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艺公社

 找回密码
 快速注册

快捷登录

搜索

正在浏览本主题的会员 - 0 在线 - 0 会员(0 隐身), 0 游客

  • 只有游客在线
查看: 24421|回复: 18

今天是九一八 勿忘国耻 (毛泽东祭黄帝陵文)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6-9-17 23:4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快速注册

x

. a# T! T9 o. a3 j; @: _今天是九一八 勿忘国耻  (毛泽东祭黄帝陵文)

, }- k8 ?/ B) k! Q* W4 N! r& B2 D( H( t% {0 ?( U

. e/ n3 v. V2 i; w) [  R
" C1 @3 _% N) R% d" R
祭黄帝陵     1936年12月

  e1 p, C5 D0 _' X* q0 }% Q$ ]# Z; B9 g7 q, W$ k  i
中华民国26年4月5日,苏维埃政府主席毛泽东、人民抗日红军总司令朱德敬派代表林祖涵,) a  J% E/ |2 r6 Y) {
以鲜花时果之仪致祭于我中华民族始祖轩辕黄帝之陵。# R4 H6 c+ M: O4 z

2 q! x" |& G$ t' a, R8 m6 C 赫赫始祖,吾华肇造。胄衍祀绵,岳峨河浩。
5 m* k7 t5 l0 ]" t 聪明睿知,光被遐荒。建此伟业,雄立东方。# d" a* t- G/ x
 世变沧桑,中更蹉跌。越数千年,强邻蔑德。+ G( b3 u5 g' x0 `- g
 琉台不守,三韩为墟。辽海燕冀,汉奸何多!
( ?1 ~. _5 R$ v 以地事敌,敌欲岂足?人执笞绳,我为奴辱。
/ o6 y" {- _* W/ u  C 懿维我祖,命世之英。涿鹿奋战,区宇以宁。
. v: a& U* P& q7 J6 m 岂其苗裔,不武如斯:泱泱大国,让其沦胥?
& i  {) j2 U+ C6 A5 A 东等不才,剑屦俱奋。万里崎岖,为国效命。; c! v3 J7 n! ^  @
 频年苦斗,备历险夷。匈奴未灭,何以家为?, [3 ^' S, Z5 H5 a0 m
 各党各界,团结坚固。不论军民,不分贫富。- x/ g) E: T' `0 ^
 民族阵线,救国良方。四万万众,坚决抵抗。
& |, `1 P, X" @. o 民主共和,改革内政。亿兆一心,战则必胜。
0 K! g% J2 O5 f# }1 f 还我河山,卫我国权。此物此志,永矢勿谖。: o. v1 l* F, t: Y0 T/ u
 经武整军,昭告列祖。实鉴临之,皇天后土。' p; G$ w6 g2 Q+ m. e+ {3 O& v% U, ~$ t
 尚飨!
jihuangdil_Aq4i5ww5NCuv.gif
发表于 2006-9-17 23:48 | 显示全部楼层
还差15分钟九一八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6-9-17 23:50 | 显示全部楼层
勿忘国耻九一八,
. C6 k: R+ W  E0 }6 R8 l" b8 w写写画画算个啥.
1 |* A$ ?) S* b* B愿骑长鲸跨海去,1 d! @! d% n$ e
狂杀东京三十万

