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艺公社

 找回密码
 快速注册

快捷登录

搜索

正在浏览本主题的会员 - 0 在线 - 0 会员(0 隐身), 0 游客

  • 只有游客在线
查看: 5660|回复: 6

谈“古玺”学习、创作中的取舍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6-7-6 22:0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快速注册

x
纵观中国悠久的古印史,并回顾明清以来的篆刻史,战国时期的玉玺具有领先的地位。其后的秦印与古玺具有不同情趣的奇异风格,魅力无穷。最初出现的古玺秦印在作品上占据很高的地位。因古玺印在创作中有更高的容纳与可塑性,才使它在艺术创作中出现不可多见的奇迹。
学习“古玺”并不是随意临临了事,应抓住不同时期、不同风格典型印例反复揣摩,先饱眼福!例如:凿印、铸印、封泥、隋官印···不同的制造工艺其特点,取其一深入研习,如此方可步入门庭。后搜奇于镜、泉、砖、简,常访古于秦、汉、晋、唐。摩挲怪异,烹炼方圆,增减有方。能奇不失度,怪不妄作,古为我用,意出形变,足以自立而!管见    余下大家可谈谈自己的见解!

[ 本帖最后由 无味 于 2006-7-7 09:55 编辑 ]
发表于 2006-7-6 22:28 | 显示全部楼层
高见!对古文字的研习亦不可少。刻印书也很重要,无味以为否?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6-7-6 22:40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昌硕同乡 于 2006-7-6 22:28 发表
高见!对古文字的研习亦不可少。刻印书也很重要,无味以为否?

当然,印人习字是必修课。书法与篆刻有很多共同的审美点,亦为双修互进

[ 本帖最后由 无味 于 2006-7-6 22:42 编辑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7-6 23:01 | 显示全部楼层
拙以为多看、勤临、善悟会有效果!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6-7-6 23:05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青义 于 2006-7-6 23:01 发表
拙以为多看、勤临、善悟会有效果!

兄可详细谈谈自己的学习创作思路···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7-7 08:44 | 显示全部楼层
灼见!“古玺具有不同情趣的奇异风格,魅力无穷”,战国古玺风格多样,非秦汉可比,大体可分官玺、私玺,官玺大多工整、平稳,私玺大多散淡、随意。。。。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6-7-7 10:03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抱朴居士 于 2006-7-7 08:44 发表
灼见!“古玺具有不同情趣的奇异风格,魅力无穷”,战国古玺风格多样,非秦汉可比,大体可分官玺、私玺,官玺大多工整、平稳,私玺大多散淡、随意。。。。


古玺是篆刻创作中的一个难点,它要求作者精通古文字,熟悉古玺的类别、地域划分,有相当的难度.正因为古玺风格的多样,才需要我们在学习过程中多积累善取舍···

[ 本帖最后由 无味 于 2006-7-7 10:46 编辑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快速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本站网友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书艺公社的立场及价值判断。
网友发表评论须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各项有关法律法规;尊重网上道德,严禁发表侮辱、诽谤、教唆、淫秽内容;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引起的法律责任;您在书艺公社论坛发表的言论,书艺公社有权在自身所属的网站、微信平台、自媒体等渠道保留、转载、引用或者删除;
参与论坛发帖及评论即表明您已经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

·版权所有2002-2019·书艺公社网(SHUFA.org) ·中国·北京·
Copyright 2002-2019 SHUFA.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电子邮件:shufa2008@126.com

甲骨汉字对应表 | 说文解字注速查表 | 繁简字转换表 | 干支公元对照表 | 岁时表 | 常用礼语 | 中国历代年号速查表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