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艺公社

 找回密码
 快速注册

快捷登录

搜索

正在浏览本主题的会员 - 0 在线 - 0 会员(0 隐身), 0 游客

  • 只有游客在线
查看: 1350|回复: 3

尚艺书院课堂 | 马德田:怎样学习碑学书法(附视频)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6-8-14 10:4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快速注册

x

7月26日,尚艺书院在临沂游学期间,应董玮老师邀请,马德田老师特意从枣庄赶来,为书院五届学员进行了讲座、示范。

     马老师结合近年来自己研究的心得,对清代以来的碑学书法进行了阐述,并对重点书家如伊秉绶、金农、赵之谦、康有为等进行了一一介绍,讲述了他们的艺术思想和取法的重点。讲座结束后,马老师还进行了现场示范。本次授课虽然时间不是很长,但让大家深受启发,开阔了眼界、受益良多!

 楼主| 发表于 2016-8-14 10:45 | 显示全部楼层

IMG_2549.JPG


马德田  山东枣庄人,毕业于曲阜师范大学美术系。结业于中央美术学院国画系。现为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文化部青联书法篆刻委员会委员,北京大学名家工作室高研班马德田(书法)导师班导师,中国国家画院胡抗美书法课题班成员,曲阜师范大学兼职教授,河北美术学院马德田书法工作室主任导师、教授,枣庄学院客座教授,山东省青年联合会委员,山东省书法家协会创作委员会委员,山东省青年书法家协会副秘书长,枣庄市书法家协会副主席,枣庄市青年书法家协会主席,五月书会成员。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6-8-14 10:49 | 显示全部楼层
讲  座  摘  要

碑学的提出
清代中期的阮元《北碑南帖论》、包世臣《艺舟双辑》以及清末康有为《广艺舟双辑》等碑学思想的提出,至今200多年左右,从康有为、沈曾植、于右任等运用创作离我们不到百年,我们这个时代应该是延续碑学的时代。
如何学习碑学
遵循传统模式,从篆隶入手。学好篆隶最为关键,是碑学行草书创作的基础。
碑学书家代表
金农:代表书体是漆书,在隶书上为全能选手,对古隶、今隶包括魏晋隶书都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和实践。在其创作中都有体现,对隶书研究极其专业化。
八大山人:书法创作有碑学的倾向,字法属二王系统,线条质感上属碑学用笔。
傅山:对草篆有研究,将行草书融进碑学,草书创作运用了大篆的空间,和篆书的笔法。
伊秉绶:碑学隶书创作上的代表书家,其行书以隶法为根基。
何绶基:行草点画为篆隶线条。
沈曾植:把章草与篆隶结合,赋予了章草新的面貌。
康有为:其篆隶基础极好,将魏碑楷书行书化。
于右任:对碑学的草书贡献很大。
民国的齐白石、黄宾虹、谢无量、鲁迅、徐悲鸿等相距出现,碑学书风迎来百花齐放的春天。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6-8-14 10:51 | 显示全部楼层
搜索网址http://v.qq.com/x/page/b0318u72pgb.html观看视频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快速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本站网友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书艺公社的立场及价值判断。
网友发表评论须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各项有关法律法规;尊重网上道德,严禁发表侮辱、诽谤、教唆、淫秽内容;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引起的法律责任;您在书艺公社论坛发表的言论,书艺公社有权在自身所属的网站、微信平台、自媒体等渠道保留、转载、引用或者删除;
参与论坛发帖及评论即表明您已经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

·版权所有2002-2019·书艺公社网(SHUFA.org) ·中国·北京·
Copyright 2002-2019 SHUFA.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电子邮件:shufa2008@126.com

甲骨汉字对应表 | 说文解字注速查表 | 繁简字转换表 | 干支公元对照表 | 岁时表 | 常用礼语 | 中国历代年号速查表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