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艺公社

 找回密码
 快速注册

快捷登录

搜索

正在浏览本主题的会员 - 0 在线 - 0 会员(0 隐身), 0 游客

  • 只有游客在线
楼主: 曾诚信

启功的字还未入赵佶的瘦金体之门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6-3-23 20:16 | 显示全部楼层
“启功的字和赵佶的字是不是都是瘦金体?”这个问题你搞懂之前不要乱评启老,人们的悲痛尚未完全散尽之前,楼主便兴笔伐之举实在有些不近人情,历史地车轮轧过十几个世纪,已经完全证实瘦金书的原创者赵是个十足的政治草包,甚至是一个不学无术的250帝皇,除了在花鸟画的建树之外,过已经完全抵过了功,此人品算其一也,瘦金体的形成是后人的无端炒作使其有些小名声的,此前赵是凭借着其政治地位擅自违背民意的推广了其书法,有其功利的一面,就像万历皇帝的木匠手艺,明明是一介畸形的病态却愣是给说成是“艺术”甚至与同为古人的启功先生有一比,楼主你不觉得这是一件可悲的玩笑吗,从心态讲你就是一个不负责任的大嘴巴,没有资格承担任何后果,即便你的言语比较片面请你注意千万不要出格,品评书艺的前提一定要吃点东西下去,传统、现代、历史背景、人品人格等等等等,绝不能一概而论,真正回到两个凡是的年代你就成叛徒了,呵呵一句玩笑。后附两位古人的简介,楼主你看看,会对你的认识有帮助。% ?& U% t  f: b6 k: `- T
?附启功简介:启功先生字元白,1912年生于北京,满族。幼年失怙且家境中落,自北京汇文中学中途辍学后,发愤自学。稍长,从贾尔鲁先生(羲民)、吴熙曾先生(镜汀)习书法丹青,从戴绥之先生(姜福)修古典文学。刻苦钻研,终至学业有成1933年经傅沅叔(增湘)先生推介,受业于陈援庵先生(垣),获闻学术流别与考证之学。援庵先生慧眼识才,聘为辅仁中学国文教员;1935年任辅仁大学美术系助教;1938年后任辅仁大学国文系讲师,兼任故宫博物院专门委员,从事故宫文献馆审稿及文物鉴定工作;1949年任辅仁大学国文系副教授兼北京大学博物馆系副教授;1952年后任北京师范大学副教授、教授至今。现任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常务委员会委员、国家文物鉴定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央文史研究馆馆长、中国书法家协会名誉主席、北京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 $ m. s/ A6 L( P, C/ {+ t3 d# h
   附宋徽宗赵佶简介:赵佶:(1082-1135) 即宋徽宗,神宗之子,哲宗时封端王。1100-1125年在位。任用蔡京、童贯等人主持国政,穷奢极欲,兴建苑囿宫观,滥增捐税,以致国政日堕,河北、两浙等地都爆发了农民起义。宣和七年(1125)金兵南下,年底,传位与赵桓(钦宗),自称太上皇。靖康二年(1127)被金兵所俘,后死于五国城(今黑龙江依兰)。在位时广收古物和书画,扩充翰林图画院,并使文臣编辑《宣和书谱》、《宣和画谱》、《宣和博古图》等书,对绘画艺术有很大的推动和倡导作用。吹弹、书画、声歌、词赋无不精擅。书法方面自创“瘦金体”。平生著作极多,都散佚无存。存世画迹有《芙蓉锦鸡》、《池塘秋晚》、《四禽》、《雪江归棹》等图。有词集《宋徽宗词》。
" Y1 p$ h/ n+ h) a+ E由上面的简介观者就会看出一些端倪来了,一个是教书育人的师长,一位是有一定艺术造诣的昏君,有点思维的都应该想到,这二位有可比性吗,硬要往一块凑也行奉劝楼主换种方式,换种对象,那要比这种比法来的有***,楼主也就不用如此大费苦心非得说什么临得比原创还好,那他干吗还临呢,原创罢了;笔弱,笔强你好像没资格下定论,这不是真理,你也不是少数人,即便是也是没掌握真理的少数人,醒醒好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3-23 21:38 | 显示全部楼层
说启功先生功力差的人一定不够客观!!!; o. k) X0 i/ n. A% p* f; J
      启功先生的书法不会因为你说不好就不好!不因个人的好恶给他人下结论是常识2 G$ n$ x# g" q: ~  a/ D) |* d
      东西摆在这,大家自己会判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6-3-23 22:45 | 显示全部楼层
