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艺公社

 找回密码
 快速注册

快捷登录

搜索

正在浏览本主题的会员 - 0 在线 - 0 会员(0 隐身), 0 游客

  • 只有游客在线
查看: 20938|回复: 4

[原创]对《书谱》的批评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4-4-1 22:2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快速注册

x
[watermark]《书谱》“撰为六篇,分成两卷”。姑以六篇分之,得其大略:第一,“夫自古之善书者,汉魏有钟张之绝,晋末称二王之妙”。“绝”在哪里,“妙”在何处?本篇所述无非“逸少之比钟张,则专博斯别;子敬之不及逸少,无或疑焉”。第二,“余志学之年,留心翰墨”。在此篇中,孙过庭讲述了其“留心翰墨”之所得。除点画之征象外,还认识到“心昏拟效之方,手迷挥运之理,求其妍妙”的错误,并强调“君子立身,务修其本”。在孙氏看来,书法仍为“雕虫小技”,不足以为立身之本,至多不过是“贤达之兼善”而已。若终日沉迷于此而不务本,就会“徒见成功之美,不悟所致之由”。因此,他又以书之乖合五由之论来证明“徒立其工,未敷厥旨”。以现在多元的思想系统来观照书法,书法当然亦有其本。书家只有务修其本,才有可能“窥其奥”;若只将其作为“君子立身”的附庸,便不能建造书法自己的体系。第三,遍举《笔阵图》、《与子敬笔势论》之谬误,证明其“非训非经,宜从弃择”。第四,先言“执、使、转、用之由,以祛未悟”,既而,对王羲之诸帖“略陈数意”,点明“涉乐方笑,言哀已叹”的情绪对作品的影响。最后又综合而言“若运用尽于精熟,规矩谙于胸襟,自然容与徘徊,意先笔后,潇洒流落,翰逸神飞”。孙氏将“执、使、转、用”和哀乐情绪统一起来,很是难能可贵。第五,孙过庭根据自己的教学体验,论述初学者应采取的方法:“初学分布,但求平正;既知平正,务追险绝;既能险绝,复归平正。初谓未及,中则过之,后乃通会。通会之际,人书俱老。”并强调“察之者尚精,拟之者贵似”。他阐明了运笔的迟、速,笔力的骨气与遒润,批驳了偏执一端的做法。“偏工易就,尽善难求”,若能“傍通点画之情,博究始终之理,熔铸虫、篆,陶均草、隶”,最终乃达到“违而不犯,和而不同;留不常迟,遣不恒疾;带燥方润,将浓遂枯;泯规矩于方圆,遁钩绳之曲直;乍显乍晦,若行若藏;穷变态于毫端,合情调于纸上;无间心手,忘怀楷则。自可背羲献而无失,违钟张而尚工。”第六,从书法欣赏的角度,阐明了书法之不能离开欣赏,否则将大受其损。
" a3 R; m. `' B' }& F, W5 G夫书法之不为世赏多矣,而孙氏处书法盛行的唐代仍有知音难遇之叹,况今世乎?老子云:“下士闻道,大笑之;不笑之,则不足以为道也。”吾辈当共勉![/watermark]
 楼主| 发表于 2004-4-1 22:29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创]对《书谱》的批评

这是几年前读《书谱》时的一些感想,现录于此,请大家狠批。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4-4-2 00:12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创]对《书谱》的批评

我看了半天,你既没有批,也没有评,就是从中摘些文字,你到底想说明什么东东?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4-4-2 08:51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创]对《书谱》的批评

[这个贴子最后由狂草王在 2004/04/02 08:54am 第 1 次编辑]  K& x+ u( l( t0 k2 X
# P  m( n( M1 Q
“违而不犯,和而不同;留不常迟,遣不恒疾;带燥方润,将浓遂枯;泯规矩于方圆,遁钩绳之曲直;乍显乍晦,若行若藏;穷变态于毫端,合情调于纸上;无间心手,忘怀楷则。自可背羲献而无失,违钟张而尚工。”' b' z" i1 |3 W9 l
此话不假,我们又隐隐觉察到了“阴阳”大论的余音!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4-4-2 09:39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创]对《书谱》的批评

下面引用由kkk9k2004/04/02 00:12am 发表的内容:6 Y. c" f2 M) y( a
我看了半天,你既没有批,也没有评,就是从中摘些文字,你到底想说明什么东东?
  同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快速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本站网友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书艺公社的立场及价值判断。
网友发表评论须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各项有关法律法规;尊重网上道德,严禁发表侮辱、诽谤、教唆、淫秽内容;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引起的法律责任;您在书艺公社论坛发表的言论,书艺公社有权在自身所属的网站、微信平台、自媒体等渠道保留、转载、引用或者删除;
参与论坛发帖及评论即表明您已经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

·版权所有2002-2019·书艺公社网(SHUFA.org) ·中国·北京·
Copyright 2002-2019 SHUFA.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电子邮件:shufa2008@126.com

甲骨汉字对应表 | 说文解字注速查表 | 繁简字转换表 | 干支公元对照表 | 岁时表 | 常用礼语 | 中国历代年号速查表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