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社币
-
- 信誉指数
- 点
- 好友
- 帖子
- 主题
- 精华
- 阅读权限
- 60
- 注册时间
- 2007-12-14
- 最后登录
- 1970-1-1
- 在线时间
- 小时
- 积分
- 7630
- 点评币
-
- 学币
-
|

楼主 |
发表于 2006-9-19 13:47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书法初学者 于 2006-9-18 07:16 PM 发表
我最近一直在思考关于行草书中韵的问题。虽说行草书以势为主,但韵的追求也是必不可少的。如何保持行草书中的韵呢?我个人以为“度”是一个很重要的因素。所以,我对行草书学习的一个主要认识是行草书应是在收放之中进行的,即放了一段时间后就应收一段时间,然后再放一段时间,交替进行。否则易失之于狂野或拘谨而有损于韵。明清调几大书家中王铎的书法成就最高,收放有度不能不说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
同意老兄的意见,这也是小弟最近着重思考的问题,只是一直未解决好!
很有意思,最近在看张瑞图,仔细比较了其中年(署款果亭山人及张瑞图)和晚年(署款白毫庵主)的作品,风格差异是很明显的。中年跳荡激越、云烟满纸;晚年却不激不历、平和自然,然风规自远!过去我是很喜欢其中年作品,很少注意其晚年作品的,现在却刚好相反,觉得晚年更耐人寻味、更可堪咀嚼。由此引发了我以上对行草书中韵的一些不成熟思考。
对这一点的总的看法,我们的意见是相同的.
但欣赏和评判是一回事,而创作和学习又是一回事.我的观点是,每个阶段都应该去做适合那个年龄和身份的事,而不是相反,没有张狂过也就没有年轻过,你说呢?!
山鸟兄现在的作品很大气、线条和结构张力也很强!很动人心魄!但局部稍显毛躁,整体也还缺乏一些继续咀嚼的余味。所以我个人以为山鸟兄在现阶段的放已很到位、很成熟了,是该增加作品内涵的收一下阶段了。山鸟兄还年轻,目前先收一下,将来再放完全也还来得及的。
实在不敢提到位和成熟两词,增加内涵倒是目前急需要解决的问题.放是小弟最终的追求,但目前的确想收收.:handshake
几件斗方(或是中堂),给我的印象几乎都是线条的提按、顿挫、疾涩、浓淡以及结体的安排、夸张,很少见到书写的自然性。作品局部的技巧性是令人佩服的,但作品整体表现出来的自然性和韵味却是令我失望的。
我倒认为自己的最大问题是随意了些.虽然这几件习作的线条提按、顿挫、疾涩、浓淡变化较大,结体夸张,但都非有意安排,只是自己的本来面目.
小弟最大的弱点就是着意安排的能力不够,所以每次有意进行创作时的作品大多失败,由此对那些从作品本身形式和作品外在形式都能做得很精美的朋友佩服有加.
大家对山鸟兄都是很欣赏和很期待的,所以山鸟兄的帖回复率相当的高,非常有人气啊。我再来添勺油加把火,把它烧得更旺些。大家看了我的这个发言一定要回啊。
谢谢朋友们的关爱,所以小弟丝毫不敢偷懒.嘿嘿!:lol:lol:lol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