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艺公社

 找回密码
 快速注册

快捷登录

搜索

正在浏览本主题的会员 - 2 在线 - 0 会员(0 隐身), 2 游客

  • 只有游客在线
楼主: 童山雷

峨嵋雨后(画中游——蜕心堂品玩己画笔记·陆续添加) 新人帖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20-9-16 12:56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童山雷 于 2020-9-16 12:58 编辑

《北眺江城残照中》等二帧

画中游——蜕心堂品玩己画笔记·第九百九十六篇

江南达者 童山雷

所居小区附近,有处别墅群落。其近前一路临江,垂柳夹道,虽通车而静僻几至荒凉,乃为吾人偶尔散步之地。一次,好象是冬春午后罢,与友悠转半晌复至于斯。彼时斜阳柔灿,天地暖融,一切皆欣欣然令人颇觉适意甚至于精神抖擞。放眼大江北岸,渝中主城,那层层叠叠的高楼大厦,宛如积木堆砌似的,却又在亮黄云光反射之下,格外显得气势巍峨。见斯境也,怦然心动而画技已痒痒于拙手间。其后遂真付诸丹青翰墨。今对此画题《北眺江城残照中》,自思:吾,立足现世之鲜活俗人也,纵使痴迷艺文且关注彼岸精神,终归片时不欲离弃此身依存之地。而心间手下所出之一切如诗文书画等艺事,悉莫不亦与之相关。譬如,脚下这块重庆山城的土地,或准确些说,重庆长江南岸这块吾因所谓命运而与之结下不解之缘的土地,即久已成为吾人及吾艺之依托。恬然存身于兹,或凝神体味就近风景,或纵目了观悠远云物,尽可由心信手成其稿笺墨幅。又缩小范围言之,就算是这江山之城的晦晴风雨,也已然赐予吾辈丰富之画作题材。此除已言及之作外,另附一帧《江城霾雾里》,以明吾言不谬。——顺带说几句:本地雾霾严重,举世皆知。人尽恶其不爽,吾虽于环境、健康因素考虑亦附众议,绝不以其为善;但纯从“广泛接受乾坤万象形色以佐审美之趣”这角度出发,则仍是“来者不拒”甚或“叹而纳之”的。自觉如这画中的霾雾景象,也非是就没其独特意味。
此画与文俱得自2014年。

(总 1098 篇之第 996 篇)


以赤子初心、文士才情、 达人意趣、艺者性灵,搜觅人生旅途种种苦乐参半事境,乃借助拙手所持翰墨丹青之技,得成带有一己独立标识之画品。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0-9-16 12:59 | 显示全部楼层
《缙云湖畔山光绿》

画中游——蜕心堂品玩己画笔记·第九百九十七篇

江南达者 童山雷

吾自幼生长于重庆某大学校园,且一度还为偶然得以展示画技之故,“名闻”于相关之“教师圈”内,但却因彼时政治及社会诸多原由,从未想过要在那厢就学或谋职甚的。方入中岁之际,仍是有鉴于该校部分教师对吾有所好感,遂尔也尝打算去那儿谋个“设计专业造型辅导教师”当当,但亦终因本朝“吏选机制”所囿,这也不是简单几句话便可说清的,反正,最后一切还是不了了之了。再往后,因先人过世,于是从此真就与其基本绝缘矣。不过毕竟有妹顶替母亲在校工作,所以吾人总算犹是稍稍沾边挂角于斯,不至于与之全然同于陌路。今者,彼校久已建成“虎溪新校区”,吾妹亦因单位福利购房之故,在新区置有住宅。是以吾辈借着去玩,也于侧外处见识了一下今这大力扩展后的新某大。其他内在东西固属无可评判,只见那校区修建的果然堪称气派,直似一大公园般的,不光逐处可见栽培甚好的鲜花美卉,尤其漫步湖滨,还见那垂柳丝内,碧莲丛中,不时竟有天鹅一类的珍禽出没。乃因回想起此心印象最深的当年文革炮火下的本校校园,是以至于顿时颇有种隔世般的、幻灭一样的感受。作为山水画者,自然也将此浮光掠影之所获纳入画图,遂得此示之《缙云湖畔山光绿》一画焉。于此普通画作本身,并没多话可说了。只是附带尚有一事可记:那日在网上亦曾见有盛赞这校园景色者。却有跟帖者讥道:校园倒称一流,可惜没个大师。吾向来少于回帖,此则忍不住也跟了句话,大意道是:国朝的大学只是为当今大学师生开设的,岂又是为大师开设的。——此语或都有点过激了。倒也不知,读者诸君,又是怎样在看待这事。
此画与文俱得自2014年。发帖时另附:
其实所谓“大师”不“大师”的,今给任何一处学府或学术研究机构下定论,客观而言,似也都为时尚早。尔又岂能断定,彼之旮旯处,是否竟有个把两个时下并不忒为上方看好之人,却真在暗地里“窖”有些许日后大放异彩的成果在那厢?呵呵。不过只是照今世的一般情形而论,不易如此罢了……

