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社币
-
- 信誉指数
- 点
- 好友
- 帖子
- 主题
- 精华
- 阅读权限
- 80
- 注册时间
- 2003-1-15
- 最后登录
- 1970-1-1
- 在线时间
- 小时
- 积分
- 21769
- 点评币
-
- 学币
-
|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快速注册
x
LBHIDDEN[1]LBHIDDEN书法之“线”也会勒死书法 ( B2 ~) F- n9 R# U2 M0 D+ e
蒋天耕 2003-6-21. D6 p1 P( C* q( }; q
读本文看一下文中的黑体字部分就可以了,其余的基本上属于凑字数之用,可以不看。——作者
* |! g6 i% q; t5 D* ~: l 在我们的文章里将出现四个有趣的新词:线性艺术、线性思维、面性思维、点性思维。
8 y- N. a3 t' c$ T" u+ r2 ` 书法热的高潮一波一波地掀起,书法的道路却越走越窄,越走越挤,天地越来越小了。
/ L: x; q$ G0 j( |2 E& R: n5 M 这是因为书法本身是线性艺术,在细若游丝的窄小的空间里,不仅限制了我们艺术创造力,更可怕的是规范了我们的想象力,使我们习惯在窄小的思维空间里带着强烈的思维定势来思考世界(即线性思维),同时我们会不自觉地排斥其他的思维方式,如面性思维,点线思维等其他思维方式很难进入我们的思想。这就是线性艺术的自我局限所致。
+ f% ?! U6 h$ | z. k 一、线性艺术与线性思维, o1 r9 O& y1 c9 p$ H
书法,也只有书法是所有造型艺术中唯一的纯粹以线条为表现元素的艺术。由于它所构成的元素过于单一,与别的门类“混血”的可能性极少,因而它所赖以存活的延续方式也是呈线状的,它的生存空间、发展空间也是呈线状的,两千年以前与今天相比,没有任何扩大,只不过以前没有像现在这么拥挤罢了。
8 ~0 \! J# c0 o" _9 | 在所有的视觉艺术中,只有书法是以“过去进行时”作为参照而存在的。首先,中国书法是“寄生”在汉文字上繁衍的一门非独立的视觉艺术。作为文字,没有任何创造空间,也不需要有新的创意。对文字稍作变更都将是错误的,这是一条铁一般的线,比铁轨还要严密。对于文字任何书法家的思维与行为都不可能有出轨之企图,这就使书法家养成了线性思维的习惯。( N; U( k8 Q- Y2 a( ]. P
其二,耗尽我们才华与青春的几种书体也是代代相传,一脉相承的,在书体问题上也没有作任创造的空间,“真草隶篆”只有永远的延伸,没有更新的发展,千百年来,书法的活动空间就这么大了。
- p9 L4 m6 H4 L( v, [. e 其三,书法的审美习惯与品评标准也几乎是千年不变的。古人所确立的传统的审美品评标准至今还在我们审美规范里占主导地位。- a+ p8 L8 ~2 X
长期以来,由于我们对文字的依赖,对传统的依赖,使书法成为重功力、轻创造;重传统、轻自我的“长线”艺术。同时也使书法人的思维习惯趋于线性。! i/ P+ o& k) X9 u' u
线性的艺术也造就了习惯于线性思维的艺术家,而且这种缺乏创造性的思维方式在书法界是根深蒂固的,习惯成自然,自然成化石。) S/ R" K) Z; s, o, m2 ?
我们习惯于线性思维,而线性思维正是我们的天地不能扩大的主要原因。我们需要放弃一些线性思维的习惯,而应该学会一点面性思维与点性思维的新的思维方式。
1 V1 o% D0 V) } 我们的文化氛围,生活空间,影响着我们大多数人的观察方法与思维方法的形成。特别是搞书法,长年累月与线打交道,对线有根深蒂固的依恋。我们从小就习惯用线来打轮廓,大到一座山,小到一片叶,都是用线勾描。久而久之,凡观察物体,首先看到它的轮廓线,而轮廓线里面装的是什么,甚至就忽略掉了。这是东方文化积淀中最习惯的一种概括性较强的观察世界、分析世界的方式。这也是东方文化滋养出来的一种思维方式,我们在这里称之为:线性思维。
