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艺公社

 找回密码
 快速注册

快捷登录

搜索

正在浏览本主题的会员 - 1 在线 - 0 会员(0 隐身), 1 游客

  • 只有游客在线
查看: 29737|回复: 39

关于小字创作的感想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6-4-9 08:5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快速注册

x
自读楼习书随笔   (书小字)* u+ x% [1 s$ a2 G7 x+ ]+ @
, k/ I$ a% E& d
邓代昆
: Q( A! }! v- \, z. V' c# Z9 P% O& `% L
* g9 R$ f# n+ H6 w0 Q- a+ p, d1 J9 H
小字以精紧取胜,大字以宏宕取胜。故大字用意先须张驰,然后收束,犹之广漠骋马,催鞭而控缰;小字用意先须敛气,然后开发,犹之霸陵惜别,步止犹送目。习大字要先具豪气而后端和,习小字要先具庄雅而后爽洒。反之,则大字终身蹇促,小字终身散荡矣。. l! {) _% C8 \& @6 ^+ i

2 g  A3 W2 x2 s' V' ^写小字,笔不可以执之太高,无名指抵住笔管下一寸处可也。执笔太高则管虚而锋晃,小有闪失,群鸦栖壁矣。凡小字之为,笔之往复回环仅仅在数分之间,执管高寸许,加上笔颖,实已游刃恢恢,大有余地。6 t( p4 B9 ]5 x; f2 z% W; X/ H
3 u% Q2 c" {4 ~* Q. [: \2 |( F
写小字,须枕腕。某君言于我,“凡作书均当悬腕,汝之作小字,亦当如是。”字大如米粒,悬腕为之,犹之牛刀杀鸡,大可不必,恃力强为,过之者必自伤。言此等语者,或为夸饰,或为无知,余以一笑应之。
# q6 y* |# d/ U. }. P% w* u$ W# s1 X+ c0 _
写小字握笔,当如写大字,指如铁爪,执之欲紧,回腕收筋,用之欲活。绝不可以其小而稍加松懈。大字握笔不紧则失其骨,小字握笔不紧则失其筋。大字无骨则为堆肉,小字无筋则为聚墨。又字之筋骨互为依托,有骨无筋则为死骨,有筋无骨则为病筋。筋骨既失,神采永无生发之日矣。; U$ G3 N, p% R1 b3 L; S" W; O

% I, {8 \1 C9 a( b, T" f7 Z前贤论书云:作书当运腕,不可运指。或又一说云:小字可以运指。以余数十年经验证之,如书大字,确须悬臂平腕,腕僵指死,用大小臂运腕而行,所书字刚健而多逸气。指腕一动,字辄绵弱失势。余尚依此法作小字,字拙重而少灵气。改用运指法,字虽骤变灵活而又失之滑薄。后试将二法交替使用,所出劲峭有姿致,遂守此法为之,做到法为意用,法为势用。后复又力争做到交替无痕,通贯圆融,犹之风逝云卷,浪涌澜回,进退自如,了无矫揉矣。
  t- ~: q) k+ Z  d* k% E/ g4 B& C6 b
7 x$ g" Q7 G  ^. \2 [虽缕蚁之微小也,犹眉目彰显。而小字之为也,又焉能以其微小使点画含混迷糊耶?实则,一点一画,都应笔笔到位,运驶起收,提顿转折,皆在规矩之中。若以其微小而轻忽之,使“壮士折肱”、“美人眇目”纵有仪态,韵致大损,方家辨之,实难免掩鼻之讥。
% I) b+ J, N/ f+ e7 E  E. r& p. T- j; `
书大字如筑崇台,雄伟宏丽,摇人心旌;书小字如造雅园,清幽雅致,怡人心脾。技属二妙,美则一也。故知小字之结体造势,依然有疏密、轻重、斜正、收放……。疏处花光明洁,密处繁荫蘙日;笔墨重处如巨石磊砢,笔墨轻处如池波泛涟;横竖平正,矗如雕梁,撇捺斜曳,动如髹椽;收束如众景之蔚卫主景,放逸如乔枝之跃越高墙。品之味永,玩之无方。7 k3 Z) F5 I0 k- L1 a
  H; ^  k3 o3 j, d
小字作品,字太少难成气象,每成一件,动辄数百字,稍微展开便在千字以外。由其字数众多,章法局势之把握可谓难哉。若用心于整飭,则字之大小一律,行列分明齐整,气象俨乎森严,实则偶踞僵立,用此不变之阵,何以克敌?或则用心随性,遣笔任行,虽满纸烟云,实为散兵无主,各自为阵,此又复何以克敌?然则局当何之布耶?当字字顾盼,步步为营,行行照应,心笼全局。字形大小要错落变化,自然有致。行气不可太直,太直便失势,不可太曲,太曲亦失势。行间距离不可宽窄一律,须有迎让变化。一字为一行之准的,一行为全局之指归。点画彰彰,字字珠玉,虽仰人力,暗合天机,大化之美,跃然盈尺间矣。) V8 r6 @, g: t2 a9 B; s
# t; i% L! i" h6 R% x/ V. S: _& B) b
小字之用墨,不可太浓,太浓则滞,锋损芒折,无由峭丽。又不可太枯,太枯则干,枯藤死树,无由华滋。又不可太淡,太淡则浸,水走墨散,无由精雅。又所采之墨,磨墨为上,高档墨汁次之,常见墨计,斯为下也。6 i# @  g9 U3 d/ o
  D) T9 c9 i1 P2 N" z( h1 [
大凡书小字,人喜用小毫笔,余则独喜大毫笔,精工特制,颖长寸二分许,毫饱锋锐,称心如意。小毫笔含墨量少,墨略多则滞,略少易枯。且写数字便需蘸墨,墨色反差变化太快,有伤自然率真。) C& c' @9 U6 g0 S

