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艺公社

 找回密码
 快速注册

快捷登录

搜索

正在浏览本主题的会员 - 0 在线 - 0 会员(0 隐身), 0 游客

  • 只有游客在线
查看: 21747|回复: 4

艺与道合尽抒笔墨情怀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5-1-7 10:5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快速注册

x
记得有一位批评家曾经说过“中国画因其追求表达形象之外的东西,所以赏读中国画不仅需要视觉还需要修养与哲学文化。”同样赏读中国书法也需要像黑格尔所说的那样要有一双音乐的耳朵与一双绘画的眼睛。因为中国所特有的这门书法艺术,乃是一门凝聚着中华五千年优秀文化营养集传统儒、释、道三家审美精神于一身,塑造汉字艺术形象和表现书法家审美意识的一种意识形态。所以这也就要求欣赏者在欣赏书法作品的同时,对于传统文化也要有一定的认识与了解。因为如果你缺乏对于传统文化的一定的认识与了解的话,那么你的欣赏也只会停留在事物的表面,而终将是一种肤浅的欣赏。无法得到深层次的审美感受与体验。
* Z+ `3 o. n# r5 |欣赏一件书法艺术作品也许对于普通的欣赏者来说,同欣赏一般的艺术品一样只是会被书法艺术作品中的客观层面所吸引即汉字的字形,并且都会由衷的对作品赞叹上一句漂亮。然而对于高级的欣赏者来说他们从作品中看到的却不仅仅只是这些,他们可以透过字形看到更深层次的作者主观心性的自由挥洒肆意张显即一种人的力量。但是也只在高质量的线条、笔致、墨韵等这些书法作品中的物质基础与作者的精神境界得到了充分的和谐与统一,欣赏者才能从变化无常的万千姿态中感受到一种精神力量的震撼和最深沉的心灵感动。6 J! S6 f# }( J; w- k3 b+ o) u1 s
但遗憾的是对于大多数书法欣赏者而言,他们并不能清楚的将写字与书法这两个截然不同的概念界定分开。并且有很多人依然固执的认为写字就是书法,书法就是写字。但孰不知早在一千多年前的汉、唐时,我们的古人就早已把单纯的写字“升华到很高的精神境界之中去了”所以在这里很有必要把书法的定义再次重申一遍“书法是以汉字为基础,用毛笔书写的具有四维特征的抽象符号艺术,它在体现万事万物“对立统一”的这个基本规律之上,同时反映出人的主体精神、气质、学识与修养,是高扬主体精神的艺术。”
8 ]3 J) {& R! O练习书法欣赏书法的目的,也许只有通过对书法真正意义的探寻从而得到对传统优秀文化的认同感、归宿感才是最有意义的。一件成功的书法作品其审美境界的高低,主要取决于其是否真正达到了“书者心画也”这个境界。但在这里要否定那些还未探得书法门径,就信笔为体任性胡来得及小丑们。因为他们与真正的书法家相比前者创造的艺术品而后者却是在制造垃圾。
( j. V0 S3 Y6 j8 f9 S0 }+ p' S真正的艺术创造者是不会去迎合与媚俗的,他们创造出的那些笔情墨趣都是为其内心所服务的,他们所追求的艺术境界就是其个人文化气质与审美取向的挚情流露。“书画之道在于精神有了精神才有意味作品才能张力弥漫大气扑人”而这种精神也就是我国传统文化中所强调的哲学意味与审美境界。而书法艺术之所以成为艺术就是要让人从中感受到一种高层次的形而上的主观精神壮态,也唯有这样书法艺术的生命之树才会常青才会有其继续存在下去的价值与意义。4 M4 j* G% Z4 C0 z& P! B2 ^

0 ^0 y8 v  }1 ]. h0 p
发表于 2005-1-7 11:48 | 显示全部楼层

艺与道合尽抒笔墨情怀

同意。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5-1-7 14:52 | 显示全部楼层

艺与道合尽抒笔墨情怀

[fquote]时移世异,对于传统经典能品出优游地儒、释、道三家审美境界、玄学趣味
- |- \7 N! w8 a: j对于当代作品,上面所提地文化土壤已经流失了,能品出啥泥?当代人地审美境界又是啥泥?[/fquote]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5-1-11 17:50 | 显示全部楼层

艺与道合尽抒笔墨情怀

非常有个性的理论观点,同时也具有时代精神与传统相结合的基石,书为心画是书者所认同的文化积淀,本人认为心神合一是书艺的最高境界,你的审美观点本人赞同!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5-1-11 18:12 | 显示全部楼层

艺与道合尽抒笔墨情怀

艺术之为艺术,远不止有平面感受就够了。富于个性创意的艺术或谓真正的艺术,是常不为世人的审美习惯所接受,或不为当时意识形态所接纳,甚至会招致世俗的抵制和拒绝。东方的徐渭如此,西方的梵高也如此。这是因为,艺术本身所包容的深厚的文化底蕴、人文内涵和自由精神,绝非仅有技术性的制造经验和生产方式可以实现,它只有在如道家的“心斋”或“坐忘”境界中,才会体味和品悟得到。这也是艺术的高雅性与世俗的观赏性难以完全调和融一的主要原因。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快速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本站网友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书艺公社的立场及价值判断。
网友发表评论须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各项有关法律法规;尊重网上道德,严禁发表侮辱、诽谤、教唆、淫秽内容;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引起的法律责任;您在书艺公社论坛发表的言论,书艺公社有权在自身所属的网站、微信平台、自媒体等渠道保留、转载、引用或者删除;
参与论坛发帖及评论即表明您已经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

·版权所有2002-2019·书艺公社网(SHUFA.org) ·中国·北京·
Copyright 2002-2019 SHUFA.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电子邮件:shufa2008@126.com

甲骨汉字对应表 | 说文解字注速查表 | 繁简字转换表 | 干支公元对照表 | 岁时表 | 常用礼语 | 中国历代年号速查表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