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社币
-
- 信誉指数
- 点
- 好友
- 帖子
- 主题
- 精华
- 阅读权限
- 200
- 注册时间
- 2005-3-1
- 最后登录
- 1970-1-1
- 在线时间
- 小时
- 积分
- 13065287
- 点评币
-
- 学币
-
|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快速注册
x
文| 马文露
8 m& t$ g A6 W8 Q+ l! P) M9 T$ e) U% l
* u: E4 a$ t/ i& m) n自媒体时代,谁都有权力发表自己的言论,这据说是社会的进步,但在我看来,更多时候是社会的悲哀。造成这悲哀的有两类人,一种是闭门造车的白痴,一种是揣着明白说糊涂的文痞。白痴的白痴往往一望便知,危害尚小,但文痞言之凿凿却常常让勤奋好学的人误入歧途。8 {7 M" f% U) {1 e5 `
这块康熙御题的匾额中的“避"字比大型专业工具书《新华字典》中所载多了一横,被冠以“天下第一错字",我不禁想问那位始作俑者,你的书法是从临摹《新华字典》起步的吗?
6 B1 c9 g8 S. h) \1 G5 w% l! c- E" U# v' A2 M
; h o8 Q5 A* R) @) D) u1 J2 @5 n' O* ^5 a. v! T3 m# {
) B2 l5 T! @6 Y$ s这是历来被称为正楷典范的欧阳询《九成宫》里的“避"字
" V- g, Q! f" {2 X/ o3 H
& ?5 M3 T+ E; {9 j. t
4 w/ f' E" T7 h/ w6 H* n8 v6 d; L; y; K. k* d; |
这是颜真卿《李玄靖》碑里的“避"字,颜真卿精于小学(某种角度说就是指文字学),曾编写过非常专业的《干禄字书》。对汉字一笔一划可谓斤斤计较。9 K2 Q; F7 Z! p- |: n$ E/ K2 F, F
$ V' R% r# z( b' |( m
: o! x' X( b1 m这是唐玄宗李隆基《石台孝经》中的“避"字。这个也是那些人所说的大臣们看到也不敢指出的皇帝错字吗?5 c$ Y/ ?' P) h! h! p2 d
本来想把古代大咖们写的“辟、壁、璧、譬……"都发上来留给那些《新华字典》书家和评论家们纠错用,一想还是算了,太多了,还是麻烦他们自已查一查《书法字典》吧,如果没有实体的,网上有电子版的。6 \9 g1 | ?- q: p, P6 n l6 J
那为什么大家都多写一横呢?大家看"辟‘左侧四横,右侧三横,欧阳询《三十六法》中有一法名为"相副",即左右部分的横画数量位置相当时要一一相对,以体现字法的秩序,而“辟"右侧却少一横,如果左侧少一横就没问题了,但右侧少一横容易写得左轻右重,因为书法从楷书开始越来越"重右"了,左轻右重有点尴尬,就加上一横,隋僧智果《心成颂》上明言"疏当补续"所以说,为了美加上一横在书法上是允许的。! ~6 w2 G& u5 a: r% Z
4 p* A' P; w* i, ^, t
" l) {( _$ k5 s6 u# a9 t/ `0 x5 R. i {$ Y, }) }
这是又一个经常被攻击的错字——目字旁的“明"
4 w( B( k" y8 ?4 i, ~* e+ J
3 h7 d J! R+ y e% }6 e' z0 j; r+ n2 Y2 K7 ^
$ G( [. d# A* Y. U& E
这是很早的明字,仔细看看,是日字旁吗?
: C3 g3 H2 b X0 x3 }/ q b- z
6 W! A; u8 k7 v( o& n
/ a u( S6 k( ~3 P( R
. m* \6 q( Q# v7 c! q2 T
对了,是“囧"旁,是月光从窗户里照进来的意象。(例字为颜真卿书)
' n2 O! T5 X$ {! a5 y( j$ p( i
+ i k0 H8 u# p
5 W# V- q( P/ G* d8 T: j3 v4 M y0 X/ n0 ]: x( L
后来简化成“目"旁,和“眼睛"的“目"没关系,就像“肤"字的“月"旁是“肉"的简写,和月亮没关系。(例字出自欧阳询《九成宫》)3 J4 U. H M2 Y2 M: z( o) G+ B; o
( t3 _" Q3 C x1 @+ ^
+ _' d/ Y. x% U! B5 ?4 `/ m
9 [7 C1 K- ^) s( U# C; w. ^% z这是王羲之的字,是不是也错了?
