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艺公社

 找回密码
 快速注册

快捷登录

搜索

正在浏览本主题的会员 - 0 在线 - 0 会员(0 隐身), 0 游客

  • 只有游客在线
查看: 21209|回复: 8

【书坛人物特写】胡秋萍:走在书法的朝圣路上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06-8-3 21:3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快速注册

x
5 `- L: T9 e- R/ w* `  Y! Y) q1 n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 p# V, U+ T" C. E. e7 ]
大河报报道:与往常自己跑新闻不同,这次是兰姐姐陪同我一起去采访河南省书法家协会副主席、著名书法家胡秋萍女士。
% K$ n$ l# P! q9 S" L  z
6 Z! o- {# c+ P1 S# f! S* G3 W: k- S  7月28日早晨,秋萍老师刚从北京讲课归来,脸上还带有远行的一抹疲惫。我们随她来到散发着书墨香气的创作间“浸月书屋”,捧读她的新书《秋萍墨韵》,听她畅谈书法。- }6 n: E& e3 {7 i6 i

1 y% W+ q6 j' A+ ?: A  读着她的书,采访就开始了。“您《非人磨墨墨磨人》的文章标题很有哲理,是古句还是您创作的呢?”我问道。“是看古文自己悟出来的。意思是说,表面看起来是我在临池,做日课,以书法为‘生’,其实在不断的求索过程中,个体的性情随之得到陶冶,是书法成就了我。‘家’是做给别人看的,让生活艺术化,才是艺术的本质。书法是我们认识世界,达到‘以器明道’的工具,是阐释个体生命意义的载体。”
6 \2 ^& N2 i! ?0 ?, U2 p5 X, C" x. K* n( @( y
  “那您为什么选择王铎的行草风格呢?”听到我这个问题,秋萍老师说:“纯粹是本性使然。大凡女书法家多见长于娟秀小楷。人说‘字如其人’,这‘如’不是外表,而是内心,人格和内心才是本质的东西。”
4 D: l# b# e+ k7 y% z. X4 f1 V5 u% `4 @  b
  我问道:“2001年您离开报社来到省书画院专攻书法,这个选择现在看起来是正确的吧?”秋萍老师浅浅一笑,率真自然地说:“那似乎是我必然的选择,虽然直到现在还有人对此不解。古人说得好,舍得舍得,有舍才有得。正如王阳明说过,一个人做事必须要‘沉溺’其中才能成。”6 G8 q% e8 \5 ^
0 V5 A% S5 H' s  d
  渐渐地,采访就像聊天一样随意了,秋萍老师说:“这次中国书协书法培训中心邀请我去授课。有学员提出‘临帖很枯燥,临摹的目的是什么’,我就讲,临摹决不是复制,是为了形成自己话语方式的途径。创作需要感情倾注,因而感在先,情随后,有情有思,融会感性和理性。”从临王铎到形成自己的风格,十几年求索,胡秋萍老师就是在广闻博取中开拓着新的境界。% q& z9 Y. Y! u

