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社币
-
- 信誉指数
- 点
- 好友
- 帖子
- 主题
- 精华
- 阅读权限
- 80
- 注册时间
- 2003-1-15
- 最后登录
- 1970-1-1
- 在线时间
- 小时
- 积分
- 21769
- 点评币
-
- 学币
-
|

楼主 |
发表于 2006-10-30 09:45
|
显示全部楼层
介于鲁、郭、茅、叶和姚、周之间的是小说家李凖、诗人刘征。李凖是当代重要的作家,从小说《李双双小传》到《大河奔流》,从电影《牧马人》到《高山下的花环》,影响了至少两代中国人。晚年的李凖参加了二十世纪中国书法大展,同时又将北碑书风的书法摆到“荣宝斋”画廊,标出不低的卖价,成为作家书法走向市场的第一人。李凖出生于河南孟津县。因家贫,到洛阳谋生,与著名的龙门石窟相遇,开始临习《龙门二十品》。北碑独有的风格,引起了李凖的共鸣,开张的结构,近于笨拙的笔意,凸显出民间朴素的情感,给人一种幽远而丰富的想象。从《龙门二十品》开始,他遍览魏碑名拓,对《张猛龙碑》、《张黑女墓志》格外看重,常读常写。他习碑,不在刀痕上做文章,注重书写的“笔意”。“笔意”浓郁,表达才能通畅、自然,才能有情可抒,有意可达。刘征以寓言诗、杂文、旧体诗响誉文坛。他与李凖的人生道路不一样,在中小学期间,他接受了完整、系统的旧式教育,自己又酷爱诗书画,拜名家为师,书艺迅猛提高。他重视文学与书法关系,他说:“诗与书不仅如同比翼鸟,还如同连理枝,两者的血脉是相通的。优秀的书法作品,那纵横起伏流转跌宕的笔画,是从书家的血管里奔流出来的,体现着书家对艺术的追求和理解,体现着书家的个性和文化素养,有时还体现着书家的悲欢。”刘征指明书法的复合价值,那就是字与诗、文的通感。书法的审美属性体现在这样的通感之中,也就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复合价值体系里。不管用什么体类的文字印制的诗词可以单独欣赏,但是,再优秀的书法家们写的虚假、空洞的标语口号,也不会给人审美的愉悦。. Z$ S, o4 A! Y2 F% d
4 |3 \: A: w1 o6 S& T0 s 作家书法对书法本体的接受,在李凖、刘征以后发生了变化。作家书法的传统文化价值遭到颠覆,写毛笔字的作家再也不会像李凖、刘征一样拥有对传统书法的专业判断能力和临帖的时间与心情。作家书法终因社会生活方式的改变,社会分工的差异,堕落成名人字,以一种中国式的特殊面貌,走入我们的世俗生活。 * ^, W; z" {6 g- c! m
8 z, }) E$ N3 b' N: c9 ?
