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社币
-
- 信誉指数
- 点
- 好友
- 帖子
- 主题
- 精华
- 阅读权限
- 200
- 注册时间
- 2005-3-1
- 最后登录
- 1970-1-1
- 在线时间
- 小时
- 积分
- 13065287
- 点评币
-
- 学币
-
|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快速注册
x
全国第四届草书大展暨全国草书名家邀请展9 N3 j+ n2 t! o: k9 e1 ]. J5 e
于2017年5月在草圣怀素的故里湖南省永州市开幕
3 y& {+ z, ^# n" A' N. ]6 T这次展览是对当代草书创作的一次检阅
5 D) ~! p! ~7 @$ v
4 |0 v8 V6 x6 ~ a, a7 z4 ^
) ^" R$ v* o6 `: t5 b& C M0 o4 k8 X) \' d: N& a3 k
& y( E( C3 h" j* I( p8 s: t% [8 j. B/ ~* y7 Q
1.胡抗美9 e! B. }: t! Y$ Y- V- M% t% W
号鹿门山人、得天庐,1952年生于湖北襄阳。第六届中国书法家协会副主席、中国书法家协会草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青少年工作委员会主任,中国艺术研究院博士生导师,四川大学博士生导师。
" B- ~: o I2 M9 W3 V8 ~书法作品多次入展全国展、全国中青展、兰亭奖展。作品被邀参加卢浮宫国际艺术大展和中日、中新、中韩书法交流展。应邀到英国、韩国等国就中国书法艺术进行学术演讲。理论著作出版有:《中国书法章程研究》、《书为形学·胡抗美教学文献》《中国书法艺术艺术当代性论稿》《胡抗美书学论稿》《胡抗美书法课徒稿》《中国古代用人智慧》等;诗词专著出版有:《盼兮集》《至外吟》等;书法作品集出版有:《中国当代书法名家·胡抗美》《胡抗美诗词书法集》《胡抗美书法作品》《当代书法名家·胡抗美卷》《中国美术馆当代名家系列作品集·书法卷·胡抗美》《当代中青年书法家创作档案·胡抗美》《中国书法家精品集·胡抗美卷》《胡抗美书法作品》《进入狂草·胡抗美书法艺术展作品集》等。
$ H% @! P7 u- D1 o, B# a/ }
! j% h( B( `* B. K胡抗美的草书近些年受到广泛关注,影响很大。他前几年在中国美术馆举办个展引发轰动。胡亢美专注狂草,师法张旭、怀素,参以明清草书诸家,形成了鲜明的艺术个性。胡亢美的狂草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有新的表现形式和笔墨语言,他以极大的热情和充分的勇气,不间断地在挖掘整理发挥古人经典上寻求突破,尽心尽力的去梳理草书创作上的学术疑惑,重点在笔墨表现上,尤其字势、字构乃至章法构成上去寻求发现新的创作元素。他重视对书法本体的深入研究,反对过分包装粉饰,并提出了一系列关于继承发展的思想,对引领当代草书创作起到了良好效应。胡亢美的狂草纵横驰骋、疾徐有致、开合自如、意气昂扬,成功地将朴素的哲学思想运用到笔墨关系中去,他反对因循守旧、墨守成规,主张发展与继承共存,强调在书法本体上下苦功,在形式构势上做文章。他的笔下,彰显着古典与现代的融会,传承与发展的共存,因此,胡亢美的狂草,能打动人之心灵深处,亦能在文化的高度上去把握和诠释书法的艺术属性。" L/ R8 i: A- O' q- t, O' u
1 P, @! _: Z6 |2 o# R9 K, t L& a# s5 L# s
3 N* L* Q; w) j/ z/ R! Q
# c7 H H% e# m' b! P
% {1 ]0 } U9 M0 z, [/ U1 K3 l3 E+ A
! T. P- `! ^. K- P1 _. P9 X
! \3 z( j( b0 u2.刘洪彪