(总 1098 篇之第 997 篇)


以赤子初心、文士才情、 达人意趣、艺者性灵,搜觅人生旅途种种苦乐参半事境,乃借助拙手所持翰墨丹青之技,得成带有一己独立标识之画品。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0-9-23 12:45 | 显示全部楼层
巴渝乡野“土俗”景物两帧

画中游——蜕心堂品玩己画笔记·第九百九十八篇

江南达者 童山雷

此示两画,所表现者,又属甚为“土俗”之景物。彼亦乃吾随人于巴渝乡野间“农家乐”得来。此第一帧所示之地,其实只是好奇观看了一下而已(或者日后还真个要去,也未可定)。第二帧所示者,方是这群体多次去过的“老窝”,道是要咱也去见识一下的。那第一处,势居高岭之巅,凭栏庶可俯瞰好大一片山野。屋院棚廊倚崖而建,庭园修葺整洁;颇引人瞩目者,是门楼跟前那树繁盛的石榴花。庄院之名,则也起得有点儿怪异,叫甚“年诸山庄”。明了之人,自可懂得,所谓“年诸”,谐音“年猪”也,实已将老板本人那份巴渝式的乡土幽默,表露得很是充分。那所去的第二处,亦即吾人“实得其乐”之农家矣,便是在这片崖岭之下。颇为同行之人称道的,其实也就是那园中有个柳荫掩映的大池塘而已。不过,客观地说,这背景既是云光淡荡的葱郁山岭,周遭也很觉幽僻,倘于好季节好天气之时,静静地坐卧在这水滨,想必倒也真可得到一份清雅乐趣。但当天,却仍旧只是在尽人皆知的那种俗乐气氛中度过了。唯咱也还多了个心眼,询问了一下老板,问这山叫甚名字。答曰:此称广福山。——喝,名称还如此这般之大哩!当时这心头暗叹了声,于是画成之际,其自不自然的,也就被咱用之于题款。今,注目这帧题作《却曰斯山称“广福”》之画,思之:依存于此山之人,究竟“广福”或“窄福”,甚至退而言之、有福或者无福,其实哪由这山可定。现世,相对而言,这山之人,终是可以靠着它,赚上咱城里人一点钱了,这总也算是有了些福份罢。则倘在本朝前期,这山肯定还是这山,这山名同样也称之曰“广福”,但那倒是尚有一丝丝“福气”可言么。同理,譬如方才所说之“年诸山庄”,在那等情形下,无论老板能想出什么样吉祥谐音的名字,可又得能怎的?似这等简单浅显之理,固然不消多费唇舌浪耗读者诸君的时间了。且就是以这般逸笔草草之画,犹配文来对诸君说东道西的,是否都已然近于不妥。唔,快些打住。
此画与文俱得自2014年。发帖时另附:
今回想起来,彼时虽也不咋地,但终有些许自在的俗乐,于纯以找钱吃饭为事者而言,在业余时间,有了快活之精神寄托;而于吾辈既于青壮年时代为自家挣下领俩养老钱资格、且是寻常间又更有别样“玩事”者言之,此亦不失为一种变换生活口味的方式。惜哉今岁,因疫情及种种其它缘故,连间或过上一下这等日子,也都不易了……

