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艺公社

 找回密码
 快速注册

快捷登录

搜索
查看: 1162|回复: 4

茶人名号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6-7-21 18:2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快速注册

x
南北朝时﹐从南齐逃到北魏的王肃因茶量颇好﹐而被蔑笑为“漏卮”﹐当时因嗜茶者罕有其闻﹐所以有关嗜茶者的绰号﹑名号也凤毛麟角﹐除此之外﹐更难找出第二个来。

但是茶事自唐代兴起之后﹐嗜茶者日众﹐而其绰号﹑名号也随
 楼主| 发表于 2006-7-21 18:28 | 显示全部楼层
唐代诗人中嗜茶最著名的要算是卢仝了﹐他有一篇题为《走笔谢孟谏议寄新茶》的诗﹐写品饮七碗茶而后飘飘欲仙的感受﹐很是生动﹑传神。诗云:

  一碗喉吻润﹐两碗破孤闷。
三碗搜枯肠﹐惟有文字五千卷。
四碗发轻汗﹐平生不平事﹐尽向毛孔散。
五碗肌骨轻﹐六碗通神灵。
七碗吃不得﹐唯觉两腋习习清风生……

卢全对这首诗是颇为得意的﹐对嗜茶也颇为自豪﹐他给自己取了绰号叫“癖王”。

有趣的是这“癖王”当时还有一个“对子”﹐叫作“怪魁”。那是同样对自己沉湎于茶颇自负的诗人陆龟蒙为自己取的绰号。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6-7-21 18:28 | 显示全部楼层
晚唐诗人皮日休之子皮光业也最好饮茶。有一次﹐别人请他来尝新到的柑桔﹐并准备了盛宴。谁知他一到﹐也不对桌上的时鲜珍馐瞧上一眼﹐却一个劲地急呼要茶喝。急切之下茶盏没有﹐主人只好以巨觥盛茶相进。喝完了之后﹐他诗兴勃发﹐信笔写道﹕“未见甘心氏﹐先迎苦口师。”众人取笑说﹕“此师固清高﹐而难以疗饥也。”在这里﹐“苦口师”既是指茶﹐更是称呼皮光业。

五代时江南有位叫文了的僧人﹐因擅长烹茶﹐称绝一时。后来他云游荆南﹐在当地表演烹茶技艺﹐为人欣赏﹐称他是“汤神”。但到后来他茶艺卓绝而被封为华亭水大师时﹐人们又叫他是“乳妖”。神﹑妖居然一身兼。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6-7-21 18:29 | 显示全部楼层
宋人陶榖在《荈茗录》中记有这样一件事﹕“宣城何子华在剖金堂宴客﹐席间﹐他取出一幅严峻所绘的陆羽像说﹕“世人常把过于迷恋骏马的人叫作‘马癖’﹐把迷醉在钱里的人称作‘钱癖’﹐把耽于子息的人称为‘誉儿癖’﹐把热衷于读书的人叫作‘《左传》癖’﹐那么像这位老者(指陆羽)沉湎于茶事﹐该叫什么癖呢﹖”客人杨粹仲接过话题说﹕“茶是珍贵之物﹐但它还是草﹐可以说是草中之甘。像陆羽这样精干茶道的人﹐我们宜追称他为‘甘草癖’。”此言一出﹐满座称好。

宋人曾几为自己取了个别号﹐叫“茶山”。明人许应元也给自己取别号叫“茗山”。都想取出宏大声势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6-7-21 18:29 | 显示全部楼层
明代之初有位宁波知府叫王进。有一次﹐一位手下人来拜会他﹐他具茶相待。谁知这人来是为别人做说客﹐令他十分不快﹐大呼侍者﹕“撤茶﹗”于是人们就叫他是“撒茶太守”。

明代还有一位包山(分属江苏)人张源﹐志甘恬淡﹐性合幽栖﹐因而世称“隐君子”。但他偏又是一个嗜茶如命者﹐不但耽于汲泉煮茗﹐而且竭精殚思几十年﹐将研茶心得着成《茶录》﹐于是人们又称他为“隐君子”。

茶人名号﹐凡此种种。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快速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本站网友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书艺公社的立场及价值判断。
网友发表评论须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各项有关法律法规;尊重网上道德,严禁发表侮辱、诽谤、教唆、淫秽内容;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引起的法律责任;您在书艺公社论坛发表的言论,书艺公社有权在自身所属的网站、微信平台、自媒体等渠道保留、转载、引用或者删除;
参与论坛发帖及评论即表明您已经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

·版权所有2002-2019·书艺公社网(SHUFA.org) ·中国·北京·
Copyright 2002-2019 SHUFA.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电子邮件:shufa2008@126.com

甲骨汉字对应表 | 说文解字注速查表 | 繁简字转换表 | 干支公元对照表 | 岁时表 | 常用礼语 | 中国历代年号速查表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