"大师之所以为大师并不止从书法的层面而言"之言不对.对于艺术作品而言,艺术性是第一位的.象凡高能成为世界绘画大师就是以他的绘画层面而成的.请参见我的网站上的《书法为小技,为难技?/人品、书法作品的价值及属性/从临帖看出书写者功力》 文.
1 o- A7 ^1 x# G0 ~1 f! ^% {7 `$ _/ H; v6 D. I$ ~3 h
"听说,启功的字是向你学的或者盗版你的这话就是你发出来的.曾引起无数舌战,现在又来公社发牢骚..."" B! I5 S+ \3 B7 q1 P
我从未说启功的字是向我学的或者盗版我的,则也没因此引起过舌战.我只说过他以我的字体写了一些作品.请参见我的网站上的《启功2000年左右为<沙更世书画印集>(2000年出版)题的”字》2 W* w4 p8 L, ]; U* |
* y% B4 C% a( \' @8 z6 f# M
"这是哪对哪呀,干吗非要和古人撤上,艺术要多姿多彩吗,这样,大家就别练了"
. k9 v/ L& b; H7 R, j8 M"为何要与他比,他们并不是一路的。"
: p8 B; y! w$ K; L; f0 g6 z$ B/ }- N    评论一个人的书法水平的高低,给他的书法艺术水平以准确的定位,属于那个层次及确定他的书法史上的地位更离不开比古,比古是必要条件。不比就只能是闭门造车。
( d' n/ Z3 b6 K8 l2 P# |6 z    任何艺术要有比较才能更好的发展,比古比今才能知其在历史上是大大的发展了、进步了还是倒退了。对于个人才知道自己在练学中有那些长处,那些不足,从而使自己有目的发扬长处,改正不足,使自己的书法水平能很快进一步的上一个台阶;正是有了比古比今才能使艺术多姿多彩的发展,才不能淤于小范围发展.
& o5 w( M0 n2 {  ~& Z, q4 U  [7 L+ Q+ N
/ l3 G) Y5 k4 e7 g8 B4 r- P"启功写得字和瘦金体根本不是一回事!!!"6 L# y- F; h1 c$ b- p8 B( C
“启功的字和赵佶的字是不是都是瘦金体?”& \+ [" V  }. F0 Y8 K/ k6 L
    启功写的就是瘦金体. ( ?8 e9 R% w  w! F% q/ p: ~
) r) ?! j/ ?7 W( `4 f* a) s" I
"人们的悲痛尚未完全散尽之前,楼主便兴笔伐之举实在有些不近人情".
1 f& f) l1 M( I. N    我在中国书法网的论坛的《2005年6月30日历史从此改变,中国进入无大师时代》上的回帖中已讲的很清楚:
7 a1 l! Y" n/ `) z" s    “利用大家对刚逝者的尊重,对于对刚逝者好的评价无论怎么过了一般都不好马上提出异议来无限制的拔高逝者,以打击、贬低其他人的做法最不可取。”。2 h2 e& ?# B8 |# b: ]; U3 n3 F5 Y
    “我在这里讲要实事求是的评价启功,不要利用他死的机会通吃,怎么是在他死后我突然发难?我在帖中对启功的书法之评价是,笔画象钢筋铁骨一般,但字象枯树枝摆搭成的。这评价与昨晚CCTV-10的《千年书法》(七)中介绍的刘镛的同乡臧启谟对他的书法不以为然,他们就将他们的书法一同拿给乾隆皇帝品评,乾隆皇帝言臧启谟的瘦金体是枯枝挂干蛇不谋而合。臧启谟从此后不再书。我想启功后来知道了这段历史后,为了不使大家将他的瘦金体与这段书法历史联系起来,就将他的瘦金体的有些笔划写得很粗,由于是为不至于“枯枝挂干蛇”联系而写粗,弄巧成拙的写来笔划之粗细反差太大,在结字之架构中不协调,不呼应,难看极了,成了他的书法之又一大弊病。% E8 c! c& U0 p; Q
    是为不至树枝挂干蛇而写粗,由他的无有意写粗的笔画的字比有粗的笔划的字的架构合理些,好看些而知。
) B, A2 @1 u$ D' Z  [! o8 N    启功的字的笔划似钢筋铁骨一般,但写来太生硬,有骨无肉,故字象无绿叶扶持的枯树枝摆搭成的一样。他可能为避免和“枯枝挂干蛇”挂上钩;也可能将字的骨、肉理解错了,认为笔划粗的就是肉,细的是骨。笔画写来骨是骨,肉是肉,骨多肉少,肉多骨少,因此在字中及整幅作品中的粗、细笔划不是平滑过渡,故看起来无过渡感,毫不呼应,是生拉活扯的生硬拼凑。在此高反差的粗细对比之下,粗的笔划显得肥大臃肿,细的笔划象皮包骨,在字的架构上和整体布局上难看极了。”
7 J1 w2 Q  O8 {' I) d    “对于书法的欣赏品评由于每人的师出不同,喜好不同,常临的字体不同,书法水平的不同,对书法理论的理解不同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但对书法的最基础的,开始学写字时老师就一直要求掌握的笔划的写法要好,结字的架构要好的认识应是一致的。”8 v6 l# d" C$ L/ e2 X6 J& @: r) Z
