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艺公社

 找回密码
 快速注册

快捷登录

搜索
查看: 8120|回复: 11

高二适书论释读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6-7-2 14:4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快速注册

x
高二适书论释读

2 l, k& b% a$ M# p. R跋虞世南《笔髓论——指意》:适按:此即“疾”、“涩”之法。作书缓急互用,得“疾”、“涩” 之法,书妙尽矣。. h( C/ M4 E" I4 k
剑按:“疾”则振迅天真,乃性情也;“涩”则淹留转换乃法度也,书若有情有法,则尽妙矣。4 O- O* O) m; s
8 p  S4 J; B! |6 D- G: C5 H- g# h
跋王羲之《自论》:吴人皇象能草,世称“沉着痛快”。吾求书法能如此四字,可矣。
! z/ b1 M) |! u1 L; Q5 i剑按:通常人写草书往往痛快不沉着则流于圆滑;亦有沉着不痛快者则窘于法度。此皆作草之所以不能成就者也。“沉着痛快”更在乎才情天赋、勤奋功夫。先生有焉,自然大家。3 V, j5 w) g* Z" s, T! _
2 H& s8 }) |5 i$ y
题《月仪》、《出师颂》合帖:……世人无我,我无世人。
$ h6 q# s* @& B6 c. f剑按:天下独高二适一人。林老谓之矫矫不群,坎坎大树。先生秉性、人格独立。高山仰止。
5 X$ U5 j: G! ^3 C( \$ ?3 N$ b$ H
题《淳化阁帖——卷九——王献之书》:吾草书由右军入,继乃攻宪候,斯乃得大得手矣。/……大令笔法纯是篆理,此右军似不逮之耶。/右军行草势长,大令则多平褊,此乃是钟太傅家法也。二适书成大家,将于此中求矣。/献之大草,古今无对,伯英草势,与此相类。
& e: |! _7 M( Q' W+ {剑按:学之深入,便有所区别,世人均以二王并称,实则厚羲薄献,其实,大令之妙或右军所不逮也。羲献不同,先生能辨之,所谓:“右军内擫,直入中郎;大令外拓,妙接丞相。”外拓流美,大草之势,先生会之,书成大家。
( N0 I* Q5 [1 r! I* l, w: k
5 ^5 Y; c) w. s: A; N6 E5 M) p- ~题《屏风帖》:形势最佳,古今无对。洒落不群,笔笔入古。文皇草书质厚而重,下笔有停顿,如睹其英姿飒爽来酣战之气概。/……良马不羁,长辔难勒者,太宗有焉,要能变易文皇形模,才称圣手,二适有焉。1 B0 }1 U& Z  r4 j
剑按:太宗《屏风帖》英姿飒爽之书,气局不凡。非一般人所能为之,先生比之良马不羁,长辔难勒者,的是。而又要变易文皇形模,化为我有,此亦非一般人所能为之,先生书作长势即从太宗书而来。吾之所见古今大家如先生比之良马不羁,长辔难勒见才情、见性情、见气概之书者三人:李世民、毛泽东、高二适。- q& J$ w3 ?& }# w' F+ `

) v" ?* D% U" u% {2 Q- d  B题怀素《瑞石帖》:怀素书雕疏,不得方笔圆劲之势,此其所短也。* l; Z. C$ \8 S
剑按:高二适先生讲草书要得“方笔圆势”,即方笔为法度,圆势乃情势。往往作草书或窘于法度将草书写成符号,抑或随意挥洒,满纸圆滑粗野,不能在法度之中。故作草必须知“方笔圆势”有法有情才是。此或作草之不二法门。
; u' p0 ~1 \$ [1 Z5 E4 _$ E9 P. ~% I- V
题怀素《千文》:舒鳧草书应有山岳震动、江河奔放之势。……凡大草熟而能动,宜在意,不求笔笔拘执。如执而不化,斯非善书者也。写此等大草,须当随意转、信手侧,不宜故作欹倾姿态也。此的是怀素书也,滑笔不可取。
* f" ?: i- A2 d& N剑按:怀素《千文》的有先生所谓山岳震动、江河奔放之势。先生通会之。作大草应有一定之情境。故上乘之作也必有一种境界,通会自然。用现代话讲就是有感染力,出彩。历来作书,举凡两种,一为中正之书,其书中心线(竖)必垂直中正;一为欹倾之书,其书多作侧倚之势,中正近乎中和,欹倾利于造势,中正肃穆正大,欹倾奇倾险绝,中正之书尤难于状态,故上乘之作格调高古,先生当属此类。若米芾、王铎则属欹倾之书。
/ E9 Q& E: W8 q$ s8 M3 f9 H* n" D7 M3 l: W* f
题《杨凝式帖》:华亭目杨风子为狂草,此最得之。盖杨草乃行草第一手,近似于狂也。“化方为圆,削繁为简”。又“隐劲于圆,藏巧于拙”。 杨风子草书,十六字尽矣。
2 L& W: w* u( S  C剑按:杨风子真书中仙人也,其《夏热帖》、《神仙起居法帖》总有神龙见首不见尾之感,意态不凡,虽行草却有狂草之气象,此董华亭所以目之为狂草之故也。先生察之,析其笔法乃用十六字包举尽矣。先生作行草亦有大草之境,盖师景度也。1 H2 e. g% d2 H1 `

