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社币
-
- 信誉指数
- 点
- 好友
- 帖子
- 主题
- 精华
- 阅读权限
- 30
- 注册时间
- 2005-5-25
- 最后登录
- 1970-1-1
- 在线时间
- 小时
- 积分
- 396
- 点评币
-
- 学币
-
|

楼主 |
发表于 2006-6-27 08:51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们再来看一下与现代哲学关系更为紧密的三种观点- T1 D1 R, P7 m- u+ x0 p
张强:4 i1 X5 \1 N4 D5 M% x+ a& \
0 Z- V3 {% u* Q; _' `一、现代书法把原始集体无意识的表现推向一个个人图式的创造性选择。6 N: q' }9 v) ~; @& R. a
二、现代书法意味着传统这个概念将获得重新翻修,书法不断地建立新的标准。
' T& a' U) h$ I; @9 W, i三、“现代书法:对存在基点的自我选择。” “从文化观念上看,现代书法本身便是由于时代的集体无意识指令于个体艺术家的选择。-------文化基点、视觉样式的现代审核,将成为现代书法的重要存在前提” 。
5 W2 v) \5 `$ w* m" N y6 v$ l1 h* j" {4 T6 y
古干:6 ~7 A: j& R. N
0 i2 w: A7 `# ^, Z$ L现代书法包括时间概念和文化形态两方面,我们所追求的是后者的变革,而实际进程是两者的复合4 k9 N B: n( u8 b( c4 E) ]
% z/ l7 J+ U# t
王南溟:
" s0 k; M# F& g# h3 D. [; I7 X* ?
, O, ^ Q3 r/ c/ n现代书法之所以是现代书法而不是传统书法,就在于它要竭尽全力地破坏,而非保存书法固有本质,如果现代书法还有着与传统书法割不断的联系,或者还带有明显的继承印痕,那它还不是现代书法,至少来说,它还不是纯粹的现代书法。”“现代书法是一种在书法与非书法之间所作的努力,它与其说要重建书法,还不如说是破坏书法,书法已不再是固有观念中的书法,它只是一种冲动、自由和过程,它是现代人的价值在这一艺术形式中的实现。
! L# [2 `2 ~9 N5 J4 F- J0 i
* x" _5 P$ F9 K* v; j$ k: n( n7 ?+ N我们可以这样讲,他们的观点不一定都很稳妥,甚至未必正确,但他们显然很学术!他们不一定深受平民百姓的广泛欢迎,但他们显然很深刻!他们未必象一些不太喜欢学术思考的传统书家那样表面上维护、尊重、捍卫书法,但他们确使书法人摆脱了“思想侏儒”的尴尬,给足了书法以学术尊严!
5 }6 F* k4 J7 h. {, J! Z他们显然在“书法是艺术”这一层面上,又将“书法”的理念向书法的“现代性”推进了一大步!
* R) Z* L) o3 R5 B4 a而现代派书法最早的发起者、元老级人物王学仲先生虽不如这些后生犀利、超前,但在八十年代早期却对艺术理念春天的到来足够先觉,对时代赋予现代书法家的使命足够敏感!也不妨让我们来重新温习一下老人文笔渊雅、充满***的那篇序言的片断:( \& J# y0 e4 F, W* _, D
方今时际昌隆,政通人和,递嬗旧体,代有新书,此书史百验不易之轨迹,现代书法出世之良机也。 * `" P" H# a5 }/ u- P+ z* Z
4 m4 O9 }, [+ q0 j9 `显然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末的王老对书法所赋予思考的学术深度要远远超过那位站在二十一世纪门槛上的工具论制造者!
( S& c' y7 t& T# [
9 r+ N2 A% w5 q. U5 F1 p, F不知七十年代就对书法现代性充满殷切期待的王学仲先生在听到那位工具论先生的大言后有何感想,但显然,当代书法掌门人之一的王镛先生坐不住了!在前不久提出了一个乍听之下似乎不太学术的新命题——艺术书法,他的这一不得已之举,不免让人感慨万千。& C8 ?: p# E& a& A
虽然,王镛先生的说法从纯学理的角度来讲,似乎不太学术。但在当下,就针对某书协领导的低层次书法理念而言,王镛先生的说法,却是当前书法家与书法理论家普遍为在许多书法理念上仅处于书法爱好者层面的书协领导“打工”,以致书坛犬儒主义盛行的情态下,可谓唯一触及、针砭时弊最为有效的一个观念。' n! ~- [/ T9 | B- O) m" ^
经过了二十多年的书法探索,书法的理念又回到书法是“艺术”还需要捍卫这样一个层面上,真让我们书法人哭笑不得。
) h5 ~% D2 j6 {( |3 |% p+ {书法现代性理念大踏步式的后退,是书法现代性危机最让书法人揪心的危机。! a2 l M6 R8 \, m) ?