: Q; F1 r$ P, Y) Q$ b% S$ U字后夷,号逆阪斋主,1954年生于江西萍乡,中国书法家协会副主席、草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火箭军美术书法研究院副院长兼秘书长,国家一级美术师,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书法院研究员,中国国家画院书法篆刻院研究员。- L. }1 \: J' ~2 O. A
2007年、2011年、2014年三次蝉联中国书坛兰亭雅集“兰亭七子”称号。2008年受解放军总政治部表彰,被授予“全军文化艺术工作先进个人”称号。书法作品参加国内外诸多高规格大展。早年蝉联全军第一、二次书法比赛一等奖。1987年在洛阳博物馆举办二人书画联展,1994年、2004年先后在中国美术馆举办“刘洪彪四十岁墨迹展”和“刘洪彪五十岁墨迹展”,2014年在北京举办“阅世读人·刘洪彪六十岁墨迹展”。出版作品专集、合集十余部,出版文集《缀连琐碎》和《刘洪彪文墨》(一函五册)、书法展览设计装置图文集《盛装书法》。数十次出任全国、全军书法展览评审委员会委员、副主任、主任。曾先后访问日本、韩国、新西兰、澳大利亚、印度尼西亚、葡萄牙和澳门、香港、台湾等国家和地区进行文化交流。. Y2 W6 D8 x$ b9 S
+ W3 ~* }+ Q3 V$ X d( h刘洪彪的草书兼容并蓄,很难说是哪家哪派,它是经过对古人的融会化合后的一种艺术特质的表现。尤其是在类型化比较严重的今天,他的这种无法归类,恰显出了难得的可贵。他的草书讲求自然天成和一变化,无论是用笔、线条还是结构、布局,都无拘常规,性情所致,风生水起,机趣横生。刘洪彪的书法作品特别注重大的感和效果,注重整体氛围的营造,有一种大美术的思维。刚与柔、虚与实、正与欹、浓与淡、枯与润、形式与内容、循规与破法、南帖与北碑……书法中的种种对立在其草书中呈现着创造性的统一;逆与顺、苦与乐、理性与感性、严谨与率意、持守与狂放……世间的对立矛盾在其人生中实现了深层次的融合。或许,正是笔墨与人生的双重修炼和相互作用,成就了当代著名草书家、刘洪彪,也印证着他的别样感悟:“出色的草书家应是朴素的哲学家。”刘洪彪尤为重视对章法的大胆出新,強调形式感,提出了盛装书法的观念,对当代书法的创作走向有积極的推动作用。: b B1 S- S( G- w3 r
1 o8 ~/ o7 K' z
% n0 @2 r: d1 {1 w! @9 p) R k$ ~. z& Q, }+ b9 R
& Y: a) p: E, Y5 y/ k) A
# u# p. O, u6 a! {$ ^6 c+ y$ }' H1 _0 s3 T' S8 p& T
; P& W4 M4 B6 U H2 i6 J3.张旭光9 ]9 p- V8 _) ?/ U0 M) M# G( f/ F
字散云,1955年10月出生,河北省安新县人。中国书法家协会原副秘书长、评审委员会副主任、学术委员会副主任,中国美术家协会原副秘书长。现为荣宝斋艺术总监,中国书法家协会草书委员会副主任,中央美术学院客座教授,北京大学书法研究所客座教授,清华大学张旭光书法艺术工作室导师,联合国特聘书法教授。
' G9 D8 o& x9 @! y2 R/ g$ e- T: _6 D, {
张旭光的草书创作表现了典型的风格生成过程。他有生以来,第一次有了以书法艺术来表现这一博大气象的冲动。他为此而惊喜,甚至不知所措。因为他体验了唐代张旭观公孙大娘剑器舞,怀素观夏云多奇峰,以及宋代黄山谷见峡中荡桨而悟得笔法的相同的体验。那瞬间的感动,已经象底片一样框在了心底,成为终身的审美理想和生命理想。他的风格生成经历了以下几个阶段:深入汉隶、汉画像石、汉代石雕等汉代文化艺术的特点研究,得出了八个字结论“博大、雄浑,弥漫、充满”,他称之为汉代精神;借助唐代颜真卿楷书结构开张、线条浑重的形式作为过渡,运用到行草书的创作之中;同时体验水墨与纸,与书写速度的关系。尤其对王羲之圣教序进行了反复临习,并不断融入新的理念与精神,不断实验笔、纸、水墨、速度的关系,他以为文与雅是书法的最高品格,只有在保持经典文雅品格基础上,把字写大,把气象写大,才是自己燕赵儿女血液中所奔腾的,同时也是这个时代审美的客观需要。这正是一个把传统经典推向现代化的转换过程,也是他风格生成过程的真实记录。6 p& o# `( p0 w7 `( Q4 @
