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作联系
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申请网络展览
开艺术家专栏
申请认证会员
手机客户端
微信机器人
开启辅助访问
在线图片编辑
用户名
Email
自动登录
找回密码
密码
登录
快速注册
快捷登录
快捷导航
门户
Portal
广场
BBS
导读
Guide
书艺学院
墨答
书画观
书法班
微信直播间
每日签到
最新发表
最新回复
最新精华
最新热门
我的帖子
书坛动态
国展动态
个人广告
书坛评批
书印研究
文房研讨
专题展厅
名家展厅
精英展厅
八零点将
获奖书家
墨·档案
新作上线
碑帖新临
篆刻创临
名家制印
古文研究
初学园地
历代书家
艺术档案
机构社团
地域联盟
搜索
搜索
本版
帖子
用户
书艺公社
»
广场
›
研究与评论区
›
【当代书坛、印坛评批】
›
为伊消得人憔悴 (安徽·张杰厚)
正在浏览本主题的会员
-
0
在线 -
0
会员(
0
隐身),
0
游客
只有游客在线
返回列表
查看:
1329
|
回复:
1
为伊消得人憔悴 (安徽·张杰厚)
[复制链接]
仁间懿杰
仁间懿杰
当前离线
社币
信誉指数
点
好友
帖子
主题
精华
阅读权限
60
注册时间
2013-1-18
最后登录
1970-1-1
在线时间
小时
积分
3362
点评币
学币
狗仔卡
发表于 2015-7-12 17:44
|
显示全部楼层
|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
快速注册
x
本帖最后由 仁间懿杰 于 2015-7-17 16:23 编辑
- ]& p% r) f" d6 z- @ Y1 z" R
. B, \. F" F8 J3 n$ I, W( a5 c
爱写写画画的,有干不完的活,直到今天晚上,才为上半年的事画上句号。放暑假让人十分欣喜,满以为可以放松一下,
3 J! M `, B" E# c7 v
可是,不仅没有轻松,反而更忙乎了。过两天接到市县书协的通知,参加“抗战七十周年”书画展,又过两天朋友要“上庄”,急需装裱作品。为此我用了一个星期的时间,可以谓“足不出户”,静心修炼,倾情抒写,就在”大功“即将告成的时候,我忽然想起上次参加“霍邱县第五届校园文化艺术节”送交的一幅作品“独鹤不知何事舞,赤鲤腾出如有神”,当时写得有点仓促,因此不够满意,我决定从重新再写一幅。这两天为写这副篆书作品,用十几张宣纸,并且都是十元以上的宣纸,一直没有满意的。
; P! Y' G6 e6 g
篆书的书写的难度主要是书写的技法和创新等因素决定的。
: U4 { t: I5 C0 f# Z0 ]( \; j
一是技法,篆书对书写者要求比较高,运笔以”中锋“为主,辅以“绞锋”。站立式书写比坐立式书写效果好,“悬腕”书写除了需要强大的腕力来支撑,同时还要发挥手腕技巧,即“捻腕”。
( Q D$ I! X' M: B4 i9 a
其二,篆书的创新问题不可小觑,历代篆书家大都是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另辟蹊径,篆书不是简单的线条均匀,结构对称完事,这只是初级阶段,它的高级阶段应该是,每个篆字要有神采,通篇气息贯通。
& J- ~: g2 j9 ], y' e9 f; P
其三,篆书对于笔墨纸张的要求也很苛刻,纯羊毫和狼毫的笔都有过之而不及,余以为兼毫比较好,刚柔相济,纸张也很讲究,生宣纸和熟宣,普通宣纸与粉彩,白宣与色宣,写出来有很大区别,并且还要求所用的墨与之相适应。秦汉以来,篆书大家没有几个,到了唐代以李阳冰为代表。篆体书法在清代迎来了第二次创造高峰,出现了一大批善篆书家如王澍、钱沾、邓石如、吴让之、赵之谦、吴昌硕等。建国以后篆书代表人物有王福庵、韩天衡、王友谊、沙孟海、黄宾虹、刘江、来楚生、邓散木、陆维钊、倪和军、商承祚、徐无闻等。邓翁篆书将秦汉篆书收入“囊中”,发于笔端,可谓集秦汉篆书之大成者;再看看昌硕老人的篆书吧,他的笔下雷霆万钧,风檣阵马,因此要想写好篆书并非易事。
) ?5 U& r3 q% E4 }8 N) T. R
我深知篆书其深度和广度,不是我一天两天就能企及的,但是我对篆书的痴迷程度是对正楷、行书、草书的多少倍!为了写好这幅篆书作品,虽然花了大量的心血,可是我认为值得。
O, E) \" R, i, ~5 n0 G
有时人就是要和自己较较劲,”人活一口气,终身争一息”吗。由于这两天一直没有找到感觉,决定今天休息一天,可是做了一夜的创作篆书的梦,白天,失魂落魄。
( ~6 H9 n- J, r' v z
晚饭后,妻子陪我出去散步,可是心里还在惦记此事,趁她不注意溜进了办公室,满屋狼藉一片,看看写过宣纸,既心疼,又无奈。是坚持写下去,还是放弃,再看看桌上的宣纸所剩无几了,前两天,我都是用最好的,并且还用尺子打上格子去写的。现在没有好纸了,几乎弹尽粮绝,在绝望之余,我还是鼓足勇气,一不依赖好宣纸,二也不去画格子了,破釜沉舟了,就这样直接拿起笔写将下去,屏气凝神,当写完后,感觉比以前写得那几十副中的哪一幅都要好些。
% s {* Z* h+ o2 D. }
此副作品让我领悟很多篆书的书写之道,哎!“朝闻道,夕死可矣”,故于2015年7月11日夜记之,与书法道友共勉。
4 ]; A% \( \" i( O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提升卡
沉默卡
喧嚣卡
变色卡
汉研
汉研
当前离线
社币
信誉指数
点
好友
帖子
主题
精华
阅读权限
40
注册时间
2013-7-20
最后登录
1970-1-1
在线时间
小时
积分
840
点评币
学币
狗仔卡
发表于 2015-10-15 15:52
|
显示全部楼层
含辛茹苦,同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返回列表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快速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回复
回帖并转播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浏览过的版块
【精英展厅】
【中国书协&国展资讯】
【书坛动态】
【文房四宝】+【刀石印泥】
本站网友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书艺公社的立场及价值判断。
网友发表评论须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各项有关法律法规;尊重网上道德,严禁发表侮辱、诽谤、教唆、淫秽内容;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引起的法律责任;您在书艺公社论坛发表的言论,书艺公社有权在自身所属的网站、微信平台、自媒体等渠道保留、转载、引用或者删除;
参与论坛发帖及评论即表明您已经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
·版权所有2002-2019·书艺公社网(SHUFA.org) ·中国·北京·
Copyright 2002-2019 SHUFA.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电子邮件:
shufa2008@126.com
甲骨汉字对应表
|
说文解字注速查表
|
繁简字转换表
|
干支公元对照表
|
岁时表
|
常用礼语
|
中国历代年号速查表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