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艺公社

 找回密码
 快速注册

快捷登录

搜索

正在浏览本主题的会员 - 0 在线 - 0 会员(0 隐身), 0 游客

  • 只有游客在线
查看: 8539|回复: 10

——吴子建鸟虫篆刻简说(附图)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6-7-15 15:5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快速注册

x
[color=Red
  很想说说吴子建,不知是因其长久以来的沉潜不彰,抑或自己对他印艺的一份青睐。总之,在当今印坛群雄割据的局面后,吴子建依然能高擎一支鸟虫篆印的大旗不倒,使我感到了一种异乎寻常的兴趣。
  这种兴趣的由来,可说是被其独特的创作观念打动的。大凡一切艺术创作生发的基点皆和作者所处的环境、阅历有关。我不清楚吴子建的游艺历程,仅从上海这块艺术思潮异常活跃的土地上揣摩出一些模糊的启示。我感觉吴子建之所以跋涉于鸟虫篆印这一偏僻的小径,除了环境、阅历外,还和他特立独行的禀性有关。
  上海这颗东方明珠,在中华民族内忧外患、饱经煎熬之际,依然有十里洋场之称,足见其吐故纳新的胸怀与胆气。吴子建身为闽人客居于斯,或多或少地受到了这种文化背景的薰陶。上海人性格中精明干练,善于铢两必争的地域特色,是中国艺坛一大景观。纵观曾在上海长驻的书家印人,他们的作品往往都明显带有一种刻意表现又力求自然的痕迹。刻意表现是上海人精明干练所致,力求自然又是这种精明干练的具体体现。也就是说,从作品中我们就能明确地察觉到他们的艺术旨趣和审美追求,哪怕极其微小的一点残损,一块留红,都是殚精竭虑费尽心思设置的,看似轻松的表面其实蕴藏着极度的机巧。这在北方印风的大局把握不计其余,南方印风的稳妥明快略不经意中明显地凸现出来。
  吴子建虽身处上海,却不愿入乡随俗,所以他选择了鸟虫篆印这一少有人迹的小径独自徜徉。因为少有人迹,才会有更多发展改造的余地,也因为少有人迹,缺失了许多前人的经验模式,就必须自我作古付出加倍的努力。吴子建逆流而上,追溯到秦汉印的源头,从三代古器中去寻找有机的养料,无疑是迫不得已的。但正因为如此,他才发现了青铜纹饰的古朴凝重,错金壶铭文的婀娜多姿,以及散落在各朝各代简金泥范中诸多的美感,为他的印作注入了新的生机。
  如果仅仅从形式上找到新异的发端而未从根本上改变蕴涵的话,那就有违吴子建的初衷了。他更注重的其实是突破上海印人的习惯定势,将创作观念从人为刻意地营造自然提升为凭借直觉智慧真正自由地任情发挥。这从他的创作方法上亦有体现。吴子建刻印多不打印稿,凭借娴熟的技巧和对篆刻本质烂熟于胸的理解,涂黑印面操刀即刻,一面思考一面完成。于是,我们看到了一个吴子建,一个风采倍出,谨严与脱略相参相生的吴子建。
  试看其“忘形得意”、“周饶生信印”等印,线条之使转,花饰之点缀,皆用心良苦,既取鱼鸟之形态,又保留线条的涵养意味,在吸取上海印人理性一面的同时,也不乏脱透心手的意外效果。在处理线条上他毫无迟疑,放刀直取,由刀石碰撞迸发的斑驳离断,生成一种“恍兮惚兮其中有物”的苍浑与神秘。对照上海其他印人小心翼翼、步步为营的“完美”点划,吴子建的不经意就形成了一种率意而为的叛逆。我们无法推究这种叛逆是否成功,如有些印人就有对其作品所谓的批评:“边栏处理不够完整,似乎是刻印到最后不愿再细心推敲了……”那般,但那种优游不迫不屑于斤斤计较的自信与从容,相信亦会在不知不觉中渗透入每位读者的内心。


[ 本帖最后由 无味 于 2006-7-16 10:18 编辑 ]
发表于 2006-7-15 16:09 | 显示全部楼层
“上海的书家印人的作品往往都明显带有一种刻意表现又力求自然的痕迹。...
发几方欣赏一下更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7-15 16:13 | 显示全部楼层
好文字,好内容!!学习一遍。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7-15 21:00 | 显示全部楼层
学习啦!!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6-7-15 23:17 | 显示全部楼层
464596859+8+
D0FDD7AA20D5D5C6_1118641396_HOUGPq1dy3lO_ipssQdFV3ZNc.jpg
D5D5C6AC20008_1118641549_ieXgJzmbHKL6_bTHPszyo3WYv.jpg
D5D5C6AC20013_1118641722_0P5dzTbddr1l_Re5Gls31Z3GS.jpg
D5D5C6AC20016_1118641928_2wwXFg7lr5Fr_gqGjEV2Mp4OX.jpg
D5D5C6AC20021_1118642118_Qf0PkmCnlfmv_NtElB79BfxLO.jpg
D5D5C6AC20031_1118642307_tRNTkFZ57o0O_Bisg2g9hk8ac.jpg
D5D5C6AC20032_1118642369_ijXNvTt0LTdX_BfzCzguEMJTR.jpg
D5D5C6AC20050_1118643116_a693JwpujbKm_JIShfOU5DpBU.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6-7-15 23:19 | 显示全部楼层
596874979
D5D5C6AC20069_1118643670_tGYcffgInvZO_kt8yNy7b6jiV.jpg
D5D5C6AC20077_1118643899_6Gn0fJQaIxaI_AYLr2JIYvNIb.jpg
D5D5C6AC20140_1118647699_v0gq9LPdl1mc_SiQDontSnO9b.jpg
D5D5C6AC20144_1118647896_0B8F4GiqXomL_Ll8YFAigHccI.jpg
D5D5C6AC20150_1118647979_p2MSzy05GxgO_cpcjHHqe8o2r.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7-16 13:45 | 显示全部楼层
好,一片苍茫,学习。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6-7-16 16:02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昌硕同乡 于 2006-7-16 13:45 发表
好,一片苍茫,学习。

世人作“鸟虫”,多精心可意!!能出古趣者 唯子健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7-16 16:31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上无味先生的点评深入到位,循循善诱了我等对吴印的理解,吴印的确与众不同,与韩氏鸟虫各有千秋,都是大家!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7-16 18:13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原帖由 昌硕同乡 于 2006-7-16 13:45 发表
好,一片苍茫,学习。
世人作“鸟虫”,多精心可意!!能出古趣者 唯子健也·····


学习!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快速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本站网友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书艺公社的立场及价值判断。
网友发表评论须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各项有关法律法规;尊重网上道德,严禁发表侮辱、诽谤、教唆、淫秽内容;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引起的法律责任;您在书艺公社论坛发表的言论,书艺公社有权在自身所属的网站、微信平台、自媒体等渠道保留、转载、引用或者删除;
参与论坛发帖及评论即表明您已经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

·版权所有2002-2019·书艺公社网(SHUFA.org) ·中国·北京·
Copyright 2002-2019 SHUFA.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电子邮件:shufa2008@126.com

甲骨汉字对应表 | 说文解字注速查表 | 繁简字转换表 | 干支公元对照表 | 岁时表 | 常用礼语 | 中国历代年号速查表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