, \- Y9 s% E1 O1 p7 O1 J. ]9 q
q% P* S$ r9 b; e, A$ ]1 x6 d) g
; @3 ~% I* g$ w/ E1 }0 j; V9 q
- d$ ?- \9 |# o1 g1 I" j8 v. d
/ ]$ ^, e% T7 z4 p% m2 M
* e2 x9 @, g$ b! {; U4.张学群
8 I" X V. l6 r! [6 p I1957年10月生于安徽阜南。学生时代即任安徽大学书画协会会长;先后当选为安徽省直书画协会副会长、安徽省直书画家协会主席;安徽省书法家协会副主席、主席;中国书法家协会理事。
- q! L P7 |( S+ k& J1 B现为安徽省书法家协会名誉主席,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书法院研究员。自幼习书,初学唐人楷法,后上溯秦汉、魏晋,先后研临经典碑帖百种,兼涉真、草、隶、篆、行诸书体,尤擅行草书。书法作品1988年入选全国第四届书法篆刻展览,后多次入选全国届展、“兰亭奖”展览等。被《书法》杂志评为2005年度“中国书法十大年度人物”,被《中国书画报》评为2010年度“中国书法十大年度人物”,被《书法报》评为2010年度、2012年度“中国书法十大年度人物”等。《书法理论发展简论》一文获全国第四届书法理论研讨会三等奖;《当代安徽书法发展轨迹分析》一文获“当代书法三十年”征文活动优秀奖(最高奖);先后在报刊杂志发表书法理论文章近百篇。
% Y2 s; E8 W: @( V' b& V3 B1 O+ W; q# o) i" q
张学群的艺术理想绝不止于自身书艺的精进,他的心中怀有更大的棋局。他以时代先觉者、先行者、先倡者的身份,自觉承担起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中国书法艺术的使命和责任。学群先生集创作、艺理、组织工作于一身,融诗、书、画、印、文为一体,成为时代的“先行者”。,他以自身在书坛的影响力,弘扬书坛正道,树立当代草书创作之新风。他以高度的责任意识与担当精神,始终走在振兴书法艺术的前列,领跑当代书坛风尚,延展着一条充满正气和正能量的艺术之路。其书才之高;不蹈窠臼、不落时俗,因其书学之精;笔墨章法之善,则足见积力之厚。数十年来,广涉诸宗,自唐楷、入北碑、而窺两汉,博采精鉴,犹得力于《爨宝子》、《好大王》,能化其方圆,得其浑朴。近年复潜心晋宋,皈依二王,所作古雅朴穆,时有清气,狂草清逸奔放,不拘成法,线条流畅,气息弥漫,有才情、有思想、有创造的精伸。+ W0 }% L& Y* v ]
9 a" j) ~. W# h g7 \
: S9 { {. {' J/ J1 O$ p7 Q+ Q0 m+ Y. W; A5 [3 J
9 f% K0 o S" ?4 f( T0 t: i
* {4 {3 o9 N5 r5 X6 A) I4 A1 k* k& e: x6 U, N
5.张坤山
; b( d" Y7 f! D; G9 D$ X( f% S1952年出生于山东省淄博市,海军政治部文艺创作室专业书法家,国家一级美术师。连任第三、四、五、六、七届中国书法家协会理事。系中国书协鉴定维权委员会副主任、书法行业建设委员会副主任,中国楹联学会常务理事兼书法艺委会副主任,解放军美术书法院艺委会委员,海军美术书法院副院长,文化部国家艺术基金评审专家。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贡献津贴。