(总 1098 篇之第 998 篇)


以赤子初心、文士才情、 达人意趣、艺者性灵,搜觅人生旅途种种苦乐参半事境,乃借助拙手所持翰墨丹青之技,得成带有一己独立标识之画品。
998-2却曰斯山称“广福”.jpg

998-1年诸山庄.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0-10-6 15:56 | 显示全部楼层
·午困中,唤醒艺思千万绪·


少时,不知悲鸿公画中闲章“困而知之”一语出自《论语·季氏篇》,却将其关键字“困”从“困顿”、“困倦”两个方面予以推测。其实这似乎也都可以说通。而吾今是真体会了一把“困(睏)而知之”意味矣!
“墅院蛰居”状态下,因必得有效利用时间,吾辈画事,皆抽午间1-2点左右进行。而以自家多年来夜间睡眠不够、亦须此时“找补”一下的习惯,每到这钟点,那可真称是时常瞌睡如山倒。但别无它法,也只好凭着一股内力,强行控制自己,反像是一时注射了兴奋剂样的,转而变得激情飞扬、画意如潮涌。或即使仍是有些晕晕然的,也都使之转化成某种“醉拳”、“醉书”、“醉吟”般的意兴,不辨南北地沉溺于此翰墨丹青艺间,尽情地挥洒点厾上一番。兹示之画也,为己词《遍地锦》意。因这词本身属自家与评者俱看好之作,故尔作画亦甚怕反被“拖累”了。但偏偏那日睡意特浓,遂再三暗示自己铆足精神为之,幸而天不负我愿,一时自感气冲斗牛,难以遏制,于是尽情尽意,率性而作,略无障碍,即完整写出此画墨稿。又,因时间有限,且是自身终也须得抽挤上一点时间午休(小娃午睡清静时间在两小时以上),所以余下工作,便又安排在次日。当然,次日之事,约略同于这,不赘述了。总而言之罢,通过此事,颇有体会:人这潜力,有时的确是可以厉行发掘,令其超常发挥的。倘凡事皆强调条件“到位”,则吾人凡俗之身,一生一世,哪得那么合心象意呦,这所钟爱的艺文创作,定然是要大打折扣了。随感以记,兼为自勉。
附上此画墨稿及完成稿两图,并原词与作画手记(这作画手记却是可以利用一些散碎时间在手机内陆续写出的)——


遍地锦·昔乡县寄身春日有感(得于本世纪10年代中期)


赭石山头暗凝绿,绕长滩、晚波幽曲。彩霞飞、结作芙蓉,映照出、江城若玉。
碧桃风、漫拂村原,至何方、另成葱郁。独醉时、凭啸清轩,更一任、遐思远瞩。


其仍以当日存身之野县山形地貌为母本,却给予高度幻化。因本词尝于网络诗坛中得到业内人士极高评价,而自身亦颇尚其所蕴形、色感觉,故尔作画之时,也高度重视之,生怕反将其内美给埋汰了。幸而拟其墨稿,即神思飞扬,笔意甚是连贯,粗豪刚健之间,兼见绵柔圆转之概。及至赋其色墨,则于“透明”、亦即不碍先期笔势之前提下,着重示其浓郁幽明甚至鲜亮之感。乃将夕照中山区河滩小城那种独具特色之景致,颇为传神地表现出来。全幅通体感觉莹然剔透,充满灵性,并洋溢着难以抑制的生命激情及所谓“诗情画意”,虽非直接拘于原词之境,却甚是贴切地契合其内在精魄。当为己箧中偶尔一得之爱作也。尤其不唯画工未负这文辞之意,连其题款之书,亦觉写的才情神彩兼具,得来静静把玩之,是真觉称于此心者矣。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0-10-10 12:34 | 显示全部楼层
万源·窄峡长漂起始时(2014年)