    “怎么我论启功的书法基本功差、水平差的一个帖字被删了,由于他的这书法基本功差、水平差,他在鉴定书画时往往可能会将伪品、赝品鉴定为真品。”
7 U3 z" k# M) [" F    “今年第6期《书法》上的“怀素《自叙帖》墨迹(清宫旧藏本)鉴考”文中引用了启功在“论怀素《自叙帖》墨迹本与宋刻本”等文章中的推断:“刻本前六行与后面草字写法一致,是苏舜钦描摹补上的,而不是放手临写的。”事实是书法基本功扎实,水平特高的书家,临摹别人的作品时,即使以前从未见过、临摹过,往往第一次或临了几次后就可以临来形神皆备,更不要说临来烂记于胸之后了。由启功上述之推断,可知他的书法基本功必差,书法水平极其有限,否则他是不会作出那样的推断的。: f, |$ k' ~: [* N2 F! s
我曾在《书法》上见过启功临的《争座位帖》。此“临”非临也,毫无临的意味,“临帖”没有一点原帖的味道,完全是抄录。启功写的字体源于宋徽宗赵佶的瘦金体。赵佶的瘦金体最难写的是横竖笔划的收尾之那一点,启功可能怎么写都写不好,写来难看而不得不求其次——不写那一点了。这由赵佶的瘦金体的象“风”字左面那一捺在起笔处易于所有的捺之写法,此捺的书写难度并不大,但启功写了几十年,写了一辈子都写来难看,没写好过,碰运气都没碰到一次写来近于赵佶的书法水平。由此可知启功的书法基本功确实差。不信你们可临临宋徽宗赵佶的瘦金体,体会一下。同时启功的笔力大大低于赵佶,写了一辈子也没赶上过:在结字的架构上启功更大大不及,特别是他的有些字的粗细笔划写来在架构上太难看了,更可见他对结字的架构这书法的基本功掌握得太差了。这些完全可以说明为什么他有上述推断,确实是由于书法基本功差,书法水平低所致。”
, R8 Q; P1 E6 k6 `    “到底是哪些人在贻误后人,为害书法,这论辩中不是显得很清楚了吗?是黑是白,大家从头到尾看完后不就一清二楚了吗?在这么清楚的事实面前你还要倒打一钉扒,颠倒黑白,你太可悲了。启功的书法水平只是在现在的大师们中处于中下水平,怎么“2005年6月30日历史从此改变,中国进入无大师时代”,中国真的就无大师了吗?当代的其他人的书法就无法与启功相比,从而无可学之地吗?中国的书法现在的最高水平就仅仅是启功那样的水平,且无人能与之相论吗?”
" A- I; W4 p  q0 O. t0 p    “名人若是真正的名副其实,用骂能伤害他半点吗?反而只会使他更得人心。只有名不副实,大大的不副实才怕别人指出来。成语中有名不副实这个成语,现在活生生的在这里见到了名不副实是怎样产生的,你大慨也是抬轿子的。是呀!抬轿子可以无任何风险的得到好处,且好处是大大的,受用无穷。难怪你要在这里喋喋不休的不顾事实的当众造谣。嗨!年轻人多学点本事,靠本事做人吧。不要靠当众造谣来乱拍马屁讨出路。”3 l$ B2 z+ g) y6 v
    “你再看看我的帖子,有好多我增加了许多内容,论据更充分了。盛名之下,盲目崇拜的不会不多,特别是那些书法还没入门,刚入门,书法水平低,鉴赏能力低,书法水平大大不及启功,不能分辨书法水平高低的人,在其盛名之下能不盲目崇拜吗?若真的是在名副其实之下崇拜,你们就应学他的字体呀?就有充分的理由来回击我,而不是空喊呀!拿出事实和论据来呀!是金子还是萤火虫,历史会证实的。”
9 {" J6 m  U( d# v' ?8 a    “今天下午在书店见到启功和何绍基临的颜真卿的<争座位帖>.启功是以他自己的字体抄,完全没有临的味道.何绍基是临,但临来没有原帖的形和神.由启功所说的:写王羲之的字,象"三"字,有一笔写来改动了一点,就不是王羲之的字,知他的书法水平极其有限,临写王羲之的字完全临不好,否则他不会这样说,由此而来亦知为什么他是抄<争座位帖>而不是临了。
: k1 w# d: ?# e; O; U    谁都知道当书法水平有限,基本功不扎实时,临帖是件比写自己的字体难得多的难事.因为以自己的字体书写时是不受约束的随心所欲的写,而临写别人的字时则所写的每个字的笔划和架构的形和神都要受到原字的约束.象故宫博物院的一位大师,为修补一幅画上的两笔,为这两笔整整练了近两个小时才动笔,而动笔才几秒钟就画好了,可见要临来形神皆备之难.“5 b9 s3 }/ f) M( k5 h" z8 c
    “你都认为启功的字仅为中上品,没有意见。字的好坏是由书法技法表达出来的。所谓书法大师,顾名思义就是以高超的技法进行书法创作的人,即书法水平高超的人。字比启功高,在人品方面王羲之等(更不要说启功了)根本无法与其相比的人多得很,象岳飞、韩世忠、李白等等,数不胜数。他们为什么没有成为历史上的大师呢?关键还是在字的艺术水平没有达到能称之为大师的水平。- I& I1 k) n4 G+ n