; n8 \$ P- a1 Y% U; D* m4 R* J* h' e5 a1 n+ ?
[ 本帖最后由 丁剑 于 2006-9-18 01:52 编辑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9-18 00:26 | 显示全部楼层
都是废话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9-18 01:04 | 显示全部楼层
国耻日.应该记得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9-18 04:36 | 显示全部楼层
勿忘国耻,, o, i3 L3 h. {
应当自强不息.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6-9-18 06:18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我是猪猡 于 2006-9-18 02:26 发表+ C3 e0 l, ?: U2 ?9 U: M
都是废话
- K/ ^" F4 |. h8 J% d4 l' n( L
你真是猪猡不如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6-9-18 06:54 | 显示全部楼层
*“9.18事变”反思----中国为何三日亡国*-----------------------引自雪候鸟博客
* |% y! c6 D" T, @' z6 s# g6 } 3 W, K3 v5 K& d
事变经过
: ^7 J- W) l4 r1 H6 j    日本军阀为发动“9·18事变”做了周密的准备。事先组织了多次“参谋旅行”详细调查了东北地区的兵要地志情况;特意安排熟悉东北地区情况的本庄繁担任关东军司令官,因为他曾经做过张作霖的军事顾问。1931年4月,从日本本土调来了适合寒冷地区作战的第2师团(又称仙台师团,二战时日本军队是按地域招募的)。驻朝鲜的第19和第20师团也秘密向中朝边境调动,以便支援关东军。为了攻击坚固的北大营,日军从旅顺要塞秘密运来2门240毫米重型榴弹炮,并安装在沈阳站附近的军营里。! b8 Y6 g4 E, y  |5 W/ P
    1931年9月18日夜,日本关东军突然袭击沈阳北大营的东北军第7旅,1夜之间日军就占领了沈阳城。1周内,日军占领了吉林、辽宁两省的30座主要城市、12条铁路线。11月19日,日军占领黑龙江省齐齐哈尔。1932年1月3日,日军占领锦州。2月5日,日军占领哈尔滨。" r* y: z- p2 r9 d0 R4 J
    由于蒋介石下达的“不抵抗”命令,东北军没有集中兵力对日军进行统一协调的反击行动,驻扎在辽宁、吉林的东北军仅少数部队进行了自卫,并很快撤离的大城市和主要交通线。驻扎在黑龙江的东北军进行了江桥抗战、哈尔滨保卫战等几次大规模战斗,但最终因孤军奋战而失败。这样,“9·18事变”爆发4个月之后,东北三省大部分地区被沦陷了。
" h% G) L3 q6 o; |- q - ~1 F: g$ W1 [7 a. E; ~
不抵抗主义5 F: L9 u; L/ K, M0 E2 W
    虽然日本的军事传统一贯采取不宣而战、突然袭击的手段,但是日本在事变前的军事行动并没有瞒住中国军队的眼睛,“9·18事变”之前几个月,当地驻军不断发出日军可能异动的警报。可是当时中国最高领导人蒋介石,不但不作任何应变部署,相反一再命令东北军不许抵抗,同时把30万军队调往江西,准备发动对红军的第3次围剿。“9·18事变”发生后,蒋介石也没有采取任何抗日军事行动。只是通过外交部向当时的国际联盟控告日本侵略。蒋的不抵抗主义遭到,全国上下一致反对,***元老胡汉民批判蒋为“三无主义”,即:“无办法、无责任、无抵抗”。面对国内压力,蒋打出了“外交”、“**”“亡国论”三张牌。蒋多次喊出“我们的敌人不是日本,而是***”,汪精卫甚至说中国抗日是为俄国打仗。1932年1月11日蒋在浙江奉化发表《东北问题与对日方针》的演讲时,抛出了著名的“3日亡国论”:“以中国国防力薄弱之故,暴日乃得于二十四小时之内侵占吉、辽之范围,若再予绝交宣战之口实,则……必至沿海各地及长江流域,在三日内悉为敌人所蹂躏。”
1 s9 O4 ^/ s* [: T
: Q. @7 E! |9 f% ?0 Y  {, e# \1931年中国能抵抗吗?
" U2 ]1 f$ `/ n1 _) O" n- m    “9·18事变”爆发时,东三省的日军正规军只有第2师团的两个旅团和6个守备大队共1.04万人,在乡军人(退伍军人)1万人,警察3000人。共2.34万人。能迅速支援的日军只有驻朝鲜的2个师团,共3万人。而驻扎在东三省的东北军有20多万,平津一带还有东北军11万主力部队,可以迅速回师关外。因此兵力方面中方占绝对优势。
& v; U: R5 C! v0 ^! B% j! {9 ?    总体上,中国军队的火力是不如日本军队的,但是在“9·18事变”时,由于蒋介石的不抵抗主义,仅沈阳一地白白丢掉的武器就有飞机260架,重炮、野战炮250门,炮弹10万发,步枪15万支。这些武器如果用于对日作战,在日本大举增兵之前的1~2个月内,火力上也可以完全压倒东北和朝鲜的日军。918事变前,东北军将领黄显声将军秘密把20万支枪分散到各县,为后来的抗日义勇军和抗日联军准备了大量的武器。3 s, V2 a! N7 M' b# I
     火力强和火力弱的军队之间的差异,不是能不能打,而是用什么方法打。以30万东北军,完全可以采用主力军的运动战结合民众的游击战与日军周旋。东北人民曾经组织起大量的抗日义勇军和抗日联军进行了长期斗争,但因为得不到正面战场主力军的援助而失败。抗美援朝初期,跨过鸭绿江的中国人民志愿军只有25万左右,1950年中、美军队之间的火力差距远远大于1931年中、日军队之间的差距。就人力、财力、物力而言,从“9·18”到“7·7事变”,中国军队没有一天不在打仗,只是这些力量大多数没有用在抗日的战场上,而是白白消耗在内战中。东北3000万人口中,如果以10%的保守比例计算(二战中德国征兵达到其总人口的16%),本来能够用于对日作战的兵龄男子就达300多万,几乎相于8年抗战中中国军队的总伤亡。“9·18”之后,日本从关内骗到关外的劳工又有300万,这些人力都被送到矿山、工厂、或修筑秘密工程,为日本侵华战争服务,节省了日本大量劳动力用于战场。战后在东北地区日本工、矿企业及军事基地附近发现的万人坑中就有50~60万具劳工的遗骸。$ B8 ~7 q( V8 H" g0 D$ x; a: M
   
