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作联系
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申请网络展览
开艺术家专栏
申请认证会员
手机客户端
微信机器人
开启辅助访问
在线图片编辑
用户名
Email
自动登录
找回密码
密码
登录
快速注册
快捷登录
快捷导航
门户
Portal
广场
BBS
导读
Guide
书艺学院
墨答
书画观
书法班
微信直播间
每日签到
最新发表
最新回复
最新精华
最新热门
我的帖子
书坛动态
国展动态
个人广告
书坛评批
书印研究
文房研讨
专题展厅
名家展厅
精英展厅
八零点将
获奖书家
墨·档案
新作上线
碑帖新临
篆刻创临
名家制印
古文研究
初学园地
历代书家
艺术档案
机构社团
地域联盟
搜索
搜索
本版
帖子
用户
书艺公社
»
广场
›
研究与评论区
›
【当代书坛、印坛评批】
›
海纳百川-----素描张海
正在浏览本主题的会员
-
0
在线 -
0
会员(
0
隐身),
0
游客
只有游客在线
返回列表
查看:
19950
|
回复:
0
海纳百川-----素描张海
[复制链接]
中国书法收藏
中国书法收藏
当前离线
社币
信誉指数
点
好友
帖子
主题
精华
阅读权限
20
注册时间
2006-7-16
最后登录
1970-1-1
在线时间
小时
积分
4475
点评币
学币
狗仔卡
发表于 2006-7-29 21:49
|
显示全部楼层
|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
快速注册
x
周 俊杰
4 j; x8 a9 W3 Q% A5 ]& l
一
; }# ^ g- V K1 S; B
当代的中国书法艺术、是以“复兴”为标志的一场艺术运动,犹如欧洲14至16世纪的“文艺复兴”,不仅从古代优秀作品和思想宝库中撷取到了复兴的源泉,张扬了“人文主义”和“以人为本”的精神,同时也如马克思在对欧洲那场文艺复兴的评论一样,我们这个时代,也是一个需要天才而天才人物辈出的时代。当代中国的书法界,从20世纪70年代后期起到今天的20多年中,我们经历了令人难忘的书法大潮,当“思想解放”这一口号作为引领时代的一面大旗时,这大潮就显得迅猛、有力,尽管其中不乏躁动甚至悲壮,但它确是中国艺术史上一个奇迹,一个令艺术史学者源动不已的、可以用如椽巨笔描述的艺术现象。
1 ~+ G {, C9 b" u8 Q7 t
在这场书法复兴运动中,中洲大地--一个曾产生过甲骨文、无数书法经典和书法大家的文化渊薮之地,在政治、经济、文化式微了数百年后的今天,书法竟又奇迹般地出现振兴,这也是令书法史家颇感兴味之处。其复兴的原因,除天时、地利之外,人和因素是其根本。20多年来,河南出现了不少优秀书法人才,包括创作、理论和管理,但一个地区和一个部门的发展快慢,往往取决于主要领导人的艺术水平、文化素质和管理能力。也许天赐河南以良机,张海的步入书坛并一直作为主要领导把握整个书法的方向与发展,可以说是河南书法迅速而扎实发展的关键。河南一位领导曾说过这么一名话:“用对一个人,会搞活一个部门和一项事业;用对一个张海,则搞活了整个河南书法界。”也许没有张海,就没有河南书法的今天。
% e( o: T! L) r5 `% v3 y* P, `
当我开始写这篇评论时,生怕因与张海长年在一起工作会带上浓厚的感情色彩,从而使文章变得不客观,但当我一拿起笔,面对稿纸,20年的风风雨雨如同电影画面--在脑海中闪过,内心无论如何不能平静。当然,我本人也相当幸运;多年来一直伴随着书法复兴的大潮和书坛的许多优秀人物在一起度过,而在最年富力强的人生阶段与张海共事,则更是平生一大幸事--张海的思想、工作作风和他的艺术,会对他身边的人以及整个河南书法界产生影响,这是不言而喻的。我这里真实地记录一些事情,直写我的感觉,张海不会因我这篇文章而放大或变形。张海就是张海。
& }6 A, b0 d# t9 S$ X3 s0 c
二
; R8 ]) q+ B. n2 Q F* D
