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艺公社

 找回密码
 快速注册

快捷登录

搜索

正在浏览本主题的会员 - 0 在线 - 0 会员(0 隐身), 0 游客

  • 只有游客在线
查看: 996|回复: 2

我眼中老米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8-9-8 10:1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快速注册

x
米芾宋四家中學者眾多,大成者却微乎其微,从米友仁、吴踞始算是入室弟子,但也五分之一艺采不到,元時又崇二王了,反宋人尚意書風不計。至明代書壇雄居榜手之江南四大才子文、唐、徐、祝都是老米信徒,早期解縉,后董其昌、黃道周、張瑞圖、倪元璐无不浸淫老米书法之中,然各得三四分藝采二臣之王铎圧抑情感才將老米書法,黃庭堅書法吸收并用才藝漸至六分,只可惜還落滿紙火燎氣之嫌。清書法不足观,一因汉文化沉沉浮浮,明人文人墨客多隱,故又碑学旁門登堂入室。本人一貫不喜碑学之說,特別是一賭真碑後便興趣索然(君可见現代刻碑高手刻字視頻,可窺一斑,网可搜,便能領會我之初意。)我堅决不信碑學入手,長期临學,這樣只會僵化书者靈性,清人想辟溪徑碑入帖有金石之氣我堅信書技入晉人法、唐人法、宋人法方是研究中國書法之正途!(特別说明此段大軒几十年书法心得故言之,與喜帖之友共探索。吾非書法理论家探討碑、帖优劣!也不交流碑學如何如何我不喜碑學,但也不反對  碑學他人研究,你研究你們的碑學,我一如繼往學習古人墨跡
101607r8aijfd5jqtgt8gb.jpg

101609apnrfzv5pzl65yfk.jpg

101612mifkizag8qit877i.jpg

101614vyrmyrmhcd1o6q0r.jpg

101616oxjzn5bisirs0x0m.jpg

101618n83p1yt19p6333oz.jpg

来自苹果客户端来自苹果客户端
发表于 2018-9-16 00:47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这帖书论写得真切,读后同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8-9-16 07:55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快速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本站网友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书艺公社的立场及价值判断。
网友发表评论须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各项有关法律法规;尊重网上道德,严禁发表侮辱、诽谤、教唆、淫秽内容;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引起的法律责任;您在书艺公社论坛发表的言论,书艺公社有权在自身所属的网站、微信平台、自媒体等渠道保留、转载、引用或者删除;
参与论坛发帖及评论即表明您已经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

·版权所有2002-2019·书艺公社网(SHUFA.org) ·中国·北京·
Copyright 2002-2019 SHUFA.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电子邮件:shufa2008@126.com

甲骨汉字对应表 | 说文解字注速查表 | 繁简字转换表 | 干支公元对照表 | 岁时表 | 常用礼语 | 中国历代年号速查表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