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艺公社

 找回密码
 快速注册

快捷登录

搜索

正在浏览本主题的会员 - 0 在线 - 0 会员(0 隐身), 0 游客

  • 只有游客在线
查看: 21076|回复: 11

[转帖]与书法界的朋友谈心兼议艺术书法的现象和本质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5-8-27 11:1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快速注册

x
[ADMINOPE=纪伟|nishishui|奖励积分 3|=|1127988289]
. [& k) W* h7 V  D% U& I: c" K8 m  
1 U' ], R/ p# B2 k文/杨牧青  来源:http://www.chinayeca29.com1 _% x  m4 k2 J0 ]
自2005年8月15日拙文《与王镛先生谈艺术书法概念的首次提出》在相关网络媒介刊发十多天以来,也引起了不少热心书法艺术朋友的斧正。有的说“青菜萝卜”各有所爱;有的说“他糟蹋了书法”多有愤慨;有的说“莫必要争第一”而有规劝之诚,等等。真是横看成岭侧成峰,各有评议,实为幸事。
1 O" E# L4 c5 P / i" j0 a% @: }' C7 y( ]4 T
此刻,我多么的想和书法界的朋友谈谈心呀,谈谈“流行书风”的问题,谈谈“艺术书法”的问题,谈谈当代书法“改革发展之路”的问题。青菜萝卜各有所爱,诚然不错,我们为何不吃些、偏爱一些营养价值高、干净并且能引起人食欲的青菜和萝卜呢。研习书法最忌“我自向天笑”的豪侠气概,要的是平心静气、知止而后定的“率真”之气息,对书法艺术的笔墨气韵的绵绵若存,落笔便是君子无悔的风范。立言不朽,是要有责任心的,对于第一来说都不重要,谁是第一也无所谓,非我要与王院长争“首次”,关键是要摆明做学问、讲学术的基本原则问题,要说明“艺术书法”的问题。百世英雄百世梦,贵以贱为本,高以下为基,“一”与“首”皆是过眼云烟!
% s  x8 d; K3 g  ^. q& g5 p* j 
" C6 ~1 D$ ~! p" F金无足赤,人无完人,众所周知。+ u! B7 V) f1 H+ P7 c
有的人可能有功无德,譬如众所熟悉的秦李斯、宋秦桧等。李斯的小篆文字统筹统一、秦桧的文字宋体改革及其书法造诣,他们对中国书法发展有功,至于德的问题大都认为他们是很差的。
$ R6 L; z5 c( W3 d/ R有的人可能功德俱全,如唐颜真卿、清康有为,他们的书法艺术成就令人刮目相看,令人折服。一位是雄强豪迈、法度森严,及至《祭侄稿》情泪俱见,一位则是将国家的安危、民族的存亡表现于书法,寄怀于书法艺术,抑感觉上软弱无力的帖学,推崇视觉上雄健霸气的碑学流派,他们的德行长留青史,为国家社稷杀身成仁、慷慨就义,德普万世。5 ^- _9 @1 v! h+ ?
有的人可能有德而无功,譬如老老实实地写了一生字,做了大半生的善事,可是他们的书法艺术成就确实让人无从说起,令人惋惜,而这些人大多来源社会低层,出自民间卖字以谋生计而终无成就者。特别今天“名人书法”被炒得热火朝天、一字千金的时候,他们还是大有人在,还是寄居某处,或在古玩市场而做些有德无功的事——以“书法艺术”的真挚追求精神在慘度人生,睹其情景,令人眼睛腺下的水分不由得多增!, c" f2 u+ O3 W! `
 