3 M, F" L: Q7 a5 S3 o0 c2 e7 I 二、面性思维, V7 {! n7 T1 @3 N7 ?
以西方绘画的观察方法来看,物体上是没有线的,只有体面,所有物象皆由块面构成,你看到的线只是块面的转折或交界。4 v1 O* K; a1 n. O5 F
一根圆柱,可以分析为由许多个面组成,一根头发丝也是可以理解为许多个面组成的圆柱体,这就是西方人的观察方法,由此而形成的思维方法,我们姑且称之为“面性思维”。' c; p& L" O) D. M! K& D- K
也许,“线性思维”与“面性思维”是东西方思维习惯乃至导致文化特征的形成的最本质的因素之一。9 H/ l% a8 b4 \
“线性思维”是十分感性化的一种思维方法,其观察方式带有较明显的概括性,并带着较强的主观因素对事物进行取舍与提炼,甚至产生了“不求形似”“贵得神似”的思想,削弱了对客观事物的“真”的追求。4 W1 h5 q2 `+ G
“面性思维”比之于感性化的“线性思维”,显然要理性得多,客观多。“线性思维”像垂钓,用一根线沉入想象的水底,在窄小的范围里被动地碰撞运气,“面性思维”就像撒网,把面铺得比较广,扩大了想象的空间与思维的能量。在“面性思维”主导下的西方艺术家们,凭着那种“穷尽事理”的求“真”努力,也曾为世界创造了大量精美绝伦的艺术品,创造了有别于东方特色的灿烂文化。
; d9 A3 v$ ~; D6 H* h/ O 线性思维与面性思维,各有各的优势与不足,随着社会的进步,科学技术的发展,特别是网络科技的迅猛发展,在网上,东西方的地域距离将不复存在,从思想观念到生活方式、文化基础都发生冲撞与磨合,包容与同化。世界在变化,人们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文化修养乃至思维方式都在变化,每一代人都会有一代人的文化特色。
" f/ l% I, k; m& g- ?% z 任何思维方式都是有缺陷的。长处的伴侣正是短处,优点的影子正是劣点。线性思维与面性思维有互相相容的地方,也有互相排斥的地方,各自的优势都不容许对方同化,各自的不足又很需要对方补充,这应该是一对时而调和,时而冲突的矛盾。人类有没有解决这一矛盾的更先进、更高级的思维方式呢,回答是肯定的。点性思维就是一种比线性思维与面性思维更先进的思维方式。
% t7 a5 Z5 `1 c+ m: h 三、点性思维, P, U/ z0 V/ r, \: j7 l. w
点、线、面是绘画三要素。在我们的文章里,既然已产生“线性思维”和“面性思维”这两个概念,那! u5 G3 b' o" h% |7 W; P# |
么可不可以再来个“点性思维”呢?
4 a/ g7 b1 [: V" r, @+ v/ \ 地图上的一条高速公路,仅仅是一条线,可到实地划取短短的一段,对一个农民来说已经是占了他全家的责任田了。一个大城市,在世界地图中只是一个点,而你在这城市里迷路时,你又会感叹这个城市的面积真大呀!
& \* k$ `8 n1 H6 C2 T 从运动的观点来理解点、线、面三者的关系,可以列出下表:
+ p7 F! B6 |8 T# c7 T4 w/ Q 线:是点的延伸,是被拉长了的点,同时也是面的压缩,是被压缩了的面。2 E0 U2 }- Q" T1 ^, g& m) F
面:是点向四面扩张的形态,是膨胀了的点,同时也是线的扩张,是被粗化了的线。
' W- C* _& \) z8 U/ y( a$ ?0 K 点:是线的收缩状态,也是面的压缩状态,是大背景中的小面。是线的一次方分割状态,是面的二次方分割状态,是体块的三次方分割状态。/ ^& s; q0 ~! Q9 o. C& r! C* ?1 y1 H/ R
由此看来,点线面三者的形态,没有质的区别,只是它们所处的视觉环境不同,才有其不同的地位与状态。点和面从某种角度是可以划等号的,你认为一个是“面”的形态,放在足够大的背景中时,它是一个点。或者说,线和面都是由点发展而成。
7 G' |2 V D; a/ d* F 书法家习惯线,推崇线。但我推崇点:点不仅是一切笔墨形态的本源。点也是构成整个物质世界的最小单位,万物皆点也。(这一命题另文讨论)8 h9 j: h" i9 b" m. [( c8 m