画中游——蜕心堂品玩己画笔记·第一仟篇

江南达者 童山雷

今敲写序数及此,心甚感之。盖兹原属预定毕其一生方至之数,而孰料吾今不过“二轮花甲重起其一”即至。是亦果可慰于己之心志神思连同所劳之力矣。放眼古今中外,尚有何画者为文,乃至于此乎?甚或更不妨斗胆再发一语:窃以为,即使日后为文之画者,亦未必还得能若此恁般。然则岂又可沾沾自喜于此焉。吾将依旧不计其事本身之成败利钝,还从从容容致力于斯而融乐于是。又,更稍觉有趣者,此“千数篇什”起始之文也,恰巧方值志吾此次北游之事起始,故其宁非天数欤?呵呵。闲言休絮。只那日吾与荆妻乘火车复由川陕一路北进,不觉已过昨岁所探望之“第二故乡”大巴山一带,而此心却已投向更为广阔处。转眼即经万源。此前,亦曾几次路过此地,惜乎皆为黑夜。尝闻人言,此处山势高大;今见之,信然。然也未必即若想象般唬人哉。次后渐入秦地,列车照样在隧道与高架桥梁间穿行。也记不清大小过了多少地方。有一处,自然其本身亦是一带而越过。只是不知怎的,倒对其有着较为明晰之印象。那是某个“漂流景点”起始之地,乱山簇拥,一水湍急且复曲回,另有景区些少建筑及设施散陈于彼。吾见之而一时偶触心思。此无乃亦然为吾今“漂流”之始耶?于是连及由途经那山区小县万源得来之意象,一并拟作兹游事之起始画题。今,此《万源》与《窄峡长漂起始时》二画,俱作成且录入吾电脑画作库矣;简述之文,与之同样平实且复随性,不值称道,聊以为以下画与文之引。
发帖时附言:因并不想此文篇幅过多,故尔近年来严加控制,乃至一文“辖”多画(以相关类型或题材归纳,甚而有“辖”至数十帧者)。而作画时有关之意念,却又岂能因之而不生发、且是“作文之瘾”又焉可遏制?于是《蜕心堂作画适时手记》便“应运而生”;如此这般,反倒又还成“一画一文”了。呵呵。

(总 1098 篇之第 1000 篇)


读千卷书,行万里路。体验万千风俗人情,乃得万千诗词文句、万千翰墨画图……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0-10-14 11:56 | 显示全部楼层
名园犹拂盛唐风·曲江今古意(2014年)

画中游——蜕心堂品玩己画笔记·第一仟零一篇

江南达者 童山雷

(接上文)薄暮中至西安南站,稍费周折后方至城区。落脚于钟鼓楼旁的回民街。一连数日皆食宿于此,虽有些不惯,终可耐之。盖因只拣前次尚未去过、且实又想去之处游览,遂只在城内选择了陕西省博物馆与“大唐芙蓉园”两个地方。前者,集秦、汉、唐三个著名朝代之历史文物为一体,令人眼界大开,然终不可能还得以纳入吾之山水画图。而后者,虽属今世人造之园,但毕竟仿古修建,且依托于历史遗迹,兼之本身规模宏大,故尔看去的确颇为震慑人心。当时游来游去,登到那气势非凡的紫云楼上,凭高远眺波光粼粼、蒸腾涵虚意味亦足可混得太清的芙蓉湖,则不光园内众多亭台楼阁尽入眼底,连远处的大雁塔,也都清晰可见,由是真也实臻其境,推想了一番当时那大唐皇帝君临天下的感觉。而现今借助科技之力,这湖中不时又骤现一排排喷水柱,此起彼伏地射洒高空,其蔚为大观之景象,料想那李姓天子,定然也未可见之。而后绕湖遍游园林,逐处可见诸多舞乐杂耍,俱仿盛唐承平景象,皆不论矣。唯置身于文气森然之“唐诗峡”内,感觉千载之上,群群不泯之诗魂,犹蕴藉亦复浩瀚地涌流于斯;加之听说,近旁动势回环之水,即为那每于唐贤诗作中闻及的曲江,于是乎凛凛然更有着一种平步进入文化源流之感。游归之后,将这总体印象,铺排为两帧风格迥异之画作。一曰《名园犹拂盛唐风》,一曰《曲江今古意》。前者乃属怀旧情味之作,纤细而柔丽,宛若一件褪色的帛画,面目实为达某画箧中至难一见者。后者则为表现内心丰厚且又复杂之感,遂将林林总总之物事,一并堆砌般地置于画幅,兼以墨色深沉,笔致粗率,因此多少有些光怪陆离的意象,也算是不常见之于吾画者。静思皆试验性质之作也,至若画面效果之悦人性,兹二帧,或许前者略胜罢。不过,这也只是在下自身的推测,究竟如何,还请读者诸君给予评判。
另得七言律诗两首。即使其二,本亦与兹两画并无直接关系,但仍附此以供参看——