6 L" ^* z# S4 d4 u4 Q
2 ^7 T2 I- g8 a+ g0 A. {. @/ s4 ]7 Z
1 x6 o6 g. v/ }+ g! ]
其实日月的“明"字古代也有,只不过不太普及。这是伪褚遂良《阴符经》中的字,是不是这个山寨褚遂良倒是一个“写好中国字,做好中国人”的标兵。
. m: f! X+ ~) W
5 k4 U: W4 {8 x0 l7 z7 F
+ H0 G3 g$ [2 C3 Z0 }3 f3 \
6 K5 O* `, w. O; i
又是二个在古代几乎“十人九错”的“易错字":右上无点的“流"和多了一点的“土”(在字之所以被说成错字,就是因为这个带点的“土"): ^, w1 i; A7 }' r1 n2 S+ W
2 A+ R H) j0 f1 J% X; x4 h3 Y2 m1 T
( A: W( n" P( }' \3 x& A) G
2 \6 v. x. q3 ?* d# D: M
& H- X# B* ]( x) @) g* `两字“错"的原因不同,“流"字是因为左边点太多,所以右边第一点就稍显闹腾,大家都不愿写,这还是符合智果《心成颂》的“繁则减除"的原则。况且“流"字的初文,右上是一个倒写的“子"字,是连在下面向上伸的一个直画,没有单独的一个小笔画存在,只不过是为了美,直画不露头了。
4 F% w# c" h. s. {1 c& s- r2 l3 K1 A4 s, |
* F9 `, m7 w( x/ S1 e
# f K% ?+ j) ?. O4 ~% Q+ g8 X1 I, A5 w+ p# G9 I
这是王羲之《兰亭序》里的“流"
; F' s$ w* c- o7 v! e a3 x" f
; i! `4 }( F- I9 F/ c
* W0 g$ o9 U8 Y) O: e$ G* E9 Y) b: E( T* e S. \" O, V2 ?
这是《集王圣教序》中的“流"。还是书圣的字,难道书圣也是“明白一时,糊涂一时"?当然不是了,而是为了多一种变化。8 m/ M4 ` b& ]" b8 r' Z+ I
& }2 f7 \2 c% _! A3 T' a1 l
* B- L, [% k* E" W" e. x0 [* U' c: y6 `
再看看这是什么字?对,土。多了一个“土块"的“土"
8 A y0 t6 w& M8 |
4 `4 ~8 I# v1 ?* [
! m& G* o! M' G- F) L0 r8 m% q. K0 N. m0 E4 ?
所以,“土"多个点奇怪吗?不奇怪,说奇怪只能是“少见多怪"。* L/ d' r* A& A4 ~
; e+ Z5 r5 y' c
, C7 r9 [- U) j }) \9 N8 |/ C! d6 j* c6 D" h: b3 h% `* U$ b
哈哈!又被我逮到了!怎么把竹字头写成草字头了?" { _) u0 I) t4 O
u; b& q) a, j
- H6 R8 u" Q! B' [3 a' g% h4 ^7 Y6 U; W0 O7 u1 A& B
+ N/ p! d, _+ v: ~$ p$ z! o上面是“艹",下面是“竹",他们本来就是一个朝上,一个朝下的对称形,既然“艹"可以去掉朝上的部分,为什么“竹"不可以去掉朝下的部分?
6 o' |! g* o& w0 N! r没错,这是“笔",竹子做杆的“笔“,上面是“竹字头"的一个写法,不是“草字头"好吗?# f U1 w) g: O
" T3 k! @6 s! V- z
! U( Y' }5 V* W: _
+ w+ ^3 @% y. V2 W3 {
你又发现“碑"字没撇了,对吧?2 ^; h1 D. G" R6 z3 N7 D
- ?+ W; W: ~* k. d1 c9 N5 l. s
( `/ i! o, v4 R3 L& F
+ l3 ^0 G" Q* c# g: a这个“卑”有撇吗?
1 h( N1 k( f: x4 \4 i3 [
5 Z7 f, w$ Y9 n* n
+ \' j/ j5 N- _* _" [& w2 L0 n* R2 x, A j. a5 r
这也是一个颜真卿老师示范给你的“卑"字。为什么林则徐老先生的“碑"字就一定要有“撇”呢?( B4 i& f8 a# W H
! R% Y8 r) d% x" a
: D% W) C, v' ~
0 a6 \- Q, a" r7 k2 \0 P/ ~什么叫富的没头,这是对孔老夫子的侮辱!他老人家追求一辈子的“仁义道德”是为了“富"吗?. k, V' n# x% ] E: P) u
& A* ^" n( }' n* {- [
1 y/ t" A7 S- r% \; g
+ T: v) ?1 @3 [% V0 C
: R6 I8 E; }8 [5 l z1 Y' N# V0 y
/ l. d' J L. \5 h. z
( s+ R0 ^6 x) [# ]5 I( o2 s+ B. N a
7 |. v! f3 L' [& `1 ~7 w3 z& j* O( [5 T
/ O) y' i% b' V3 a% j: x
( [. s: w) e2 b% _
' h4 S* B( m" \7 O! n6 [9 n
; T3 i4 E$ ~5 y4 _9 Y( S0 S* k4 p
这都是要富得没头吗?这是典型的导游知识。
- t: @: l1 W/ A6 u1 _说鱼字四点底少一点,变水了,那现在变一横,是放菜板上了吗?行草的简省懂吗?
) m2 U; T/ |2 J, \
0 p6 s i$ E0 c, w! \
# W3 L3 s$ O( m/ e
1 L8 F; Q( p! g% s9 Y算了,不说了!是明白人,说这么多就够了,糊涂人,就翻着新华字典,到古代碑帖里找错字吧,保你满载而归,如果写那种狗屁文章,保你有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素材。
a; X, ~% ]* g: \5 J3 K" \
% r3 A+ V- D1 h3 H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