点性思维理解事物发展的状态是万向的、运动的,发展趋势具有不确定性,以及不可预料性,思维能量大。比如人:每个婴儿都有可能是伟大的天才,而每个垂暮的天才,都已天命可知了。特别是书法的行草与中国画的写意画,一笔既下,第二笔如何下法?对点式思维来说,有很多选择,可以创造无限的新天地。
. x- D- w7 ]' X# ^9 g9 Z$ t g7 |/ T 讨论“点性思维”有助于理解思维发展的多元化;有助于认识事物发展的多元化。世界发展到目前的状况也不是必然的,往往是由一些微小的偶物事件(点)促动着,改变着,左右着世界发展的格局与进程。点是最渺小的,也是最伟大的。树上的一个苹果在牛顿面前掉下,人类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一壶开水,使瓦特发明了蒸汽机,使世界掀起了一场工业革命;一株特别健壮的水稻,在袁隆平面前的出现,改变了中国十亿人的粮仓。
- G n+ s! K3 n; U “线性思维”和“面性思维”都是循序渐进的,是以量的增加来改变思维状态的。而“点性思维”的主要意义,在于思维过程中的“爆炸”,产生质的飞跃。也只有点式思维才有可能产生思维能量的聚变,即我们通常说的产生灵感,产生创造性思维。$ v! l. ]# m" W' h( W; {
微观地说,“点性思维”像飘浮在空气中的一颗尘粒那么自由。宏观地说,“点性思维”像星体在太空中畅游。它的思维空间应该是无限广袤的,点性思维脱离思维定势的制约,历史与现实的环境氛围影响较少,思维发展的趋势是万向的、多元的、自由的。“线性思维”在思维发展的进程中,新的思路无法与先前的思维成果相分离。这就是书法与国画一直不会忘记传统,在传统的基础上推陈出新的深层原因之一。% x3 @& Q/ \, M' m; `
“点性思维”是真正的开放式思维、是创造性的思维。* Z% B9 ~5 k, W' U3 e* @% d5 E
四、以点性思维对待书法. C* _+ P9 A+ f, j+ }" l: |1 J [
你把自己看得越渺小,你的生存空间就越大。由于“点”是本文所认识的最小物质单位,思维空间是最大的,因而点性思维的包容量也更大。在点性思维的观念里,应该容得下任何为我们暂时不理解或不赞同的创造。当我们自己暂时失去创新能力时,能欣赏别人的创新,同时对我们不认同的一些创新行为采取宽容的态度,从而激活我们的创新思维能力,提高我们的创造能力,书法的天地就会越走越广阔。例如在“现代书法”的看法上,我们的态度往往不够宽容,原因是以线性思维的思维定势来看,现代书法不太像书法。线性思维往往会把传统作为参照物,即把既成的事物来对照新生的事物,看看不像的就会在潜意识里加以否定。
! q) T3 j' r `3 B9 n 再比如书坛上出现某种稍有新意的现象后,必然会有理论家来分什么流、什么派。以性线思维的惯用方法,用一根线把它穿起来或围起来,于是某新现象也就乖乖就范,就在这根线所圈的范围里作文章,没有更多、更大的动作了。如此等等,不一而足。; e: |, \' c, Z4 x$ ]! b
线性思维是一种我们自己也不易意识到的自我陶醉、自我束缚、自我封闭的思维方式。线性思维的思维惯性是我们很难克服的一种制约创造性思维的强大力量,是制约书法艺术进步与发展的重要因素。
& y1 a! g9 i9 e- G* m, ]1 Q 时代在发展,书法的地位与作用正在不断地变化,如:随着电脑的普及,手写文字的弱化,书法的实用功能也逐渐减弱,而其艺术审美功能日趋独立与凸现,书法对文字的“寄生”已不是长久之计。天应该更高远、地应该更广阔。套用一句时事性的话:“解放思想、与时俱进”。半个世纪以来,书法界没有出过思想家,我不能确定书法界的“思想”是没有解放出来,还是根本就不存在解放对象。人类产生少数思想家之后,大部分人就失去了思想。但只要脑子是健康的人,就不会没有思维。问题是我们的思维方式是否健康而有活力,是否像我们所追求的艺术一样具有独特的方式与魅力。
) ^* c+ J! d" Y; Z8 ? 书法固然是线性的艺术,我们却应该是具备点性思维的艺术家。# H+ \3 ~$ E% H5 _( q4 Y$ }
; H8 U0 B" B; v. x: J6 v; p: V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