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颐恒综艺 于 2016-1-3 20:22 编辑
谋篇留白艺道法 印外求索径更远 古代的书画艺作常在有限的画面上留出大片空白,启发观者去想象、补充,寄托无尽的意趣,这就是“留白”。留白也就是艺术章法构图中的“知白守黑”,它是从老子《道德经》中“知其雄,守其雌,为天下溪;知其白,守其黑,为天下式;知其荣,守其辱,为天下谷。”从“知其白,守其黑”这句话中衍生出这句经典名句“知白守黑”。 中华太极图是最好黑白图案的代表。《周易》素来是作为穷尽天地奥秘的哲理书,根本说来,也是对天地开辟的概述。太极生两仪,便是由太极的分化形成天地的过程,两仪,即是天地,亦可是阴阳。老子以“道”解释宇宙万物的演变,以为“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因而“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事物本身的内部不是单一的、静止的,而是相对复杂和变化的。事物本身即是阴阳的统一体。相互对立的事物会互相转化、即是阴阳转化,实也是黑白的变化。 留白现已经成了当今书画印艺中常用术语了,而“留白”作为艺术箴言,是在清代书学理论家包世臣的著作中引用清代篆刻大家邓石如的话:“字画疏处可以走马,密处不使透风,奇趣乃出。”出现的。留白给观众留下许多想象的余地,言外之意,弦外之音,象外之趣,都是以有尽寓无尽。如何知白守黑,如果真正体会老子的思想,老子讲求的是无为无不为,是讲求自然之道,如何知白?如何守黑?顺其自然好了。妙处是什么?知白守黑的妙处就是辩证法。 篆刻艺术,乃大道也。“印乃小道,壮夫不为”此论谬也。印道一艺,包含天文、地理、历史、考古、音乐、绘画、书法、文字诸学问。光印学理论之多、之高、之妙便可称诸艺之冠。印外求印一论,狭义者,求助借鉴、汲取印外所有姊妹艺术。广义者,则有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远取日月星河,近取山川鸟兽,走遍天下,费人一生之精力也难知其深奥。所以篆刻艺术家的学识修养很重要。篆刻先贤们不断进变;大多皆以印从书出、印外求印作为追求基本理念,入古出新,使这种文化遗产得以延续。而以上二十人是当代中青年篆刻家是中国书艺印坛的中流砥柱;是承上启下的引领者、薪火传人。祝愿他们以中华国学修养为根基在印艺的留白中走出更广阔的印外之径…… 2016年元月 评于易墨堂 有幸赠得佳作请寄:浙江省舟山市普陀区东港海华路164号智拓传媒 徐平久 收 电话:1337259516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