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艺公社

 找回密码
 快速注册

快捷登录

搜索

正在浏览本主题的会员 - 0 在线 - 0 会员(0 隐身), 0 游客

  • 只有游客在线
查看: 21697|回复: 0

[转帖]蔡伦生平事迹考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3-1-4 18:2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快速注册

x
在语言产生以后的人类早期传播史上,有两件革命性的大事。一是发明文字。文字使人类开始掌握间接传播的技术,从而开创了人类传播史上的新纪元。二是纸的发明。纸张,以及随着纸的使用才发明的印刷术,乃是在电子传播技术出现以前大约两千年内,人类所掌握的最主要的媒介技术。因此,纸的发明开创了人类媒介传播技术的新纪元。人类借此,将以文字为媒介的间接传播的作用发挥得淋漓尽致,直至今天以及将来都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 ^3 K/ _$ z1 C7 g中国东汉的蔡伦是纸的发明者。由于他发明了纸,从而引起中国以及世界在传播的媒介技术方面,发生历史上第一次革命性的重大变革。蔡伦以其发明,成为改变世界面貌,特别是改变世界文化面貌的中国第一位伟大发明家。
4 K' T, E0 u0 H后人对发明家蔡伦生平,所知甚少。年代久远,有关他生平资料留下不多,而且大都未经整理。本文旨在考证这位伟大发明家的生平事迹,拟先列出简明年表,然后再说明相关的两件事。
6 F3 i- D5 t* }& g
" {7 g# ^3 z  L简明年表3 v1 |7 R+ T- Z9 V
《后汉书》卷七十八《蔡伦传》,是人们了解蔡伦生平的重要材料,然而言之过简。笔者据以本传,对参其它材料,列发明家简明年表于后。# l- T! Q4 L9 ^2 e3 \
生于公元61(?)年;桂阳郡耒阳县(今湖南耒阳)人。% c; |2 D  P% I6 |" U  r  [
本传:“蔡伦,字敬仲,桂阳人也。”. x$ ?. o8 e$ f
桂阳是汉代郡名,郡治在郴(今湖南郴州)。《后汉书》章怀注引晋代罗含《湘州记》:“耒阳县北,有汉黄门蔡伦宅。”查《后汉书.郡国志》,桂阳郡有耒阳县。蔡伦是桂阳郡耒阳县人。其父母及家庭其它情况,概无资料留下,不得而知。
$ \* J5 G1 N! l( j: ]5 s& M蔡伦生年,史书无记载。据南宋开国侯、洋州剌史杨从仪于绍兴二年,公元1132年所撰《汉龙亭侯蔡公墓碑》,称蔡伦生于辛酉十一。清光绪年间刘馨伯撰《洋县志备录》,也称蔡伦生于辛酉季秋。辛酉年是汉明帝永平四年,公元61年。不过,这是蔡伦去世千年之后的说法,且未说明根据是什么。是否可信,需加考订。+ \$ n0 H0 i6 Q; o
蔡伦是宦官。本传称,蔡伦“以永平末,始给事宫掖”,也就是“永平末”入宫做宦官。永平是汉明帝年号,自公元58年至75年。若断蔡伦生于公元61年,到永平年号最后一年,即公元75年,他14岁。这个年龄,从蔡伦生平事迹中看,比较合理可信。笔者在此,有三点理由:(1),宦官入宫的年龄都较小,年龄大了是不行的。(2),本传所说“永平末”,未必一定是永平年号最后一年,因此不宜把公元75年的蔡伦年龄设想过小。(3),到公元82年,他已奉窦皇后之命监管宋贵人。按生于公元61年算已是21岁,其时若过于年轻,难以胜此重任。据此三点,笔者以为,生于辛酉年未为的论,然而出入不大,可从。本文下面蔡伦的年龄,暂以此生年推算。