6 U  f; A$ j& D! n" x! N  茶泡好了,三杯冒着热气的普洱茶清香四溢。我说:“您作为一个一直追求创新的书法家,怎样给自己定位?在今后的书法的‘朝圣路’上,又有何打算呢?”秋萍老师略加思索,说道:“我不属于先锋派,或者后现代的前卫书家,但我也不是死守故纸堆一味临摹古人。”“中庸之道,是吗?”我插了一句话。“对,尝试过后还是回到自己的本色上来。”“但这一遭又必走不可。”我们的对话越来越有默契了。“是啊,作为女性,又因书法本身就是传统的东西,不可能走得太偏激。第二个问题我只能说听天由命了。人入中年之后,不再敢像年轻时,灵感来了熬夜一宿,如今只好放慢速度了。人到中年,肩上的责任更重了,卧病在床的父亲,还有上学的儿子……”
! T* Q  W$ o1 F! W& J+ h# t9 A) \
  在《但知翰墨溢心香》中,胡秋萍写道:“一盏孤灯,一池陈墨,一杆羊毫,几本残帖,一地废纸,黑与白的流动、交织,简化了我本该多彩的青春,消耗着我永不复返的青春岁月。”她对我说:“假如生命之钟能够重新启动,它的结果也不会有什么两样。因为在这里,才有我的大快乐、大悲悯,人活的不就是尊严吗?只是,如果有来生,我希望可以做男儿。女性的活动半径毕竟有限,天性趋众,擅长模仿,因而整合能力不足。但却细腻、敏感,在精细处下够了工夫。”
( I, i0 p8 ^. a, C" m
; b7 D2 i3 W5 M! p( J  秋萍老师还谈到了地域性对艺术创作的深刻影响。她说:“出生于中原黄河岸边的我,也许在生命深处早已打下了地域风情的人文烙印。”所以胡秋萍老师的书法才显得如此气势磅礴、特立独行。观看了杨丽萍《云南映象》歌舞剧后,她曾设想选择民间艺术来给书法补充新鲜血液,达到“纳古法于新意之中,生新意于古法之外”。) i: G5 ]8 e$ [' o  O
. m4 g' B; X# P: E
  在交谈中,我深深地被秋萍老师的艺术修养和人格魅力感染了。她最后还应允了我的不情之请,挥毫泼墨,写下了她读《论语》悟出的“博学笃志,顿悟达观”八个大字。
1 g* M) ]3 y8 g5 ^9 b
$ M1 Q* y) e4 [' P6 T0 V  “艺术创作的过程,不是如何超越别人,而是不断超越自己。”这位自称为“大梁布衣”的美丽女子,正以一颗可贵的平常心行走在书法的朝圣路上。□大河小记者杜白羽文阚则思图
发表于 2006-8-4 09:04 | 显示全部楼层
我就是觉得胡秋萍缺点什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8-4 15:00 | 显示全部楼层
但愿胡秋萍女士在"朝圣"过程中,不断给书坛带来更多精彩!——愚砚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8-4 18:45 | 显示全部楼层
好报道。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8-6 10:52 | 显示全部楼层
什么?“非人磨墨墨磨人”是胡女士自己悟出来的?她可真敢说,难道是苏东坡从她那里抄袭来的?我的天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8-6 10:54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林荫下 于 2006-8-4 09:04 发表
; {6 p  D. z2 I$ s9 D我就是觉得胡秋萍缺点什么.

' }  @" v- D: n+ G, y0 P0 x+ j# Y. w9 r! K3 {3 E

6 |6 }( k6 X9 }7 m7 s. G' C% E! {/ d7 S1 U
5 ]1 f8 K8 t2 x0 z! ?
花在张扬上的功夫比花在练字上的功夫多的多!!!!!!!!!!!!!!!!!!!!!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8-6 12:39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一任群芳妒 于 2006-8-6 10:54 发表9 R6 |  ]! r7 ]- @) o, V9 J

& S$ e. c' g& C6 W; w# C: x2 ^6 o* k9 K' V) Y, s7 o
  W, ]; j/ z1 p- M# N& F
* L* h) E4 W& N3 f# I. e

$ c: ~: {3 Q( p% N5 l花在张扬上的功夫比花在练字上的功夫多的多!!!!!!!!!!!!!!!!!!!!!
: \4 T0 @% R! E3 P
同意一点不错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8-6 15:30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水生118 于 2006-8-4 18:45 发表0 K5 Z1 [" P2 i+ f
好报道。
0 @4 d+ {  k& ?/ @9 g1 V
9 R, V5 l! V, A+ x% X

0 f+ q) ~1 ?: ~  x( w  ^/ F( @
2 }/ y" X: l3 e% Q+ D: K) u  [: e. ^& ^$ `3 w; R( a: H! O7 g
这类报道,认识个字都会写!!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10-6 11:47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不会写  给你学习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快速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本站网友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书艺公社的立场及价值判断。
网友发表评论须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各项有关法律法规;尊重网上道德,严禁发表侮辱、诽谤、教唆、淫秽内容;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引起的法律责任;您在书艺公社论坛发表的言论,书艺公社有权在自身所属的网站、微信平台、自媒体等渠道保留、转载、引用或者删除;
参与论坛发帖及评论即表明您已经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

·版权所有2002-2019·书艺公社网(SHUFA.org) ·中国·北京·
Copyright 2002-2019 SHUFA.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电子邮件:shufa2008@126.com

甲骨汉字对应表 | 说文解字注速查表 | 繁简字转换表 | 干支公元对照表 | 岁时表 | 常用礼语 | 中国历代年号速查表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