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艺公社

 找回密码
 快速注册

快捷登录

搜索

正在浏览本主题的会员 - 0 在线 - 0 会员(0 隐身), 0 游客

  • 只有游客在线
楼主: zwm

臨張玄墓誌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06-10-1 15:37 | 显示全部楼层
在洒金宣上写了一遍。
04.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6-10-1 15:37 | 显示全部楼层
在洒金宣上写了一遍。
05.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6-10-1 15:38 | 显示全部楼层
在洒金宣上写了一遍。
06.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6-10-1 15:41 | 显示全部楼层
在洒金宣上写了一遍。
07.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6-10-1 15:41 | 显示全部楼层
在洒金宣上写了一遍。
08.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6-10-1 15:42 | 显示全部楼层
在洒金宣上写了一遍。
09.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6-10-1 15:42 | 显示全部楼层
在洒金宣上写了一遍。
照片 001.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10-5 17:05 | 显示全部楼层
唐末经过五代十国到宋初,“尚法”书风一直沿袭下来。过于严谨的法度必然会限制人的创造性。宋初的书坛,缺乏引领时代风气的书法大家。欧阳修认为:“书之盛莫盛于唐,书之废莫废于今”,感叹当朝没有可以与前朝书法大家相抗衡的书法家。欧阳修感叹“莫废于今”的局面没过多久就发生了变化。这种变化产生的根本原因正是因为苏轼的出现。浙江大学古典文献学博士后张传旭:“紧跟着晋唐这样一个文艺繁荣、大师辈出的时代之后,要想在艺术上自成一家,有所突破,那必须独辟蹊径。所以最早是由苏轼提出了尚意的口号。” 以苏东坡为代表的宋人书法,追求的是以文章才学为根基的个体心性的自然流露,这就从根本上突破了唐朝以来以书写法度为要义的风气,而将艺术素质作为书法要义推到至高无上的位置。宋朝的文人们更愿意写出属于自己的那份闲情逸致,在书中同样流露出属于自己的率真性情。这也就是“尚意”书风的思想基础。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10-5 17:31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位仁兄练了多长时间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6-10-6 08:50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jianzaifeng 于 2006-10-5 17:05 发表
唐末经过五代十国到宋初,“尚法”书风一直沿袭下来。过于严谨的法度必然会限制人的创造性。宋初的书坛,缺乏引领时代风气的书法大家。欧阳修认为:“书之盛莫盛于唐,书之废莫废于今”,感叹当朝没有可以与前朝书 ...

好文章。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快速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本站网友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书艺公社的立场及价值判断。
网友发表评论须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各项有关法律法规;尊重网上道德,严禁发表侮辱、诽谤、教唆、淫秽内容;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引起的法律责任;您在书艺公社论坛发表的言论,书艺公社有权在自身所属的网站、微信平台、自媒体等渠道保留、转载、引用或者删除;
参与论坛发帖及评论即表明您已经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

·版权所有2002-2019·书艺公社网(SHUFA.org) ·中国·北京·
Copyright 2002-2019 SHUFA.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电子邮件:shufa2008@126.com

甲骨汉字对应表 | 说文解字注速查表 | 繁简字转换表 | 干支公元对照表 | 岁时表 | 常用礼语 | 中国历代年号速查表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