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艺公社

 找回密码
 快速注册

快捷登录

搜索

正在浏览本主题的会员 - 0 在线 - 0 会员(0 隐身), 0 游客

  • 只有游客在线
查看: 21875|回复: 6

教人还是误人?善意还是恶意?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6-4-7 17:2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快速注册

x
在网上看到下面这篇文章,联想到关于书法和传销的几个帖子,觉得值得阅读讨论,转贴于下:
& M! j- n# T# G0 ]# B+ x
) C8 p1 h1 u' \  W9 F9 A
  H& e  t/ {1 F书中真言费思量
/ a/ U+ @" @  P& c——读章祖安《中国传统文化与中国书法艺术》
' W% S3 D8 P$ ]& b9 I- {陈仲明" f/ C* s& l3 Q7 ^
6 a* @' r3 Y) z* y# a' P* a
深夜在灯下读着章祖安先生的著作《中国传统文化与中国书法艺术》,这本厚厚的著作汇集章先生多年文章而成。
; I6 u0 A" c& o% }' Y我喜欢文集类的著作,文集中有些文章以前读过,事隔许多年,如今再次阅读,那种亲切感惟有心知。但要真正读懂读透,还得以后慢慢咀嚼和回味了。 / s4 `7 ]- E$ a/ d. H
章先生1997年在《文汇读书周报》刊发的文章,当时我读过。其时我正处于放弃了书法专业的平台,到中文系与青灯黄卷为伴的清寂之时,所以对那篇文章印象很深。在《文汇读书周报》刊发如此篇幅的文章的作者一般都是声誉甚高的学者,书法界的人很少订阅此报,更别说在上面发表文章了。# u/ F7 i1 y: s3 N
这两天看了其中《当代中国书法高等教育系列访谈》,感慨良多,使我对章先生有了更深刻和真实的了解。可惜。现在报刊很少刊登这类文章。广东的《随笔》和上海《文汇读书周报》不时刊有此类文章,读时使人受到启迪和教育。/ t; [, @; U- U
这篇系列访谈,虽是随意漫谈,但其深刻性,却是书法界中人少有的。
2 e, }* z3 \! e: b+ p略举几处:
/ j2 q- i! G! {9 b2 a# G1.        现在是急功近利的时代……不能完全责怪年轻人,存心利用青年者才是罪恶。5 P7 u7 ^- O: B9 S) ?
2.        我发现真正有时代精神的人,都是逆着一些不好的潮流的。! X6 e& E; S/ x
3.        现在有好多人以不知道陈寅恪为耻。但是话又说回来,有多少人真知道陈寅恪?8 z0 Q4 _: R6 u7 P, o0 B1 B% R+ s, K
4.        《红与黑》的作者斯丹达而有句话我印象比较深:一个有智慧的人(大意如此),它必须拿到自己所必需拿到的。当他拿到了这个东西以后,自由是第一的。假如必须的东西已经拿到,他还是为财富,还是为什么,去把他的精力浪费掉,那他马上变成愚蠢的人。这句话对我影响非常深刻。
: b) U: H8 R- o6 X  r7 x+ }7 ]1 S5 I7 f: F书籍文章中,最珍贵的是思想闪光点,从章先生的文章可以知道章先生的品格和思想深度。第4条关于《红与黑》的那句话留下的深刻印象,实质就是章先生奉行的人生准则,先生之品格也就彰显出来。读到此处,我的印象和思想也会深刻起来的。
7 u5 K' q: C( [9 A* x+ i3 c" q章先生在书中503页处提到陆维钊先生反对学生学他的字。艺术教育最重要的是启发学生的才思和创造性。师生风格雷同则是艺术教育之大忌。有一次,我看到《书法报》刊登一组系列作品,我未看标题就知道是某艺术院校书法班的作品。一看标题,果不其然。导师以自己浅薄的作品面貌作为楷范,去训导学生,桎梏了学生的书法创造力,这是扼杀青年人艺术生命的罪恶。好为人师的“导师”有意如此:学他的学生多了,日后,他就是“泰斗”,他就是“宗师”。用小人的思路去实行小人的谋略,使一帮失去艺术头脑的弟子众星拱月般地敬奉他,其实质和黑社会的帮主是同一伎俩。而挂着高等教育的牌子,其欺骗性的危害程度则更为深重。这是中国艺术教育的大悲哀。如同章先生文中所言:存心利用青年者才是罪恶!。一言中的!3 k8 U6 Z3 H0 E$ \4 y: e
学术F•B和教育F•B也在日渐蔓延,剽窃者有之,公然将他人著作署上自己的大名的抢劫者有之。他们的劣行未得到惩治,却青云直上红得发紫,弄个学术委员当当,犹如小偷和强盗当上治安大臣一般。
