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艺公社

 找回密码
 快速注册

快捷登录

搜索

正在浏览本主题的会员 - 0 在线 - 0 会员(0 隐身), 0 游客

  • 只有游客在线
楼主: 有鱼

[讯息]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6-9-5 22:22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黔墨 于 2006-9-5 17:35 发表
黔墨来顶! 

张国辉书法—— “我玩墨、我创作,我快乐!”不要管什么名碑古帖,我以我心写书法!自然而精彩、大家风范!!大顶。
桑文才书法—— 作品是第一次注意和看到,篆书线条、用墨都极有味道,先生写 ...

老兄是一路拍来呀!:lol:lol:lol;P;P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9-5 22:52 | 显示全部楼层
张国辉先生的作品写来随意、闲适,有点有意无意之间的感觉,看不到明显的出处,且又写的颇有现代感,我比较喜欢他的对联,但总的感觉是笔画有时不够精到,有点野,结字有些也可商榷。我买过张先生的《墨、档案、张国辉卷》,本来是抱着好好学习一番的心理买的,到头来看完了竟也没有记住什么,也没有多少引起我激动的作品,只是感觉平平淡淡,我想,可能这也就是张先生现在的状态吧。
      桑文才先生的作品没有太注意,很少看到,就上面两幅作品来看,写的颇有才气,但我总是觉得写甲骨文、大篆、金文、小篆之类高古的字还是笔画扎实、沉稳、有力道些好,偶还是喜欢王友谊先生的篆书,风流潇洒而不失传统,笔画劲健却又飘逸灵动。笔画飘了就感觉浮了。
      忘了谁说过,现代写二王的东西男的首推陈忠康,女的当数孙晓云,没有出其右者。我颇佩服陈先生的功夫,扎实的二王功底,漂亮结实却又不失活泼的线条,变化多端的结构,看到作品,一股浓郁的晋人气息扑面而来,但最近看到陈先生的一些作品(发表的),总觉得线条没有那么精到了,可能是陈先生也在探索吧,只是不知道按陈先生现在的路数将来会如何发展,我很关心,也很关注,相信很多人会关注。
      肖文飞先生的功力是有目共睹的,我感觉先生的草书要好于行书,好像更能体现水平和性情。
      梁培先先生的行书也是典型的二王一路,颇见功力,当中那张应当是楷书吧,很有点流行书风的意思,但感觉体现不出梁先生的水平。
      崔伟先生小楷的笔画和结构总感觉有些部分还是缺少细致、精到,而且缺少自己的特点,能写这般程度的全国算来不会太少吧。相比之下,我更喜欢那幅行草对联,风格虽不太强烈但温文尔雅,落落大方。
      付书铭先生的第一幅行书偶不喜欢,感觉下笔做作且缺少贯气,第二幅作品的风格很少见,虽感觉笔画像是甲骨文的刻画,但是很有味道。对联的笔画很有点入木三分的意思。
      有鱼的作品偶很喜欢,很关注(有点拍马的意思),好话不说了,我觉得有鱼的行书中接近行楷一路的更好些,以后可以在行草上多给我等一些惊喜。
      接近晚上11点了,刚刚看到此帖,由于图片的清晰度和水平的局限,说的不对的地方还请诸位老师见谅。
         山东省莱阳师范学校    姜海龙    265200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9-6 01:04 | 显示全部楼层
张国辉老师作品:第一幅,整体苍茫大气,不计工拙,追求天真自然。墨色秀润,不足之处是飞白处的几个字,结体稍显呆板,有失灵动。第二幅,生涩并用,风神超拔,奈何横的变化突兀有待解决。第三幅,我非常喜欢,用笔用墨具佳,天然古朴,气韵流动。
陈忠康老师作品:写二王意境幽远,非常人能比。第2幅用笔有些单一,变化不丰富。最喜欢第3幅,用笔变化多姿,结体自然生动,体现了灵动浑厚的和谐统一。
张东明老师作品:前三幅作品用笔劲健灵动,整体张弛有度,不激不厉,已有自家风貌。但总体感觉,整饬有余,缺乏一些灵动和天然之美,如能借鉴张国辉老师的一些字的结体和姿态,相信更能动人心魄。
符书铭老师第一幅作品我最喜欢,典雅而生动,取法明清,又有谢无量的影子,但能融会贯通,高手中之高手。但是有一书写弊病,就是收笔有所雷同,缺乏韵致。
其他几位老师,在下眼拙。
以上不当之处,请各位道兄指正。
期盼能得到各位老师的作品或作品集,一饱眼福。
郭立军   河北省体育局 石家庄体育南大街8号 050011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9-6 10:52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hebeiwangyong(淘古) 于 2006-9-5 22:22 发表
老兄是一路拍来呀!:lol:lol:lol;P;P