+ s- U) K; f+ w9 r/ i建初中,公元80年或81年,为小黄门官。5 X6 w2 x" E1 M" ?: }4 X
本传:“建初中,为小黄门。”9 C6 s  _$ L1 p% }* P% j) c
建初是汉章帝年号,自公元76 84年。所说“建初中”,或许是公元80年或81年,蔡伦19岁或20岁。小黄门是宦官中的低级官员。据《后汉书.宦者传》,东汉自明帝开始,有“小黄门二十人”。《后汉书.百官志》:小黄门“掌侍左右,受尚书事。上在内宫,关通中外,及中宫已下众事。诸公主王太妃等有疾苦,则使问之。”小黄门是主子左右的贴身侍从,主要为主子沟通内外,并有问候女主人之责。) O) u/ {+ m6 T" O3 F' b/ c, L
建初七年,公元82年,奉命监管宋贵人;21岁。
+ k6 B5 m5 v1 \8 C" e  Q《后汉书.清河孝王庆传》:
) E/ }/ j1 S( A(建初七年),帝遂废太子庆而立皇太子肇。……遂出(宋)贵人姐妹,置丙舍。使小黄门蔡伦考实之,皆承讽旨,傅致其事,乃载送暴室。二贵人同时自杀。; o7 x' R$ A/ ?  m( T* S
建初七年,是公元82年,蔡伦21岁,在小黄门任。& `& Z' _, n" _
蔡伦监管宋贵人之事,系奉窦皇后之命。宋贵人姐妹两人,章帝时并为贵人。窦后监管宋贵人,是出于宫廷权力斗争的需要。权势欲极盛的窦后,是东汉著名权贵窦融的曾孙女,建初三年册封为后。建初四年,操纵朝政的马太后去世,窦后借此机会,处心积虑扩大自己的势力。窦后要抓权,自知最大弱点是自己未生儿子。其时,宋贵人姐妹中的大贵人,生有儿子刘庆,已经立为太子;梁贵人的儿子刘肇,则是出生未久。于是在建初七年,窦后设计废黜太子刘庆,改立刘肇为太子;同时设计诬陷刘庆之母宋贵人,致使自杀身亡。翌年,又把刘肇之母梁贵人赶出宫去,太子刘肇被窦后“养为己子”。到章帝去世时,刘肇年仅十岁,皇帝如此年幼,窦后就达到临朝执政的目的。从此,她擅权朝政九年之久。7 }  a6 q/ R! w
窦后怎样害死宋贵人?她先与窦家兄弟密谋,“诬宋贵人挟邪媚道”。宋贵人既下暴室,汉代主管暴室的是宦官掖庭令,于是,“窦后讽掖庭令诬奏前事,请加验实。”在窦后密谋之下,先罗织罪名,再指使掖庭令“诬奏”,又指使小黄门蔡伦“验实”。窦后这套做法,在两汉宫廷权力斗争中司空见惯。. }: h4 R  S. F
“使小黄门蔡伦考实之,皆承讽旨,傅致其事。”事实原委,大致如此。
( e. V6 b, y' f4 F. `8 j# t/ l蔡伦身处宫庭权力斗争的中心,遇到了窦后这种权势欲极盛又不择手段之人,身为宦官小黄门必受主人差遣摆布,“考实之”是奉命而不得不为之。这件事,成为他后来饮药而亡的祸根。* S/ d1 @  _% c, H! Z# @5 ]
永元元年,公元89年,由小黄门转中常侍;28岁
8 a2 c% A9 x+ Y* O3 L本传:“和帝即位,转中常侍,预参帷幄。”
$ Y1 H% I5 r3 C/ N  c' _东汉和帝就是窦后“养为己子”的刘肇。他于永元元年即位,蔡伦于同年升任中常侍。据《后汉书.宦者传》,明帝以后宫中有中常侍十人。《后汉书.百官志》:中常侍“掌侍从左右,从入内宫,赞导内众事,顾问应对给事。”此为宦官中的中级官员。, R6 o7 o( X. ?7 J; Y
“预参帷幄”的具体情况,未有确切资料。本传称:“伦有才学,尽心敦慎,数犯严颜,匡弼得失。每至休沐,辄闭门绝宾,暴体田野。”如此则与和帝关系,十分密切。中常侍可与皇帝议论事务,蔡伦在皇帝面前敢犯颜谏诤,纠正得失,这在宦官中是少见的品德。从“闭门绝宾”看,他本人除有才学外,又是性格孤傲高洁,绝无宦官中常见的结派弄权的恶习。从和帝方面看,即位后所做的一件大事,就是在永元四年,依靠宦官,除掉窦后之兄窦宪,削弱了窦后权力。和帝所依靠的宦官,主要是郑众。蔡伦“参预帷幄”,或许就是参与其事。宦官特别是“顾问应对给事”的中常侍,不可能完全摆脱东汉宫庭的权力斗争。其时,与窦太后擅权有矛盾的,是和帝、邓后为首的帝党。郑众、蔡伦都受和帝重用,两人后来又同受邓后重用。蔡伦似与帝党较为接近,与窦后一派较疏远。