一、观陕西博物馆有感

迹陈三代脉宗同,
器具千般神意通。
俭汉纹疏因粟贵,
酷秦鼎盛以兵隆。
唐风遍拂华当伟,
夏味略衰夷渐融。
立此沉吟暗怀远,
至今高展兀谁雄。

附:当时同馆展出西方某文明时期器物


二、伫足曲江漫感随吟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芙蓉湖畔柳风吹,
仕女馆前花影稀。
碧岸紫云楼阁出,
清江赭石峡湾围。
闲身无意邂诗圣,
俗众有心追贾肥。
天际落霞唐塔外,
瀛寰游客晋京畿。


(总 1098 篇之第 1001 篇)


读千卷书,行万里路。体验万千风俗人情,乃得万千诗词文句、万千翰墨画图……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0-10-21 10:44 | 显示全部楼层
瓮峪入处·但觉千峰劈面来(2014年)


画中游——蜕心堂品玩己画笔记·第一仟零二篇


江南达者 童山雷


(接上文)华山,天下奇险之地,吾辈久欲登临,而一直尚未得其机会。今既为自由之身,依所拟“先险远、后夷近”之游览规划,上次已然去过雪域高原西藏,今则当然藉机行游及斯,以了此夙愿。考虑到年龄等因素,于是在西安参加了个“一日游”旅行团队。途中琐细经历自是不必道及了。到得山下,当时心内颇为狐疑:何以所见皆岭,并未见到任何险峻之峰也?而导游仍每以此山险峻言事,因而亦只好抱定“且待下文”般心理。及至依其所选线路,由那“瓮峪”入山,且乘新建成之“西峰索道”凌空上行,方越跟前之岭,猛可间,这身心端是为之震撼!盖因眼前景象,实可称之巨峰突兀壁立,四顾险象环生,此身恰似骤入中外神话小说所一致形容之诸如“摩天绝崖”般瑰奇境地者矣。彼时也,心虽不致恐惧,但亦惕惕然一直紧揪难释,同时则目不暇接,四下观望着因视点不断变换而其形貌也始终随之改变着的高险群峰,唯恐错过了这毕生仅此一见的壮观景象。因这索道上站设在峭拔山巅背后某处,须从这险壁将顶之处的一个大洞穿过,所以,眼见这粗大铁索,此刻远远地竟渺若蛛丝般由那洞中引出,而吾身所乘“吊篮”,却缓缓地正向着那厢滑翔而去,这观感,真真是令人心中大爽而口头惊叹不已。有此感受,并且脚踏实地之后,又知那停车驻足之地径以“仙人洞”名之,由是游归后,乃得《一丝遥接仙人洞,但觉千峰劈面来!》之画。兹将此画示与读者诸君。说实在话,象这类画作,已大不同于达某平日的那般趣味,也就只好请诸君休怀常情,更毋以其常态目之。另亦附上《瓮峪入处》一画,以让诸君大体了解一下这条游山线路沿途感觉。至于接下去之事,连同由是再得来之吾画与吾文,这厢也就卖上个关子,——但请诸君,“且听下回分解”罢。
后志:《一丝遥接仙人洞,但觉千峰劈面来!》共作两幅。因觉先之作峰势与笔趣与心中感受微异,乃复写其意,另得一帧。今并示之于此。唯事后乃觉察,原来两画俱将句中“劈面”误题作“扑面”了,不过好在意思差别犹不算是太大,也只好听之。
附:后又将其句延展为诗。曰——


华山西峰索道观感


四顾悚然心胆摧,
悬空岂许尔徘徊。
一丝遥接仙人洞,
但觉千峰劈面来!