" V2 h8 Z7 R4 [. V5 U1 M/ w; B% q学海无涯,艺无止境。# ]( h+ y" A: ?, Y, d! R
今天,我们对从事书画艺术事业二十多年、年龄将要接近一个花甲子的王镛先生不能有过多的谴责,也不能有丝毫的排斥心理。对于七十年代出生的我们来说,他是我们的老师,是我们的前辈。我们在批判、批评、评论他所倡言的“流行书风”和“艺术书法”过程时要承认他身处一定的位置和环境中对中国书法艺术事业的发展是功不可没的。我们应该用心的去对待、分辨他所倡言的“流行书风”和“艺术书法”的问题,分辨其中的曲折和内幕,指出他的倡言错误,书法艺术要“改革发展之路”的误区。
+ _& e) J$ a. p/ ?& m4 m从总体来看,人们还是认同本位特色的中国书法,诸如王羲之书法风格等。欣赏传统的中国书法艺术,诸如秦篆古文、汉碑魏书、宋明书体等。人们对所谓“流行书风”和“艺术书法”多有訾议和驳斥,诸如点画狼藉、肆意旁怪、故作姿态、书体解散超乎法度以外,及至所谓的“印象派”、“抽象艺术”、“中西合璧的创新”等等。这些都说明了大多数人还是很关心中国书法艺术发展的前途和命运。至于那些借书法艺术而大肆“掏金”的“艺术书法”者也可纳入促使中国书法艺术大发展的行列之中。  R$ T' l+ j* \$ t$ g. F
更重要者,中国的书法艺术发展和传承少不了一大批有责任心,并且有历史使命感的人——书法界的朋友来推动它的发展和心心相印的来继承它的衣钵。
6 I/ F& t% Z+ ?0 m4 _8 K 
3 [% a8 x2 ]! k0 |5 u  {" i' z$ q# e谁是书法界朋友呢?凡是用正确地心态来关心、认识中国书法艺术发展的人都是书法界的朋友,反之则可能要沦为敌人的范围了。这里面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关心、认识要合乎书法艺术历史发展的规律,并非是站在“书法艺术历史”的基石上而倡言有悖“书法艺术”法则和法度的艺术“论调”,譬如硬性的要把“流行书风”的“宗旨”和“艺术书法”的“含义”论调相“吻合”,找寻依据。这个“吻合”的轴心是有所偏差的,其有本质的差异,我们不能被外在所谓的艺术现象所蒙蔽。
1 i) r6 z$ x- f' G" `6 L 
$ w  L& x( ?( S; V流行书风就是流行书风,它的涵盖面是狭小的,它的内涵是浅显的,它的理论依据是薄弱的。这里面关键有一个非常巧妙、夺人眼目的措词,是“书风”而不是“书法”,假若是“流行书法”的话就不一定能刮起“流行书风”的大风来。同时也不会出现在“艺术书法”的“含义”中去找寻“流行书风”的立论依据的穷途末路的怪现象,以及不合乎逻辑推理的“流行书风”与“艺术书法”要相“吻合”的“宗旨”论述。