, t2 X2 ?( z6 d4 R永元九年,公元97年,“监作秘剑及诸器械”;36岁。此前,由中常侍“加位尚方令”。
9 ?* q$ N0 G/ h- i本传:
3 D+ c: A) h9 k. a后加位尚方令。永元九年,监作秘剑及诸器械,莫不精工坚密,为后世法。6 x7 m6 `( a4 e
《后汉书.百官志》:尚方令“掌上手工作御刀剑诸好器物”。尚方令以精湛的工艺技术为皇帝服务。永元九年,窦太后去世,和帝开始亲政。蔡伦于这一年“监作秘剑用诸器械”,表明与和帝关系密切。
+ {9 o6 I: ~! j$ G# h! g蔡伦本是聪明绝伦,富有科学头脑和发明家气质。他监作的器械与众不同,“莫不精工坚密,为后世法。”由此可见,他掌握的工艺科技,长期居于时代顶峰,具有当世最高水平。东汉崔寔《政论》中,又有这样一段记载:
/ C2 y3 y7 z( l" V! c; x4 j$ a2 w3 ]$ Y传曰:“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旧时永平、建初之际,去战攻未久,朝廷留意于武备,财用优饶,主者亲躬,故官兵常牢劲精利。有蔡太仆之弩,及龙亭九年之剑,至今擅名天下。
" D, @! E# `5 \* }- \" F这段话中,可注意“有蔡太仆之弩,及龙亭九年之剑,至今擅名天下。”“蔡太仆”,出自蔡伦封长乐太仆;“龙亭”,出自蔡伦封龙亭侯。此话是蔡伦所造弩剑等器械“为后世法”的佐证。
/ \8 A) n! x/ k, V' W; {5 n  R《政论》作者崔寔的父亲崔瑗,与蔡伦同代而年纪稍轻,是历史上最早用纸抄书的著名文人。崔寔本人大约生于公元100年,卒于公元168年,是《东观汉记》中《蔡伦传》的作者之一,熟悉蔡伦情况。崔寔在《政论》中,说蔡伦所造弩剑“至今擅名天下”,乃是熟悉蔡伦的东汉晚辈学者,记载前辈科学家蔡伦事迹和功绩的实录,最为可信。自蔡伦在尚方监作弩剑等器械之后,他的科技成果经得起时间考验,后世沿用他发明的技术制造弩剑,并以他的名字命名器械,与当今风行不衰的名牌产品相似。' V/ ~9 d! _$ R! s& T# |; n# L$ ^
蔡伦以其科技成果名传身后,在东汉就已成为名扬天下的发明家;他的发明范围是多方面的,并不限于造纸。1 W$ r; A* l8 T+ M7 ^# E
元兴元年,公元105年,发明“蔡侯纸”;44岁。
" g* X2 k* _9 B& S本传:
5 D/ Q) d: J! d自古书契多编以竹简,其用缣帛者谓之为纸。缣贵而简重,并不便于人。伦乃造意,用树肤、麻头及敝布、鱼网以为纸。元兴元年奏上之,帝善其能,自是莫不从用焉。故天下咸称“蔡侯纸”。  H. z* }1 i  ~! g; i3 z
有关蔡伦造纸的内容,拟另文叙述。# m8 d# ~4 i+ ^$ V! Z$ o8 o! o) V) r
是年,蔡伦奏五官中郎将何敞诈病,何敞免官。
& B- L; V2 t; r/ q; m2 U永初元年,公元107年,封龙亭侯;46岁。
: X8 K! y  V% f唐代章怀注《后汉书》本传曰:“龙亭,县故城在今洋州兴艺县东,明月池在其侧。”
3 s  D3 l) ]" X3 m0 B3 t4 p唐代洋州,在今陕西秦岭山脉中的洋县。* D6 R! R' i6 {$ n
