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艺公社

 找回密码
 快速注册

快捷登录

搜索

正在浏览本主题的会员 - 0 在线 - 0 会员(0 隐身), 0 游客

  • 只有游客在线
查看: 20896|回复: 4

胡秋萍----摈弃暮气 走向鲜活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4-10-21 00:1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快速注册

x
  承认书法的暮气,对每位钟情她的书法爱好者都是一种有意无意的伤害,于我自己又何尝不是!但我们又不能不去正视这个现实。( A5 E* W7 M! S  q  V+ F; S2 w
    目下,新古典主义、新文人书法、流行书风、现代书法……所有的探索都离不开一个情结,那就是渴望书法作为一门艺术能真正融入到现实的生活中,书法不再是文人的附属品,也不再是仅用来考证史料的古老文字,而是希望她能传达出这个时代的人的些许生命的消息。
6 S3 ?5 M) l* ^; a    深浸书法的人都知道,学习书法的唯一途径就是临摹,遍临那些残碑、故纸、纬编、手札、经卷……五年、十年、甚至一生一世把自己掩埋进去,非人磨墨墨磨人,多少人在日复一日面对残碑的磨砺中最终迷失了自己,多少人陶醉在与古人对话的幽意中不能自拔,多少人在其墓气的笼罩中挣扎不出来……2 g" m1 W' q5 L9 {% x
    临摹究竟是为了什么?对传统的临摹绝不是复制,而是达到目的的手段,万万不可被手段的美丽而障碍了对目的的追求。
8 m* [  b* T& {/ ?$ Q, i! M    正像所有的艺术门类一样,最初的学习都是由临摹开始的。文学在大量的阅读和掌握了一定文字能力之后,其创作的源泉必然来自于生活;舞蹈的学习,在打开了身体的话语之门后,用肢体来表达生命,无论是古典还是现代,你都能从中感受到生命的灿烂;音乐在旋律中阐释着生命的究竟,它源于情感的冲撞,离不开蓬勃生命力的支撑;绘画也能在挖掘现实生活和对自然景观描写中找到对象……所有的艺术门类都可以进入现实生活并与之发生着关系,唯独书法不能。多少年来,书法以自己的高贵和磁石般的魔力,把爱她的人紧紧地封锁在阴森的巢穴里,最终丧失鲜活的灵性。
9 Q- T! A2 F' A5 U$ C/ J    书法在她充满意味的线条和结体中不能直接表述对生活及生命的解读,只能是现实生活在艺术家内心沉积之后的一种难以言说的生命感悟。书法的学习,只有通过临摹才能达到对汉字书写基本语汇的把握,但是临摹的目的是什么?临摹之后该怎么办?我们是否能仅迷恋于写得笔笔有来意或是像谁?一个书法家怎样才能使自己的作品与缤纷的现实之间建立一条通道?让生命在冰冷而洁白的宣纸上绽放?这是虔诚于她的人不得不深思的。0 e% l. \0 r0 A* g# _& ?) k2 Z
    说书法最具暮气,可能会引来争议和批判,因为它道出了书法在当代艺术中的尴尬,打破了一些人固有的审美认知和评判标准,破坏了约定俗成且将衰败的美好,这确实有些残酷。可又有什么办法呢?我们人类本来就是要在对世界不断认知的过程中来纠正自己的谬误。8 H$ F  R" a/ |% Q1 N6 D7 |! x
    书法终究只能靠线质、结体与墨意来向世界诉说,我们不能让古人成为我们的代言者,也不能仅用古人的话语方式进行诉说,寻找自己的话语方式,这是让我们耿耿于怀又无法挥去的困扰,无论如何我们都绕不开它。
2 P  k- F( N2 F. t- G& i    怎样用书法来诉说?这种诉说不可能是直接而具体的,也许,它只是纷扰的现实在艺术家内心经过幻化之后呈现在宣纸上的对生命感悟和些许情愫,她只能通过作品达到心与心的撞击,才能感知,才能互动。
% i& e' \- E& s* @    我们生活在多元而又信息泛滥的时代,应以心包太虚,量周沙界的胸怀来关注执着于书法探索的每一位勇士,这是一条需要具有牺牲精神者去拓荒的路,虽然我们也迷茫,不知未来是什么,这就更需要信心和耐力。信心,是当你没有弄清楚前路是什么?在哪里?还勇往直前的探索。耐力,是一个人的毅力和后劲,它支撑着你走向目的地。人生最大的痛,是心不甘。我们不甘心书法艺术的传承在我们手里轻轻滑过,只希望她因我们的精心供养而变得鲜活,希望传统在现代中蓬勃。* ~/ |8 l5 i" i* S
发表于 2004-10-24 20:12 | 显示全部楼层

