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艺公社

 找回密码
 快速注册

快捷登录

搜索

正在浏览本主题的会员 - 0 在线 - 0 会员(0 隐身), 0 游客

  • 只有游客在线
查看: 38935|回复: 53

圈里名声和圈外名声-------米南阳成名原因分析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6-5-29 11:4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快速注册

x
圈里名声和圈外名声+ E5 w$ q9 ?3 G* b: @
7 M' E4 R4 S4 }& ~) D
天生书呆子! E' e% d6 o) B% a5 A9 I

1 \6 `9 z" Q/ y$ L& D说京城是中国书法的中心应该没人怀疑吧,这里是中国书协所在地,京籍的书家不说,外地书家混出点头脸有点闲钱的,在北京买套房子居住下来,名曰“客居”,外地小青年中有两把刷子获得了两个奖励也到京城淘金,名曰“北漂”。京籍、客居、北漂,加到一起千八百的人总有吧。有一个书法家,这里姑且称他为书法家,因为在网上看他的简历,他是个非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的书法家,会员都不是,就更谈不上什么理事、常务理事、副主席、主席了。非中国书协会员就不能叫书法家吗?当然不是,有水平有名望当然可以是书法家,问题是这个书法家名望确实很大,但他的书法水平跟很多京籍、客居、北漂的很多书法家相比,实在差得不止一截,他的名字叫米南阳。' M1 ?( e; V& f! p
米南阳字虽然写得不咋的,但京城少数几个高档商场之一的双安商场的招牌却是他的大手笔,非但如此,京城街头的牌匾除了启功、刘炳森、欧阳中石等大腕以外,可能就是他写得多了,能写出这么多的牌匾,也许你走到北京街头问一问老百姓,知道米南阳的肯定比知道张海、林岫的要多,可见米南阳先生在圈外确实有着很大的名声。写这么多牌匾,有那么大名声,其装钱的口袋恐怕不会瘪吧。/ L2 w+ y3 P) H1 B, c
书法有圈里圈外的说法,圈内大致指书法界,圈外大致指书法界以外的社会。尽管何为圈里何为圈外,其范围不好准确地界定,但是不是全国书协、地方各级书协会员、在全国重大书法活动中的参与经历、以及在全国书法家里的知名度应该是重要判断指标。遗憾的是,米先生的头衔一大堆(仅从百度搜索获得,未经核实,下同):中国书法艺术研究院副院长,中央书画院院士,中国国际书画研究院研究员,中国东方书画研究院名誉院长,世界书画艺术家研究会名誉主席,等等,就是没有任何级别的书协会员头衔;他参加的展览几十次,包括日本东邦书展最高荣誉奖,五连冠夺得国际书法金奖,一九九五年获特邀名家精品华人艺术作品大展金奖,一九九六年获《祖国万岁》书法金奖,一九九七年两岸三地书法金奖等等,可是圈内公认的重要的大展、大奖一个都没有;平时看专业的书法报刊,甚至浏览常见的书法网络,也鲜见米先生的信息和踪影;我问过一些外地书家,是否知道米南阳先生的大名,知道的也不多,可见这个号称宋代书法大家米芾的二十七代后人的米先生的确不象是圈里人。* v, O, E: y- R5 V3 H$ [' J
    象米先生这样,圈子里没有地位和影响,甚至为圈内所不屑,但在圈外名声很响,而且收入丰厚的书法家还真不少。呆子出差外地,经常留意街头的牌匾,我发现很多地方的书法家在全国已经很有名了,而当地的牌匾却多出自圈内无名、圈外百姓中有名的书家之手,看来米南阳不是个例。在全国这样的事情相当普遍,这种圈里有名圈外无名的现象我们姑且称之为“米南阳现象”; R2 D  \8 D+ u! f0 o
现在的书法家正在走向市场,靠书法水平在社会上获得相应的名望和收入这是非常正常的,如果多数圈内高手在社会上的名声和收入赶不上书法水平很底的米南阳们,就有点不正常了,那么造成米南阳现象的原因是什么呢?让我们分析一下米南阳。1 Q$ q0 i8 w8 U. D( `6 p; b5 i
不能说米南阳具有权势地位或者其它有助于出名的便利条件。因为他的简历分明写着“1964年8月6日到北京友谊宾馆工作,党委宣传部干部”,在不到北京不知道官小的京城,一个普通的政工干部能有什么帮助书法成名的资本呢?* P; `1 w/ ]- |( i, A8 \
也不能指责老百姓有眼无珠不识货。不可否认,在艺术审美存在着曲高和寡问题,存在着专业和非专业在认识上的区别,但在北京能写出符合大众欣赏水平的比米南阳写得漂亮的字书家上百人肯定有,为什么米南阳的名声反而比他们大呢?
