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艺公社

 找回密码
 快速注册

快捷登录

搜索

正在浏览本主题的会员 - 0 在线 - 0 会员(0 隐身), 0 游客

  • 只有游客在线
查看: 20746|回复: 5

书法市场不该这么冷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5-11-17 23:2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快速注册

x
张济生说,古人收藏以字为主,画次之。真正的好书法能撑起殿堂,而绘画通常是“补壁”之用 + W) q% R9 S3 ^" v: z+ g
$ D  K' q# Z& T  \& }5 U( r# F
书法市场不该这么冷; c' u! o3 w% N
南朝《南史》记载有萧子云舟途遇百济(朝鲜古国)求书使者,乃“停船三日,书三十纸与之,获金货数百万。”可以想见当时书法市场的繁荣。时光流转至今,与中国画、油画、瓷器等艺术品备受市场追捧相比,书法收藏市场呈现出暗淡之势。对此,业内人士给予了关注。著名书法家张济生,刚刚将唐代孙过庭《书谱》中3000多字草书“翻译”成魏书,百忙之中坐于案前,同笔者开始了关于这个问题的对话。
' b* c3 Y' F7 o/ V# J3 s$ a 昔日胜景不再书法市场呈冷态
8 D: a7 n$ }  k8 I& [ 据报道,今年以来,由于书法与其它艺术品相比,出现成交价格和成交率双低局面,全国各地的大型拍卖公司都取消了书法专场拍卖,仅在其中穿插少量的书法作品。据了解,现在书法专场之所以少了,主要在于书法的价格不高,买家追捧得也少,加之其它艺术品尤其是中国画、油画等的火爆,相比之下,书法对拍卖的成交量和成交率的贡献越来越少了。
6 c- M+ S: t1 B" u0 S- t 书法市场遭受的如此冷遇恐怕是古人无法预想的。依据中国古代史料,纯艺术性书法市场形成于六朝时期。南朝宋、齐间市井流行谚语“买王得羊,不失所望”,足证当时王献之、羊欣师徒作品在市场上的口碑。至唐代,书法市场继续发展,绘画市场大致成型。由此可见,古代同期书法市场的发展要成熟于绘画市场,而古人对于书法的看重也胜于画作。张济生分析说:“古人收藏以字为主,画次之。”明代董其昌珍爱米南宫的《米临十七帖》,严嵩则珍藏梅花本《兰亭序》。历代皇帝中也颇多习书者,早有唐太宗李世民,近有乾隆大帝,都视书法为上品,据说乾隆书房中悬挂的全是书法而不见绘画踪影。一代雅士郑板桥一生画兰、竹、石,却自言绘画为闲暇之乐,习字则是用功之时。
0 t/ d; G9 Z& d" \8 |; @ “夺人耳目者是书法。”在张济生看来,书法的观赏价值不容忽视。以汉字为载体的书法艺术,从诞生起就承担着很多功能,如镇宅、辟邪等。古人房屋大厅中一般不以画幅作装饰之用,而大多数悬挂“耐看”的书法佳作,“真正的好书法能撑起殿堂,而绘画通常是‘补壁’之用。”
0 w2 h9 u/ E) t 三大问题并存鱼目混珠乱阵脚
: m+ I7 ]/ W8 \) V6 z' e0 { 作为中国画基础和中华文化精髓的中国书法,在古代被推崇备至,缘何到了现在变得不见声色?张济生认为主要有三个原因,首先是人们对书法这门抽象艺术欣赏能力不够,对书法以小见大、以大见小的综合观察理解能力不够。看不出书法的好坏,对什么是好字、什么是坏字说不出所以然。9 f- Z1 ]1 B6 k
 其次,怎样的书家、何种作品能获得市场的认可和青睐?对于书法市场而言,这个问题最重要。目前,书法市场上的作品良莠不齐,对于其蕴含的价值也没有一个科学统一的鉴赏标准。张济生说,有的字像“死蛇挂树”一般,却受追捧;而有些上乘之作的艺术和审美价值则不被认可。还有,目前中国书法中官本位现象严重,导致书法市场环境朝不健康方向发展。
8 g! b1 B8 c! E8 h- k7 A 此外,书法一级市场买家不成熟,盲目跟风名人作品。他们购买的选择标准主要是作者身份,作品艺术本身的水准高低只在其次。比如,曾国藩是清朝一代重臣,名气大,可以体现一种身份,因而他的书法买者如云;齐白石的画好,价格高,很多人觉得其书法肯定也会好,于是追者无数;而对于一些当代书家也是惟“名”是尊。针对此种甚嚣尘上的风气,张济生疾呼:“书法名人和名人书法要分清,不能混为一谈,鱼目混珠肯定会扰乱市场阵脚。”, y( m/ I7 w5 p: I7 q7 F' _
 启动书法市场艺术价值是核心; Q8 q% r7 E( D" \3 g0 Q# o; a
 今年,两位当代书坛重量级人物刘炳森、启功相继仙逝,其作品表现出的迥异拍卖行情成为业内关注的话题。启功生前作品每平方尺在10000元到15000元之间,在其逝世后洛阳纸贵,翻了足足一倍还多。对此,张济生认为,国学大师启功在文史上的崇高学术地位,以及他的书法作品所表现出的艺术价值是关键原因。启功对自己的总结是“一诗二画三书法”,他著作丰富,通晓语言文字学,甚至对已成为历史陈迹的八股文也很有研究;不仅做得一手好诗词,同时又是古书画鉴定家,尤精碑帖之学。虽然他曾言:“说我是画家我当之无愧,说我是书法家我愧对此名。”不过,由于深厚的学术积淀,使他的书法秀美、圆润,其中贯注的书卷气令人心怡。正因为他的书法和传统文化一脉相承,艺术性高,所以很受海内外藏家欢迎。$ y" ~' K" m2 M9 S# N4 k! m
 相比之下,当前书法界一些怪现状导致人们对书法的审美趋向出现偏离。张济生认为,书法家水平实力的欠缺也是造成书法市场低落的一个原因。受功利驱使,书法被庸俗化的现象甚为严重,许多人把书法当作一门绝技来耍,例如有的用口、用脚、用手等来写,在基本功和各种学识、修养还达不到的情况下,片面张扬个性,显示风格,似乎越狂怪越有水平。
2 W" v( ^: s, d' ?$ z3 ?. k 日前有消息称,中国美术馆将建书法专馆,并通过由欧阳中石和沈鹏担纲的邀请展正式开启书法收藏之旅;再联系到前不久一篇关于画展的报道所提,书法落款不合格者谢绝参加画展……这些迹象着实令人欣喜,其暗含的社会对于书法艺术认知度的提高,足以让我们感受到振奋的力量。市场呈螺旋上升之规律表明,随着人们对书法艺术审美水平的逐步提高,随着书法经营行为不断规范以及中国艺术市场进一步向纵深发展,书法市场日趋回暖应该不是虚谈。! ?, ]# O0 ?: l) b3 r# o
发表于 2005-11-18 08:18 | 显示全部楼层

