,他是在最后这个最高的层次里面的佼佼者,很难得,很难得,为什么呢?因为讲到前面的这个技法的问题,传统的功夫,功力的问题,我看到他的书法,我觉得很有功力有自己的独特的风格,一个书法家有自己的独特的风格很难,就是搞专业的也不一定能够有自己的风格。而且泱泱大关,这个小的字很精道,大的字很有气势,大的字容易掉出,但是李多宽先生没有,就正厅里面那个,文征明的诗,王安石的诗,郑板桥的诗,我还记得这三首诗,都是杠二,仍然写得很饱满。小的作品呢,小的也能写得像大的作品一样,这个很难。
所以从这个方面呢,从技法,从艺术性来讲是很高的,他有来历,从传统的状态能够体现一种时代精神,绝不是古人的那种,也不是跟风的,不是当代流行的书风,这个就是在公务员上面很难得的了,更难得的是言恭达讲的这个士风,不光有文化性,文化的支撑,刚才丁老师讲的,他还是,他原来是北大的高材生嘛。有文化不见得就能把字写好,所以他前面有的基础就是有功力,还有多年的文化的(素养),看他的作品的时候发现,他是文以载道,这是士风的重要方面。另外,一般的官员容易有庙堂气,有庙堂气不错了,但是李多宽的书法里面更多的是书卷气和山林气,我觉得更难得的是这个永恒的士风的士风,很不容易。所以我非常高兴啊,就是没有想到在公务员里面还能有这样的书法。古代的大书家都是公务员,王羲之是公务员,言正卿是公务员,王石,到毛泽东,到林散之,做过江浦县的副县长,也是官职不高的公务员,这本身不是公务员的问题,不是做官的问题,古代的公务员都是文化素养很高的,现在的官员里面写字的,文化素养高的很少很少,能够像李多宽先生这样的凤毛麟角,专业水平,这个书法达到专业水平,在专业的里面也毫不逊色,跟专业搞书法的作品放在一起也毫不逊色,这点让我非常佩服,我们还得向你们学习。谢谢。
张其凤:我谈一下,谈一下观看李多宽关长的书法展的一个(感受)。看了李关长的书法展以后呢,我感觉有这么三点感受。
第一点,有关文化战略的问题。就是我们知道,路德的最后一课是讲的从语言,民心的危聚,这么一个观点,我们中国书法呢具有同样重要的意义。胡锦涛在十七届六中全会上指出,中国共产党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者,我觉得其实就是我们中国共产党呢,毕竟认识到了中国传统文化对于维系民心,维系民族之心具有其他行业很难具备的那种能量。这个李关长不仅他身体力行,投身于书法当中,而且在海关的务,推动了很多书法,海关的工作人员,同事,书法的学习。这方面的训练。我觉得呢我们研究李关长的书法,可能和一个普通的书法家不一样,他不仅是一个书法家,而且他是一个领导者,能够创造一种风气,这是一个特点。
第二个呢,搞书法我觉得很重要的一个特点,很重要的一点,就是格调,格调,我感觉李关长的这个字呢,他是古拙,我们看到他的作品,我们没有当下,没有对当下的迎合,完全是自己学古多年,从古人的那种学来的信息,我很关注他几件作品,我跟喜欢的是李关长的长卷,小字作品,个性的东西也显示出来,那个我觉得很典雅,那个作品我蛮喜欢的。再有他用章草的形式写的××图那个长卷我也蛮喜欢的,还有他用那个卷本写的一个侧页,是杜甫的××八首,那个作品也特别好,那个作品有相当高的专业水平,那么就是说,这个作品拿到专业的队伍当中一看,就是放到全国的赛展当中去,这个作品我觉得是蛮跳的,这个古风往往显得朴实,直的东西多,加上娟,这种很水气,很灵气的,很灵瑞的(东西),把这个灵这方面的,智气和灵气,平时的滞气和智气的智能够结合起来,感到很温润,很有古风,也显得很温润,这幅作品给我很深刻的印象。这是第二点。
第三点,我感觉我从管峻院长,管先生的这个写的文章当中我找到了答案,我觉得这么繁忙的公务,能不能有时间写那么长的长卷,在我们经常在写字的人,写这么长的长卷也很难得,这个呢我觉得就李关长,把书法融入了他的生命,他的书法是他的生命的状态的体现,这个非常重要,我们很多人把书法当做了创作,当做是身外的事情,所以李关长呢把这个书法看做他生命的呈现状态,那么这个呢是书法的一种本身的面貌,这个我觉得也是非常难得的。我的这个发言就是这些,大家多批评指正。
谢建明:今天我感觉到非常钦佩,我们中学语文课本里面大家读了一篇文章,恩格斯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这里面有几句话大家都记忆犹新,恩格思一生当中有一个发现非常了不起,马克思有两个发现,唯物史观,价值论更了不起,我们想一个人在一生踏踏实实做一件事情,把自己的工作做好,不容易,李多宽先生除了在做好工作之余,还潜心艺术更了不起,所以从这一点来讲,我说李多宽先生也是我学习的榜样,主持人说我们的时间不要太长,我想我讲话一定不超过10分钟,看一部电影,我就想写一个影评,读一本书都想写一个读后感,今天看了这个李多宽先生的书法展,我就想谈几个体会,也是我内心真实的一些想法,一个,关于这个艺术家,最重要的一种使命感,这个既然我们李多宽先生从事书法艺术,可以说是一个艺术工作者,这样一个艺术工作者,我们在座的很多都是书法家、大家,他必不可少,都是一种使命感,言先生刚才在发言的时候也是讲了,所谓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世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那么我们可能做不了这么大的事情,但是我们可以用笔,作为书法家来表达自己对社会的责任感,我想作为艺术家,这是第一,不可缺少。