(总 1098 篇之第 1002 篇)




读千卷书,行万里路。体验万千风俗人情,乃得万千诗词文句、万千翰墨画图……






1002-3瓮峪入处.jpg
1002-1  一丝遥接仙人洞,但觉千峰扑面来!.jpg
1002-2 一丝遥接仙人洞,但觉千峰扑面来…….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0-10-29 11:17 | 显示全部楼层
华岳之巅·太华雄姿·残云归太华(2014年)


画中游——蜕心堂品玩己画笔记·第一仟零三篇


江南达者 童山雷


(接上文)下得索道,出得那“仙人洞”口,却有数条路径分别通往这华山诸峰。因时间关系,这心中已定主意:实臻之地,只为其最高者南峰与最美者西峰罢,至于别的,在此两峰之巅眺望一下,想来似也没甚不可。于是首先便沿着开凿在巨大花岗岩整石之上的阶梯,向着西峰攀去。一路游人络绎不绝。这华岳西峰名震天下,其形象自然早已见诸各类静态及动态媒体;今吾辈脚踏实地饱览其胜,身心之快,当是不言亦已可推知。一切步险凌空、凭高望远并借助相机摄影留念之举,悉同于大众,皆不必说道了。只吾身为画者,倘要以实际所需说事,则真还是这驻足数处而放眼环视周遭之境,最是有益于情怀且得助于经营画图本身位置。因而由此及彼于兹两峰间,一面细心体会诸般景物,一面即暗暗拟下了好几个画题。思之:若单从“借助图片资料谋篇成画”这角度出发,确是就算端坐家中,亦即可遍画四海名胜风景,盖为当今网络图片之美盛,又岂是自家拍摄这点“入门级”照片所堪比拟的。然而这身处其名山真境,沐天风而嗅林壑间滋润之气,步云踏雾,聆观山中虫鸟翔鸣,且感觉山花野卉及整个岭麓涧崖阴晴晦明之变,由是于心底渗生出己画之色墨,果又是与那“闭门造车”之举,相去不可同日而语哉。随此文,再示《华岳之巅》、《太华雄姿》与《残云归太华》三画。说明一句:因未由北峰旧路步行向此山极巅,故尔《太华雄姿》所呈视象,尝参照资料图片。
随附当日在这华岳南峰留影一帧。




(总 1098 篇之第 1003 篇)




读千卷书,行万里路。体验万千风俗人情,乃得万千诗词文句、万千翰墨画图……
照片 320.jpg 1003-2 太华雄姿.jpg 1003-3残云归太华.jpg 1003-1华岳之巅.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0-11-4 15:49 | 显示全部楼层
险径依然向华山·兹山亦有仙人洞(2014年)


画中游——蜕心堂品玩己画笔记·第一仟零四篇


江南达者 童山雷


(接上文)闲步名山各峰岭间,吾人心境之佳美,自不必言说。因此行已然不得再行经从那相对低矮之北峰至这高处诸峰之路,且知那路原却是历来攀登这华山的常行路径,是以足步高峰之时(包括来去在索道之上时),也每常留意着四下观看,倒想看看那路端是怎的。盖为彼时山气蒸腾,光影迷离,欲要看得仔细,显然已是不可能了。不过以吾画者之心目,即便只觅得个基本感觉、存其大体形貌印象,当也是可拟划出所需之画稿来。于是凭高俯瞰之际,终由那光照隐约、澹影明灭之视象,凝神会意,勉力勾画出蜿蜒山径之来龙去脉,且谨记在心。待罢游归家之后,亦即依照自家预拟下之画题,遂得此示之《险径依然向华山》一画。坦率地说,似这等摆脱了实形所限、纯属自由创设其情境之作,虽是所谓“逼真”之感稍稍欠缺,但那份信意挥洒之豪纵,连同物象本身之生动与简约,则反倒真是拘泥于实景所难于相比的。当然,孰优孰劣,毕竟也是见仁见智之事,一任读者诸君自行评定罢。随之亦示《兹山亦有仙人洞》一画。此却恰又正是得之于真景,不妨以供诸君对照参看。
随附当日在这山中留影二帧。




