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艺公社

 找回密码
 快速注册

快捷登录

搜索

正在浏览本主题的会员 - 0 在线 - 0 会员(0 隐身), 0 游客

  • 只有游客在线
查看: 20446|回复: 0

(清)吴先声——敦好堂论印(节选)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4-1-27 10:4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快速注册

x
敦好堂论印(节选)  X6 z: T5 c& K2 ~  H
(清)吴先声0 l: Z% c9 W4 k! `! u* l
  (开头一段略去)' s0 H3 `: L2 [& ~( A5 P. g
  印之宗汉也,如诗之宗唐,字之宗晋。学汉印者须得其精意所在,取其神,不必肖其貌,如周昉之写真,子昂之临帖。斯为善学古人者矣。
1 t7 h& j8 p% e0 p' G( q8 P  古人作印不求工致,自然成文,疏密巧拙,大段都可观览。今人自作聪明,私意配搭,补缀增减,屈曲盘旋,尽失汉人真朴之意。
! R1 M3 h& k; b; A  章法者,言其成章也。一印之内,少或一二字,多至十数字,体态既殊,形神各别,要必浑然天成,有遇圆成璧、遇方成圭之妙。无龌龊而不合,无臬兀而未安。斯为萦拂有情,但不可过为穿凿,致伤于巧。
/ A' B  u/ F' ~: M0 b/ j  古印原无多种,有玉印,有铜印,有凿、有铸、有翻砂、有拨蜡,要皆用摹印篆体,平方正直,如端人佩玉,可亲而不可犯。唐用朱文,古法渐废。今人更妄立柳叶、铁线、烂铜、急就等名,更以中壮末锐、转折为蜂腰鹤膝自以为刀法,有识者见之欲呕矣。% v9 G# u9 e8 G
  运刀之妙,宜心手相应。文有朱白,印有大小,字有疏密,画有曲直,当审去住浮沉婉转急徐,大则鼓力宜重,小则措刀宜轻。疏贵有密理,密贵有疏致。曲则流连而有筋脉,直则健拔而有精神。勿泥死板,勿涉软俗。力与意两尽,则刀法之能事毕矣。今人更立飞刀、舞刀、送刀、迎刀种种名色,不知汉人曾作如此伎俩?殊可笑也。《学古编》曰:“汉篆多变古法,许氏作说文救其失也。”今作印不原本许氏,是不识字也;学汉印而单学其错字,是东施之学西施也。- H- _& N5 p5 P
  (此处略去一段)
9 A! G! ]2 W. Z( U9 J& `, P  许氏不可违,然古人论字多有增省假借之法,彼原有意为之,非偶误也。......此类甚多,要皆别有天趣,不得讥其错误。今诚取其有意思者用之何妨于妙,非背说文,正善学说文也。然汉印中字,有可用者,有断断不可用者。总之,有道理则古人为我用,无道理则我为古人用,循俗则陋,泥古则拘,非好学深思、心知其故者,不足以语此也。
% K7 F( c% ?3 M$ Z, S3 U  李斯小篆,唐宋朱文多用之,若作白文则太流动。6 g: S* x* Q0 I2 K9 h/ N
  钟鼎古文,皆周秦款识,原不施之印,后人每取用之,今作朱文亦复不免,但须得体,不可杂凑,狐裘续羔,缁衣补缟,则献笑大方,良复不浅。% v; l) W2 S( `7 ?
  《学古编》曰:“白文印必逼于边,不可有空,空则不古。”今印谱白文多有空者,其故有二:大抵玉易碎,镌者不得不就中;顾氏本属木板,势难逼边。余所见古铜印无不逼边者,乃信吾子行之言为当。. @8 W: Q2 K/ W+ j3 O) p" V
  朱文须清雅而有笔意,不可太粗,不可盘曲致类唐篆,不可逼边,亦有四傍出笔粘边者,则边宜细于文;不粘边者,文宜瘦于边,粘边朱文“建业文房”之说也。粗边朱文,近日之习尚也,不必相非,各存其体可耳。/ l8 ?- o' U# Y% _
  白文转折处须有意思,非方非圆,非不方不圆,天然生趣,巧者得之,起刀住刀当亦然。
* G$ Y3 C7 B; X/ s) m; `. |* U  白文任刀自行,不可求美观,须时露颜平原折钗股、屋漏痕之意。然此语难会,须得之自然,立意为之,恐伤软弱,非匠石不知其巧。
1 H! `9 `- [4 ]  y& f+ ^% f7 C  汉白文印有一笔二笔入妙者,用之得当,则通章生色,于戏难为俗人言也。2 @7 A# h- p, y
  (末尾一段略去)1 \' c3 i, C" I$ @) ?$ {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快速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本站网友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书艺公社的立场及价值判断。
网友发表评论须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各项有关法律法规;尊重网上道德,严禁发表侮辱、诽谤、教唆、淫秽内容;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引起的法律责任;您在书艺公社论坛发表的言论,书艺公社有权在自身所属的网站、微信平台、自媒体等渠道保留、转载、引用或者删除;
参与论坛发帖及评论即表明您已经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

·版权所有2002-2019·书艺公社网(SHUFA.org) ·中国·北京·
Copyright 2002-2019 SHUFA.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电子邮件:shufa2008@126.com

甲骨汉字对应表 | 说文解字注速查表 | 繁简字转换表 | 干支公元对照表 | 岁时表 | 常用礼语 | 中国历代年号速查表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