# p* V& k1 K6 D  U. B; ^题《唐李北海叶有道碑》:邕以右军为法度,此犹有晋贤馀韵。唐人书,以北海为第一。
! D1 ]# f  n! t- S4 x0 N6 i/ m剑按:唐人真能以右军为法度而独成面目者,李邕一人矣。董华亭亦谓“右军如龙,北海如象。”  j1 A4 T+ S( K; ^8 }1 t2 G

! z2 i. e$ n* X% I# S9 B. P! W跋《颜真卿述张长史笔法十二意》:草书即乘性而发,始能为之,此草书不二法门。/“书之求能,且攻真、草,今以授子,可须思妙”。长史论书从真、草入手,此与余吻合,故可云思妙也。/吾今知作书惟作草能发泄吾人胸中之馀蕴,如心有悲愁抑郁,起而作草最为能解也。又,凡有抑悒不平之气,作草亦可解也。
% G- l! k3 h- C: ~9 |/ O( m  C剑按:草书是书法最高境界。何也?因之最可抒情,最可表现,最可解怀也。然亦须知作草如真之道理也。) w3 M! J- n8 G) M$ q6 z4 W

9 E9 G0 P  V' H$ N% T) x/ A0 H致有友人书:近来学者每矜夸艺术云云,然凡一艺之成,舍涵蕴功夫则不得跻于深造。余之所谓深造,非祛箧探囊之辈所能为也。/凡人有作,须有所寄托。不然,则字匠之为,有识者定嗤之以鼻也。/五代杨风子狂草当今最可学者,盖景度全无俗气之故。/平生只嗜晋帖,晋帖以后只一杨风子,余即元人康里子山及宋仲温二人。此非十驾之功。不可及门也。“气满中实”,此书法用笔鼓荡而其势峻密之意,养身也可,处世也可。/此间有伧父,作字一味草莽,还谈不上姿媚以取态,吾尝大声斥之。然此辈根本不求学问,不求读书,为可叹耳。
: A. h; I* f. K, N' V7 F剑按:书者,象也。用笔鼓荡,气满中实。而气从何来,必涵蕴功夫,此亦可养身,亦可处世。凡人有作,须有所寄托,深言之,寄托亦有高下之判,今时书家一纸万钱,则买卖亦成一种寄托了,更有人言因钱而对待创作才认真云云。书几成生计(生财)之法,已然不是寄性抒情了。不学无术之徒更滥竽充数于书坛,假先生若健在于当世见其恶札,恐怕就不止于仅为“可叹”云耳。/ q8 p. |. h' s: z
9 C+ K7 c2 a. H
题《澄清堂法帖》:二适,右军以后一人而已;右军以前无二适,右军以后乃有二适,固皆得其所也。
$ A, \6 E+ `0 N剑按:此语一出,不识者或谓之狂,然吾以为先生自信如斯,古今无对,固其书其人亦古今无对,先生不朽。
; H7 @: o9 p1 M) [) Z& X& Y6 N1 z0 d6 Z+ f
/ {- q9 n. A) ]8 n) u$ r: {6 y
, c5 i! d1 V" B# e% O6 S9 E
高二适是我所景仰的前辈大师,家师周庚如先生当年曾于南京亲谒先生,受其欣赏,先生每每谈起溢于颜表,尝语吾辈做人作书要像高老那样,良言匪浅,受用终身。吾今读高老书论,一点心得,浅学如我,自难全窥真豹,愿与诸网友共识高二适为人为书,更愿国粹昌明,中华日新。4 y& o! s* q7 R2 [! c$ K" d- |
9 Y" _# R2 F/ E+ ~3 c
                                               后学海州丁剑之于磨剑轩
发表于 2006-7-2 16:32 | 显示全部楼层
现代人要说现代话,古为今用,这是历史使然,不是方法问题。
% _2 |9 U6 @8 d$ r* c' Z. b5 L0 Q2 ?  G  z0 W$ o
丁兄所按语,蹈高先生之语,用文言尚通。最后结语,仍然文皱铍滴,则朽腐气息出焉!——我闻到了,不好意思。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7-2 17:14 | 显示全部楼层
  老宫使劲按了一下:
' x9 p, s6 T6 ~- w% F  剑兄按语所言令吾辈汗颜亦,通观古今书坛无出二适公其右者也,然真如剑兄所言乎,答曰“未尽然也”。  丁剑先生的结语白话后应该是:高二适是你景仰的大师,你的老师周先生曾经上高先生处问过道,很赏识,有时间聊天和你或者谁就说,要像高老那样……5 q! h! h3 M! U; s: ~& Y. ~% a
  读的真累,剑兄真实的秀了一把你的文言巨制,看得人晕晕乎乎,真有些不知其所云,得细观9 W* \) @8 w5 ?8 y' {! J
  高先生的成就有目共睹,谢谢剑兄所按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7-2 22:34 | 显示全部楼层