: r' K; H2 Y4 h8 }- J3 l
4、 现代书法人的尴尬处境——无力自保,何谈进取?4 y( P* Q- X4 m7 F( e0 o
现代派书法家们,因为在书法创作方法、学术思维模式以及将学术探索世俗化的过程中与各级书协格格不入,所以,在二十世纪,现代派大部分骨干人物相约,踢开书协闹革命,不参加任何一级传统书法家协会的组织,单独拉出来干,然而数年过去以后,当现代书法给世人所提供的新鲜劲与思想的冲击力减弱之后。还在勉为其难搞现代书法的那些骨干人物,要么缺乏资金的支撑,要么缺乏社会舆论的认同,总之,举步维艰,无力自保,极难再起领袖群伦的作用。现代派书家集团,作为一个组织与网络,已经名存实亡,所以也就没有了现代书法展的风起云涌,更失缺了轰动效应,现代书法似乎已经走进了一条极难回头的死胡同。
: e/ _8 P( P& \, K# D2 g7 ?$ G2 x; D% q4 v* x1 z0 y
5、现代派书法集团从八十年代预设的合理学术目标后退3 M [0 v+ x! N1 W/ \ X( ]
对八十年代的传统书法,青年书法理论家勇力在《江苏画刊》上发表檄文,称当时书坛存在着严重的八股现象:
~; H1 G/ v1 c6 T \+ S* a! P3 z- b* b% f' ]
一,宗派严重,千篇一律;二,装腔作势,借古吓人;三,无的放矢,无时代感;四,陈陈相因,不求个性;五,清规戒律,作茧自缚;六,不思改革,墨守成规;七,扼杀创新,主张复古;八,坐井观天,夜郎自大直至自取灭亡。/ C; Q& x& d. n7 X8 K
# C& A" X$ K6 }' i z
对照当代书坛,这些八股现象消失了吗?答案显然是否定的。* X, u: c7 n6 A8 @5 L9 L+ U' e
然而,现代派书法集团对此目标的实现已经完全失去了往日的自信,而传统书法界对此似乎不屑旁顾,书协的干部们已将广大书法家对他们寄予指导学术方向的信任几乎放逐,反而将简单的艺术进取演绎成了复杂的令人惊心动魄的人事纷争,在不同层面上上演马克吐温当年写下的经典名著《竞选州长》。令书法同仁们十分寒心!
2 a! v& ~1 b$ j! \( L! h% q& }! J' n5 i. ?
6、整个书坛不仅从书法的现代性高地后退而且还正在从传统高地退却。$ b, X9 q# Y7 |3 m& M2 a A$ s
# E5 w9 k5 @! ]8 y/ L令我们尤其失望的是我们的传统书法不仅不能在现代性上获得凤凰涅磐式的新生,而且还将传统的高度从传统高地实施了倒退——由传统书法的人格修炼走向纯粹的技巧展示,则使书法的现代性不仅丧失,而且连传统书法的家底亦将不保。
- s6 n8 H" u$ ]: o传统书法的人格修炼,无疑是使书法超越书法本身,成为塑造民族性格的一种利器。这正是“艺成而下,道成而上”论者最重要的伦理与舆论的基石。也正是凭借这一卓越的“塑造”功能,书法这一雕虫小技,才成为“纪纲人伦,显明政体------阐典坟之大酋,成国家之盛业者”(张怀瓘《文字论》)这样一种能够与“经”可以相提并论的重要文化现象与文化手段,也正是这一角度的发现,使古代仁人志士的有意努力使书法成为砥砺个人人格高度、纯度的重要方法方式甚至是人生模式,从而拓展了书法美学方面具有崇高意味的审美范畴。当我们仰视颜真卿那样一种具有崇高意味的书风、书貌时,再联想到颜鲁公慷慨悲歌的一生,我们确确实实会对书法的卑微琐屑一类风格极易产生厌恶与不屑的情感,从而激发自己的人生意气,自觉锤炼自己的人格情操。当我们看到林和靖那种挺拔瘦硬超脱尘俗的风格时,我们会发现人格修炼确实能使书家人艺双修,从而达到一种摆脱俗累那样一种超妙境界,从而让读者在产生精神堕落的倾向之时不觉会有止步之思。而当我们看到弘一法师那样一种不食人间烟火的禅意书法作品时,同样在使我们感到卑吝尽消的同时,不难感受到一代高僧在克制来自浊世侵染时的那种巨大的内力和那种内力让我们产生的弥久感动!而现代人的书法,因为人格的卑劣,尤其是市场经济启动以后,使“君子固贫”这一遮挡尘世种种诱惑的盾牌变得既迂腐又可笑,使本来借此抵挡汹汹贬斥浪潮的文人们无法固守自己的原有立场而随波逐流,甚至比常人还变本加厉,更寡廉鲜耻,以至于“文人灵魂大拍卖”,竟成了世人对文人在这一层面上极其蔑视又极其准确的当下评价之时。在这样一种心态下,带有崇高意味的人格修炼的艺术境界的追求已经成为一种奢侈,而鲜廉寡耻地走市场包装之终南捷径的书家不仅不再成为被垢斥的对象,反而成为时人心目中识时务者的杰出代表。也正因为大多数书家心态的这样一种转型,使老老实实写字,能用技巧展示自己书学修养的书家,已经变得不仅缺乏而且成为书法道统的守护者。而职业书家其职业性的被凸现,尤其强化了这一趋势,唯此,技巧成为当代书法话语的主要语素,一切语法规范皆以它为核心制定游戏规则。书法已与崇高的人格修炼无涉。由此我们可以看出,即使不论其在现代性上有多少落伍,即使对传统而言,当前书法对传统书法高地令人痛心的丢失。其观念在传统层面的倒退,自是不言而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