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社币
-
- 信誉指数
- 点
- 好友
- 帖子
- 主题
- 精华
- 阅读权限
- 70
- 注册时间
- 2005-3-21
- 最后登录
- 1970-1-1
- 在线时间
- 小时
- 积分
- 5629
- 点评币
-
- 学币
-
|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快速注册
x
:$作者寄语:
此次网上办展,想法有二:其一,总结近年来的创作,看一看探索中的得失,梳理一下创作思路,继续前行;其二,真诚的向书道同仁和各界朋友们求教,倾听大家的意见.
现在,作品已经登出来了,方便的话请您过目,并留下您的批评和建议,卫林在此拜谢.薛卫林 联系电话:13920628645风格书家薛卫林
——塘沽 张世东出于研究需求,近年来我特别关注天津书坛第三代书家的成长问题,除考虑用于“渔村书虫”沙龙组织借鉴之外,更重要的是为我在书法艺术启蒙教育中寻找可以为学生树立的多样学习榜样。去年,在中国天津第三届书法艺术节上,当走到薛卫林的展位时,我被他的书作强烈震撼,并引发了我探求其艺术发展的兴趣,当与其进一步交流后,我又一次被震撼了,没想到卫林对书法、对书家有如此深刻的颖悟,感受到其蓬勃的艺术创造力的同时,使我欣喜看到在天津的青年中也有极具传统文人素养,天赋笔墨才能的风格型书家,
我以为书法家在当代书坛可以划分为如下类型归属:实用型书家、展览型书家、风格型书家、学者型书家、现代型书家。当然这样的划分还没有在学理上充分论证,对于一位书家而言,也有或出于某种功利目的或自身价值趋向调整,而在不同时期会有不同类型划分的现象,但在现实中这一观点还是能看清一些问题的。
我觉得卫林书法最鲜明的是气厚韵足,具体可以从如下几方面分述之:就创作展开看,卫林重视创作的感觉捕捉和现场即兴,他不作小稿,不喜欢重复多写。他把传统书写性智化、美化、诗意化,把创作的表现过程过程演绎得赏心悦目,而贯穿始终的是超逸的情致。就用笔来看,薛卫林追求非二王经典笔法的精致化,而是将毛笔化为手的延伸,放笔直书,不计工拙,随势而发,轻松自如,充满禅意,笔笔触到意识的最深潜处,而深层次的原因实在是他本质力量在用笔上的必然反映。再就纸面效果看,站在卫林作品面前,扑面而来的是一种自然率真的气象,稚拙的字势,顾盼的块面,通贯的线条组合,都被擒纵有度的用笔组织起来,都和大气、静穆的心境形成同构,我们看到的不再是安排精确的造型,而是天性通脱的奕奕神采,不管他心仪过王铎、傅山、八大,还是晤过右任、宾虹、无量,统统被他蓬勃强旺的生命力所统辖。显然,薛卫林是个风格型书家。
卫林作为个案具有的典型性在于他为我们提供了这样一种真实,在当代书法生态的发展机制中不是靠展览跟风,不是靠学院形式研究,而是靠传统书斋修为与笔墨世界直接打通,并以超然心态,积极面对社会实践,所有的观念,所有的技艺,所有资料都为“我”所选择、过滤、改造,理性自觉地塑造自己的笔墨形象。在他刚获得创
作能力的初期,就近乎神话般形成了自己的风格特征。十几年的探索过程实际上成为他寻找主体生命对象化的过程。他一段段地梳理秦汉、魏晋、唐宋、明清。他经典与民间兼顾,汲取碑之骨,帖之质,但每学一家都只是提高主体生命自由表达能力的手段而已,合则留,不和则弃。他的艺术风格的不断成熟得到了他高度自信和一意孤行的个性成全。卫林艺术风格的形成得到了其生命内质深刻性的有力支持,主客双重自由的生命展现,验证了坚守传统人文精神的现实意义。可以说,如此成就的书法家或许更具有“史”的意义,这一类型书家很有可能不是书协的脊梁,但有可能是书史的脊梁。
卫林认为:书法的本质是直指精神的,是“形而上”的。“笔墨技巧”只有充分地传达“精神内涵”时,技术含量才具有意义。历史上大多数二、三流书家都是技法娴熟周到,但内蕴苍白。而开宗立派的大家皆是每一笔墨都能传达自我心性,既是笔墨又是精神,技术与精神合而为一。他实践着林散之老人的话:“一切不与人争,只与古人争一地位”。眼前这话听起来显得“大”了,但对卫林不然。难怪其师孙伯翔先生对他有这样的品价:“卫林贤契品性淳真,才情卓著,为余得意弟子也。其学书博涉百家,每能遗形取神,令人莫辨其宗。其作书则往往随情而动,随势而发,顷刻数纸,绝无雷同,且每有灵心妙想,别开其境。其书作内蕴丰富,博大超逸中透出雄肆静穆之气,足见卫林胸中高致。以生知之资,志困勉之学,几经砥砺,始能 ‘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书艺之道,我于卫林有厚望焉。”
[ 本帖最后由 抱石斋文澍 于 2006-8-14 12:42 编辑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