6 E" E# _( f0 j- u. i& i1 m4 r同样不能简单地归为因米南阳的的自我宣传炒做。在北京圈内走红的书家,除启功等人外,建协会,办展览,上报刊,玩网络,有几个不在挖空心思地进行炒做,有几个没有经历过翻来覆去的爆炒呢?! [$ J+ k9 q0 Z; L* W' m; @7 O3 ~
, J5 `3 A. ^- w5 [( s
我想造成米南阳现象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圈里圈外的信息传播问题。圈里人炒归炒,炒来炒去还在书法圈这个小锅里打转转,多数人炒糊了香味也传不出去。比如在北京办专业的书法展览,圈内极大地重视,参观的除专业人士就是书法爱好者,除了开幕式热闹外,多数时候展厅冷冷清清,观者寥寥无几,你就是获得大奖除了圈里人知道,就是身边的亲戚、朋友同事在你的宣扬下知道,社会上知道的人没有几个。专业的报刊也是这样,订户基本都是圈内人,或者是爱好者,开饭馆的没几个人写招牌时,拿着《书法报》检索书法家的获奖经历,他是通过圈外的渠道找书法家写他的招牌。6 @3 A  \8 p3 }/ D3 P- r6 U: g: o' U
米南阳们则不一样,既然圈里水平不够不被认可,那么就走大众文化的路线,上不了国展上牌匾,上不了《书法报》上《北京晚报》,圈里不带我玩我和广大群众玩。可别小看牌匾和晚报,一个闹市里的牌匾比一个国展的注目率不知道要高多少!一份《北京晚报》的发行量比《书法报》可能都要多呢!而看牌匾的和看晚报的人群才是具有书法购买力的庞大市场,不知道北京书协主席林岫是谁,当然要买写“双安商场”的米南阳的!圈里的就没有市场吗,圈里当然有市场,但圈里的人多半是写字的,同行相轻,大家都写的半斤八两,凭什么我就买你的字呀。  p6 X: w; |& x
通过米南阳现象,我想到了圈里的竞争问题。抛开了普通百姓这个庞大的市场而不顾,却要较尽脑汁、变换着花样在圈内挣扎,结果是你成了全国书协副主席、北京市书协主席,成了林岫,在北京几万个需要写招牌的饭店老板眼里,不一定比米南阳名声大呢。当然,圈内出名有圈内出名的好处,但就解决书法家饭碗这个问题来看,我真看不出圈内名声比圈外名声好多少。/ b# w6 H7 l" `; t7 {! T
有人会问,圈里的一些书家不是也财源滚滚吗?我想其中的原因一是,圈里和圈外不是绝对地隔离的,圈里的名声当然可以部分辐射到圈外,圈里地位和声望越高,他辐射到圈外的名声就越多,他就能财源滚滚,但要想在圈里混出模样,需要多大的能耐,容易吗?换个思路,与其千军万马过独木桥地在圈内挣扎,何不直接象米南阳那样跳出圈子,到圈外忽悠呢!怎么到圈外忽悠?你不付钱我能说吗!, Y$ w5 E, E5 \5 {( j7 s( z
写到这,老婆批评我说你又得罪米南阳了,我说不可能,也许老米此刻正送走买字的在家点钱呢,他不看圈里的《书法报》,甚至可能根本不知道圈里还有一份《书法报》!
发表于 2006-5-29 12:16 | 显示全部楼层
呆子又出手了!漂亮!
: d3 ]$ y! u$ S3 s其实圈子里的炒,是圈子里的相互挤兑的另一种表现,跳出书法看书法,和跳出小我看大我一样,在遵守利益共享的前提下,拍着良心,说着对别人中肯的表扬和批评,才是管你搞不搞书法,都要有的做人道理!我坚信书法有一个好的明天!靠“混”是不行的!
: i& a$ H0 y3 B- @$ \8 @期待呆子再发好帖!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5-29 12:37 | 显示全部楼层
呆子又出手了!漂亮!
. @7 E" ?; ^' U# M% ?其实圈子里的炒,是圈子里的相互挤兑的另一种表现,跳出书法看书法,和跳出小我看大我一样,炒也是因为有的人的嘴太不值钱,小恩小惠就把自己卖给别人,就没想想在遵守利益共享的前提下,拍着良心,说着对别人中肯的表扬和批评,才是管你搞不搞书法,都有的做人道理!呆子直言的可贵在此!这更要每个书法人通过真正的书法学习,洁静书法空间,达到书法理想,提升书法的地位!我坚信书法有一个好的明天!靠“混”是不行的!. G- z- ^# f- ~5 Y
期待呆子再发好
帖!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5-29 13:54 | 显示全部楼层
确实是一个需要深思的现象/ W0 i; }4 O: t/ C. b7 J  e$ [
圈外的除了米南阳& M. P& l, p: p9 e: H, a- [) j5 E1 d
还有周森  ) d6 ^: s3 k9 D+ x; G/ |0 y
在艺术之外的东西怎样让大家接受是个问题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5-29 15:53 | 显示全部楼层

