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艺公社

 找回密码
 快速注册

快捷登录

搜索

正在浏览本主题的会员 - 0 在线 - 0 会员(0 隐身), 0 游客

  • 只有游客在线
查看: 4738|回复: 9

李刚田自述学书之路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6-9-20 18:1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快速注册

x
我学书起步很早,受家庭的熏陶,大概在4、5岁时就在大人的要求下写大楷、仿影、小楷等。正式喜欢书法是1960年左右,那时我大部分字帖都是自己双钩的,借人家字帖,回来自己双钩,大概攒了100多本,可惜后来都被当作“四旧”烧了。因为河南书法崇尚碑学,二王一路的书风对河南书法影响很小。回想起我的父辈,我的老师的那一辈,他们接触的都是魏碑一路的东西,很少接触帖的东西。放眼河南,东有开封龙亭的康南海恣肆雄强的碑刻,西有洛阳龙门石窟的造像记,自古以来碑学在河南都是根深蒂固的。北宋南迁后,风流都走向了南方,河南只留下了质朴和厚重。

近代康有为提倡碑学以后,河南作为抗战第一战区,以于右任为代表的碑派高手一时间都出没在河南。这对河南的书风起了很大的影响。比如说著名作家李准,尽管不是书法家,但出手就是一手魏碑字,那个时代有很多这样的人。魏碑等金石书法加上我从事的篆刻,对我书法影响很大。当然我也学过很长时间的唐楷,入门学的是《麻姑仙坛记》、《神策军碑》还有赵孟頫的《寿春堂记》,那时也只能见到这几种帖子,赵孟頫的书法对我现在还有影响。我刚开始写的比较多的是汉隶,张迁、曹全、石门颂都写过,最后从孔彪碑里得到了灵感,主要是疏密变化的灵感。我在写的时候,结构上追求是汉代的平实大度,用笔上追求汉简的飞动自由,让碑的凝重和简的飞动融合在一起。我没有完全学汉简,也没有完全去学碑的斑驳厚重。我楷书最后落脚在魏墓志上。对《张黑女墓志》、《元略墓志》、《元腾墓志》我都下了很大功夫,双钩摹写、放大复印摹写都试过,求一种笔下的定势。

我的篆书其实起步很晚,从秦汉刻石入手,现在看来那种学习方法很慢。刚开始不知道怎样下手,只是依样画葫芦,很工艺化的描出来。后来接触到清人的篆书,在用笔上受到很大启发。写篆书是一笔一笔的写,而不是一笔一笔的描。写篆书讲究微妙之间的顿挫变化,而不是像李斯小篆那样两头平直的去写。我的小篆主要是受邓石如的影响。小篆分两种流派,一种讲究“不激不厉,风规自远”以李阳冰为代表雍容的,另一种讲究“疏可走马,密不透风,计白当黑”以邓石如为代表的。邓石如影响了他以后很多写小篆的书家,我在审美思想上受邓的影响,但我没有直接学他。我的篆书还受到了吴昌硕、赵之谦还有赵叔孺的影响。长期反复的书写,最终形成了现在这样的面貌。

总的来说,我的书法追求一种平实大度的静态,追求静中寓动。这是一个不好解决的问题,要解决书法中“生”和“熟”的关系。技法必须要熟,如果不熟,则永远是一种粗劣、低层次的东西;只有熟练而不能追求艺术境界上的生辣,只能是一种中间档次。所以书法很难。既要追求技法的完美,又要追求艺术境界的放松。

技法不完美不行,现在有的写字的,基本功不到位,没有受过刻意的训练,只在情趣上下功夫,将来他的前景不会宽阔。有的字在展厅里很动人,因为笔墨效果好,但是印到集子上,就露怯了。笔墨的外衣剥落后,线条、结构的弊端暴露无遗。我的字可能在展厅里不那么夺目,但印在书上,还每每可看,我要求要准确、耐看,这是与古人吻合的。到博物馆里看古人法书,尺幅不大,看上去不是那么动人,但印在书上无论什么时候都是光彩照人。古人追求精致之中求变化。技法完美是伴随书法家终生的一个追求,境界是靠读书、读法帖逐渐加深的。书法到了一定程度后,和人的修养是密切相关的。

我的书法风格形成是不由自主的形成,我写字、刻印、写文章没有刻意追求风格,去设计风格。我已经60岁了,写了50多年的字,回头看去,我的书法、篆刻、文章有一种一贯制的风格贯穿在里面,是一种统一和谐的东西,这可能和我与生俱来的个性有关吧。


[ 本帖最后由 太室尊者 于  06:21 PM 编辑 ]
发表于 2006-9-21 09:12 | 显示全部楼层
技法不完美不行,现在有的写字的,基本功不到位,没有受过刻意的训练,只在情趣上下功夫,将来他的前景不会宽阔。有的字在展厅里很动人,因为笔墨效果好,但是印到集子上,就露怯了。笔墨的外衣剥落后,线条、结构的弊端暴露无遗。我的字可能在展厅里不那么夺目,但印在书上,还每每可看,我要求要准确、耐看,这是与古人吻合的。到博物馆里看古人法书,尺幅不大,看上去不是那么动人,但印在书上无论什么时候都是光彩照人。古人追求精致之中求变化。技法完美是伴随书法家终生的一个追求,境界是靠读书、读法帖逐渐加深的。书法到了一定程度后,和人的修养是密切相关的。


这一段特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10-16 12:06 | 显示全部楼层
感受良多   值得  敬佩 学习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10-20 09:19 | 显示全部楼层
忒好了,谢谢楼主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11-29 08:26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错墨阁主 于 2006-10-20 09:19 发表
忒好了,谢谢楼主

:lol:lol:handshake:handshake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11-30 14:23 | 显示全部楼层
顶一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12-27 17:15 | 显示全部楼层
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12-27 17:38 | 显示全部楼层
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1-7 12:10 | 显示全部楼层
太好了,谢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1-22 18:51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息州简在峰 于 2006-10-16 12:06 发表
感受良多   值得  敬佩 学习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快速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本站网友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书艺公社的立场及价值判断。
网友发表评论须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各项有关法律法规;尊重网上道德,严禁发表侮辱、诽谤、教唆、淫秽内容;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引起的法律责任;您在书艺公社论坛发表的言论,书艺公社有权在自身所属的网站、微信平台、自媒体等渠道保留、转载、引用或者删除;
参与论坛发帖及评论即表明您已经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

·版权所有2002-2019·书艺公社网(SHUFA.org) ·中国·北京·
Copyright 2002-2019 SHUFA.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电子邮件:shufa2008@126.com

甲骨汉字对应表 | 说文解字注速查表 | 繁简字转换表 | 干支公元对照表 | 岁时表 | 常用礼语 | 中国历代年号速查表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