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艺公社

 找回密码
 快速注册

快捷登录

搜索

正在浏览本主题的会员 - 0 在线 - 0 会员(0 隐身), 0 游客

  • 只有游客在线
查看: 820|回复: 0

东月风露杏花雪,南天烟隔江春梦!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8-3-6 09:5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快速注册

x

2018-0125 022.jpg
宋代、范成大、词《忆秦娥》
        楼阴缺,阑干影卧东厢月。东厢月,一天风露,杏花如雪。
        隔烟催漏金虬咽,罗帏黯淡灯花结。灯花结,片时春梦,江南天阔。
【词人介绍】
         范成大(1126-1193),字致能,号石湖居士。汉族,平江吴郡(郡治在今江苏吴县)人。南宋诗人。谥文穆。从江西派入手,后学习中、晚唐诗,继承了白居易、王建、张籍等诗人新乐府的现实主义精神,终于自成一家。风格平易浅显、清新妩媚。诗题材广泛,以反映农村社会生活内容的作品成就最高。他与杨万里、陆游、尤袤合称南宋“中兴四大诗人”
【词作赏析】
        范成大共五首《秦楼月》(即《忆秦娥》),都抒写闺怨,这首最精彩。一般的怀人怨情,感情浓露,而本词却无一言怨愁,抒情婉曲。 上片描写春天月夜景色。这是一个静谧的月夜,高楼埯映在绿荫之中,只露出一角; 栏干的影洒落地上。情调非常温馨。朗月中清风徐来,可一"露"字却露端倪, 女主人公深夜不眠,独在月下痴情思念。可无一字直写。下片写回到楼内闺房的情影。 首句的"催"和"咽"以及上片的"风" 都是以动衬静, 但多了暗暗的愁恨。 "灯花结",在"暗溪"的氛围中为之一振,于是有了后面梦到江南的慰藉,以夜月实景起,以春梦虚境止。静谧和温馨掩盖了淡淡的离愁,确别有风味。
此词写春夜闺思。先言室外。“楼阴缺”,谓小楼在绿树掩映之下只露出一角红楼。诗人很懂得藏与露的辩证法,要写树密楼深,恰恰要用密中之疏,深藏中之微露来表现。月光就透过这一角射进小楼的东厢。"栏干影卧东厢月"是倒装句。东厢月照,使栏杆影卧于楼板,说明月已偏斜。楼外,风寒露重,杏花如雪,缀满枝头。这是一幅多么静谧、优美、空灵的画面!
         下片言室内。炉香,是闺房必备之物。言静,则"炉烟直",说相思之惆怅,则"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销金兽"。“隔烟催漏金虬咽”,此言"隔烟",表现了空间的杳远心态。"催漏",是写时不我待的生命意识。金虬,即古代计时器──"漏"上所装的铜制的龙头。龙头滴水,其声断续如咽。如李商隐《深宫》诗也有"玉壶传点咽铜龙"的描写。"咽",又暗示着闺中人的凄咽之情。“罗帏黯淡灯花结”。此时,红烛忽然结花,灯光暗淡下来。古人认为,灯烛结花,预示着喜讯将临。喜从何来?原来罗帏中之人已魂驰江南千里,于片时春梦中,和所爱之人相见。岑参《春梦》诗:"枕上片时春梦中,行尽江南数千里。""片时"与"天阔",形成短促的时间与杳远的空间的强烈对比。只有在梦中,才能征服它,超越时空,使心灵的缺失得到暂时的弥补。但是,一觉醒来,依旧灯昏帘垂,天涯香隔。所闻唯有铜龙咽漏,所见唯有淡月疏花!
        此《忆秦娥》词用空灵之笔写深浓之情,清疏雅丽,感人至深。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快速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本站网友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书艺公社的立场及价值判断。
网友发表评论须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各项有关法律法规;尊重网上道德,严禁发表侮辱、诽谤、教唆、淫秽内容;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引起的法律责任;您在书艺公社论坛发表的言论,书艺公社有权在自身所属的网站、微信平台、自媒体等渠道保留、转载、引用或者删除;
参与论坛发帖及评论即表明您已经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

·版权所有2002-2019·书艺公社网(SHUFA.org) ·中国·北京·
Copyright 2002-2019 SHUFA.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电子邮件:shufa2008@126.com

甲骨汉字对应表 | 说文解字注速查表 | 繁简字转换表 | 干支公元对照表 | 岁时表 | 常用礼语 | 中国历代年号速查表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