! F' r$ f3 e2 U: r5 F1931年日本国力3 D8 F7 N! c- t+ R1 a4 `
    由于1923年东京大地震和1929世界性经济危机的连续打击。整个20年代日本都不得不压缩军费开支,甚至裁减军队。30年代初期的日本并没有完成工业的军事化,重工业只占其工业的38%,军费只占财政支出28%。如果日本经济按正常经济规律运行,其生产能力根本无法满足全面侵华战争需要。例如1931年日本军费为4.54亿日元,仅生产步枪3613支,机枪514挺,火炮90门,坦克12辆,飞机410架。甚至弥补不了一次大规模战役的消耗。& e7 ?$ m( I7 j. w9 u* F
    1932年“1·28事变”时,由于19路军积极抵抗,日军4易主帅,3次增兵。在战局僵持不下时,日本藏相高桥是清曾说:“我国海外信誉正在急剧下降,目前在海外筹划资金已不可能,这样下去,军费连3个月都维持不了”。' u2 {; B4 ?% d. N, Y( m2 g3 h
    由于日本的财政能力和侵略扩张野心之间的矛盾,造成军方和政府的矛盾激化,不断发生倒阁、兵变和刺杀事件。1930年由于滨口内阁压缩海军军费,签署了《伦敦条约》,同意限制日本海军规模,因此日本海军杀死了滨口幸雄首相。1932年“5·15兵变”,日陆军杀死犬养毅首相。由于不能满足日本军阀对战争经费需求,在1936年日本皇道派军人发动的“2·26兵变”中藏相高桥是清被作为“国贼”乱枪打死。1930年到1937年间,日本共有2位首相2位藏相被杀。0 ]0 ]6 d  V; ^: t3 H! |" \
    政治动荡的背后的实质是日本财阀改变了的投资方向。财阀为了自己的利益,总是投资于风险小、利润大的行业。“9·18事变”日本轻易夺了东三省,使日本财阀改变了主要依靠商品和投资掠夺中国财富的老办法,转变为主要依靠战争掠夺的手段为主。因此他们在经济上投巨资于军工产业,在政治上抛弃了政党政治,转而支持法西斯政治。这是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必不可少的政治、经济准备。
/ H  [% U7 ^6 M   “918”是日本侵略扩张的又一场赌博。占领东三省,使日本获得了巨大的财富、资源、劳动力、商品市场,帮助日本摆脱了30年代世界性经济危机,政治、经济、军事上完成了向军国主义道路转变。支持了日本以后的侵略战争。1937年日本军费增加到32.7亿日元,从1931年到1937年,日本军费增长了7倍,步枪生产增长了10.8倍,机枪增长了3.2倍,火炮增长4.3倍,飞机增长2.8倍,坦克增长38.9倍,汽车增长20倍。这时日本才初步具备了发动大规模侵华战争能力。
1 o( T) N1 E6 P/ A  e   
1 j& Q  D2 i$ C什么时候开始抵抗?1 {$ `" R' c/ J
   投降派有个著名的三段论:
9 \. q9 g5 \6 z: a# d0 t(1)因为弱小,所以需要发展
/ }; X3 [' ~5 W1 B2 W(2)因为需要发展,所以需要和平
2 _, b: T5 L. x, I( m(3)因为需要和平,所以必须投降。
7 O6 B* ^  m' v% ?: f( |; W    投降派这个三段论是一种孤立、静止的看问题的思想方法,这里有两个致命的错误:
( S! p6 ]# n; A1 r1 Y& k2 n9 S- h6 b   (1)他们假定敌人也是静止的。但是敌人的胃口不会因为第一次得到的利益而满足,既然轻易取得了利益,自然就会不断打上门来。历史上无数先例证明投降派总是麻烦不断,越是怕打仗越是要挨打。
( n1 D& ]+ F8 m9 e5 y$ F1 s   (2)他们假定投降的代价小于发展的成果,但实际上投降付出的代价远远高于投降后发展的成果。除了物质利益之外,还有国际信誉、政权的道义基础、军民士气等等软实力的损失。4 k9 \+ ^% B1 L2 W( K
    正确的结论是——必须从受到侵略的那一秒钟就开始抵抗。当一个国家面临侵略时,大多数情况下都是因为敌我力量对比处于不利境地,在这时已经不能追求什么最好选择,只能使事情不要变得更糟。这就是毛主席提出的:“人若犯我,我必犯人的原则”。  \1 X$ W5 y8 n1 B+ d5 e9 W