书法市场不该这么冷

我感觉书法市场还是太热闹!应该到冰库里去冻一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5-11-18 09:33 | 显示全部楼层

书法市场不该这么冷

书法市场的热很快就会到来的!这只是黎明前的黑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5-11-18 11:07 | 显示全部楼层

书法市场不该这么冷

买者注重的是作者的名气和地位,把重要的忽略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5-11-18 12:49 | 显示全部楼层

书法市场不该这么冷

官本位现象严重啊,现在的书法名家有多少愧对此名?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5-11-18 21:53 | 显示全部楼层

书法市场不该这么冷

楼主所提的"三大问题"确实存在.这三大问题很难改变.近期很难改变,将来也很难改变.这是书法市场无法解决的问题.
) t0 \" a' C4 m$ h4 K3 H不过历史上书法市场也不是很热,历朝历代也就是那么一两个书家能"热';起来,当代有个启功"热"也该知足了,想让8000位中国书协会员都“热”那是做梦  Q4 S4 j3 c. [" X& t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快速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本站网友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书艺公社的立场及价值判断。
网友发表评论须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各项有关法律法规;尊重网上道德,严禁发表侮辱、诽谤、教唆、淫秽内容;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引起的法律责任;您在书艺公社论坛发表的言论,书艺公社有权在自身所属的网站、微信平台、自媒体等渠道保留、转载、引用或者删除;
参与论坛发帖及评论即表明您已经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

·版权所有2002-2019·书艺公社网(SHUFA.org) ·中国·北京·
Copyright 2002-2019 SHUFA.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电子邮件:shufa2008@126.com

甲骨汉字对应表 | 说文解字注速查表 | 繁简字转换表 | 干支公元对照表 | 岁时表 | 常用礼语 | 中国历代年号速查表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