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艺公社

 找回密码
 快速注册

快捷登录

搜索

正在浏览本主题的会员 - 0 在线 - 0 会员(0 隐身), 0 游客

  • 只有游客在线
查看: 1927|回复: 1

张公者 | 只有共性没有个性的作品只是陪衬,没有艺术史价值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8-12-5 15:4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快速注册

x
                                                                                                   
‍‍‍‍‍

" ?6 r- i. z* d2 [9 s! E2 r4 F
只有共性没有个性的作品,
只是同风格代表人物的陪衬,是绿叶。
没有艺术史的价值。
而只有个性没有共性的作品是“野狐禅”。

1 o2 S: v% z. u9 b

0 H& ^% V2 K$ h$ Z7 n
9b8f1ea77c78aab94b87151aeb22d8f3.jpg

' L. l. ?; e& y

- c9 z/ q. ]6 w3 N2 p( L: E/ F, `2 R: V2 X9 v
能够被写入书法史的书家与作品必须具备风格。
风格是艺术史衡量与取舍艺术家及作品的第一标准。

; m0 J  q: S1 i: `
风格包含个性与共性。能够被写入艺术史的作品,必须同时具备共性与个性,即风格。
9 K6 d  A3 j# E9 N6 [$ d
共性是专业内所共同认可与遵守的艺术规律与审美准则。
共性是法度,共性是传统,共性也是功力。
个性与生俱来。个性是天分,个性也是才情。
# S7 j; _0 o8 u* O/ V

6 ~, g; m1 K" U f9f09e9b2652fbd4dd49414876da1b05.jpg
' X4 |! u5 z+ O0 e
! n. ^7 N6 E: M' m7 X
只有共性的作品是可以存在的,也能够使人欣赏乃至收藏、悬挂。这样的“作品”就是我们常见的学习前人经典作品的风格而亦步亦趋的书写。严格的说,这只是文学内容不同的“临摹”而已。还不属于真正意义上的创作。
! X4 R3 W8 E% r: V2 \( K3 E" ?
只有共性没有个性的作品只是同风格代表人物的陪衬,是绿叶。没有艺术史的价值。
而只有个性没有共性的作品是“野狐禅”。信笔为体,任意挥洒,缺少技术当中的“提、按、转、折”,诸如今天所见的“市井‘书法’” “江湖‘书法’”。当时就被淘汰了,更谈不上往下流传。

; R4 A# j3 ^7 T1 ]8 R
- O" K$ ~% Q) O2 l: N& v
58d87b387b1c04c3524a4fe6adcb2196.jpg
1 J. Z: ~  K! b- X* b7 r

  |5 S4 _" g. A+ @
共性与个性的比例虽然不能用量化的数字表达出来,但是我们可以从古人的作品进行分析而得其奥秘。
比如董其昌、文徵明他们是共性多于个性。杨维桢、徐渭、金农个性大于共性。他们并其作品,与共性及个性皆“恰到好处”的经典作品及创作者一起书写书法史。
而像郑板桥的“六分半书”则是个性过强,已经突破了“共性值”,近“江湖‘书法’”,因而在书法史上的地位不高,甚至被淘汰。

% Y9 Y) l* M) v$ J
% C: _2 M; M* d4 S% {* j
92e253a5d833f97696b2b6c5d34c3dd1.jpg 1 A( ?$ v. A; x  L) x. t& @: N

% r5 v# q3 ?0 H* v
共性是必须具备的。
学习共性的唯一正确方法是临摹,临摹古代经典作品。书法史是由经典作品书写的。经典作品就是风格的物化状态,自然包含共性与个性。
此时代前人经典中所具备的共性是前人完成的,而此时代形成的经典中的个性便成为后人所遵循与学习的“共性”。这便演化出书法审美史。
书法的审美是发展的,书法的共性是积累的,书法的品评是约定俗成的。

) @+ C. n( e5 y7 {

6 |# ~; ?6 \0 J% k$ l# H( l 4ea7be7d23749a8a11623c657931f389.jpg $ ]% T4 {- b7 d: |5 a/ p% p& J7 T

9 `  C( w. d& B+ D, q% ?1 K1 K
对共性的学习是进入一门专业的必由之路,却不是终极目标。
有大志者当是在共性的基础上溶显个性,形成风格,而被写入书法史。
4 o+ m' T+ s0 {+ {+ W) x
形成风格、进入创作,其难度要一百倍、一万倍于临摹(包括以经典作品进行的不同文学内容的“创作”)。

7 j3 ?' y# U) x, M' a" j

, ~* u- R" L1 s4 i/ M 48655266acca5bb2849c6198ab04aac1.jpg
* p, t, ]( v8 n( t
/ |; Q6 U, F* ^+ r, N: ]$ }
我们研读书法史时,就会发现,每一百年被纪录到书史的代表书家不过一两子、两三子而已。
艺术史记载的是具备风格的创造者。
创造是最好的继承。
/ q) P, X$ B9 s+ Y  J
% a6 `$ n* ~) F
2018年10月2日于北京
8 _9 A5 P  u) p" x# W( Y: s

- `+ w' h; V* }) F- N
说明:标题为编者所加。
原文标题 | 谈风格
* r* h5 c! D( s4 x
关于书艺公社微信平台* O" @" e) s0 E
文章投稿、合作事宜、客服咨询
6 G7 r& T, G6 V, c& a% b* [请加微信(shiyu798)
0 H  g' |, X% E- G$ @
! a8 k3 T% t" f: q

, [9 }/ k' Y# @
' W* ^" P% O# Y3 ~7 }* c7 Y0 @
发表于 2019-6-17 22:54 | 显示全部楼层
就像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每个人的字都自己的个性,个性是不用自己操心的事情,关键是有没有理解掌握字的共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快速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本站网友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书艺公社的立场及价值判断。
网友发表评论须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各项有关法律法规;尊重网上道德,严禁发表侮辱、诽谤、教唆、淫秽内容;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引起的法律责任;您在书艺公社论坛发表的言论,书艺公社有权在自身所属的网站、微信平台、自媒体等渠道保留、转载、引用或者删除;
参与论坛发帖及评论即表明您已经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

·版权所有2002-2019·书艺公社网(SHUFA.org) ·中国·北京·
Copyright 2002-2019 SHUFA.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电子邮件:shufa2008@126.com

甲骨汉字对应表 | 说文解字注速查表 | 繁简字转换表 | 干支公元对照表 | 岁时表 | 常用礼语 | 中国历代年号速查表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