哈。
张东明他们八人办展览不易、送作品爽快!
我“拍”即为“顶”!
:lol:lol:lol
如果兄认为小弟评得差,有与你意见不同之处,你也指出来讨论、讨论也行啊!欢迎的。
:handshake:handshake:handshake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9-6 11:03 | 显示全部楼层
张国辉书法: 大顶。
桑文才书法: 有味。
陈忠康书法: 厉害。
肖文飞书法: 才情。
梁培先书法: 求道。
崔 伟书法: 不易。
符书铭书法: 喜欢。
张东明书法: 佩服!
——黔墨自感评得很认真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9-6 12:01 | 显示全部楼层
俺已经准备了送给朋友们的两张作品,一张隶书对联,一张草书斗方.还是比较卖力的.哥们来看.
第一张隶书.大概接近四尺整纸,四川长纤维.
ZA7Q0479c.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9-6 12:09 | 显示全部楼层
第二张,大概有60乘以80那么大,四川毛边.
ZA7Q0482c.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9-6 12:11 | 显示全部楼层
梁兄好呀,好久不久,甚念!
这副隶书写的好!有意趣!!
请用网站短消息发你在北京的联系方法给我,谢谢!
什么时候回宁波,一定要告诉我,我为你接风!--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9-6 12:40 | 显示全部楼层
首先,这种展事很棒,数字也吉祥,还有奖品,太好不过了.我就不客气了
1、张国辉先生的作品生中见传统功力深厚,那种任笔为性的线条却严谨,有法度。特别是枯处最妙。我以为如果以黄翁的墨论用墨,加上先生的章法就更妙了。
2、桑文才先生的大篆有意思,以前也见过,以砖銘为体,似乎不以小篆用笔为宗,以墨取胜,这种字很难处理两个命题:呼应与布白,但先生做到了,感觉第三、第四件好些,第一件中高、乃二字墨色用得莫名其妙!
3、喜见忠康先生的作品。先生字出乎二王,但不囿于王字的用笔。世人学王字大底都迷恋王字用笔的精妙,却失之甜媚、油滑。先生结合宋人的理解,深得王字精髓,格外要好!
4、肖文飞先生的墨迹古雅,大草应是出自怀素,灵动,遒劲。行书字字铿锵,方圆结合浓疏相间,格外有味!
5、梁培先先生的字应是出自晋人尺椟,用笔精到,大字有锱篆气息,大气!
6、崔伟先生的字出自二爨,率真,质朴!
7、符书铭先生的作品以拙胜,以北碑用笔造势,抑扬顿挫。篆书结字方正,带人回到战国的战争纷乱的历史中。
8、张东明先生的作品章法取自韭花帖,读后如走田间,清新舒畅,结字如谦谦君子,恬静,闲适!
通篇学习所悟,请众方家正教!

通信地址:安徽铜陵市宝山路85号铜陵职业技术学院  刘忠义(收)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9-6 19:22 | 显示全部楼层
忠康书法以二王为底,上溯秦汉,下逮宋元明清,其优点在于他平常虽也在写徐渭、傅山、倪元璐、何绍基等家的字,但没有把格调降下来,依然还是二王的气息。这在同辈人中是出类拔萃的。一分汗水,一分收获,他之所以能取得今天的成绩:一是下了比别人更多的苦功。他在浙美读书时,无论唐楷、魏碑,还是阁帖,无一不临,而且他是活学活用,能抓住传统中的最精华部分。二是心态好。他虽有足疾,但从不自暴自弃,平常能保持一种豁达开朗的心境,不琐碎,也不斤斤计较,人缘很好。有了成绩也不骄傲,也不盲从“时风”,能静下心来写字做人,在这方面他比别人要好得多。三是爱读书,肯钻研学问,笔头也很勤,文章也写得不错,这种追求全面发展的素质是他今后能继续进步的关键。忠康还很年轻,希望以后多加努力,时常检查自己,百尺竿头,更进一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快速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本站网友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书艺公社的立场及价值判断。
网友发表评论须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各项有关法律法规;尊重网上道德,严禁发表侮辱、诽谤、教唆、淫秽内容;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引起的法律责任;您在书艺公社论坛发表的言论,书艺公社有权在自身所属的网站、微信平台、自媒体等渠道保留、转载、引用或者删除;
参与论坛发帖及评论即表明您已经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

·版权所有2002-2019·书艺公社网(SHUFA.org) ·中国·北京·
Copyright 2002-2019 SHUFA.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电子邮件:shufa2008@126.com

甲骨汉字对应表 | 说文解字注速查表 | 繁简字转换表 | 干支公元对照表 | 岁时表 | 常用礼语 | 中国历代年号速查表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