在我面前放着一本20世纪70年代中期印刷的书法作品集,尽管用纸、印刷没有今天有考究,但它却是“文革”后期全国第一本收录了当代书法界名人作品的集子,此书署名“安阳市群众艺术馆编”,而为此付出了辛勤劳动的是当时在群艺馆工作的张海。张海从10世纪60年代初即在安阳市群艺馆从事书法组织工作,一直以极大的热情举办各种书法活动,并结识了当时不少全国书法名家和书道朋友。他对书法家们的真诚,使他收集到不少佳作。他不愿这些作品仅为个人所有,独乐不如众乐,于是在当时经费、印刷颇为困难的情况下,他编出了这本应当说在当代书法史上有着重要价值的第一本书法集。“第一”就是突破,别人没想到的他想到了,别人没做的事他做了。我清楚地记得,当1976年我看到这本作品集时的兴奋和激动,在与同道们共同欣赏时书法界朋友的赞赏和给予的高度评价。1977年张海又接着编了第二本。当时书法界还处于“大地微微暖气吹”的准备阶段,这两本书的印发,可谓之先行者与引路灯,无疑对当时书法由启蒙到逐渐复兴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
5 o$ p& W1 D( z, X" k
1980年5月,河南省书法家协会成立,当时还不满40岁的张海被调入省书协,从此,张海在人生旅途上开始了一个新的起点,同时也预示河南书法进入了一个新的时期。书法家协会这一艺术组织的成立为书法事业发展提供了重要有保证,驻会人员的素质又决定了一个地区书法的命运。张海到书协后,便将协会视为自己的家,全心到力于河南书法事业发展。他深感对传统继承的重要,而继承除直接接触名碑法贴外,通过有着深厚传统功力老艺术家的直接传授也是学习书法的重要方式,于是他一方面组织河南省书家到全国访碑交友,一方面他将费新我、沙曼翁、王学仲、苏白等名家请到河南,或组织学习班,系统上课,或举办专题讲座,挥毫演示,这一切,对河南书法界无疑起到了重要的启蒙作用。
" k: k0 S3 C1 J" @
从1984年到1987年,河南书协做了几件大事。1984年元宵节期间首届“中原书法大赛”,开启了书法家聚会一堂挥毫染翰的先例。为申办这海外侨胞大赛,张海向各级领导逐一汇报,争取支持。其中也遇到对这一活动几乎否定的阻力,为此,他父亲病危也未能回家看看,以至在父亲病故后才返乡,谒未能与父决别。在国事家事冲突时,张海毅然以小我服从大我,以个人服从集体,此事传开,催人泪下。大赛,是书法复兴时期发动群众、普及书法、推出人才的重要举措。也许可以说,通过首届大赛,河南成千上万的人投入到书法队伍中,也推举出了一批书法人才,各种名次的获奖者,至今仍为河南书坛的中坚力量。
! x6 W$ L' d* G4 M
1985年,河南书协主办了迄今为止国际上规模最好大、水平最高的“国际书法展览”,参加国家和地区20个,收到作品3万多件,入选作品1千多幅,当时国内外几乎所有的重要书家都拿出了自己的精品。由于种种原因,兹后国际上再无条件和可能举办如此规模和如此规格的展览。组织这次展览的核心人物是张海。此展独物之处,除评选、展出、出作品集外,张海还组织了理论家对每件作品写出了评语,然后用工整的小楷抄写,与作品一同展出。同时,还请国外著名书家作了专场学术报告。当时来参观的国内外书家和爱好者近万人,中国书坛的主要人物,台主席舒同等均赴郑州参加开幕式和一系列活动。当时一家报刊发表文章称,这是国际书法界一次奥林匹克盛会。
, O& Z6 a3 g. C, B7 v/ Y
1986年10月,张海又组织了首届“河南青年书法家15人墨海弄潮展”,120件富有鲜明个性的作品及精美的画册在中国美术馆展出,轰动了京华和中外书法界。至今,研究当代书法史给予高度评价。入展的15位书家也一直在当代书坛上的着重要的影响和地位。
8 v( L! u7 }) t( a7 b9 n
1987年9月,在郑州同时举办了“全国第三届书法篆刻展览”、“全国新十年书法论辩会”、首届书法“龙门奖”颁奖大会、“河南书法函授院”师生交流大会。省书协驻会人员每人独挡一面,而总指挥是张海。
: K' Z" @7 X+ Z8 t+ V, I0 y; u
整个20世纪80年代中其至90年代,河南书协还先后穿插着举办了两届“墨海弄潮”,两届“中原书法大赛”,以楷、隶、行草、篆四种书体及东西南北四大片为主题的系列展,此外还有妇女、老年、群众等专题展,而每次展出或大赛,张海都提出一套新的方案,他的原则是不重复,有新意,并出人意料。如举办过三届“墨海弄潮”后,他即考虑到第四届,他感到如果再重复前几次的模式则显得太平淡,于是便提出选40信中表年书家,加上前三届参殿的60人共100人,出一套“墨海弄潮系列丛书”的百人集,合起来为一套,分开都有自己的分册。至于展览,不再集中举办,而是采取自由结合的方式,举行系列联展,这样,在20世纪未,就可一次推出100位优秀书家。这是书协成立20年来一次具有重要意义的超大型活动。由于出版、印刷的种种困难,前后用了4年时间才将100本作品集出齐,它开了一个省一次出版如此多作品集的先例,在书坛引起了巨大反响。由于创意新,设计印刷考究,此套书获得了首届“兰亭奖”出版奖。独创永远是张海在组织工作的主导思想,他不重复自己,更不重复别人。作为现代艺术管理学,达到人财物的合理运营是其原则,而“独创性”则是其灵魂,也是艺术管理者的重要素质和应具备的品质。由于每次活动均有新意,他提出的方案总能激发我们的情绪,强化我们的意志,即是如此,也常常有思想跟不上他的部署的情况,好象总是他以他强有力的手拉着我们向前走。20多年过去,如果我们要表扬自己的话,顶多只能算个“将才”,而决非“帅才”,跟着这么一位脑子总在不停运转并永远有新意的指挥员和实干家工作,我们每个人都确实得到了锻炼。