还有一个曲高和寡问题

艺术性很强的作品,老百姓不见得能接受.老百姓能够接受的是雅俗共赏.炳森先生的字我相信在北京乃至全国很有市场,关键是他写的既漂亮又有格调.现在许多老百姓指着某某大家的字骂娘,问题是他不懂.毛主席他老人家说:"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别人认为丑的东西她也有美的地方.把心胸放宽一些,姑且允许这些现象存在吧.我们要走自己的路,根据自己的审美观点去奋斗,去努力.这只是我的一面之词.:D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5-29 15:58 | 显示全部楼层

。。。。。。

试问杨再春此人怎样?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5-29 17:40 | 显示全部楼层
呵呵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5-29 17:45 | 显示全部楼层
行走江湖7 O- }. i: Q, P2 |
名利全收
* [- U( K1 ]3 T有心体验2 Q' R' b* l) v: B1 y
拨刀出鞘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5-29 17:54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天生书呆子 于 2006-5-29 11:45 AM 发表
! I# [6 {5 r, x5 [+ g  S$ f. L4 ^/ J圈里名声和圈外名声
3 O2 [' D2 k2 Y: C6 v, p. F7 o
3 T& ]' k; o% ~2 C1 v( f% J天生书呆子% @% h9 `5 ^! u4 c
" A6 j# W9 z+ p. W1 Y) Z% k, |
米南阳们则不一样,既然圈里水平不够不被认可,那么就走大众文化的路线,上不了国展上牌匾,上不了《书法报》上《北京晚报》,圈里不带我玩我和广大群众玩。 ...
. o+ m2 H4 f0 F4 ]; B
' C" b8 z: \1 l6 R
这是关键地方,可惜一语带过。应该认真总结其如何“玩法”,如何炒法,供圈里人好好借鉴。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5-29 18:04 | 显示全部楼层
呵呵,这炒作的事决非当代才有-----“20年代末的一天,蓝天白云,银鹰盘旋在上海的上空,突然撒出了万千色彩斑斓写着卖字润格的小型降落伞,引起万人伫立街头仰望的轰动效应。这则中国广告史上空前杰作的创意和实施者就是书坛奇才唐驼。唐驼(1871~1938)谱名成烈、字子权。幼时贫苦,因写字坐姿不正而成驼背,改名唐驼。他的书法秀美遒劲,含蓄朴茂,时称唐体,与沈尹默、马公愚、天台山人并称题额写匾四大圣手,二三十年代请他写市招联额或临他的字帖为一时风尚。”有兴趣的朋友也大可一试啦,不过建议也得与时俱进些,“小型降落伞”还是改成“直升机”效果可能更佳......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快速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本站网友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书艺公社的立场及价值判断。
网友发表评论须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各项有关法律法规;尊重网上道德,严禁发表侮辱、诽谤、教唆、淫秽内容;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引起的法律责任;您在书艺公社论坛发表的言论,书艺公社有权在自身所属的网站、微信平台、自媒体等渠道保留、转载、引用或者删除;
参与论坛发帖及评论即表明您已经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

·版权所有2002-2019·书艺公社网(SHUFA.org) ·中国·北京·
Copyright 2002-2019 SHUFA.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电子邮件:shufa2008@126.com

甲骨汉字对应表 | 说文解字注速查表 | 繁简字转换表 | 干支公元对照表 | 岁时表 | 常用礼语 | 中国历代年号速查表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