  a' o+ O9 D; ^& o$ L  [, D小字用纸,不可太生,纸太生则易浸渍,使笔法难施周到。不可太熟,纸太熟则墨渖漂浮不沉,墨色又呆滞不活。概言之,纸宜用半生半熟之间者。余喜用者有:元书纸,泥黄暗色,古雅可喜;又安微长纤纸,多肉吸墨,而墨不乱浸;又半生云母纸,比前两种略逊一筹,尚堪一用;又老夹江纸,火气了无,受笔受墨,时出精作,然得之甚难;又有荣宝斋宝兰纸,用金粉书写,所出富艳典雅,又属另一番风致也。
 楼主| 发表于 2006-4-9 09:00 | 显示全部楼层
1.        梁章钜《楹联丛活》直径:30cm- _; E4 \1 s% t7 A( @! r
" t: V' c: _6 C1 l0 I
[ 本帖最后由 邓代昆 于 2006-4-9 09:02 编辑 ]
1c.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6-4-9 09:03 | 显示全部楼层
梁章钜《楹联丛活》局部
1d.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6-4-9 09:04 | 显示全部楼层
3.        王国维《人间词话》直径:33cm
3c.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6-4-9 09:04 | 显示全部楼层
王国维《人间词话》局部.
3d.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6-4-9 09:05 | 显示全部楼层
4.        .诸葛亮《出师表》直径:35.8cm
4c.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6-4-9 09:06 | 显示全部楼层
诸葛亮《出师表》局部
4d.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6-4-9 09:07 | 显示全部楼层
5.        陈槱《负暄野录》直径:40.6cm
$ `' d+ Y( Z- S+ l& [4 C8 ]
  _- Y6 u; W/ b- A4 X/ T: k[ 本帖最后由 邓代昆 于 2006-4-9 09:08 编辑 ]
5c.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6-4-9 09:09 | 显示全部楼层
陈槱《负暄野录》局部
5d.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6-4-9 09:09 | 显示全部楼层
6.        法式善《陶庐杂录》直径:34.3cm
6c.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快速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本站网友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书艺公社的立场及价值判断。
网友发表评论须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各项有关法律法规;尊重网上道德,严禁发表侮辱、诽谤、教唆、淫秽内容;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引起的法律责任;您在书艺公社论坛发表的言论,书艺公社有权在自身所属的网站、微信平台、自媒体等渠道保留、转载、引用或者删除;
参与论坛发帖及评论即表明您已经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

·版权所有2002-2019·书艺公社网(SHUFA.org) ·中国·北京·
Copyright 2002-2019 SHUFA.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电子邮件:shufa2008@126.com

甲骨汉字对应表 | 说文解字注速查表 | 繁简字转换表 | 干支公元对照表 | 岁时表 | 常用礼语 | 中国历代年号速查表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