是年,邓后立刘祜为安帝。司空周章等人反对邓后立安帝,密谋诛车骑将军邓骘兄弟及郑众、蔡伦,废邓太后于南宫,另立刘胜为帝。事觉策免,周章自杀。
: M' T1 @6 h8 o; {永初四年,公元110年,监典东观校书;49岁。
3 ^4 X, c( O% S! a0 d本传:% U9 {5 e) P- J2 w! q
永初(原作元初,误)元年,邓太后以伦久宿卫,封为龙亭侯,邑三百户。后为长乐太仆。四年,帝以经传文多不正定,乃选通儒刘珍及博士良史,诣东观各雠校家法;令伦监典其事。4 B: r7 l3 e( c8 C- Q
“永初”,本传作“元初”。永初、元初,皆安帝年号;永初在前,元初随其后。考刘珍等东观校书的时间,以“永初”为是。《后汉书.安帝纪》:“永初四年二月,诏谒者刘珍及五经博士,校定东观五经、诸子、传记、百家艺术,整齐脱误,是正文字。”《后汉书.马融传》:“永初四年,拜为校书郎中,诣东观典校秘书。”《后汉书.皇后纪》,记刘珍等东观校书的时间于永初“三年秋”之后。凡此,可证“元初四年”为误,“永初四年”为是。蔡伦封龙亭侯的时间,亦随之改为永初元年。
" T3 R1 z. _0 G+ {- E1 i  o! T官至长乐太仆。永宁二年,公元121年,卒;享年60。2 L. f8 z, g# p( ]9 {
本传称“后为长乐太仆”,年份不载,无可考。其职务是侍候皇太后,即邓太后。长乐太仆是宦官中的高官,阶二千石。汉代太后居长乐宫,长乐太仆由此得名
4 n1 j( w* Y3 F4 L( I, v本传:
; W8 b6 T: p" S" [/ c4 r* z伦受窦后讽旨,诬陷安帝祖母宋贵人。及(邓)太后崩,安帝始亲万机,敕使自致廷尉。伦耻受辱,乃沐浴整衣冠,饮药而死。
: J& [8 |+ ?/ G这一段话中,蔡伦卒年与死因,皆已言明。死因留到后面再谈。其卒年,与邓太后去世是同一年。据《后汉书.皇后纪》,邓后死于永宁二年三月。《后汉书.安帝纪》:永宁二年三月“皇太后邓氏崩。”8 i( N4 b# b+ @: z7 f& j( L$ M
“伦受窦后讽旨,诬陷安帝祖母宋贵人”,事在建初七年,前面已有说明,不赘。
2 B/ X! q7 r9 F, H+ B2 \& ~, {! u  O$ K
邓绥皇后与蔡伦造纸
9 A0 g8 J! y# t% J4 L6 M! k. R ! J' g: w& x0 L$ i. S+ `% v
蔡伦本人聪明绝伦,有才学,而且具有科技头脑,善于发明创造,但他毕竟是一个宦官。宦官是皇帝家奴,必须听从主子差遣。如果说一般人需要帮助和支持,那么宦官蔡伦搞发明创造更是不能没有支持。东汉宫廷里有蔡伦的得力支持者,就是前面谈过的和帝,特别是邓皇后。
! S, h( e: F1 t' c邓皇后名绥,谥曰熹,东汉开国功臣邓禹的孙女。生于公元81年,卒于公元121年。邓绥册封皇后之后三年,和帝去世。她先选了一个年幼有病的皇子做皇帝,是为殇帝。一年后殇帝去世,继而选了年仅13岁的刘祜为帝,是为安帝。立幼子为帝,多半是为了便于太后临朝执政。中国的皇太后,常常借此来满足自己的权势欲。# `7 N7 w$ W% R) _6 e- r% }
不过,富有心计的邓绥皇后,另有值得肯定的通情达理之处。一是十分重视文化教育。邓绥从小好学,六岁能史书,十二岁通《诗》《论语》,母亲因而批评她不习女红而想做五经博士。以安帝名义命令刘珍等人到东观校书撰史,就是她执政之后的文教措施之一。她自己“昼省王政,夜则诵读”;同时命中官近臣,到东观听讲五经,于是宫中“左右习诵,朝夕济济”。二是厉行节约。自己带头彻乐减膳,宫中膳费从每年两万万,减至数千万;“郡国所贡,皆减过其半”;令尚方、织室等停止制作锦绣、冰纨、金银、犀象等珍奇宝玩。三是管束邓氏外戚子弟。专门为世贵外戚子弟,“教学经书,躬自监试”,她告诫他们不要作乱闯祸。即便如此,邓氏外戚照样是罪恶累累。东汉外戚之祸,是太后临朝很难避免的伴生物。
