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艺公社

 找回密码
 快速注册

快捷登录

搜索

正在浏览本主题的会员 - 2 在线 - 0 会员(0 隐身), 2 游客

  • 只有游客在线
楼主: 网站编辑

【高清】留白·国学——当代中青年篆刻家二十人邀请展(赠书活动结束!获奖请见贴后回复!!)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5-12-25 11:22 | 显示全部楼层
当代中青年篆刻家二十人邀请展篆刻作品赏析

此次邀请的20人都是全国印坛名人,他们在篆刻创作上有自己独立思想并已形成自己体系的人之一,他们的篆刻强调奇、动的效果,能获得不凡的,抓住观众的第一印象,强化不同于别人的清新和画意,有意夸张字体中的某个部分,拉长、压缩、放纵和收敛,他的作品力求在篆法、章法、刀法上有别于古贤与今人,处处充溢着理性思考的作品,均是他充满睿智的精妙设计。
线条是篆刻艺术的生命,文字的线条与造型相辅相成,线条形迹与作品风格息息相关,线条精美,使人产生愉悦的美感。20位老师对篆刻中汉字的关注超越了传统意义上文字的范畴,而从造型的最基本元素着手,让自己的篆刻语言自由的生长。20位老师老师的篆刻给人以熟悉而又陌生的感觉,熟悉的是他对篆刻“精神”的坚守与理解,陌生的是在于他给传统的篆刻又注入了新的思想与内涵。一方面,他把目光放在秦权量、诏版等传统范本,另一方面,古陶印、封泥、汉砖、瓦当、古玺、等别人很少留意的东西,他都纳为己有,从中汲取前贤的艺术养料,不断滋养着他自己丰满的羽翼。20位老师老师对自己的篆刻有他深刻的理解,他认为,任何僵化的审美标准都会扼杀艺术作品中鲜活而生动的气息,而篆刻作品中的最终表现在汉字的巧妙排叠,而要达到篆刻艺术的理想境地,则要看不出人为地排叠的痕迹,即达到不排叠的排叠的自然境界,他这样理解着,也是朝这个方向努力着。他确立了自己对篆刻艺术的独特视角,构筑了他圆满的,能在他自己篆刻领地里巩固其思维体系的艺术图解,让人不得不叹服他过人的才智和对中国传统文化精神的深刻领悟。20位老师老师的篆刻给人最强烈的观感:无论是紧裹或内敛,放纵而外拓,还是结体中笔画的锐折,大都强化着这个感觉,且他的白文与朱文的气息、面目高度统一,他擅长以字取势,在章法中顾盼、弄让、穿插,即使同一方内容的二方篆刻作品,也有不同的取法与造势,他认为,篆刻作品中的文字并不是孤立存在的,而应该相互关联,结为整体,而后才能达到和谐统一的境地,他能随心所欲地运用偏旁挪让、笔画穿插等手法,使每一笔、每一字都能合乎造字规律,从中生发他的审美情趣,绝不生造,因此,他的篆刻能脱离方寸印面格局的限制,从而使气势延伸到印面之外,他的作品始终游荡着古贤今人之外那些飘逸而又执拗不羁的富含生命力的线条,像一串串跳动的音符,弹奏出时尚青春与昂扬。
在当今篆刻领域,有强烈个性化语言的作品更能让人铭记与传唱,韩天衡、王镛、石开无一不是强化和不断完善着他们的个性语言,即使作品中仍存在着某些不成熟的因素,但他们所起的作用远比那些亦步亦趋,步人后尘着来的更大,但此中付出的艰辛往往是常人难以想象的,尽管20位老师老师的篆刻中字法变化万千,疏密相背、分合聚散,放纵敛合,处处随缘生机,巧思显现,总不失汉字风骨,达到了较高的艺术水准,但20位老师老师仍在不断完善着自己的个性语言,我知道,在当今从事篆刻创作的篆刻家并不容易,他要摒除作品中原有的不足,另一方面,他又要逐步完成自己的个性化语言体系,而后者则在他的创作道路上将显得更为重要和必要。以20位老师老师的胆识和魄力,不论是探掘人在时空中的恒值,还是表现精神世界的自我超越,不论是宣泄审美意识的深层快感,还是鸣放形式强烈的节奏感,都能强烈的展示着人生意念的更新,流放着深邃的创作理性。
诚然,印如其人,篆刻风格也同样离不开人品学识,20位老师老师为人严谨、扑诚,性格也较为稳重,与人交往并没有洋洋洒洒的谈吐,更没有高谈阔论的激昂,然而,这并不表明他没有思想和主张,他已将这种平和融入了他的作品中,其看似随意、轻松,传达现代人审美情趣生活的经营,实现流露出他对篆刻至高、完美境界的向往与追求。祝愿20位老师篆刻展成功!!


求展览作品集学习!谢谢啦!