第二,关于形式。现在我们反对形式主义,我们学校也开始搞了,但是作为艺术来说,这个形式是必不可少,英国,我们那个文艺理论家克莱福贝尔(音)曾经讲过,艺术是一种有意味的形式,如果没有形式,那么谈不上艺术,言老师的自由形式,我们各位都有各自的形式,包括我们多宽先生,也有他独特的形式,这儿形式,一方面是与生俱来的,第二个方面是他自己在长期的创作实践当中形成的,而且这种形式是在不断地在变化,在发展的的形式。所以,我们这个,从我这个角度,我看一个艺术家的作品,我们刚才讲的,是具有时代责任感以外,第二个,关乎艺术家一种情。第三,一个真正的艺术家,必不可少的,创新精神。如果没有创新,他就会被时代所淘汰,我最近看,我最近看一本书,也是这个大家比较熟悉的一本书《世界是平的》,这本书,这里面有一个谚语,他说在非洲高原,羚羊清晨一大早要起来奔跑,狮子一大早也起来奔跑,因为羚羊知道他要跑得比狮子还要快,否则他会被吃掉,狮子也知道要跑得比最慢的羚羊跑得要快,否则他就要饿死,所以不管是狮子还是羚羊一早就要奔跑。所以我们看这个动物世界的片头就是一群动物在奔跑,当时没有领会这个意思,现在(领会)。我们艺术创造也是这样及如果你不奔跑,不创新,也会被时代淘汰。说实在话,我们书法,中国每一个人从小学生可能就开始学了,每一个人都写书,但是要出类拔萃要有创新的精神,当然创新跟继承和借鉴也有关系,这个不多讲了。
第四个,我来想,刚才我们左庄伟老师也讲了,包括我们张建华(音)同志也讲了,他借用李多宽这个名字,事实上这几句话,是雨果讲的,雨果讲世界上有一个广阔的景象叫海洋,比海洋更广阔的景象是天空,比天空更广阔的景象是心灵的天,雨果讲到这句话,所以张部长也好,刚才他们也借鉴了,这个雨果的这么一段话。我为什么还要引用这句话呢?一个真正的艺术家他必须具有心灵宽广,才能成为一个大的艺术家我今天讲的,这个心胸有多宽,成就有多大,事业也是这样,这个不仅是艺术,包括我们为人处事也是这样,心胸有多宽,人能走多远。所以这个艺术家,这个真正的能够出类拔萃的,必须是一种大家,大家必须是心胸比较宽广的。所以我呢有一个小的特点,我看一些,我喜欢看一些展览,参加一些会议,特别是个人的,我基本上就是说,我对这个艺术家比较认可的,我经常会去到的,如果这个艺术家不是太认可的,他这个(展)我还不怎么去,有这么一个坏毛病。所以我就在想,今天我到这个地方来,实际上也是来学习,那么我也希望,我们李多宽先生在他的艺术道路上,能够越走越宽,就像丘吉尔讲到三句话:第一句话,绝不放弃,第二句话,绝不绝不放弃,第三句话,绝不绝不绝不放弃!用丘吉尔的话,我们跟李多宽先生共勉,谢谢大家。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网站编辑
网站编辑
当前离线
社币
信誉指数
点
好友
帖子
主题
精华
阅读权限
200
注册时间
2005-3-1
最后登录
1970-1-1
在线时间
小时
积分
13065088
点评币
学币
狗仔卡
楼主
|
发表于 2014-8-26 22:52
|
显示全部楼层
李多宽书法作品欣赏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下一页 »
1 ...
2
3
4
5
6
7
8
9
10
11
... 21
/ 21 页
下一页
返回列表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快速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回复
回帖并转播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浏览过的版块
【社员影像册】
【个人广告&社员资源】
【名家制印菁华】
【艺术档案】
本站网友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书艺公社的立场及价值判断。
网友发表评论须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各项有关法律法规;尊重网上道德,严禁发表侮辱、诽谤、教唆、淫秽内容;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引起的法律责任;您在书艺公社论坛发表的言论,书艺公社有权在自身所属的网站、微信平台、自媒体等渠道保留、转载、引用或者删除;
参与论坛发帖及评论即表明您已经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
·版权所有2002-2019·书艺公社网(SHUFA.org) ·中国·北京·
Copyright 2002-2019 SHUFA.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电子邮件:
shufa2008@126.com
甲骨汉字对应表
|
说文解字注速查表
|
繁简字转换表
|
干支公元对照表
|
岁时表
|
常用礼语
|
中国历代年号速查表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