) V# H. I9 A. ^  p( l3 a/ z光明的道路) B+ d; b2 m% w: w4 R6 s0 N: `' o
   “9·18”以后的每次危机中,中华民族都曾经站在光明与黑暗两条道路的十字路口上,我们已经知道不抵抗主义和消极防御是一条给整个中华民族带来深重灾难的黑暗道路,那么光明的道路是什么呢?这就是采取积极防御战略,和平时建设和保持强大的国防力量,战争时主动出击御敌于国门之外,不使战火危及国土。! c4 F# I) ^  }# p7 I
    在现代条件下,虽然敌方飞机和导弹等先进兵器打击范围很远,但我方也同样可以用远程打击兵器威慑敌方基地和本土,最终同样达到保护国土的目的。我们未来反侵略战争,究竟采取什么战略方针,我赞成“积极防御”四个字。——邓小平。; {0 T; K4 w8 ?( {& O8 K
    九一八事变2006年08月15日 星期二 01:03 P.M. 九·一八事变指1931年9月18日在中国东北爆发的一次军事冲突和政治事件。冲突双方是中国东北军和日本关东军。根据冲突爆发的日期,史称「九·一八事变」。由於当时中国东北地区称为满洲,因此日本方面将这次事变称为「满洲事变」。
8 f9 V' W5 T2 ?% S    九·一八事件爆发後,日本与中国之间的矛盾进一步激化,而在日本国内,主战的日本军部地位上升,导致日本走上全面侵华的道路。这次事件爆发後的几年时间内,东北三省全部被日本关东军佔领,因此被中国民众视为国耻,直至今日,九月十八日在中国许多非正式场合都被称为「国耻日」。在国际上,这起事件经常被拿来与纳粹德国的国会纵火案相提并论。
. ^% C$ p) ?% c% O$ A  d, ~
' ]+ Y" `* Y, T9 i$ Q8 P事件背景  日本控制东北铁路  d0 L$ v" [( Q& l% J! O, f
    1905年,日本在日俄战争中获胜,通过日俄讲和条约,将中国旅顺、大连等地的租借权和长春-旅顺的铁路及附属设施的财产权利占为己有。此後,日本创立「南满洲铁道株式会社」,并有关东军负责铁路沿缐的警备。# ?. Q: A) e9 a1 {8 m2 N

