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快速注册
x
7 V8 I, r/ B4 F& }" i) E2 C
" b+ ~" s) {* s; z# G2 O邱振中:从起点到生成——十年生成了什么?
6 _' L+ ]8 G2 `# k7 R5 a3 P4 V# Z未央生|文0 I( m3 ^+ C' Y
5 j0 L- F9 H5 O- [5 ^+ ~$ n, ^ L* H" I" |% S
近闻邱振中先生即将在中国美术馆举办展览,由于邱先生是我比较关注的艺术家,所以十分留意。在中国美术馆的官方网页上看到了本次展览的部分作品,其中有一幅《草书苏曼殊本事诗》(2015)。这件作品似曾相识,确实,在中国美术馆馆藏作品中,亦发现了另一件,只是创作时间是2005年。& O6 E9 X) k+ ]$ t5 j: n9 v: Y
% H2 A: R& W" V" O
笔者比较了两件作品,除了个别字句稍有出入以外,风格及草法几乎一模一样。这也恰恰证明了书家在熟悉的同一内容存在习惯和偏爱,邱振中也不例外。何况如此重要的展览,邱振中在选择作品的时候不会没有想到,作品可能存在的自我重复。或许他是想用以证明了一个艺术家风格的稳定性,邱振中先生此次展览名称叫《起点与生成》。这件作品算是起点还是生成呢?虽经过十年亦难磨灭和改变。虽然在凤凰网的采访中邱振中谈到自己近来有新的进步和变化,但于此作品中实在难以寻觅。 ' C$ ?% g4 }& J0 q: U
作为观众或欣赏者,或许更在意艺术家十年磨练后的“可能的世界”(此为邱振中此前一个展览的名称)
9 I/ F4 C; l. ~( f! R
转自中国书法家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