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艺公社

 找回密码
 快速注册

快捷登录

搜索

正在浏览本主题的会员 - 0 在线 - 0 会员(0 隐身), 0 游客

  • 只有游客在线
查看: 23438|回复: 0

[原创]赵之谦仙集山亭对联欣赏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5-8-10 14:0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快速注册

x
[watermark]  赵之谦仙集山亭对联欣赏
  N; D- k  z. Z- Z% S- Z3 s   清著名书法家赵之谦的此幅对联,章法布局错落有致,疏密巧成.结字紧凑,长短宽窄大小斜正组合自然绝妙.既有圆笔藏气的雍容,沉郁;又有方笔出锋的精气外涨,峻洒飘逸.视觉效果与审美感受俱佳,不愧一代大家.' M+ }8 q4 _9 F! q( S7 G
    首先,上联八个字"仙集之词藏吾丹篆".既是巧意安排,实是学养功夫的自然天构.开首的"仙"字,确似一仙风道骨的雅士,笔画浑厚有力,笔用中锋,沉雄洒脱.左边单人旁之撇,笔划斜而长,笔粗意沉,加上稳厚的竖划支撑,显出千钧之力.右边"山",第一笔写的重而斜,恰似危峰侧立,宛如仙人醉酒,非醉若醉,欲倒未倒.下边两笔紧跟承之,左低右高,立刻将此危势扭转,欹中求正,险中求稳,正是高手神来之笔."仙”字用笔,结构皆与其意不谋而合.再看"集",若说仙字写得宽松,放浪,"集"字则写出了紧凑,沉稳,古拙.仙字形宽,横向取势;集则形密,纵向着意,整体形成错落之美.而且"集"字加上巧妙的涨墨效果,从墨色上形成了自然的视觉对比,虚实鲜明,灵气逼人."之"字写得正而稳,放笔伸张.有意无意间将"集"的敛法出锋消解,一呼一吸,收放自如.且整个"之"字,全用中锋圆笔,虽放而神凝,不失其格.至于"藏"字,则依其形而写,既有虚实的对比,又有动静之参差,更有快慢的关照.其中可变能变的因素都作了恰如其分的调节,整合.好像平静的湖面,表面也平也静,可湖底的千变万化实乃触目惊心.下面"吾"字,随字形而小,既与上两字错落相通,又似乎表明了书者谦让的胸襟.下半"口"旁,圆中有方,加之上部连笔,仿佛暗隐着一股俊勃之气.可清晰明白地感受,却难用具体的形来表现."丹"字的写法,无甚特别之处,继承于吾后,不显山不露水,含蓄之至.这最后一个"篆",字形放大,好与开首照应.墨法上出现了丝丝枯笔,且行笔速度明显加快,动感强烈,似提醒读者,且听下回分解.
- j5 w& W1 Q6 [0 Y    下联"山亭以外留此黄杨".首字"山",照应上联起字,实而正,字形大小相互参照."亭"字,按其形是上下结合的长脸蛋,易与上联"集"字结构重复,可作者却巧妙地使亭第二笔故意加长,从视觉效果上避免了这一障碍.且亭字在运笔速度上也比较快.到了"以"字,引带之情溢于纸表,左边两笔暗连,第二笔又与右边明显牵带.特别之处在于最后一笔,既非常见之反捺,也不讲究放笔,书成短捺且略微上挑,收势较逼真,正好与上联对应之字的放开遥相顾盼."外"字瘦高,体态洒脱,上联词又显敦厚,二者比照鲜明."留"字形小而沉稳,上联藏字形宽而正重.此字方圆兼施,稳重,丰满,似一涵养学识俱佳的谦谦君子,正与"吾"呼应,读此能不让人作言外之想?关于"黄"字,有方圆之分,也有动静之宜.笔画质感上,黄字厚实,上联丹略显单薄,另外黄字用魏碑笔法,新意层出.再看"杨",字形宽大,碑味加浓,既照应开头,又渗出古意,拙意,巧拙并举,浑然天成.8 H% L$ B& ^  w) _6 a
    再纵观整幅对联,无战场硝烟气,少人间烟火味,有的是超凡脱俗的境界.笔底走诗书,眼前有山亭.我们试想,那位嘱书的年少筠该是何等样人物?[/watermark]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快速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本站网友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书艺公社的立场及价值判断。
网友发表评论须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各项有关法律法规;尊重网上道德,严禁发表侮辱、诽谤、教唆、淫秽内容;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引起的法律责任;您在书艺公社论坛发表的言论,书艺公社有权在自身所属的网站、微信平台、自媒体等渠道保留、转载、引用或者删除;
参与论坛发帖及评论即表明您已经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

·版权所有2002-2019·书艺公社网(SHUFA.org) ·中国·北京·
Copyright 2002-2019 SHUFA.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电子邮件:shufa2008@126.com

甲骨汉字对应表 | 说文解字注速查表 | 繁简字转换表 | 干支公元对照表 | 岁时表 | 常用礼语 | 中国历代年号速查表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