+ s+ ^) g2 L& e, R: O0 r皇姑屯事件与东北易帜: ~# C+ f4 d3 I% X  ?
    当初,日军与东北军阀张作霖维持了合作关系,但渐渐的,日本开始将张作霖视为障碍。1928年,关东军将张作霖乘坐的列车炸毁,张作霖重伤不治身亡,史称皇姑屯事件。日本关东军希望籍此事件造成东北出现群龙无首的局面。, I. q2 u7 T% O4 x3 Z5 q
    皇姑屯事件并未引起日军所期待的东北混乱,相反,1928年12月29日,张作霖的继承人张学良突然宣佈全东北易帜,接受中华民国国民政府的领导。张学良进一步对日本採取不合作的态度,并开始在南满洲铁路附近建设新的铁路设施,通过低廉的价格与之竞争,导致南满洲铁路陷入了经营危机。感到危机感的关东军不断提出抗议,但张学良并不愿意妥协。因此日军石原莞尔、板垣征四郎等人决定发动战争来夺得主导权。! H4 @. u0 P/ B8 |3 Y5 v9 q5 H

$ L! T7 g5 O& e2 ?! O2 b. K万宝山事件8 W! b% c3 s+ W5 C
    1931年,中国人郝永德,未经政府批准,骗取万宝山村附近12户农民的土地,并违法转租给188名朝鲜人耕种水稻。这些朝鲜人开掘水渠,截流筑坝。这一工程侵害了当地农户的利益,马家哨口200余农民上告。吉林省政府批示:「令朝侨出境」。然而日本驻长春领事田代重德,派遣日本警察制止朝鲜人撤走,且限令於7月5日前完成筑渠。7月1日,中国农民400余人,联合起来平沟拆坝。7月2日,日本警察镇压平沟的中国农民,双方对峙,後日本增武装警察,在日本军警保护下,工程於7月5日完成。同时,日本通过朝鲜日报记者金利三,捏造新闻,说朝鲜人在万宝山被杀,掀起朝鲜半岛大规模的排华活动,当地华侨死伤数百人。日本却以此次诬陷中国伤害朝鲜侨民。
1 K' v9 [1 F5 [5 ^+ d6 m
; O$ K. ~2 F. e7 d3 Z中村事件; C' G5 _, S, w% a# _2 v
    1931年6月,日本关东军中村震太郎大尉和井杉延太郎在兴安岭索伦一带作军事调查,被中国东北军兴安屯垦公署第三团团副董昆吾发现并扣留,在证据确凿情况下,团长关玉衡下令秘密处决中村震太郎。日本藉机宣称东北军士兵因谋财害命而杀死中村,威逼中国交出关玉衡,併在日本民众中煽风点火,用「中村事件」和「万宝山事件」诬陷中国「损害日韩移民」。
. f  ~# m) l! e * E* A/ ?& B# `
柳条湖事件
% v, M; s* ?* h  p; U    1931年9月18日傍晚,日本关东军虎石***立守备队第2营第3连离开原驻地虎石台兵营,沿南满铁路向南行进。夜22时20分左右,不部队长官柳条湖分遣队队长河本末守中尉为首一个小分队在奉天(现渖阳)北面约7.5公里处的柳条湖南满铁路段上引爆小型炸葯,炸毁了小段铁路。并将3具身穿东北军士兵服装的中国人尸体放在现场,作为东北军破坏铁路的证据。
: Y, N, l. x; `    爆炸後,驻扎中方北大营和渖阳城的日军兵分南北两路,向中国军队驻地北大营进攻。南军为平田幸弘指挥关东军第2师步兵第2旅第29团,北军为岛本正一指挥的铁路守备队第2营。
/ n/ _2 W# J, b7 ?8 n# g    当时,北大营驻守的东北军第七旅毫无防备,被打得措手不及。而事前张学良曾训令东北军不得抵抗,驻守部队并未做出激烈反击。第七旅三个团中有两个团按指示撤走,只有王铁汉的620团未及时接到撤退命令,被迫自卫抵抗,最後突围撤走。由於执行不抵抗命令,北大营逾万名守军被只有500多人的日军击溃。