( I/ V$ D! q4 O, d& l* [0 o流行本义是传播的很广,很盛行的意思。书风是什么呢?这就不好用准词汇的语言来解释了。从书法这一艺术学科角度来理解,大抵就是“书法艺术的表现形式和形态所形成的风格,亦或是风气”吧。由此深思,也就是说中国当前的这个“风”刮得很厉害,很盛行,都被“流行风”所笼罩,刮晕了方向。但是,若具体的来看“流行书风”所体现出来的“艺术书法”成就,其“书法艺术”的造诣并不高。大家可以看一看今年6月份“全国第三届流行书风·流行印风大展”入选作品来证明这一点。入选的绝大多数作品(这里主要针对书法)猛然看起来都是在努力的寻找“笔墨”、“线条”的“艺术性”表现形式,可是仔细瞧起来,大部分作品如出一辙,无有新意,真二八经的在“造字”,哪有“笔墨”与“学养”内外结合之后而自然流露的性情,充其量都是苍颉再世,都作字匠!1 F" N8 q, ^5 j" {6 S- B
如果一位书法家在一幅作品的书写过程中一味的去谋划章法布局、线条的质感、墨色的干枯、字与字之间错落和牵丝引带,那么只能美其名曰“创作艺术”,曰“刻意矫做”,曰“功夫很深,能入木三分,但是一贯坚持错误”,曰“图书法艺术之实而谋艺术书法之名,以成流行之风”。一幅好的书法艺术作品来源于长期的生活积累、感情倍育、学识修养、德性淳朴之后的性情流露,这也是功力深厚的另一个深层次的问题,这里恕不能多言了。
6 ?) ]$ K* R! n( A0 a由是言之,“流行书风”是书法艺术发展过程中一个昙花一现式的时代艺术表现形式和形态,它的本质是脆弱的,所以它的现象就是短暂的。因为它毕竟是“流行”的东西,流行的风过完之后,它就要发挥它昙花一现的功能了。但是它能反作用力于书法艺术,并促使书法艺术事业的发展,但是它的生命力时起时伏不会久长的。0 y& {" A. A# o3 [9 e1 m* t
 . v5 H1 u6 b; H# o6 l
艺术书法就是艺术书法,它的涵盖面非常广泛,它的内涵是比较深刻的,它的理论依据是充实的。艺术书法任何时期都需要它,任何时代都需要更新它。甲骨文时期(公元前三、四千年)有甲骨文的艺术性,但并非甲骨文时期的“流行甲古文风”。较甲骨文前几千年的陶文时期(公元前六千多年,甚至可上溯到八千年前),它也有陶文的艺术性,但我们绝不能认为那个时代就有“流行陶文书风”。中国的书法艺术在“艺术书法”的更新和发展中而汲取了新鲜的养分,使中国书法艺术变得绚丽多彩,但绝不是“流行书风”能更替的,或“改革发展之路”的。如果用层次排序的方式来看,则是书法艺术是第一层,艺术书法是第二层,流行书风则是艺术书法的第二层,但绝不是书法艺术的第三层,它们之间也有本质的区别,大家可以分解图层去看看。
, q9 W6 a2 u5 B7 J/ y% z如果“艺术书法”和“流行书风”相容,相“吻合”,那么用艺术形式所创造出来的中国文字的艺术形态就是流行书风了吗?显然是不能回答的。假若要回答,显得很牵强。只能说它们外在现象有相似之处、也可以有关联之处,毕竟它们的本质都是从“书法”这个本质中脱胎出来的。如果“艺术书法”和“流行书风”相“吻合”,譬如,时下有人用计算机鼠标所“写”的“艺术书法”,那么它也就成了“流行书风”了。再譬如,广告设计人,用毛笔从事广告艺术设计时所“写”的“艺术书法”,难道又成了“流行书风”不成?这看来与所谓的“流行书风”的艺术旨趣大有悖离之势。! @% E. M$ I  y6 e8 w3 o4 {1 u
 