     给予书法大师的称号不是评雷锋、评焦裕禄、评欧阳海……,不是评道德风尚奖。就道德风尚而言,各个时代的书法大师的大多数人在他们那个时代是在正史的名将、名相、名臣、名士中无名,是没有载入正史的一般物。看看三国演义,写了多少道德风尚极高的家喻户晓的名人,他们有一个是书法大师吗?”4 f5 z0 O) M6 s! ^- ~2 X
    “不但启功的书法历史会给一个标准答案,而且你、我及任何人都一样。”4 j8 s$ m: a- b
    “我一直不欣赏他的字,我怎么会朝启功那里靠,太可笑了。他的字连写字最基本要求掌握的笔划和结字的构架和都没写好,且有许多粗的笔划是添填过的(他连书法最起码的法则都不知道),因此他的字看起来很不舒服,我从未瞧上过眼。”
! b3 d8 E3 W1 V5 z! E& Y9 ?4 w    “我从未随意贬低别人,我只是实事求是的评论而已。确实说服一个井底之蛙并不容易,就是在宋徽宗赵佶的书法的那么强烈的对比下仍在当井底之蛙,这样的人谁有办法——是“气不过才群起而攻之”还是别有用心?这是建立在比较中肯的基础上吗?数一数论坛每天的的在线人数,注册会员有多少。别有用心对我的论述不顾事实的乱说的仅仅才几个人,这是”群起而攻”吗?你太会为你们的脸上涂脂抹粉了。5 k5 M5 u( t# ?* O5 N! r$ H
     你问我:“有只青蛙老说太阳没有井口大,你怎么辩驳他”。我确就是把太阳——宋徽宗赵佶的书法摘下来盖在井口上,让青蛙看。在此情况下,青蛙还说太阳没有井口大我就没办法了——自然就争出不出个所以然了。: G' y8 |  U5 q- K7 H8 d7 r& t
     我不是争辩,我是有理有据的论说。你详细的看完了此帖吗?我是因何回帖的,我回的帖所围绕的核心思想——论点是什么,你说说看。你搞明白了,还是装着不明白而言其它,大家的心里都明白。4 }" M: P/ P0 R8 J& M8 w6 O) a
     这张帖子是为启功而发,我仅仅是为应对启功作出真正评价而发帖,大家也都是为此而耗费精力发帖,我看你连这一点都没弄明白。”
( p& q( L( v! G, w/ n+ a. d' C     
; p" u! w2 s& w     上述帖子是就事论事的用事实提出应正确评论启功的书法水平,在《2005年6月30日历史从此改变,中国进入无大师时代》中我还有许多回帖,你好可细看看。实际上启功的书法基础太差还表现在他对骨肉的关系,什么是骨,什么是肉理解不了,甚至理解错了。这在他的作品中明显的表现出来了——即笔画细的写来似柴棍,枯干无肉;粗的写来大多成了墨猪,有肉无骨(注:墨猪者,象猪那样只见一身肥肉,不见骨).在许多字中,墨猪、柴棍笔画是毫无过渡、毫无呼应的硬性搭配,非常难看。
- H7 c6 S% k2 E1 h" I2 R    宫恩武o 副版主言“品评书艺的前提一定要吃点东西下去,传统、现代、历史背景、人品人格等等等等,绝不能一概而论”。那么起功的书法基础这样差,写的瘦金体还未入门,怎么被起用为中国书法家协会主席的呢?醒醒好吗!/ f" K( _! o* a! [  O; V1 s3 ]5 g
  M  \$ ]7 t8 q5 M( u
0 ?' ^1 x6 ]3 z4 P+ p
"一个是教书育人的师长,一位是有一定艺术造诣的昏君,有点思维的都应该想到,这二位有可比性吗"
* l( C# y# s2 E8 P, K对于宋徽宗赵佶和启功的简历大家都非常清楚.无须你介绍.中国在文史上比启功成就大的人不计其数,启功在此上只能算是一般.教书育人的师长中国有多少?不止百万人吧.世界上有多少?不止千万吧.是不是只有教书育人的师长才能成为书法家?说千说万,论艺术是以艺术为第一位的来论述才是使人信服的正道.我发的帖子是以艺术性来比的.
" ]* ]7 D3 N3 {% b  x7 ]6 f' ^. p9 c; r; U. Q- F% h$ l
"非得说什么临得比原创还好,那他干吗还临呢,原创罢了"6 @1 q: L/ }, c8 R
临得比原创还好是所有临写者所追求的目标,也是临写的目的.可见你根本不懂书法学习之道.$ j' ^- q7 U8 j7 y" O
对于某人的"笔弱,笔强"人人都可以谈,都有自己的看法.事实摆在那里,这不是有没有没"资格下定论"的问题.你应醒醒才好.你们谈了一点点他们艺术水平上的优劣吗? 这说明你们对于此是心知肚明的.大家也会判断的!你们还可看看中国书法网的《转帖老书家吴丈蜀先生评所谓当今中国十大名书家》.9 }! r9 n5 A$ H- r. x  _