/ M) u' e) {( r; X* N. [* i 8 j/ V" U/ E% u4 o2 }
辽宁、吉林主要城镇沦陷: ^9 v+ Q. F% }* m
    日军在渖阳当独立守备队向北大营进攻的同时,关东军第2师第3旅第29团向奉天城攻击。9月19日凌晨,关东军司令本庄繁下令:辽阳的第2师主力增援对奉天的进攻;独立守备队第3营进攻营口、第4营进攻凤凰城、安东(现为丹东);第2师第3旅主力、骑兵第2团、独立守备第1营分别进攻长春宽城子、二道沟、南岭等地。至9月19日10时,日军先後攻佔奉天、四平、营口、凤凰城、安东等南满铁路、安奉铁路 (安东-奉天)沿缐18座城镇。长春地区的东北军自发反击,战至次日,长春陷落。9月21日,东北边防军驻吉林省副司令长官公署参谋长熙洽率部投敌,日军第2师主力佔领吉林。% k, s' i' {5 ]
日军侵佔下的渖阳市区
( D6 M1 }9 R! ]% K" @. k: K5 n
8 V5 D& s. C" z8 V" y/ g4 X黑龙江主要城镇沦陷
* X$ G+ {7 x. c+ ]/ B    10月1日,东北军黑龙江洮南镇守使张海鹏投敌,且奉日军命令派出3个团进攻齐齐哈尔。10月16日在嫩江桥,被黑龙江省防军击退。守军炸毁嫩江铁路桥的第1、第2、第5号桥,以阻止日伪军进犯。10月26日,关东军第2师第29团佔领四洮铁路(四平-洮安)沿缐主要城镇。11月4日,关东军嫩江支队攻击嫩江桥北守军。黑龙江省政府代主席兼代东北边防军驻江副司令长官马占山指挥3个旅,5个团共1.6万余人进行江桥抗战,战至11月18日,终因伤亡惨重而弃守省城齐齐哈尔,撤往克山、海伦。11月19日,日军攻陷齐齐哈尔。
: n( }! t+ L& {1931年11月嫩江桥抗战) C" q% d5 {* h3 t' w% ^2 R4 \
锦州、哈尔滨沦陷
4 T$ b2 [) j" @/ |2 k6 ]; m    张学良在事件爆发後离开奉天,带领属下转移到锦州。1931年10月8日,关东军派出12架轰炸机空袭锦州。对此,南次郎陆军大臣依然对若槻礼次郎首相声称「由於受到中国军队的防空炮火攻击,才不得已採取自卫行动。」,此後关东军发表公开声明,宣称「张学良在锦\州集结大量兵力,如果置之不理,恐将对日本权益造成损害。为了尽快解决满蒙问题,关东军有必要驱逐锦州政权。」此後,币原主张的国际协调主义外交政策受到了严重的挫折,日本在军国主义的道路上越走越远。日军攻佔黑龙江省主要城镇後,开始进攻辽西地区。12月15日,关东军进攻锦州。12月17日,日本陆军中央部由日本本土增派混成第8旅,并从朝鲜调第20师司令部、混成第38旅、重轰炸飞行中队以增援关东军。12月28日,第2师主力渡过辽河进攻锦州;12月30日,混成第39旅进攻打虎山(现为大虎山)。1932年1月3日,第20师司令部率混成第38旅佔领锦州。驻锦\州的东北军第12、第20旅和骑兵第3旅已奉命撤退至河北滦东地区和热河。1月28日关东军第3旅由长春向哈尔滨进犯,同时从辽西地区调第2师增援。当时为了转移国际社会对满洲的关注,日本在国际大城市上海挑起事端,引发了一二八事变。1月31日,依兰镇守使兼第24旅旅长李杜率吉林自卫军进行哈尔滨保卫战。激战五天,自卫军伤亡惨重,撤往宾县。2月5日,日军攻陷哈尔滨。2 K/ Y0 C  x! w) U1 [