洪晃那妞说了,表达感情是一回事,表达观点是一回事。技巧不同,需要学习操练。/ r* a& l" a8 L9 c; l
/ f+ M: P! N  I8 C' V0 z
丁兄算是有想法的,希望能够识别优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7-3 10:38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丁剑 于 2006-7-2 14:40 发表
% b" A: j9 Q2 T% b2 o6 G  r& e( H高二适书论释读
; I/ f0 T( a) @/ H. N! U跋虞世南《笔髓论——指意》:适按:此即“疾”、“涩”之法。作书缓急互用,得“疾”、“涩” 之法,书妙尽矣。
' V2 i+ c& A9 y7 A; ]8 Q6 x+ u剑按:“疾”则振迅天真,乃性情也;“涩”则淹留转换乃法度也,书若有情有法, ...
* Z, b0 _7 r5 G+ W0 s; }( H  ^
高二适——大家风范!——愚砚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6-7-3 14:28 | 显示全部楼层
林兄"朽腐气息"真不知从何而出,若依林兄所言,你家书橱上的唐诗宋词,书法碑帖岂不都是朽腐气息了吗,
: E+ p+ |9 X* F9 l3 @3 k"洪晃那妞说:表达感情是一回事,表达观点是一回事。技巧不同,需要学习操练。"洪晃的话也能信,她可是离了好几回婚啊 ,就是因为她表达感情是一回事,表达观点是一回事.
( c% g2 `+ Q4 M3 d! n* I
+ }% f* O; `( J# V我有我的艺术立场,虽受业于恩师,但我对高老真是敬佩.并学习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6-7-3 14:31 | 显示全部楼层
其实,我的白话写的也过的去,我喜欢写现代诗.什么时候发一篇于林兄指点一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7-3 20:47 | 显示全部楼层
高 论得妙!剑 按得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7-3 20:55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梦草堂 于 2006-7-3 20:47 发表
. {8 C1 B; [5 d高 论得妙!剑 按得好!

) E! {; n4 k" m0 x# g欢迎梦草堂兄回家
1 a- H' e% }0 w0 I1 l( f; B+ e* P细看剑兄的按语,原来大可琢磨一番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10-1 17:16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快速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本站网友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书艺公社的立场及价值判断。
网友发表评论须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各项有关法律法规;尊重网上道德,严禁发表侮辱、诽谤、教唆、淫秽内容;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引起的法律责任;您在书艺公社论坛发表的言论,书艺公社有权在自身所属的网站、微信平台、自媒体等渠道保留、转载、引用或者删除;
参与论坛发帖及评论即表明您已经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

·版权所有2002-2019·书艺公社网(SHUFA.org) ·中国·北京·
Copyright 2002-2019 SHUFA.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电子邮件:shufa2008@126.com

甲骨汉字对应表 | 说文解字注速查表 | 繁简字转换表 | 干支公元对照表 | 岁时表 | 常用礼语 | 中国历代年号速查表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