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艺公社

 找回密码
 快速注册

快捷登录

搜索

正在浏览本主题的会员 - 0 在线 - 0 会员(0 隐身), 0 游客

  • 只有游客在线
查看: 962|回复: 0

残夜花香月满楼,只有新垂柳!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8-3-8 19:3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快速注册

x
2018-0128 015.jpg
清代、项鸿祚、词《减字木兰花·春夜闻隔墙歌吹声》
        阑珊心绪,醉倚绿琴相伴住。一枕新愁,残夜花香月满楼。
       繁笙脆管,吹得锦屏春梦远。只有垂杨,不放秋千影过墙。
【词人介绍】
         项鸿祚(1798~1835)清代词人。原名继章,后改名廷纪,字莲生。钱塘(今浙江杭州)人。道光十二年(1832)举人,两应进士试不第,穷愁而卒,年仅三十八岁。家世业盐筴,巨富,至君渐落。鸿祚一生,大似纳兰性德。他与龚自珍同时为“西湖双杰”。其词多表现抑郁、感伤之情,著有《忆云词甲乙丙丁稿》4卷,《补遗》1卷,有光绪癸巳钱塘榆园丛刻本。
【词作赏析】
  词人家世巨富,而天生情种。但这首《减字木兰花》词中流露出来的愁绪,并非如晏殊《珠玉词》一般的闲愁、轻愁,而是沉挚的深愁。这是生命意识觉醒的标志,唯有真正热爱生命,真正认真生活的人,才会感觉到如此深重的愁情。他们太依恋春天的美好,也太担心春天的逝去,所以他们比平常人感受着更多的愁苦。
  上片,词人从阑珊的春意写起,为读者描绘了—幅春夜愁思图。开头两句“阑珊心绪,醉倚绿琴相伴住”。写词人感到春意阑珊,心绪惆伥。在酒醉后漫倚绿琴,四周一片寂寥,只有绿琴相伴。词人首先交待了时间、地点。时间已到了春末夏初时节,春花开始凋落,面对阑珊的春意,词人内心不禁涌起万般惆怅。项鸿祚是一个多愁善感的词人,正如他自己在自序中说的“生幼有愁癣”。故“其情艳而苦,其感于物也郁而深。”因此,在这样一个寂寥宁静的春夜,词人万般的愁绪无处排遣,只好借酒浇愁。但醉后的心境更是寂寥,于是只好以琴为伴,暂且用琴声慰藉一下孤寂的心情。这里的“相伴住”,形象地写出了词人想以琴排忧,却又心绪皆无的情景。“一枕新愁,残夜花香月满楼”二句,写词人夜深难眠,满腹愁绪。“残夜’’正是人们熟睡之际,而词人却嗅着庭院花香,看见满楼月色。这“残夜花香月满楼”句,暗示了词人难以成眠,使读者好像看到词人睁眼不寐沉思忧郁的形象。“一枕”句也生动地勾出词人愁绪绵绵,辗转反侧之状。“新愁”到底是什么,这里没有说,词人在下片才以含蓄的笔法暗示出来。
  下片词人用含蓄的笔墨道出了这种“新愁"的由来。“繁笙脆管,吹得锦屏春梦远”,终于道出了是隔墙邻居家繁杂的管弦乐声,把自己难成的春梦吹向了遥远的地方。从句子表面来看,似乎是比邻的弦管乐声搅得自己难以入睡,实际上,这只不过是词人的托词而已。真正的原因,是词人对隔墙佳人的思恋,才使得他卧不安席。这一点在结尾一句中含蓄地表现了出来。
  “只有垂杨,不放秋千影过墙。”打秋千的女子,这才是词人为之辗转反侧而产生“一枕新愁”的根源。夜深人静,词人因相思而产生的种种愁绪却无法传递绐对方。因此,只好把这种哀怨发泄到了庭院中的垂杨上,仿佛那静静的垂杨也不解人意,偏偏挡住了词人的视线,从而使他连荡秋千的女子的影子也看不到。表达了词人对佳人深深的爱恋,却又无法向对方表达的惆怅与哀怨。
  总之,这首《减字木兰花》词以其清新幽怨的风格,缠绵委婉的笔调,以情写景,景中寄情,抒发了词人内心真实的思想感情,读来令人感到真挚自然。▲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快速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本站网友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书艺公社的立场及价值判断。
网友发表评论须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各项有关法律法规;尊重网上道德,严禁发表侮辱、诽谤、教唆、淫秽内容;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引起的法律责任;您在书艺公社论坛发表的言论,书艺公社有权在自身所属的网站、微信平台、自媒体等渠道保留、转载、引用或者删除;
参与论坛发帖及评论即表明您已经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

·版权所有2002-2019·书艺公社网(SHUFA.org) ·中国·北京·
Copyright 2002-2019 SHUFA.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电子邮件:shufa2008@126.com

甲骨汉字对应表 | 说文解字注速查表 | 繁简字转换表 | 干支公元对照表 | 岁时表 | 常用礼语 | 中国历代年号速查表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