# F% J8 G: U7 K! _1 b+ x书法作品曾数百次参加由国家文化部、中国文联及中国书协主办的一系列国家级权威性大展和大型国际书法展览,十余次在全国性书法大赛中获得金奖。发表书论百余篇,出版专著20余种。0 t1 t) T8 v/ l6 O
, Y) U# G; d, q. a0 l张坤山草书创作的特点是古朴生辣,雄浑大气,有苍茫气息。他注重对草书创作中辨证关系的协调与把握,例如浓与淡.干与湿.黑与白.大与小.生与熟.擒与纵等等,力求做到笔墨语境的和谐统一。张坤山是个风格型书家,他注意摆脱那种被潮流化书风的影响和束缚,不断地更新、调整和确立自已的创作思路,写出风格创造自我。他主张宁可格调境界稍逊一筹而不与人同,以重个性斥平庸,重风格而诽雷同为自己的创作基调,将追求个性化约标尺框定在一种较高境界的刻度之上,并试图使作品的观赏层面得到更多良性的印证。比如追求大气,力避局促小巧,显其博大雄浑;追求超迈,力避软弱浮华;显其精神气格;追求自然,力避做作牵强,显其轻松活泼;追求拙朴,力避俗甜姿媚,显其深沉典雅;力避巧饰外露,显其神韵自然。他尤为重视笔墨的运用,极尽彻底的去表现干湿变化,因此他的草书有种霸气苍茫之感,他的笔墨夸张而不越矩,多变而不失法度,有视觉冲击效果,易给观者有某种奇崛震撼的感覺。: u' H& o6 B8 \- ?1 Y
. |" H0 [- D' o- b6 [% @5 |5 X1 X
% C$ J0 B( j9 K% {( f3 I& c! p
4 x9 y5 F+ V4 O
. G7 F5 g6 o% I9 v# c
. a: t: A# V$ \0 w* z( o" d) u: ]. l8 ?$ o6 w4 F C
6.陈羲明
: @+ M# w/ [1 `3 l6 U6 N中国书法家协会理事、草书委员会委员、国展评委,湖南省书法家协会驻会副主席兼秘书长,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无论是书法创作实践,还是书法理论研究,以及书法教育普及,都具有广泛的社会影响。! l/ U+ j8 p, R- X% P5 U: [4 Z
7 ~0 q3 }4 F/ w1 o7 B# |& x4 d5 W& [
陈羲明的草书师法怀素,风格狂放自我又不失凝练雅致。但是看见笔下出来的作品,又觉得酣畅淋漓。而这种淋漓尽致的美,是草书所独有的。善书者,其旨在载道、在乐道,不徒师形迹,而转入内心沉思、开启、疏瀹、涵养,以此去审视纷繁物象、人事及理欲混杂的自我。用心灵去净化笔墨、建构语言、营造意境,从而去解读、达意、去删伪存真。陈羲明才气横溢,思辨聪颖,率意放荡,追寻意境。他的笔下充满著兴奋与激情,放笔写去,便是鬼斧神工不可端倪,是草法之下的对竞境的喧泄,是艺术书法在心灵深处的滋养。他有丰富的想象力以及艺术感,他唯有把草书写得出神入化,才算温其情达其意。陈羲明在草书章法布局的安排上也似匠心独运,喜欢对比,重视错落天成,有新意有想法也有格调。他在不停的笔墨耕稼中,砺炼意志,去除习气,在有诸多无奈现实的生活中去笔耕理想永恒的黑白世界,舒发郁结之气,使怀抱若虚、胸襟常旷、恬淡自如、以应事象,定能正其性命,还书生本真。9 ?! U3 n M4 m2 ^. h8 t9 `
8 Y4 k/ h* G0 L6 f
9 n2 r! z% e3 ]" G
5 P" Q; f' c( ~
, I" L2 F6 \4 }8 _" z9 O% z' G+ L8 L6 c7 E% Q; L% l
?4 `+ R4 i) O( Y# R4 l# Y# F; O
7.陈加林
; G& Y& q# Q p! a3 c( J) m1962年5月生于贵州安顺,汉族,贵州大学毕业(本科),中共党员。现为贵州省文联党组成员、副主席,中国书法家协会理事,中国书法家协会草书委员会秘书长,贵州省书法家协会副主席,贵州民族学院特聘教授,贵州国际文化交流中心理事,贵州省人大书画院副院长,贵州省政协书画院副院长,贵州画院学术委员会委员,清华大学美术学院陈加林书法创作艺术专项高研班导师。
, P j% C; o& d
