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艺公社

 找回密码
 快速注册

快捷登录

搜索

正在浏览本主题的会员 - 0 在线 - 0 会员(0 隐身), 0 游客

  • 只有游客在线
查看: 1842|回复: 4

[原创] 文化核心与文化自信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9-11-4 17:20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快速注册

x
本帖最后由 台山画廊 于 2019-11-4 20:55 编辑
/ K. g) u7 F2 z$ k" h! J1 M
4 H/ k, H/ ]0 S: `- L, `4 ~, [. |过去文化人的忠孝教育影响甚深,真正关心民间疾苦的人也离不开对“明君”的诉求。
0 w, x5 }% n) e  W9 M+ ^经过鸦片战争之后,中国人发现世界的格局不再是一家独大及自家的弱小,对本土文化失去了自信。这从国民意识、语文教育、美术教育的变化中不难体现出来。
; F: j$ f, u9 U6 i; w" I9 h可以说,现代改革的源头来自于鸦片战争,自此开始不断进行探索,直至今天,仍在探索和恢服文化自信中。1 D0 ?: r0 V  S  @
书法失去文化底蕴与文化自信的支持,在探索过程中,不得不借鉴日本人和偏重于形式上的追求。
4 `! d! a# P% C( ^3 I吴冠中以西画著名,他提出:艺术形式就是一切。这种来自西方的美术观点,对当代书法也产生极大的影响。而这一点与中国古代对形式的解读大不相同。在先秦诸子的不少著作中,开篇都强调“道”是核心,西方美术则强调从形式分析开始,以组合的方式完成基础教育。" \! H1 |; X. J+ d6 y8 b
中国将一切附丽于“道”,尤其是书法,即使获得审美上的觉醒,若非名士大儒所书,字写得再好,充其量是抄写工人的作品,并未为世人看重。
; e1 a( y2 w4 K+ t/ a3 G从形式入手,以形式为贵,乍看写得精采,可跟古代名家一比,就少了那种浑然天成的感受,这是重技轻道所致;尤其是古代名作中那种内敛到即将爆发的临界状态,在今人的作品中几乎不可能见到。
/ B" {+ @: |% W6 I2 s今天是一个商业高速发展和高度发达的年代,失去了核心的“道”后,市场上的艺术品的水平高低的依据往往来自于交易价格和捣鼓出来的名气,再加上书写环境的变迁,很难见到令人怦然心动的作品。即使这样,古人的作品亦卖不过当代,更是无法跟现代相比。2 z! d! B+ `2 E  G- z
美育之路,漫长而遥远!
2 ]7 x5 ^1 K) L2 a) W3 C0 X/ }5 W4 M2019.11.4
 楼主| 发表于 2019-11-4 18:14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古代书法理论中不少术语多从道家著作中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9-11-8 04:52 | 显示全部楼层
中国古人不糊涂  把写汉字这件事  定名为“书法”,不叫“书道”。。。。。。。中国古人做事很是严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9-11-21 10:48 | 显示全部楼层
题目:《文化核心和文化自信》。看过文章,一头雾水,没看到如何核心,如何自信。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9-11-23 08:29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台山画廊 于 2019-11-23 12:41 编辑
- a' |$ N3 U% f6 ]
* Z( Q9 E& S. e7 h3 Y( v我们学书所接触的多是史上大家的作品,相对而言,很少跟清代地方名家接触,这限制了我们的目光,也导致我的对真实的书法史的理解显得肤浅。
% x& d$ \' B& A. |- x$ Q! f# M出于种种原因,这些地方名家多没在书法史书出现过,他们其中一些水平并不输于书法史书上所介绍的名家。
: t2 S$ z+ S% @+ H& Y' y对书法史的整体概念若仅停留在流行的大家身上,很容易导致我们只看重名气而非作品本身。我们所继承的东西产生极大的缺失,这是一种破坏,继而宣扬是一种罪过。4 Y; [8 I* R0 x8 X# {, F
内功心法残缺,修炼起来容易出岔或走火入魔,以此传世,殆害后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快速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本站网友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书艺公社的立场及价值判断。
网友发表评论须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各项有关法律法规;尊重网上道德,严禁发表侮辱、诽谤、教唆、淫秽内容;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引起的法律责任;您在书艺公社论坛发表的言论,书艺公社有权在自身所属的网站、微信平台、自媒体等渠道保留、转载、引用或者删除;
参与论坛发帖及评论即表明您已经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

·版权所有2002-2019·书艺公社网(SHUFA.org) ·中国·北京·
Copyright 2002-2019 SHUFA.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电子邮件:shufa2008@126.com

甲骨汉字对应表 | 说文解字注速查表 | 繁简字转换表 | 干支公元对照表 | 岁时表 | 常用礼语 | 中国历代年号速查表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