名人字:( D x/ d7 \# z# M
& {: G& ?, L' C% J' A
作家书法市场化的社会学理由
! `, C5 v( R% z3 T K% u
6 K# _" ?4 E' m) n, _1 R 正当书法市场日渐成熟的时候,李凖撒手人寰,不无遗憾地离开了我们。刘征以书遣性,以诗达情,一本《刘征诗书画》集,不仅令文坛瞠目,就连书界宿老沈鹏、欧阳中石也撰文称颂。
' @: a' o; s4 v; z* Y. y9 X' G) {6 Y
收藏热的持续升温,书法市场价值的迅速提高,社会对作家书法的喜爱,使得越来越多的作家提笔习字,试图续写作家书法的往日辉煌。据不完全统计,作家中享有书名的还有近百人,其中的代表性人物是唐达成、汪曾祺、贺敬之、张贤亮、舒乙、贾平凹、赵丽宏、熊召政、朱向前、何申、马识途、陈世旭、汪国真等人。唐达成、汪曾祺辞世,贺敬之、贾平凹、马识途、舒乙、汪国真等,开始执作家书法之牛耳,倍受推崇,甚至形成了较好的市场价值。贾平凹在大庭广众标出书法润格,其经济收入可以与写作的收入等量齐观。马识途的题字遍布成都的大街小巷,其势头不在职业书法家之下。汪国真之“墨宝”,常常刻石于风景名胜,自己也投入大量精力,摆弄笔墨,渴求诗人以外的另一种荣耀。贺敬之与舒乙的身份比较特殊,前者曾官至中宣部副部长、国家文化部代部长,又是家喻户晓的著名诗人。后者是老舍之子,著名文学活动家、作家,常有惊世骇俗之论见于报端,社会影响较大。因此,种种附加在他们身上的另外一种价值符号,无形中扩大了他们的书法价值。, x1 p0 n# U S
/ k& ^8 D( z' W: c* b# u
可是,研究当代作家书法,我们遗憾地发现,以往与传统有着血缘关系的文人字已经变异成缺少文化根基的名人字,其中的差异在于当代作家不了解中国传统书法的艺术特性,没有投入一定的时间深入临帖,写字的艺术感觉和技巧停留在粗浅的感知层面,因此,他们的字迹就变得单调、随意,缺少文化根据,没有章法、意境可言。唯一可以称道的,就是其中的趣味性。这是由于作家文学修养、人生阅历客观带来的一种艺术情调。- P( G5 n" `* e. E. ]
2 ]( y6 n) G- s& `) u) W$ f& T8 b 李凖、刘征以后的作家书法,很难称其为书法,以名人字替代似乎更具有合理性。贺敬之的草书漫无边际,不遵守传统草法,单字的结构多有商榷之处,信手写来,仅气韵可言。贾平凹的书法稍好一些,含蓄,趣味性强,略有文人字的端倪。可是,因作者笔法过于雷同,使书作风格千篇一律,难以承受读者的反复阅读。笔者翻过《贾平凹书法集》,一本厚厚的集子,收有贾平凹近百幅作品,可是,读几页就没有兴趣继续翻下去,那种极其相似的对联、少字条幅,实在缺少书法艺术丰富的内涵,难以让人产生艺术欣赏的愉悦。马识途擅隶书,他亲自对我讲述过学书的经历。这位品性高尚的老人,不断强调自己的书法“没有功夫”。他早年参加革命,长期担任领导职务,公务缠身,又写小说,没有更多的时间临古人的字帖,一直视书法为业余爱好。马识途所说是谦虚,也是事实。从他的书作可以看出来,他临过汉碑,只是没有正确掌握隶书的笔法,导致书作线条的软弱。汪国真因自己诗歌的通俗易懂,曾在全国范围内掀起“汪国真热”,成为诗歌领域的一大品牌。知天命的汪国真也许写不出小花小草式的小诗,开始以书法问世,广开财路。可是,汪国真中年习书,难以破解传统书法的真实涵义,费九牛二虎之力涂抹的草书不脱俗格。. @; Y3 f; K! v J) |, `, s E8 M D
" y: G' R9 R( d/ C
以贾平凹为代表的作家书法家,为什么能够产生较好的市场价值,其市场化的社会学理由究竟是什么?原因并不复杂,首先他们是文学名人。文学与书法有着历史性的文化联系,作家写字,本身就是一种美好的行为,自然产生一种人文的魅力。另外,书法是人格化较强的一门艺术,文学名人写字,容易得到社会的广泛接受,并形成普遍认同的商业价值。第三,名人是一个重要品牌。作家们以文章为自己赢得了大量读者,现代传媒又不断提升作家的世俗影响,为他们书法的市场推广营造了舆论的空间。7 h) \ Z! |' e
0 X! b) s5 F$ u; s7 ]) R# {5 n
作家书法的市场价值,不等于说作家书法的成熟。名人字与书法传统的分裂,书写过程的信马由缰,直接影响了作家书法的艺术质量。仅凭作家的社会地位和文学成就,也难以保持作家书法的文化意义。文人字最后让位于名人字,这是中国文化一次悲惨的牺牲。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