- D4 d! Z" k1 l( ]陈加林身上具有那么一种文心才气、骚心风骨。加林的书法,既注重传统功夫,亦注重现代意识,两者结合得天衣无缝,恰到好处,加林最好创作的是行草,在晋人二王、唐人颜真卿、宋人米芾及明清诸家的行草中临池颇多,他将颜书的苍茫、老辣与书写时的悲愤表现的十分到位,可能是对信札文稿类书法的长期关注,因而加林草书中流露出随意挥洒、信笔所为的痕迹。每见其挥毫,总是轻松自如,不故作姿态,故从用笔到章法都是自然天成。他强调线条的丰富多样、灵动率意。古人所谓八面出锋,在他的书法作品中随处可见。其草书中笔法的方与圆,用墨的润与燥,结构章法的参差错落,既出之意外,又在情理之中。他对传统与现代的结合点上把握的较为准确,这个“点”很难找到,观当下书坛或死守故法不思变革,或一味求怪不尊前贤,而陈加林于本与源上得艺术真髓,是为成功者,亦起到给后来者提供了良好的示范作用,其草书得到广泛好评。有人评价说,陈加林书法“表现出质朴兼会华采,以跌宕贯成流逸,突出空间形式多样化追求的总体特征”。9 j$ S; O' b; E+ Q2 q. `. Y
; {& W) Z. d' W- ~9 R# {3 q& O+ y
0 a" d3 r1 M' w. Y0 ^# D2 w% M
1 X3 i! A( H4 u+ ^) X; {" E; E
1 b- y0 o% y% b1 i" c6 Y9 ^! r+ ~" X& w$ w& e
% z q3 N, D z) g# W
8.王厚祥
6 U: ]1 ~. U# r+ i& g! m' D号稷山,1963年生于河北省大城。中国书法家协会理事、草书委员会委员,中国国家画院研究员,河北省书协主席助理,主席团委员兼草书委员会主任,“国书会”执行会长,北京书画艺术院副院长,河北省书画研究会副会长,廊坊市书法家协会副主席,廊坊市青年书画家协会主席,中国国家画院沈鹏工作室助教。
- T& M: w+ U6 N! [$ b( x6 r: m7 v作品多次获全国书法展览、比赛特等奖、一等奖。出版发行书法专著和字帖十余部。多次为全国、全省的全日制学生通用《写字》教材书写范字。十数次入选全国书法展和中国美术馆当代名家提名展。获首届全国大字书法展二等奖、第九届全国书法篆刻展提名奖、第二届全国青年书法展三等奖、全国第三届扇面书法展三等奖,首届北兰亭全国书法大赛一等奖、第二届北兰亭全国书法大赛特等奖、全国第二届草书大展一等奖、第十届全国书法篆刻展全国奖。出版《中国美术馆当代名家系列作品集书法卷·王厚祥》。2011年入选全国12家书法媒体提名评选的“中国书法方阵·当代30家优秀范本”;入选中国书法家协会“当代中青年60人展”;2012年入选中国书法家协会主办的“三名工程”书法展。2013年8月在中国美术馆举办个人书法展。被网络推选为“2013年度十大书法家”之一。2015年入选中国美术馆50位名家提名展,《中国书法》杂志在“名家风采”栏目做重点推介。
$ i# _( ]' V8 B$ e
- K" w* q5 U3 J/ o王厚祥狂草取法张旭、怀素,纵横弛骋,云烟满纸。常见他的草书作品,第一眼感觉很好,气势雄壮,节奏鲜明,很有感染力,每个字都写的准,写的好。王厚祥的草书具有着多方的优势,其一,取法高古,格调不凡,他以经典为师,兼收并蓄,独酌造化。其二,线条圆劲,中锋运送,有屋漏痕锥画沙的笔意。其三,他的那种书写中跌岩起伏的变化让人惊叹!常有意想不到之笔与始料未极之构势出现。他的书写状态是在对法度理性的把握之下一种感性的充分发挥。再是王厚祥的草书表现出了他的过人的才情,他以才情入草,让草书有了浪漫主义的气息。尤其他对大幅作品的把握有着充分的把握,看似漫不经心的自然书写,其实是别具匠心的。王厚祥的狂草有法度、有意象、有大气磅礴之势,有勇往无前的气概,令人感受到了艺术的魅力。1 h/ h$ F7 \6 @7 a7 |9 w3 k
& w; W( {2 i' H+ [3 U& o( T" q% k- Y# W3 W- U
9 s& i( `) _$ u) J3 n5 L* g - ]$ p7 v& H, _5 Q
, F4 {: F# e/ j1 b* i3 G7 j* E& J+ ~, |# s6 l
9.周祥林/ q) F3 |: ~' Q- y
