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快速注册
x
【第一现场】 “中国艺术研究院著名艺术家系列精品展” 骆 芃 芃 精 品 展 【书艺公社】“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三月的北京,春意盎然。由中国艺术研究院主办的“中国艺术研究院著名艺术家系列精品展”——骆芃芃精品展于2016年3月12日在中国国家博物馆隆重开展。
这是一个别开生面的展览,没有开幕式,没有人讲话发言,但是参观展览的人都会从心底里发出同一个声音:这样的展览形式,更加突出了展览的艺术性、学术性。没有开幕式,展览现场却人海如潮,人们从全国各地赶来,留连于展厅,观赏着一件件艺术家的精品力作,发出由衷的赞叹。
展览展出印章印石45件,印屏放大样作品33件,书法作品14件,巨印作品原作和放大样11件,篆刻艺术和现实生活相结合的作品若干件。
此次展览无论是作品的内容还是展品的展陈方式都独具匠心,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第一,主题创作。作品以“诸子百家警句”、《论语》警句、《道德经》警句、《诗经》诗句等为印文进行创作。以传统的艺术形式承载国学经典,可谓相得益彰;第二,印文、印材及印纽有机地结合,以达到内容和形式的完美统一。作者立足当下新时代的审美需求,在展览中全面体现印章艺术的多重审美价值;第三,篆刻艺术和现实生活相结合。作为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篆刻艺术,已经从中国走向了世界,并且进入到生活的领域,越来越多的篆刻艺术品被应用到人们的现实生活当中。这也是骆芃芃一直以来致力于研究的课题,目的是拓展篆刻艺术的生存和发展空间。这些内涵丰富的作品,既展示了作者高超的艺术造诣和技艺,同时也表达出作者自觉担当时代责任和使命的人文情怀。
骆芃芃是享誉当代印坛的艺术大家。她的篆刻作品继承了秦汉印乃至吴昌硕风格中的古朴和浑穆,吸取了汉将军印、黄牧甫以及齐白石刀法的凌厉老辣,形成了独特的外刚内柔的艺术风格。她以女性之手“凿山骨”,“巾帼不让须眉”; 她的书法作品也入古出新,别具风貌。 作为中国篆刻艺术院院长,骆芃芃肩负着继承和发展篆刻艺术的神圣使命。在她坚持不懈的努力下,2009年9月,“中国篆刻艺术”被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使篆刻走进了国际视野;2014年,“金石篆刻”又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除了推动篆刻艺术申遗,骆芃芃还注重将现代高科技和传统篆刻艺术相结合,组织团队开发《篆刻艺术应用软件》,让更多的普通民众认知并喜欢篆刻艺术。她以新颖、独特的展览方式和鲜明、超前的审美视角,相继开创了“书斋式”“庭院式”“博物馆式”等现代篆刻艺术展览展示方式。自2000年她还开始探索如何将篆刻艺术和现实生活相结合,比如把印章运用在茶具、茶叶包装、标识、邮票、卫星、服装等用品上作为主体艺术形象展示。近年来,她在国内外多次举办展览,她的展览已经走进意大利、英国、日本、新加坡、韩国、法国、美国等国家的主流艺术场馆,为推动篆刻艺术国际化做出了突出贡献。
2007年和2015年,在中国艺术研究院的指导和支持下,骆芃芃分别设立了第一个中国篆刻艺术硕士点和博士点。这也是目前全国唯一的篆刻艺术的硕士和博士点,为篆刻艺术的独立学科建设和篆刻艺术的人才培养做出了重要的贡献。骆芃芃在教学中,除必要的专业课外,还开设了古代建筑文化、诗词、玉文化、茶文化等课程。“我们不仅仅是要培养学生的技能,而且还要培养博学多才、具有深厚文化底蕴的综合人才。”骆芃芃说。
更好地传承和保护中国篆刻艺术,使篆刻这一古老的艺术形式在当代发扬光大,是骆芃芃一直坚持和努力的目标。篆刻,已成为她生命的一部分。
此次中国艺术研究院主办的“中国艺术研究院著名艺术家系列精品展”旨在践行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精神,激励艺术家能够创作出更多更好的符合时代精神的优秀作品。“骆芃芃精品展”不仅体现了骆芃芃本人优秀的艺术素养和水平,同时还很好地展示出中国艺术研究院艺术家的创作实力和艺术风貌。
中国篆刻艺术院 2016年3月12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