8 h2 E  B9 [/ a. ~[ 本帖最后由 曾诚信 于 2006-3-24 19:22 编辑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3-23 23:00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不主张骂死曾诚信 中国书法网
- I3 n! k: H8 ~. x3 R"曾诚信"现象是否在现今书坛属正常? 中国书法家论坛' \9 v8 E( \" B- d3 |  g
..........................
2 K& B! r* ?) O- x
$ o4 j2 Q; M2 [/ z随便查了一下先生的"履历",网上对先生骂声一片,建议大家不必与次无谓之人作无谓的辩争,
0 i) V  c" P% J; k/ ?, e
: r: C( `* x; @' F6 u8 z9 |:"我只说过他仿我的字写了一些作品",这样的话都说得出来的人,可见先生是"返老还童"了,幼稚无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3-24 00:16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逸修堂 于 2006-3-23 13:33 发表
8 T  h, F+ D" ?7 m对于楼主的精神和勇气表示崇高的敬意!
7 ^0 ^# F4 O7 Q敢于对大师的作品指三道四的人
$ }+ Z0 o: s, @6 h目前不多* e" `7 T' v' z+ |
大师之所以为大师* l  f, R- C1 o8 w3 H, H
并不止从书法的层面而言) k& y# Z, T! g/ {
还有很多
/ s/ F( Z4 M, M# G  n* |- H" N6 I
支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3-24 00:28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韦言 于 2006-3-23 23:00 发表
/ C9 o2 ^1 a0 v1 i' z我不主张骂死曾诚信 中国书法网. N8 \6 n1 V! V1 g
"曾诚信"现象是否在现今书坛属正常? 中国书法家论坛$ k2 M+ G/ e/ g: e, U; }! P
..........................
7 T$ p* g$ s2 ^, r7 R9 p. i( D8 q- ~1 }8 i5 V5 D1 i, _& ~5 d
随便查了一下先生的"履历",网上对先生骂声一片,建议大家不必与次无谓之 ...