联系方式:海南省海口市龙昆北路千禧郎大厦305:杨逸轩 (收)联系电话:17789758257

点评

将寄奉!  发表于 2016-1-4 08:48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12-26 07:58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12-27 11:15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12-27 21:12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橘翰斋主 于 2015-12-27 21:16 编辑

王丹、朱培乐、先生印风古拙苍茫,大气磅礴,意满势足,得大写意印风之妙。
刘洪洋、许雄志、陈靖、徐正濂先生以写意古玺见长,字法变幻莫测,极重章法留白,或妙用三角形或率意用椭圆,印面活泼多变。
冯宝麟、包根满、李国良、谷松章、桑建华、蒋明、李平、傅舟、赵山亭诸先生得流派印精华,工稳端正,或间用鸟虫,或妙用铁线圆朱,线条圆转流美,变化莫测,巧夺天工。
柳晓康先生印得黄氏精华,平实瑞正中见变化,有简约而不简单之妙,须细心品味,方得领会其中妙处。
徐庆华、骆芃芃、赵立新先生先生线条厚重、得汉印之妙,浑厚朴茂,有古典之美。
秦良静先生印章注重点、线、面结合,细线、粗线、块面交替变化,非常有视觉冲击力,极具现代审美情趣。
留白·国学——当代中青年篆刻家二十人邀请展二十位老师分别在大写意、小写意、工稳印风三大流派中各有建树,绝对是当代印坛的中坚,足以代表当代篆刻的最高水平!
求赠作品集学习。
联系方式:河南省偃师市太学路乐居小区一号楼  李继作  电话:13598480921  邮编:471900

点评

将寄奉!  发表于 2016-1-4 08:48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12-28 22:34 | 显示全部楼层
直接点。我想要作品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12-29 10:38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12-30 15:20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12-31 17:09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民主自由 于 2016-1-5 19:04 编辑

印坛有幸,方家满堂。
可喜可贺,日久天长。
求作品集,地址:福建省漳州市平和县小溪镇建设街福星巷229号黄志猛收。邮编363700  电话:13400963032
(如果快递到付就算了)

点评

将寄奉!  发表于 2016-1-4 08:49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1-3 00:07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颐恒综艺 于 2016-1-3 20:22 编辑

谋篇留白艺道法  印外求索径更远
        古代的书画艺作常在有限的画面上留出大片空白,启发观者去想象、补充,寄托无尽的意趣,这就是“留白”。留白也就是艺术章法构图中的“知白守黑”,它是从老子《道德经》中“知其雄,守其雌,为天下溪;知其白,守其黑,为天下式;知其荣,守其辱,为天下谷。”从“知其白,守其黑”这句话中衍生出这句经典名句“知白守黑”。
        中华太极图是最好黑白图案的代表。《周易》素来是作为穷尽天地奥秘的哲理书,根本说来,也是对天地开辟的概述。太极生两仪,便是由太极的分化形成天地的过程,两仪,即是天地,亦可是阴阳。老子以“道”解释宇宙万物的演变,以为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因而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事物本身的内部不是单一的、静止的,而是相对复杂和变化的。事物本身即是阴阳的统一体。相互对立的事物会互相转化、即是阴阳转化,实也是黑白的变化。
         留白现已经成了当今书画印艺中常用术语了,而“留白”作为艺术箴言,是在清代书学理论家包世臣的著作中引用清代篆刻大家邓石如的话:“字画疏处可以走马,密处不使透风,奇趣乃出。”出现的。留白给观众留下许多想象的余地,言外之意,弦外之音,象外之趣,都是以有尽寓无尽。如何知白守黑,如果真正体会老子的思想,老子讲求的是无为无不为,是讲求自然之道,如何知白?如何守黑?顺其自然好了。妙处是什么?知白守黑的妙处就是辩证法。
        篆刻艺术,乃大道也。“印乃小道,壮夫不为”此论谬也。印道一艺,包含天文、地理、历史、考古、音乐、绘画、书法、文字诸学问。光印学理论之多、之高、之妙便可称诸艺之冠。印外求印一论,狭义者,求助借鉴、汲取印外所有姊妹艺术。广义者,则有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远取日月星河,近取山川鸟兽,走遍天下,费人一生之精力也难知其深奥。所以篆刻艺术家的学识修养很重要。篆刻先贤们不断进变;大多皆以印从书出、印外求印作为追求基本理念,入古出新,使这种文化遗产得以延续。而以上二十人是当代中青年篆刻家是中国书艺印坛的中流砥柱;是承上启下的引领者、薪火传人。祝愿他们以中华国学修养为根基在印艺的留白中走出更广阔的印外之径……
      2016年元月  评于易墨堂
       有幸赠得佳作请寄:浙江省舟山市普陀区东港海华路164号智拓传媒 徐平久 收   电话:13372595161

点评

将寄奉!  发表于 2016-1-4 08:49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1-4 08:49 | 显示全部楼层
赠书活动结束!获奖请见贴后回复!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快速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本站网友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书艺公社的立场及价值判断。
网友发表评论须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各项有关法律法规;尊重网上道德,严禁发表侮辱、诽谤、教唆、淫秽内容;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引起的法律责任;您在书艺公社论坛发表的言论,书艺公社有权在自身所属的网站、微信平台、自媒体等渠道保留、转载、引用或者删除;
参与论坛发帖及评论即表明您已经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

·版权所有2002-2019·书艺公社网(SHUFA.org) ·中国·北京·
Copyright 2002-2019 SHUFA.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电子邮件:shufa2008@126.com

甲骨汉字对应表 | 说文解字注速查表 | 繁简字转换表 | 干支公元对照表 | 岁时表 | 常用礼语 | 中国历代年号速查表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