( w. x7 K# w) E; g: z0 }2 n- q中国传统道德和传统文化提倡尊师,章先生在《访谈》中追忆了陆维钊先生的文章、艺术和道德风范。我觉得,尊师有两种情形,第一种是章先生这种,敬重陆先生的道德文章和艺术境界;另一种是攀附老师的地位和权势。两种是截然相反的德行。我原先在美术系教书的时候,最反对学生标榜是某某弟子的恶俗。我说,别说你是他的弟子,你就是他的儿子孙子又怎样?可是,不少年轻人依然如故。当今社会,老师若有了权势,为了利益的需求,金钱贿赂和性贿赂的邀宠新闻时时出现。我想,那些不学无术的卑劣“老师”值得你们标榜和攀附吗?可是世道日下,那些学生标榜得脸不红心不跳——书法圈中青年媚骨群的滋生和蔓延。
2 d" }! B/ I1 W- y6 m对章先生的访谈中,记者提到孤独感。在现实社会中,要保持名节而特立独行,要书臻高远而艰难跋涉,孤独势必与思想之自由和独立之精神者如影随形的。
发表于 2006-4-7 18:19 | 显示全部楼层
贼喜欢那句名言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4-7 22:32 | 显示全部楼层
这是一篇好文章。现在的书画坛子论资排辈的成分忒重,启功去世后就是该沈鹏老先当家做主了,不能说的话也说了,不能放的屁也接二连三的放了,书坛一片歌功颂德,沈先(神仙)乐得屁颠屁颠,得会修炼到家,面不改色心不跳,俨然书坛的祖宗了。于是私下就有一大批的同僚盼望神仙尽快作古,否则名气再大,不是在背上的萝卜,白搭滴很尼,宗其师有功利目的,这是有目共睹的,老宫不讳言,为什么齐白石的第XX代孙备受推崇,几乎可以解释楼主所有的未结之谜,另外名师出来的东西仅仅是盛名之下 的秀活-纯粹的白扯淡,不值得品评,经不住推敲,活动能力几乎超越了霉菌的衍生速度,否则白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4-8 23:32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宫恩武o 于 2006-4-7 22:32 发表
( H/ f2 N! u/ w这是一篇好文章。现在的书画坛子论资排辈的成分忒重,启功去世后就是该沈鹏老先当家做主了,不能说的话也说了,不能放的屁也接二连三的放了,书坛一片歌功颂德,沈先(神仙)乐得屁颠屁颠,得会修炼到家,面不改色 ...
2 _/ \! A, b8 z' ]* R9 U3 x4 K, w
铁定得罪人,哈哈,像是一个不怕事的主,不过力量像是单薄了点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4-10 13:54 | 显示全部楼层
老宫的评论太精彩了支持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4-10 15:35 | 显示全部楼层
值得一读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4-12 18:48 | 显示全部楼层
这跟今天见到的呆兄的大作有异曲同工之妙,提提,大伙再看一遍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快速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本站网友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书艺公社的立场及价值判断。
网友发表评论须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各项有关法律法规;尊重网上道德,严禁发表侮辱、诽谤、教唆、淫秽内容;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引起的法律责任;您在书艺公社论坛发表的言论,书艺公社有权在自身所属的网站、微信平台、自媒体等渠道保留、转载、引用或者删除;
参与论坛发帖及评论即表明您已经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

·版权所有2002-2019·书艺公社网(SHUFA.org) ·中国·北京·
Copyright 2002-2019 SHUFA.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电子邮件:shufa2008@126.com

甲骨汉字对应表 | 说文解字注速查表 | 繁简字转换表 | 干支公元对照表 | 岁时表 | 常用礼语 | 中国历代年号速查表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