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艺公社

 找回密码
 快速注册

快捷登录

搜索

正在浏览本主题的会员 - 0 在线 - 0 会员(0 隐身), 0 游客

  • 只有游客在线
查看: 783|回复: 0

风送不知何处笛,雁声惊起荻花洲!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8-2-27 15:4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快速注册

x
2017-1229 028.jpg
宋代、张孝祥、诗、《三塔荡-寒光亭》
         亭依三塔占清幽,松竹环除翠欲流。
         晓色晴开千幛月,波光冷浸一天秋。
        琼瑶影里诗僧屋,云锦香中钓客舟。
        风送不知何处笛,雁声惊起荻花洲。
【诗人介绍】
  张孝祥(1132-1170)南宋著名词人、书法家。字安国,号于湖居士,历阳乌江(今安徽和县东北)人。绍兴二十四年甲戌状元。因廷试第一,居秦桧孙秦埙之上,登第后即上书为岳飞叫屈,秦桧指使党羽诬其谋反,将其父子投入监狱,秦桧死后获释。历任校书郎兼国史实录院校勘、权中书舍人、抚州知州、建康留守等职。其词风格豪迈。在建康任上所作《六州歌头》,慷慨激昂,力主抗金的大臣张浚为之感动罢席。有《于湖居士文集》。
【溧阳三塔荡历史】
        三塔荡,亦称三塔湖,是古中江流迳的重要湖荡水泊。据说,三塔湖因三塔大圣院而得名。三塔大圣院,东晋名白龙寺。相传是僧伽大圣行化(行游四方化缘传佛教收佛徒)之地。南朝梁昭明太子萧统曾经从建康即今南京乘舟迳中江前来三塔湖游览,还在三塔大圣院礼佛,因之三塔湖又名梁城湖。历经隋唐,到了五代十国时,溧阳地属十国之一的南唐。当时,地处太湖以东的吴越王钱氏,占据太湖以西的南唐土地,要筑一道坚固如铁的大坝,名铁梁堰。吴越王钱氏为什么要夺取南唐土地造铁梁堰呢?可能是为阻截太湖以西古中江东下的洪涝水患。吴越王钱氏造铁梁堰时,可能是屡造屡毁,究其原因,以为是三塔大圣院作祟,于是就请方士施展诅咒法术,毁废了三塔大圣院,独存一塔。这种诅咒法术,名称厌胜或压胜,是古代方士以诅咒制胜所厌恶的人、物或魔怪的一种巫术。三塔大圣院是毁于巫术,还是毁于人力呢?应当是巫术为名,人力为实。
        从元朝大德年间溧阳教授仇远写的《金渊集》中说,三塔大圣院的地方曾经是白龙寺,石块垒起的佛塔是铁梁堰的标志。三塔大圣院毁废了,铁梁堰造成了吗?铁梁堰造于何地址呢?是造在三塔湖处吗?不见史载,也不见遗址。到了北宋治平年间(公元1064年至1067年),有一位名叫奉琳的僧人在三塔大圣院遗址处建造了一座寒光亭。到了南宋乾道年间(公元1165年至1173年),又复建起三塔大圣院的寺院。
        三塔荡,历史上也是有名的风景胜地。南宋周必大(公元1126年至1204年)在出任淳熙宰相之前的乾道8年,他写的《南归录》中有曾游历三塔荡的记载:那天,风顺,他乘舟湖上,远看湖田,到三塔大圣院。院在湖中,有北宋元丰年间(公元1078年至1085年)刘谊写的碑记。三塔大圣院,相传是一位僧人造的第三座塔。三塔大圣院,房屋很破旧,有住持僧宋净等二人。三塔大圣院后,有寒光亭,可在亭上观赏湖光景色。
        南宋状元张孝祥(公元1132年至1169年)曾多次游历三塔荡且吟诗词多首。《题溧阳三塔寺》诗:“问讯湖边春色,重来又是三年。东风吹我过湖船,杨柳丝丝拂面。世路如今已惯,此心到处悠然。寒光亭下水连天,飞起沙鸥一片。”从诗中可见当年三塔湖的胜景:春风杨柳,连天湖水,舟行浩渺,沙鸥翔集,一派悠游迷人风光。张孝祥廷试第一,居秦桧孙秦埙之上。他登第后即上书为岳飞叫屈,秦桧指使党羽诬告张孝祥谋反,将张孝祥父子投入监狱,直到秦桧死后才获释。而后张孝祥历任知州、建康留守等职。
         元大德年间(公元1297年至1307年),五十八岁的仇远任溧阳儒学教授时写的《金渊集》中说:迢迢湖水之上有寒光亭,水天之间翔集鸥鹭,四望都是山色苍苍,以前的行旅之人,都把诗词题写在寺屋柱枋之上。寺里的老僧颇能吟诗,老僧曾四处游方。
        明朝嘉靖辛丑年(公元1541年)农历十月初一,溧阳籍进士彭谦游历三塔湖,写有记事文:他泛舟三塔湖上,遇到一位老人,老人说此地就是寒光亭旧址,南朝梁昭明太子萧统曾经来此游览,南宋状元张孝祥在这里咏过诗。泊舟上岸,寺庙倾废了,寒光亭也倒塌了。废址背依梅山,面临三塔湖,风景优美。于是,他在寒光亭遗址近旁,填坑平地,锄除杂草,构筑高台,高台四周砌栏杆,又建起一座新亭,新亭飞檐雕栋,新亭与高台之间有曲廊连接,还在新亭旁种植梅树青松翠竹,新亭名寒香亭,又在新亭旁建起三间禅堂,以某僧值守暮鼓晨钟。彭谦,官至工部观政(即朝廷派驻工部考察政事的官)。他爱好诗文,擅长书法,著有《茭东集》,溧阳大石山留有“登龙山”摹崖石刻。彭谦建的寒香亭,历二百五十多年,到清嘉庆年间,已久废了。
        据南宋景定年间(公元1260年至1264年)周应合纂《建康志》、元代至正四年(公元1344年)张铉编纂的《金陵新志》、明弘治《溧阳县志》记载:“三塔湖,一名梁城湖,在溧阳西七十里,周四十八里,西南与升平湖相接,俗呼三塔荡。”
         据清嘉庆《溧阳县志》记载:三塔湖,每逢水涨,荡里白茫茫一片,船在荡中航行往往迷失航道。清朝乾隆初年,在汤振原的倡导下,在航道上树起十根高高的石柱作为行船的标志。后因水中石柱损毁,到了嘉庆六年(公元1801年),监生汤岳又用自己的钱在航道边复建十根石柱。从此以后,虽遇大水,舟船可照常航行。
         据清光绪十九年(公元1893年)《溧阳县续志》记载:“三塔湖,宋张孝祥经此赋诗题柱。菰蒲一碧,烟波荡空,洵(实在)胜境也。”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快速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本站网友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书艺公社的立场及价值判断。
网友发表评论须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各项有关法律法规;尊重网上道德,严禁发表侮辱、诽谤、教唆、淫秽内容;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引起的法律责任;您在书艺公社论坛发表的言论,书艺公社有权在自身所属的网站、微信平台、自媒体等渠道保留、转载、引用或者删除;
参与论坛发帖及评论即表明您已经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

·版权所有2002-2019·书艺公社网(SHUFA.org) ·中国·北京·
Copyright 2002-2019 SHUFA.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电子邮件:shufa2008@126.com

甲骨汉字对应表 | 说文解字注速查表 | 繁简字转换表 | 干支公元对照表 | 岁时表 | 常用礼语 | 中国历代年号速查表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