& t. U; L1 }) G" n4 h% n! |4 S1 X因此“流行书风”和“艺术书法”它们二者之间从本质上来讲是不能相容的,更不能去“吻合”,只不过是它们外在的现象(也就是表现形式和形态)有所相似而已,在不正确的书法艺术探究过程中蒙蔽了人们对书法艺术欣赏的心智。
! }+ v* {0 @6 m4 N/ a# B- l也因此,我们必须要把“艺术书法”和“流行书风”区分开来,不能模糊的去寻找“宗旨”与“含义”相“吻合”的托辞,强词夺理的为“流行书风”脸上去贴金。我们应实事求是,严谨治学,客观对待,明辨是非,找出纠结,传承“书法名人、名人书法、书法艺术、艺术书法”中国书法艺术的“十六字心传”的 “率真”意趣,恢宏中国书法艺术事业还任重道远,书法界朋友啊!* Y( {) j! K$ n  ?" c4 h$ T
                                      2005年8月26日写于兰州
" B' p; ~" r  p+ W+ W3 f  E
发表于 2005-8-27 14:49 | 显示全部楼层

[转帖]与书法界的朋友谈心兼议艺术书法的现象和本质

[fquote]又看到王老师那一笔是一笔地流行风,真是端的亲切无比。/ V9 t7 c- n; N
这艺术书法地笔触划破了中华数千年“致用书法”地暗夜- |, Q/ L0 K% p1 S( A( F* L
为书法进入新时代,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 h, i  _3 k$ i/ c1 I' E此时此刻,每一个书法人怎能不激动,怎能不自豪?
/ _+ L2 q. {# D; K8 A[UploadFile=w_1125125059.jpg]
[/fquote]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5-8-27 15:49 | 显示全部楼层

[转帖]与书法界的朋友谈心兼议艺术书法的现象和本质

还是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5-9-1 09:31 | 显示全部楼层

[转帖]与书法界的朋友谈心兼议艺术书法的现象和本质

允许“百花齐放,百家争鸣”,但“齐放”和“争鸣”要有一定的尺度,如果没有尺度的话,那么让人们到底如何去欣赏花呀?让人们怎么去听音声呢?遵循自然,但不能强意的去玩转自然而刮流行风,还有人用“歌星”的形式作托辞,歌星与书法不是一回事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5-9-1 09:53 | 显示全部楼层

[转帖]与书法界的朋友谈心兼议艺术书法的现象和本质

拿流行音乐与流行书风说事
8 |9 h# K; P# _% [从另一个方面也说明了流行书风的一个本质,那就是“俗”
" F6 T; ]8 w- [. v3 z" B7 z" k* h# ?是个人就能喊两嗓子
) H6 _9 L4 R9 O8 |: G- @7 f, w0 f甚至鬼哭狼嚎者亦有之
; }* h* V6 l0 {0 V, c: i他的门槛很低,随意性很大。/ m- r4 G* |4 u0 h" u
这竟然就是所谓的“艺术书法”?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5-9-1 09:56 | 显示全部楼层

[转帖]与书法界的朋友谈心兼议艺术书法的现象和本质

赞同:
& Q- e* g' X$ J4 O拿流行音乐与流行书风说事
3 Z9 b8 X% b% B3 W( ~, T* k# f从另一个方面也说明了流行书风的一个本质,那就是“俗”: c8 C7 j; Q* w%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5-9-1 10:01 | 显示全部楼层

[转帖]与书法界的朋友谈心兼议艺术书法的现象和本质

五音乐以乱性,五色可以乱心,一切皆以流行为歌,此谓群魔乱舞之象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5-9-29 17:03 | 显示全部楼层

[转帖]与书法界的朋友谈心兼议艺术书法的现象和本质

再顶一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5-9-29 18:14 | 显示全部楼层

[转帖]与书法界的朋友谈心兼议艺术书法的现象和本质

王镛先生的传统功夫很深的,他的书法也许就是传统的一种延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5-11-28 10:33 | 显示全部楼层

[转帖]与书法界的朋友谈心兼议艺术书法的现象和本质

五音乐以乱性,五色可以乱心,一切皆以流行为歌,此谓群魔乱舞之象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快速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本站网友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书艺公社的立场及价值判断。
网友发表评论须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各项有关法律法规;尊重网上道德,严禁发表侮辱、诽谤、教唆、淫秽内容;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引起的法律责任;您在书艺公社论坛发表的言论,书艺公社有权在自身所属的网站、微信平台、自媒体等渠道保留、转载、引用或者删除;
参与论坛发帖及评论即表明您已经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

·版权所有2002-2019·书艺公社网(SHUFA.org) ·中国·北京·
Copyright 2002-2019 SHUFA.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电子邮件:shufa2008@126.com

甲骨汉字对应表 | 说文解字注速查表 | 繁简字转换表 | 干支公元对照表 | 岁时表 | 常用礼语 | 中国历代年号速查表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