$ Y6 l" a# A# E! t# |) u邓后在和帝死后,执政达十六年之久。她不能无过,然而史书有如此评价:“自太后临朝,水旱十载,四夷外侵,盗贼内起。每闻人饥,或达旦不寐;而躬自减彻,以救灾厄。故天下复平,岁还丰穰。”东汉临朝者六后,《后汉书》史评概多贬辞,比较而言以评邓后为佳。0 W9 f/ ?1 B1 g6 j% ?% j0 _
太后执政,女子之身有所不便,于是更加依赖宦官。邓太后重用的宦官,主要是蔡伦。龙亭侯、长乐太仆这样的高官,都是邓后执政以后授予的;监典东观校书,也是奉邓后之命。蔡伦既然成为邓后的亲信,必定卷进了朝廷的权力斗争,自然会引起一些朝臣的不满和忌恨。如司空周章,因反对邓后立安帝而仇恨蔡伦等人。东汉宦官的结党乱政,是从邓后死后的李闰、江京开始的,顺帝时的“十九侯”成为第一次高潮。这些都是蔡伦以后的事;史籍无有蔡伦劣迹记载,此乃事实。
9 Y: X+ ~* O* J( ]邓绥的文化修养高,不好珍玩,锺情文籍,因此酷爱纸墨。邓后的这种个性爱好,对发明家蔡伦造纸,以及推广他的造纸技术,会产生非常积极的影响。
% \  m; g. ^# h, r6 q0 e  H8 I7 ?《后汉书.皇后纪》:
7 q4 L# H% y+ M# {3 w是时,方国贡献,竟求珍丽之物。自(邓)后即位,悉令禁绝,岁时但供纸墨而已。邓绥皇后即位是在永和十四年,公元102年。自那时起,她禁绝方国贡献“珍丽之物”,只需供给“纸墨”。三年以后到105年,蔡伦果然就造出了“蔡侯纸”。她临朝执政后,又下令尚方、织室等“玩弄之物,皆绝不作”。然而纸张决非“玩弄之物”,所以尚方造纸会受到她特别的支持和鼓励,这在情理之中。9 C3 D& [" e4 [" w% Y' `' }" v8 m3 o
蔡伦是宦官,邓绥是临朝的皇后。在这两人之间,一个是富有创造力的天才发明家,一个是握有实权的一国之尊;一个有能力造出质量最优的纸张,一个平生不爱珍玩爱纸墨;一个始终忠心耿耿,一个不断提拔重用。两人之间的这种关系,自然是历史的巧合,然而却是历史的幸运。因为这为蔡伦造纸的成功,以及推广应用,进而造福中国,造福人类,形成了难得的最佳人际环境。  U8 |* @6 D4 ]7 L# B
东汉朝廷中浓厚的文化氛围,又为蔡伦造纸提供了良好的社会环境。自武帝独尊儒术以后,文化教育事业出现超常的繁荣和发展;社会的价值取向,从重武变为文武并重。刘邦时期的大批草氓官僚早已不复存在,替代的是熟悉儒术的文人官僚。与西汉相比,东汉官僚阶层的文化水平更高。东汉朝庭上,尽管是争权夺利的丑闻,接而连三地不断发生,乌烟瘴气一片,却是始终如一地重文化,重教育。邓后重视文化教育,锺情典籍,以及酷爱纸墨,这些其实并非仅仅是她个人行为,同时也是早已形成的朝庭习尚的表现。蔡伦那样创造先进文化用品的发明家,诞生在草氓之中将会令人惊异,诞生在文化需求旺盛的东汉朝廷中是没有什么可奇怪的。
% F! v, c3 v# D2 D( q , \$ H. h9 E; M+ [4 X6 M7 l3 F
为何饮药而亡
5 I/ k9 m# V- T  ~0 Y邓后立13岁的刘祜为安帝,而刘祜的父亲,恰巧就是被窦太后废黜的太子刘庆。刘庆后来改封清河王,至去世;窦后所立太子刘肇即位,是为和帝。本是异母兄弟的刘庆与和帝,两人之间却是并无芥蒂,相反是情深谊笃依旧。和帝诛窦宪,刘庆冒险从暗中给予得力支持。史书记载,“和帝待庆尤渥,诸王莫得为比,常共议私事。”对于刘祜,和帝也很喜爱。因此,在诸王就国之时,邓后故意把刘庆长子刘祜,留在洛阳自己身边。当殇帝去世,邓后就马上立刘祜为帝。! ]/ M- S! x3 j; U. I
