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艺公社

 找回密码
 快速注册

快捷登录

搜索

正在浏览本主题的会员 - 0 在线 - 0 会员(0 隐身), 0 游客

  • 只有游客在线
查看: 22539|回复: 10

呼唤书法的正大气象 ■文先国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6-9-11 09:5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快速注册

x
呼唤书法的正大气象 * \7 p  q. K  g, D
■文先国  
$ U/ I* w+ [) n" ?5 S  5 o+ Q2 K( O% o6 Z5 W, o) y
  现在中国到底有多少书法家,我看恐怕没有人能计算出个大概。庸人自扰,其实没必要。我总是看到一种非常普遍的现象,表扬别人或自封为著名书法家的,书法报刊上比比皆是;行书草书写得潇洒飘逸能入眼目的书法作品,也确实很多很多,值得羡慕和表扬。然我又总是在瞪着眼睛久久地搜寻,谁能写出我心目中书法的正大气象?终归是很难发现,不免让我心中阵阵惆怅。
7 x# E9 k2 y7 r" L
- a$ \5 q0 s2 u# _/ y  都说王羲之的《兰亭序》,颜真卿的《祭侄稿》分别为行书第一第二,我也相信但于此并不跟着起哄。我总会用别一样的思维,去探寻书法正大气象的源头活水。君不见,王羲之的《黄庭经》、《乐毅论》倒真是其书法正大气象的正脉。颜真卿的《勤礼碑》也更能体现其堂堂正正的精神面貌。欧阳询、欧阳通父子,倘若不是楷书的骨气,绝对不会弄得何绍基用“迴腕”的异样执笔法琢磨书法平生。王献之的十三行也是小楷,让楷书写得骨力十足的柳公权顶礼膜拜。宋代文人尚意过于尚法,尽管苏黄米蔡们才情绝伦,终不敌晋唐正楷法书方大正直气象。看来八百一千年的古人不如早他八百一千年的先贤,也要为自己找借口。人的虚荣,与生俱来,自古然也。宋徽宗算是一个特例,他仿佛看到了这个情况,变体“瘦金”,悦人眼目,到现在也是流芳千古了。做皇帝有些偏软,书法倒是有一番气象。我最近在北京荣宝斋,见熊伯齐先生用瘦金体写了一幅作品,有点像徽宗再现。在现在的情况下,熊先生那标价几万的小条幅就算不错了。但在先贤基础上变法的正大气象,还是千呼万唤出不来。我们崇拜书法的正大气象,依我看,从宋代开始,就是敬服晋唐的楷法正则。可宋代人随时光飞逝,因心远而书法去正大气象亦远矣。
( A4 {6 c, z$ B5 E! e
3 u2 _* x# d( l* f4 W1 K5 M  再看元代的赵孟頫,书画齐名,正楷的书法与工笔的绘画,在当时是一根书画艺术的标杆。特别是其正楷书法的正大气象,才掩盖住了许多所谓“贰臣”的骂名。元代上百年,只不过一个赵孟頫罢了。书法能写出点气象的,真是百年难再。赵孟頫在宋元过渡时期似回光返照。
7 z+ Z' a$ G2 w* T+ a+ C& |/ w* ^' g( k. \2 Z/ Z7 T! r8 a
  到了明代,科举考试很正常很正规。科举考试文章书法,并驾齐驱。明代科举考卷与民间写的墓志铭,都规规矩矩行事,很多墓石上还画格子再书丹,一丝不苟。文徵明被推为明代小楷的极致,文徵明八九十岁小楷还少有比肩者。所以文徵明的名望很高,除其学问外,文徵明的书法,为文徵明文化的正大气象,是一个相当好的门面,这自然指的是文徵明的小楷,而并非他很内行的行草书。9 _% J  ?3 U; U) k& B
  \' L- c- `& C' s+ V, }
  在开馆不久的北京首都博物馆,陈列着一件昔日科举考试卷,列一甲二名(榜眼),令人刮目的是其书法,恭楷千字,一笔不苟。文章流芳千古可能不行,那书写的态度与效果,绝对要让我们今天众多的书法艺术大师们汗颜。我在那件书法考卷前,追忆现今大师之风姿,实在想不出何人可以比肩。我们今天夸下海口的书法大师或曰巨匠,不是口口声声批评馆阁体吗?如果我们稍稍有点良知,可能会发虚。我还以为,我们见到不少明代清代人题写的堂堂正正的匾额,我们还敢不作点对批判馆阁体的反省吗?启功先生的学问与他的谦逊可为成正比。启功先生就说到今天还没有几人能写得好馆阁体。正因为启功先生的谦虚态度,他写行楷表现的效果就算20世纪末期书法正大气象的流风遗韵。当然,启功先生肯定要在王羲之、颜真卿、赵孟頫、文徵明等先贤们跟前行跪拜礼的。- v# C4 j: H3 K, G5 e