9 k3 Q! `, e$ S# H满洲国成立
% \4 p$ F/ P. P/ K2 m    由於受到了国际舆论的普遍谴责,关东军不敢悍然武力佔领满洲全境,因此考虑建立傀儡政权。当时担任特务机关负责人的土肥原贤二大佐游说了已经退位的清朝末代皇帝溥仪。当时关东军以復兴满清为条件,说服溥仪回到东北。11月10日,溥仪从天津出发,11月13日到达营口,最後停留在驻守旅顺的日本军营内。" H" F4 \) b1 B9 |& \( C$ z' m) p
    1932年3月1日,日本扶植的满洲国正式成立。溥仪担任国家元首,首都定在「新京」(现在的长春),年号定为「大同」。上述宣言都在东北行政委员会委员长张景惠的公馆发表。国际联盟犟烈谴责日本政府的行为,并不承认满洲国政府。日本表示抗议并且脱离国联。3月9日,溥仪登基仪式在新京举行。1932年9月15日,日本与满洲国签订《日满议定书》,满洲国承认日本的权益,并允许关东军在满洲国内驻军。9月19日,中国驻国际联盟的全权代表施肇基向国联报告事件,请国联主持公道; 9月19日,中国外交部长王正廷嚮日本公使重光葵提出抗议; 9月21日,施肇基正式向国联提出申诉; 9月23日,中国政府就此事照会美国政府,希望对方深切关怀。" ^6 F4 N+ ^4 D9 L

0 P# O2 T9 ^& ?: O7 {% N* B不抵抗政策4 _  v  k% |" v; ~- w- e4 R
    事发当时,张学良称接获蒋介石电令:「无论日本军队此後如何在东北挑衅,我方应予不抵抗,力避冲突」。但在1991年其重获自由後,张学良在各种场合多次承认「不抵抗」的决策完全是其一人所为,与蒋介石无关。
2 s- `$ [4 j  W! R    当时报刊对事件及不抵抗政策的有关报导蒋介石当时以「攘外必先安内,统一方能御侮,未有国不统一而能取胜於外者。」为原则,以先消除***的反对势力,再集结力量对抗日本军等外来势力为方针。尽管日本在万宝山事件和中村事件多次挑衅,张学良仍於9月6日致电东北军参谋长荣臻及东北三省政务委员会:「现在日方对我外交渐趋积极,应付一切,极宜力求稳慎,对於日人无论其如何寻事,我方务须万方容忍,不可与之反抗,致酿事端。希迅即密电各属,切实注意为要。
  l8 ?8 q) k* H% A5 ?    在九一八事变中,张学良落下了「不抵抗将军」的评价.正是由於国民政府实行的不抵抗政策,日本关东军才敢於悍然发动侵佔中国东北的战争,以1万余人进攻有14万人中国东北军,併在短短半年内佔领东北三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9-18 08:10 | 显示全部楼层
当我们谈论日本民族的责任,我们想没想过我们中国民族自己的责任?首先你被别人侵略,当时政府F•B,国势衰弱造成了别人了侵略,其次日本人不认罪,特别是日本鬼子不认罪,很大程度上跟中国人不去讨罪有关系。你中国人都把这段历史忘了,你凭什么让日本人记住这段历史?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9-18 08:10 | 显示全部楼层
日本民族性格里面有一种蔑视弱者的思想在里面,日本有一本书,是对大东亚战争的总结,里面有一个右翼学者说,“中国弱,你被人欺负,你怪不得别人”。这句话给我印象非常深刻,在日本认为弱者是不值得同情的,你欺负他也是应该的。日本人认为他们是被美国打败的,不是被中国打败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快速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本站网友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书艺公社的立场及价值判断。
网友发表评论须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各项有关法律法规;尊重网上道德,严禁发表侮辱、诽谤、教唆、淫秽内容;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引起的法律责任;您在书艺公社论坛发表的言论,书艺公社有权在自身所属的网站、微信平台、自媒体等渠道保留、转载、引用或者删除;
参与论坛发帖及评论即表明您已经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

·版权所有2002-2019·书艺公社网(SHUFA.org) ·中国·北京·
Copyright 2002-2019 SHUFA.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电子邮件:shufa2008@126.com

甲骨汉字对应表 | 说文解字注速查表 | 繁简字转换表 | 干支公元对照表 | 岁时表 | 常用礼语 | 中国历代年号速查表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