字若溪,号青堂,又名平江,平江锁金,江苏南京人。斋号若溪草堂、青堂、草青堂、豆阁、明和书屋。中国书法家协会理事、中国国家画院研究员、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员、中国国家画院周祥林工作室导师、中国电视剧导演委员会委员。出版专著有:《花笺一百声》、《匆匆的三月》、《风雅若溪系列》(九卷本)、《周祥林书法集》、《周祥林中国画集》、《周祥林书古诗册》、《苏轼评传》、《青堂山水小品》、《草书古诗卷》、《周祥林画集》、《风雅若溪周祥林书法展作品集》、《翰墨唐韵——周祥林书李白诗书法集》、《周祥林草书汉乐府长歌行卷》、《周祥林篆书古诗册》等;导演作品有电视连续剧《走出蓝水河》《青花》、《书圣王羲之》等。
* q) J1 ~" s9 S2 x9 n% s
" z1 Z8 r0 \ C! n" F# n6 P周祥林的草书,最大限度地吸收了狂草的气势,磅礴而不显张狂,流畅而不失法度,轻盈而不既飘浮,轻重缓急,张弛虚实都达到了一定高度。他走的是一条抒情写意的道路。周祥林有多方面的才华,在精研草法的同时,还能驾驭电影导演事业,驾轻就熟,从而对他的草书研究潜移默化地起著促进作用。他从晋唐入手,继而明清,重点在徐渭草书上下功夫,取得了可喜成果。他没有看重徐渭的急骤苍茫,而是以平和心态、精准笔法诠释了一种新的笔墨语言。他的笔下,狂草有了雅逸,奔放有了疏缓,霸气之风中孕育了平静,应当看到,这种转变并非突然,而是周祥林再次从容充实了二王的笔法,因此他能以创造性的精神,为自己开拓了一条光明大道。7 t7 t7 }: t$ \# [! ?( U/ ~
5 u1 {: `1 n; P5 P) N1 H+ k) d( W/ D' W1 r
! `( L! a# @. @% N* ~
. C9 A; X3 R$ z
$ n, N3 Z' q+ J' E# P
5 f$ }* B4 Z; Q& a# I+ t4 e% T$ h8 _8 \
10.吕金光0 f# [, c( f% k+ v( X m, \9 U
曲师大美术教育专业本科毕业,副高职称(副教授同级),四川大学艺术学院04级书法硕士研究生,05年被学校评为优秀研究生(中期分流),06年荣获学术成果硕士一等奖(奖学金)。06年12月被四川大学评为优秀研究生(三年综评)。现工作于四川大学艺术学院,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中国书协草书委员会委员,中国高教学会书法教育研究会会员,山东省书法家协会学术委员会委员,四川省书学学会会员,第二届中国书法“兰亭奖”获得者.(曾兼职聊城大学书法本科专业教师)。7 d- t; ^6 G7 ?/ Z* {+ z0 ?0 m
, e/ ~- \7 b8 f2 S+ [
吕金光的草书作品很有个性,艺术个性是用他自己极为认真的态度铸造的,也是他自己用极为认真的态度始终捍卫的。吕金光的书法取法于明清大家倪元璐,经过认真地解读,既着眼于大的构架,更注重细微末节。吕金光对倪元璐是认真的,还远不止如此,他在解读倪元璐的同时,还认真地解剖那个时代——解剖传统。但当他要离开倪元璐表现自我的时候,被他解剖过的东西,在他那里只是一种方法、一种启示、一种精神。创作中,他不是沿着倪元璐的路重复地走下去,而是在传统的框架下、在倪元璐的框架下,认真寻觅倪元璐没有走过的路,并把这没有走过的路作为自己艺术追求的方向。吕金光的草书有着鲜明的艺术特征,他没有束縛在古人的法度之下,而是用自己理解将古法经典遂一消化,他写倪元璐,不是仅取其形,而是将经典化为已有,艺术家的口味愈大,消化力愈強。吕金光草书的跌宕变化,对当代是一种震撼、一种启示。 C, n2 g8 N; ^7 U) A, g( g. y
; w/ s/ d4 U1 g. i @
" k0 |* f& E: f: e; C
9 \# r5 D: Y/ r4 c3 | 8 s% y! @1 G2 f+ W) ?
! p# w6 J6 E6 a+ Q5 U d; \% Z* W6 ?6 L% i+ T3 C, p2 n
) Z4 J; i/ ~( X+ K/ N" b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