3 b) \/ ]. G! o3 |2 c0 N: D  我们今天很多有名有钱的书法艺术大师,真不知自己几斤几两,光晓得我的字多少千多少万元一平方尺,不讲究比较古人的素心与姿态,不晓得在先贤正大气象的正楷面前检点平生。甚至有的大师还把赵孟頫的“頫”右边繁体的“页”简写,文徵明写成“文征明”,当代的钱锺书又误写成“钱钟书”等等常识错误,大师分不清,又不见你写出让我惊讶的正楷篇章,叫我如何从心底里敬服。说了这么多,我又在书法界门外,依我这几十年也翻书写字的小人愚见,行草字写得受表扬的太多太多了;书法家,你真有本事,写出几篇让我注目的有正大气象的楷书来,权作文化书法、艺术书法、原生态书法的一些交代。小人小见识,这样的话,还不见有人说。
发表于 2006-9-11 10:17 | 显示全部楼层
赞扬馆阁休,可以再商榷.! z# z; ~  L6 A) a# l7 s7 V1 A. D0 g

/ f0 Q( f! f$ x3 ?* q提出"素心"和"正大气象"概念,有现实意义.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9-11 10:39 | 显示全部楼层

正大气象

谁能写得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9-12 20:56 | 显示全部楼层
在当代谁能写来精到的馆阁体他就是大家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9-17 18:51 | 显示全部楼层

这算不算正大气象


# L, F) `. p, G2 Y0 o/ g3 O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 ?" P' y1 J  M) V1 q
% |2 \7 g" A; Q- w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 v: ]& u# Z( e* m( B9 v3 ]1 a
7 x6 T( m, I) X. l7 ~: e" e. u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2 O# i* @9 n0 y" p
3 E/ ^% b( l5 }4 g2 J7 I3 i8 W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 N+ @- O9 d0 E( E# A5 O

! ^" C) N3 @- z3 g$ O) f0 V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9-18 09:46 | 显示全部楼层

书法的突破?

书法的突破?6 P# H6 b; W* n0 v2 H) L" y
本人认为书法经历了3阶段:
' P. g0 r# n9 _. G: b5 V% `1。力求完善阶段:魏晋以前的书法在顺应自然从无到完善的基础上,以不矫不妄铸型,变化无方,流变无体。可以说书法完善的最高境界就是韵,还有比韵更高的境界吗?!如此的还有诗歌等文艺。因为在哪个时期,他们无法可寻,无章可依。只能力求完善,力尽超脱。这是后来书法以及诗歌望尘莫及的一点。我想这就如同登山一样,当两个人同样达到最高点的时候,只有平起平座,因此也就没有超越可言。9 v2 [* A) w3 O; ~/ @! c* r: }
2。规律化阶段:唐人是聪明的,他们将前人的成果加以总结梳理出规律,然后将某一特点或强化或突出。“法”由此而生。他们虽然同样在力求完善,但他们是在“法”中求善。, r! I- @$ R8 {( t- Q1 h. c$ g; T
3。突破阶段:自宋以来,每个艺术家从初学到生命的完结一生孜孜一求的就是突破--突破,念念不忘的就是自成一家,独自成体,殊不知这恰恰违反了艺术规律,从宋人尚意到清人之怪,宣纸润色,以及画字,口书,指书,左右开弓,手脚并用,杂技等等,光怪陆离,于是怪诞横生,走火入魔,从此逾走逾远。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12-13 22:47 | 显示全部楼层
说到点上了....精!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12-15 10:49 | 显示全部楼层
顶上去!!!!!!!!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12-15 11:00 | 显示全部楼层
这帖子有大见识,大气象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12-17 16:16 | 显示全部楼层
一看题目就想顶!没办法只好一顶再顶!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快速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本站网友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书艺公社的立场及价值判断。
网友发表评论须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各项有关法律法规;尊重网上道德,严禁发表侮辱、诽谤、教唆、淫秽内容;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引起的法律责任;您在书艺公社论坛发表的言论,书艺公社有权在自身所属的网站、微信平台、自媒体等渠道保留、转载、引用或者删除;
参与论坛发帖及评论即表明您已经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

·版权所有2002-2019·书艺公社网(SHUFA.org) ·中国·北京·
Copyright 2002-2019 SHUFA.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电子邮件:shufa2008@126.com

甲骨汉字对应表 | 说文解字注速查表 | 繁简字转换表 | 干支公元对照表 | 岁时表 | 常用礼语 | 中国历代年号速查表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