但是,刘庆的母亲宋贵人被陷害致死,蔡伦奉窦后之命参与其事,这在当时并无秘密。丧母之痛,刘庆耿耿于怀,“以为没齿之恨”。和帝在位时,在刘庆的要求之下,宋贵人基本上已经恢复名誉,受诛连的宋贵人兄弟,皆已封郎官在朝。
: O9 W% c  P! G& E4 t$ l刘祜对于自己祖母被害经过,当然早就知道。他即位做了皇帝,不是不想为祖母向蔡伦报仇,而是碍于邓太后执政,自己是邓后所立,蔡伦是邓后亲信,不好下手。邓后去世,意味着蔡伦失去靠山。一旦安帝刘祜亲政,立刻要为祖母报仇,向蔡伦开刀。《后汉书》蔡伦本传:“及太后崩,安帝始亲万机,敕使自致廷尉。”到了这一步,蔡伦面前只有死路一条。: o2 s# r, n" Y+ u5 i6 I
《后汉书》本传接着说:* y. A- @9 v+ y( Q) `& p
伦耻受辱,乃沐浴衣冠,饮药而死。4 ]* D9 c/ w; ]; E
汉代宦官,一般无法逃避宫庭残酷的权力斗争。宋贵人一案中,蔡伦完全是奉命而为。而且在这次宫廷权力斗争中,蔡伦不过是窦后利用的一个小卒,或者连小卒也不如。窦后的罪孽,却要当时仅仅是小黄门的蔡伦来承担。而他天才发明家的一生业绩,比如为皇家制作的弩剑,为皇家制作的纸张等等,可谓功高盖世,惠及千秋。事到如今,却又是有理不能说,有功不能言。安帝要为祖母报仇,下令蔡伦到廷尉那里去自首。皇帝已经宣布了死罪,他无法也无力违抗。一位造福人类的伟大发明家,就这样了无声息地殒
' K. D: a1 q6 ^0 M3 p0 F落了。6 T& `4 ^6 m2 L  N8 A
看来,蔡伦并不怕死,但耻于受侮辱。为了保全自己人格,他宁愿自杀。在“饮药”之前,先沐浴完毕;再把自己的官服穿好;古人的帽子也是表示自己身份的,不可不戴好。《后汉书》以寥寥数语,把蔡伦之死写得从容洒脱,悲壮之情,溢于言表。至今读来,令人心动。
7 R: _+ H6 o& P5 U' _  C- E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快速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本站网友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书艺公社的立场及价值判断。
网友发表评论须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各项有关法律法规;尊重网上道德,严禁发表侮辱、诽谤、教唆、淫秽内容;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引起的法律责任;您在书艺公社论坛发表的言论,书艺公社有权在自身所属的网站、微信平台、自媒体等渠道保留、转载、引用或者删除;
参与论坛发帖及评论即表明您已经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

·版权所有2002-2019·书艺公社网(SHUFA.org) ·中国·北京·
Copyright 2002-2019 SHUFA.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电子邮件:shufa2008@126.com

甲骨汉字对应表 | 说文解字注速查表 | 繁简字转换表 | 干支公元对照表 | 岁时表 | 常用礼语 | 中国历代年号速查表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