; y) n( w" t/ S- U& _, `% y/ T0 F. K( V"曾诚信"现象是一种社会病态现象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3-24 12:25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主确实了不起,

敢把自已的病态公开出来,
7 R, K8 L: H+ b& f: |赵佶的字我也喜欢,启功的字我更喜欢,不过放在一起比我就不喜欢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3-24 14:42 | 显示全部楼层
哗众取宠.你一万个理由不如我们一万个人的感觉,你不用一万个理由,你找一万个人支持你就行,别说你曲高和寡.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6-3-24 18:05 | 显示全部楼层
井底之蛙,看看中国书法网的《转帖老书家吴丈蜀先生评所谓当今中国十大名书家》吧!
" t. M6 @+ c* v0 _& b9 ~" t% F, q$ c$ y7 Y2 j% q
[ 本帖最后由 曾诚信 于 2006-3-24 19:21 编辑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3-25 19:48 | 显示全部楼层

唉!

无话可说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快速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本站网友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书艺公社的立场及价值判断。
网友发表评论须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各项有关法律法规;尊重网上道德,严禁发表侮辱、诽谤、教唆、淫秽内容;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引起的法律责任;您在书艺公社论坛发表的言论,书艺公社有权在自身所属的网站、微信平台、自媒体等渠道保留、转载、引用或者删除;
参与论坛发帖及评论即表明您已经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

·版权所有2002-2019·书艺公社网(SHUFA.org) ·中国·北京·
Copyright 2002-2019 SHUFA.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电子邮件:shufa2008@126.com

甲骨汉字对应表 | 说文解字注速查表 | 繁简字转换表 | 干支公元对照表 | 岁时表 | 常用礼语 | 中国历代年号速查表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