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快速注册
x
【现场记实】 吴悦石作品捐赠仪式暨穷神知化----写意画三家谈学术讲座 中 国 艺 术 研 究 院 第 五 会 议 室
【书艺公社】在湿冷与雾霾的初冬,北京最大的亮点莫过于它依然活跃、仿佛一团火苗一样热度不减的艺术活动——2015年12月31日下午,由中国艺术研究院主办、中国艺术研究院文学艺术创作研究院美术创作中心承办的吴悦石作品捐赠仪式暨穷神知化----写意画三家谈学术讲座在中国艺术研究院第五会议室隆重举行。
据了解,此次活动是“大美寻源”系列艺术展的延续。主办单位中国艺术研究院要求每位参展艺术家认真落实习近平主席文艺座谈会讲话精神,在传承传统中创造当代文化,在当代文化的创作中实现传统的当代传承,崇德立品、弘扬民族文化精神。吴悦石先生无疑是一个典范。
在群星璀璨的当代国画艺术界,吴悦石先生是一颗大星。近代以来美术教育的普及与盛世收藏观念一起催化出观念翻新、风格翻新、形式翻新、技法翻新的当代美术繁荣,其纷纭多彩令人眼花缭乱,而即使如此,吴悦石先生不动声色中陆续面世的一批批水墨写意画、书法、篆刻作品仍能不断引起美术家同行和书画爱好者的关注。以至于当我们静下心来回顾、梳理近十年来中国画艺术发展的脉络时,以吴悦石等人作品为代表的、注重继承发展传统中国艺术精神、形式的艺术创作及其成果成为不可或缺甚至日益显现出重要价值的一部分,成为了当代中国画学术界必然要研究的当代艺术现象。
吴悦石先生的艺术路径非常清晰:以古人为师、以造化为师、迁想妙得。这三句话貌似老套路,走此路的人很多,但走通了、走得畅快的不多。吴悦石先生为人笃定、沉厚、优雅,这种与古人暗合的气度支撑之下,使得他的拟古、学古能够深得滋味。明末清初的石涛、八大和近现代的缶翁、白石,都是吴悦石先生亦步亦趋的学习对象,也是他得了三昧的重要依傍。
从艺术实践层面而言,前述四位先贤的艺术,易读、宜赏,但却难学,但是吴悦石不惧“畏途”,刻意拟想先贤风骨,从精神气度到艺术趣味,无不精意覃思,务求内外耦合。吴悦石先生正是站在先贤巨匠的肩膀上,以勤奋笔耕来融会优长、阐发精妙,并进而追求以我为主的新变,提炼、创作出更具写意特质的物象造型、笔墨语言,在花鸟、山水、人物诸种题材中形成简概洗炼、更奇崛、更具生趣的造型特点,以更为注重物象的抽象写意语言和直觉感性的书写表达方式,走出了一条成功之路。绘画之外,吴悦石先生亦善书,其书法上溯魏晋,兼篆隶真草诸体之韵,亦得行草秘径,又受明人书风影响,笔势起伏跌宕、散逸流畅。书法上的成就运用在绘画中,形成了吴悦石先生以苍涩劲健的阔笔线条入画的独特艺术语言;而以多变的画技反哺入书,书画出入无间、圆融,使得吴悦石先生的书画艺术呈现出一种自由无碍、独出机杼的风貌。
本次与会艺术家纷纷对吴悦石先生以数十年之功所臻圆融之境表示感佩,认为吴悦石先生能够以学养造化与现代生活切近结合,彰显时代风神,辟出了另一番光明境界。
中国艺术研究院院长王文章、中国艺术研究院副院长贾磊磊、中国艺术研究院文学艺术创作研究院美术创作中心主任杨华山、中华文化画报社长:姜玉芳,主编:谌强,艺术时空主编:贾宝兰,中国艺术研究院画家代表:王亚雄,夏冰,陈亚莲,张爱玲,特聘研究员:汤立、孟庆占、李晓明、穆家善,赵文江,杨中良、臧家伟等出席了捐赠仪式及讲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