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艺公社

 找回密码
 快速注册

快捷登录

搜索

正在浏览本主题的会员 - 0 在线 - 0 会员(0 隐身), 0 游客

  • 只有游客在线
查看: 19805|回复: 3

由"为自己而写"一文所想到的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5-1-5 10:3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快速注册

x
[这个贴子最后由简从斋主人在 2005/01/05 10:42am 第 2 次编辑]5 E% [3 a; g0 M3 r7 v

, K) k4 l9 I# _读青少年书法报2004年第9期2版“为自己而写”一文有感* A, k8 [4 R) R" W% n5 i/ K# o4 H
“文学一旦走向功利,便会只见目的,不见过程;只见事理,不见事实;只见群体,不见个人,而这种走势正好与文艺的原理与要求背道而驰。”以上这段话虽然只是针对文学而讲的,但我想这种明智之见,也许对千千万万个正在研习书法与正在准备研习书法的人起到一种提示作用。+ Q3 g7 A6 S) G9 H6 ]7 z" f
艺术创作贵在能够坚持独立思考,能够表现出作者最真诚的生命感受与体验。但当这些都被世俗的功利目的所淹没了的时候。这时艺术恐怕已经不会再像朱自清所曾盼望的那样了“能够变化人的性情,转化或升华人的欲望,以避免物欲无限扩张造成社会秩序的破坏。”我们也许不知道那些由参加各种书法大展而显现出来的种种现象,其实正是一种社会大现象的缩影。因为今天更多的人们就好像街上扬起的灰尘,在茫然的人生路途上随波逐流。而在这个光怪陆离的花花世界里,到处弥漫充斥着的都是功利思想与拜金主义。所以那些崇高的精神理想与必需遵循的道德观念在财富与权力的双重挤压下也已经扭曲变形了。人们可以只见小利而忘大义,因为耐不住贫穷寂寞便改变人生的初衷而趋之若骛于荣华富贵。而作为社会的一份子学习书法的人也自然会被席卷进时代的大潮之中。在这种大的社会背景之下没有人会不对个人的名利充满无限的渴望。因为此时只有现实需要才是高过一切的需要,而那些看来虚无缥缈的精神理想与抓不住摸不着的道德操守,在财富与权势等现实需要面前却实在是显得渺小与可怜。) ]5 O' J3 z' n- t
今天纯粹能够“为自己而写”的人,也许就只有那些退了休衣食无忧的在老年大学里学习书法的老人们了。也许只有他们学习书法的目的才真的是为了陶冶性情放松身心。因为他们已经过了知天命的年纪而无需再为财富与权力苦苦追求了。但作为青年人与中年人,如果不是已经腰缠万贯或是身居显要。那么他们在学习书法时所带有的那种现实功利性就不可能没有。“为自己而写”多么美好的一个愿望,但对于很多练习书法的人而言,它却是那样的遥远。因为他们早已经没有了自己,又何谈为自己而写呢?但生活就是这样现实,现实的让人感到悲哀。
7 M* a9 F7 A7 V: Q/ |$ }或许我们真的应该坐下来静静的想一想了?为什么在我们周围说话的嘴巴很多很多可在思考的头脑却是那样的少?为什么我们之中有太多的人就像睡着的人那样行事和说话?又有多少人就像俗世洪流里的浮萍,像风中飘舞的尘埃被风吹的东飘西荡?然而这一切也就像台湾作家殷海光所说的那样:“这些问题在纸上解答都是容易的,坐而论道也不太难。只有在实际的情况出现,身历其境,受到临场的考验时,才可测出一个人的德操之高低深浅,但是功夫就在这里。”
  k# l# s& \+ ^% `
发表于 2005-1-5 11:00 | 显示全部楼层

由"为自己而写"一文所想到的

看过有感,忍一时之寂寞,享万古芳名.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5-1-5 19:33 | 显示全部楼层

由"为自己而写"一文所想到的

下面引用由明镜止水2005/01/05 11:00am 发表的内容:
2 k: G& _2 a! f看过有感,忍一时之寂寞,享万古芳名.
:em06: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5-1-6 16:53 | 显示全部楼层

由"为自己而写"一文所想到的

为自己而写的,才有个性、本性,也才自然。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快速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本站网友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书艺公社的立场及价值判断。
网友发表评论须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各项有关法律法规;尊重网上道德,严禁发表侮辱、诽谤、教唆、淫秽内容;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引起的法律责任;您在书艺公社论坛发表的言论,书艺公社有权在自身所属的网站、微信平台、自媒体等渠道保留、转载、引用或者删除;
参与论坛发帖及评论即表明您已经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

·版权所有2002-2019·书艺公社网(SHUFA.org) ·中国·北京·
Copyright 2002-2019 SHUFA.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电子邮件:shufa2008@126.com

甲骨汉字对应表 | 说文解字注速查表 | 繁简字转换表 | 干支公元对照表 | 岁时表 | 常用礼语 | 中国历代年号速查表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