(总 1098 篇之第 1004 篇)




读千卷书,行万里路。体验万千风俗人情,乃得万千诗词文句、万千翰墨画图……


1004-1 险径依然向华山.jpg
1004-2 兹山亦有仙人洞.jpg
照片 273.jpg
照片 306.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0-11-15 16:22 | 显示全部楼层
俱道名山存孝迹(2014年)


画中游——蜕心堂品玩己画笔记·第一仟零五篇


江南达者 童山雷


(接上文)这华山西峰之上,有一处古今流传、名扬天下的胜迹,那便是《宝莲灯》中所描述的“沉香劈山救母”之地。当时吾辈倏忽经此,见之心中为之一震,旋即有感戚戚则却又微觉暖融融焉。如此感受,想来倘有阅读过吾辈《天涯寻母》一文者,自当是不难理解。而此时面对这自小即便闻知的大孝遗迹,除亦如众游客般在此留影纪念,则更又还能怎的。然而,当时毕竟却也暗暗地在心中草拟了个画题,准备游归之后一并纳入山水翰墨。今,对之犹斟酌掂量数番,终拟定为《俱道名山存孝迹》,且实将其以山水画形式作出。其地本身山势兀突刚硬,固毋论矣。但果真便要径直以之为画,则委实还需费些经营。为凸显其险峻威严乃至近于诡谲霸道的气势与氛围,吾特意将画面安排在夕阳既沉天际、山头还余微照、近前视野则一派阴影森然的光线条件下,而视点却取其高仰角度,并夸大处理那山巅巨石,以求相对强烈之心理感受效果。在同样已处于仰视状态的寺庙甍檐上方,是为揭示此画主题之细节所在。那多半只是制作于今世的宝莲灯与开山大斧雕塑,原本便存于彼处,因形色皆俱佳,取来便是;而尽显虔诚恭敬姿态、正依次等待拍照的人群,足以表明民间对“行孝救母”之事的认同,也正好符合吾画题目。那“斧劈石”三个大字,本身亦是存在的。而周遭星星点点之花,虽同样也是受了现场岩间一点儿小花草的启发,但肯定是大大地渲染了它们的气氛,竟象是特意敬献在这圣坛跟前的一样。这也与历代景仰如此孝行的大众心态相吻合罢。好,无须再说更多的了,但请读者诸君,只在此画中,自行体味笔者为斯画而述兹文的情怀与心境。
后另得五言律诗一首,并附于此——


伫足华山斧劈石前悯然有思


之子救慈母,
乃成天下名。
何人无识孝,
凡物自存情。
亦赴杳冥死,
更经幽火生。
与谁尝足道,
一念矗心旌。




随附当日在此斧劈石下留影二帧。




(总 1098 篇之第 1005 篇)




读千卷书,行万里路。体验万千风俗人情,乃得万千诗词文句、万千翰墨画图……




1005、俱道名山存孝迹.jpg
照片 296.jpg
照片 297.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快速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本站网友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书艺公社的立场及价值判断。
网友发表评论须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各项有关法律法规;尊重网上道德,严禁发表侮辱、诽谤、教唆、淫秽内容;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引起的法律责任;您在书艺公社论坛发表的言论,书艺公社有权在自身所属的网站、微信平台、自媒体等渠道保留、转载、引用或者删除;
参与论坛发帖及评论即表明您已经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

·版权所有2002-2019·书艺公社网(SHUFA.org) ·中国·北京·
Copyright 2002-2019 SHUFA.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电子邮件:shufa2008@126.com

甲骨汉字对应表 | 说文解字注速查表 | 繁简字转换表 | 干支公元对照表 | 岁时表 | 常用礼语 | 中国历代年号速查表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