9 a: T; C2 l4 r5 N( g* l/ x( d
书协工作除展赛外,还办了书法函授院,张海任院长。几年中,共招收三万多学员,其中很多学员此后均成了当代书坛的中坚力量。办教育十分辛苦,我们每个人都要批作业,讲大课,编教材,其间还先后办了《书法家》、《收法博览》、《书法教学报》,我们要组稿、编者按稿、跑印刷、写各种各样的文章。尤其20世纪80年代至90年代初,整个协会和每个人都在超负荷地动转,每天早8时上班,很多时候都是在子夜12时后才离开办公室。那是一段值得回忆值得纪念的日子。那“一段”是多长?是十余年。在我们40左右的最佳年龄,张海带领着协会几位同仁拼搏在书协两间并不大、光线也不好的办公室。而这两间小房中却爆发出了巨大的能量,它吸引了数以千万计的中州书法爱好者。我们把这两间办公室看成老师、朋友和亲人。这应当说是张海和书协同道们的荣耀,也是值得回忆的一段生活和值得骄傲的事业。
7 T$ x& C% g7 ^
既然付出,就会有回报。如果说在80年代初河南书法还处于中下游水平,那么从1989年全国第四届书展开始,河南的书法创作便上了一个大的台阶;第四届“国展”共入选作品500多件,河南入选51件;全国获一等奖者5人,二等奖者10人;三等奖者31人,而河南获一、二、三等奖者分为1人、4人、4人无论入选或获奖数均名列前茅。张海很看重这些数字,因为它是一项事业成就的硬件,不需要再加任何说明。直到2004年全国举办第八届“国展”、首届“青年展”、五届“楹联展”河南仍保持了领先水平,这一切让张海及书协工作人员感到十分欣慰。
: ~+ P6 F; k1 b. }! ^, G. V7 }
以上我罗列些事实、数字,这样的表述方式在文章中应当说是颇缺乏感染力的,但这一切对于张海来说,它的意义远远超过了任何奖励,它所含的诗意和美,又是任何赞美诗所不能达到的。这些工作和数字,是他二十年来的心血,是他带领全省数以万计的书法家和书法爱好都经过艰苦的努力和奋斗换来的重要成果。我所写出的这么平淡的文字,对我来说,也如充满***的诗行。它们本来就应当是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提升卡
沉默卡
喧嚣卡
变色卡
返回列表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快速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回复
回帖并转播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浏览过的版块
【美术创作】
【篆刻创临】
【书画印定价区】
【初学者园地】
本站网友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书艺公社的立场及价值判断。
网友发表评论须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各项有关法律法规;尊重网上道德,严禁发表侮辱、诽谤、教唆、淫秽内容;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引起的法律责任;您在书艺公社论坛发表的言论,书艺公社有权在自身所属的网站、微信平台、自媒体等渠道保留、转载、引用或者删除;
参与论坛发帖及评论即表明您已经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
·版权所有2002-2019·书艺公社网(SHUFA.org) ·中国·北京·
Copyright 2002-2019 SHUFA.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电子邮件:
shufa2008@126.com
甲骨汉字对应表
|
说文解字注速查表
|
繁简字转换表
|
干支公元对照表
|
岁时表
|
常用礼语
|
中国历代年号速查表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