胡秋萍----摈弃暮气 走向鲜活

所谓的暮气后的朝气如凤凰涅磐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4-10-26 01:30 | 显示全部楼层

胡秋萍----摈弃暮气 走向鲜活

但愿胡秋萍女士能走入新境界!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4-11-12 23:22 | 显示全部楼层

胡秋萍----摈弃暮气 走向鲜活

“希望传统在现代中蓬勃”不是靠“打破了一些人固有的审美认知和评判标准,破坏了约定俗成且将衰败的美好”这股勇气来实现的。传统(古人)是断断不可少的一座桥。“一‘桥’飞架古今,天堑变通途。”
- R' [+ _* B" n3 A1 I! x0 L5 H- _4 S我不理解的是,字写得非常糟糕的所谓书法“名家”怎么就是喜欢折腾一些自欺欺人的荒唐理论而且还煞有介事的振振有辞?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4-11-13 09:57 | 显示全部楼层

胡秋萍----摈弃暮气 走向鲜活

[这个贴子最后由驳倒在 2004/11/13 10:07am 第 3 次编辑]; b& I. W% `7 I6 n0 }7 E4 {% `8 _
下面引用由A高鸿2004/11/12 11:22pm 发表的内容:
+ |9 `3 S& _" S# \, R# u( }“希望传统在现代中蓬勃”不是靠“打破了一些人固有的审美认知和评判标准,破坏了约定俗成且将衰败的美好”这股勇气来实现的。传统(古人)是断断不可少的一座桥。“一‘桥’飞架古今,天堑变通途。”$ k2 G0 N+ J  K% h! Y* W1 R  _1 j
我不理解 ...

9 l# D' K! }. _& q妙语加高论,佩服!
* G, V5 D5 s5 u# C% ]' N! v0 H1 y不过在我看来,要让我说,书法本来并不是那么神秘高奥、深不可测的艺术,无非就是写字。8 k' Q; ^2 d2 N+ _
抬高她是因为有人想利用她。现代社会赋予她的任务太沉重了,很多人需要靠她吃饭,靠她成就功名富贵。
% g& n& a/ R* \4 e8 {* v. ^比如能说出“书法在她充满意味的线条和结体中不能直接表述对生活及生命的解读,只能是现实生活在艺术家内心沉积之后的一种难以言说的生命感悟。”这种话狗屁话,有如此胡言乱语吗?不是在自欺就是欺骗社会。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快速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本站网友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书艺公社的立场及价值判断。
网友发表评论须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各项有关法律法规;尊重网上道德,严禁发表侮辱、诽谤、教唆、淫秽内容;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引起的法律责任;您在书艺公社论坛发表的言论,书艺公社有权在自身所属的网站、微信平台、自媒体等渠道保留、转载、引用或者删除;
参与论坛发帖及评论即表明您已经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

·版权所有2002-2019·书艺公社网(SHUFA.org) ·中国·北京·
Copyright 2002-2019 SHUFA.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电子邮件:shufa2008@126.com

甲骨汉字对应表 | 说文解字注速查表 | 繁简字转换表 | 干支公元对照表 | 岁时表 | 常用礼语 | 中国历代年号速查表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