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艺公社

 找回密码
 快速注册

快捷登录

搜索

正在浏览本主题的会员 - 0 在线 - 0 会员(0 隐身), 0 游客

  • 只有游客在线
查看: 12773|回复: 56

寻找练柳书的志同道合者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6-10-29 11:5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快速注册

x
我练柳体有几年,看现在练枊体的人很少了,在这是不是能找到几个志同道合者,望留下联系方式,大家一起探讨,枊体的妙处。
发表于 2006-10-30 11:26 | 显示全部楼层
我是很业余的那种,虽然严格要求自已且肯上进,但只是追求陶醉艺术其静之中的地步,了解到练柳体的极少,我为原来只是随手拿其一本就练的草率而想发笑,但现在已到了欲罢不能地地步,只好任其发展了,
  不过,天津的田老师说得对,其实唐楷各有千秋,柳也很好,说归说,我支持弟兄们坚持练下去,并希望能看到高手一一而出.
   为能在名利前心若止水并确有成就的练者喝彩.
  只是个业余,不入段,无法与大家探讨什么,只有看大家出彩的份了.努力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11-1 14:53 | 显示全部楼层

偶尔路过

我只练过一种体,就是柳体,但练的时间很短还没有领悟其精髓。
现在想再拿起笔来,却有老师叫我换欧体来练。呵呵,现在有点彷徨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11-12 19:26 | 显示全部楼层
自己写写字没必要有太多思想包袱啊,各位都想成名成家吗:L说的不对得罪了!:P

[ 本帖最后由 lastdance 于 2006-11-12 20:09 编辑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11-15 17:59 | 显示全部楼层
唐楷的成就有目共暏,柳体能位列其中,自有其道理。当前习柳体的少与人们的心态也有一定的关系,更是柳体自身的特点决定的,其书体初学较易而精进艰难,且常会练能一定的积习,对下一步广采众长造成困难,这是一个原因。但是我们想一下柳体发展的历程:柳体-宋秦桧之宋体-宋体字。柳体对中国汉字之影响可以想见。学柳体关键是学其结体法度,而不拘泥于用笔,能入能出,方得精神。
初学之言,敬请老师们指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6-11-17 13:24 | 显示全部楼层
柳体-宋秦桧之宋体-宋体字
栁体的发展真是如此吗?这还是第一次听说呢。
另外,我认为书法讲究的就是用笔,而结体应该是基本通用的,楷书讲究平正。而笔法不一样可能字体现出来就会不同风格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11-21 18:12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也在练柳体,是最近才开始练的,虽然目前说不出什么大道理,但是我觉得要采各家之长。练一练总没有什么坏处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11-23 04:54 | 显示全部楼层
我虽不写柳,确对柳字颇有好感。
结体的疏朗开阔、清秀可人与线条的雄强健劲、骨力十足特征的完美融合,使人每每心生欲舍不能之感。这便是柳字的魅力所在。
因表现形式局限,当今创作很难将柳字融入其中。
希贵书友在今后学习过程中,在研习柳字的同时,同时兼习其它字体以做补充!——愚 砚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3-1 00:36 | 显示全部楼层
我喜欢柳体,正学呢,那些方和角很漂亮,折好了太难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3-7 21:04 | 显示全部楼层
柳体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快速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本站网友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书艺公社的立场及价值判断。
网友发表评论须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各项有关法律法规;尊重网上道德,严禁发表侮辱、诽谤、教唆、淫秽内容;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引起的法律责任;您在书艺公社论坛发表的言论,书艺公社有权在自身所属的网站、微信平台、自媒体等渠道保留、转载、引用或者删除;
参与论坛发帖及评论即表明您已经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

·版权所有2002-2019·书艺公社网(SHUFA.org) ·中国·北京·
Copyright 2002-2019 SHUFA.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电子邮件:shufa2008@126.com

甲骨汉字对应表 | 说文解字注速查表 | 繁简字转换表 | 干支公元对照表 | 岁时表 | 常用礼语 | 中国历代年号速查表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