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艺公社

 找回密码
 快速注册

快捷登录

搜索

正在浏览本主题的会员 - 0 在线 - 0 会员(0 隐身), 0 游客

  • 只有游客在线
查看: 20884|回复: 2

颜、柳楷书为何悄然远去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6-1-25 17:2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快速注册

x
[ADMINOPE=纪伟|朝花夕拾|奖励积分 5|.|1138346727]颜、柳楷书为何悄然远去: G7 ?  d4 p5 y3 Q; V

$ r! \0 w! K$ a$ s                                                             梅耀辉! g: g! f2 W9 w

( E" o) i& `5 V& o7 h/ O5 U# U) `        楷书在唐代走向成熟并且出现空前绝后的繁荣,中、后期的颜、柳楷书更是唐代楷书的杰出代表。颜、柳书在书法启蒙方面的作用功不可没,正如中央美术学院邱振中教授所说:“学习书法大抵都从颜柳入手。”可是当我们打开装帧精美的国家大展作品集时,已找不到颜、柳的痕迹了,颜、柳书为何会悄然远去?: r+ q1 _3 s1 K0 h* K
        一、宋、元、明的行书化。楷书在唐代已得到充分的发展,内质耗尽难以为继了,要想维持唐楷的青春已不可能。于是,宋代书家把书写的对象转移到行草,在观念上强调“我书意造本无法”(苏轼《石苍舒醉墨堂诗》),变唐人的重法为尚意,所作楷书灵动便捷,结体注重意趣,明显带有行书意味。刘熙载《艺概·书概》说:“苏近颜,黄近柳,米近褚。”但唐人风格经过苏、黄、米的变通与改造已大有改变,或潇洒飘逸、或跳跃跌宕、或纵横开阖,以至元代的赵孟兆页、鲜于枢,明代的祝枝山、文徵明乃至董其昌、王铎所作楷书都略带行书意味。楷书自唐以后就开始衰变了。. C4 N( a- `  ]3 x8 z" l
        二、清代碑学余音绕梁。清以前书坛为帖学所笼罩,盛行一千多年的帖学之美,得到了充分的表现,经验的凝固、技法的完美束缚了人们的创造。于是,阮元、包世臣、康有为等人顺应时代,扛起了碑学的大旗。从此碑学兴盛一时。“文革”之后中国书法从睡梦中醒来,并迅速发展,不过,它仍立足于清代碑学,站在前人的肩膀上。而颜、柳书与碑派书法大相径庭。- t1 Y( K  z* v
        三、西方艺术的“入侵”。鸦片战争后西方列强打开了中国紧闭的大门,具有先进思想的中国人开始提倡向西方借鉴和学习。西方的审美观念和艺术形象不断地影响着中国的传统文化。浪漫主义和印象派等抽象艺术无疑成为当代书法变革借鉴的切入点。日本人“前卫派”书法无疑是借鉴和学习了西方艺术,其强烈的视觉冲击力和极其浪漫的线条使它在日本书坛很快占有一席之地。中国书家也很快进行这一尝试。思想的活跃与颜、柳楷书法度和规则的森严也背道而驰。' E, q% C1 t6 r8 S% M: |2 k1 w/ [, [
        四、出土文物成为书家的新宠。20世纪,地下文物不断出土。与书法相关的有:殷商甲骨文,两周金文,秦汉简牍、帛书,魏晋南北朝墓志造像和宋初的敦煌遗书等。这些书法文物不仅数量多,而且书法的质朴、稚拙、苍茫、厚重、天真浪漫,使人们耳目一新,为书家向“师心自用”发展、强调个性、注重创新提供了不可多得的第一手资料。自然剥蚀所带来的残缺之美和苍劲神气的审美价值启发了书家们的想像能力。新出土的书法自然使得书家改变传统的学书观念而另辟蹊径。+ d" {# v: W$ S  j
        五、快节奏的生活环境。高度发达的经济,快速发展的社会,竞争无处不在。拥挤、压抑的生活空间,漫天遍野的各种噪音,工作、生活的压力使现代人的生活越来越远离原始的自然状态,使人们更加浮躁而不能超然物外“中得心源”。而具有楷书之极规的颜、柳楷书却与现代人的生活节奏格格不入。而颜、柳楷书森严的法度不能抒发当代人所追求的休闲、舒放的情感。# `$ s/ p3 ?( |+ G1 @# V
        六、多元开放的审美。现代社会开放多元,各种学术观点异彩纷呈,百家争鸣。大家都在寻求新的切入点去创造,而颜、柳楷书作为世世代代学书的入门之课已成为“陈规旧俗”。米芾在《海岳名言》中尖刻地批评:“颜鲁公行书可教,真便入俗品。”“柳公权师欧,不及远甚,而为丑怪恶札之祖,自柳世始有俗书。”虽为偏激之言,但也说明颜、柳流行之广已使人厌恶,开放多元的审美则更加青睐于鲜为人知的资料。颜、柳书看来确有些“俗”了。1 Q, g8 |. s: j& N2 c
       书法艺术作为人类精神的产物,不可能脱离文化背景,不可违背时代的审美观念。颜、柳楷书的远去我想正是时代审美的转变。  
% v+ A; L- I+ P9 ?$ c
+ |2 |2 U' d) ]- b
发表于 2006-1-27 16:59 | 显示全部楼层

颜、柳楷书为何悄然远去

好,的确有道理,但回归是一种信念,也是一种责任,俗?雅?标准何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1-27 21:04 | 显示全部楼层

颜、柳楷书为何悄然远去

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快速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本站网友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书艺公社的立场及价值判断。
网友发表评论须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各项有关法律法规;尊重网上道德,严禁发表侮辱、诽谤、教唆、淫秽内容;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引起的法律责任;您在书艺公社论坛发表的言论,书艺公社有权在自身所属的网站、微信平台、自媒体等渠道保留、转载、引用或者删除;
参与论坛发帖及评论即表明您已经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

·版权所有2002-2019·书艺公社网(SHUFA.org) ·中国·北京·
Copyright 2002-2019 SHUFA.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电子邮件:shufa2008@126.com

甲骨汉字对应表 | 说文解字注速查表 | 繁简字转换表 | 干支公元对照表 | 岁时表 | 常用礼语 | 中国历代年号速查表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