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艺公社

 找回密码
 快速注册

快捷登录

搜索

正在浏览本主题的会员 - 0 在线 - 0 会员(0 隐身), 0 游客

  • 只有游客在线
查看: 20366|回复: 4

关于家族书法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3-2-14 20:3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快速注册

x
  说起家族书法,就令人想起六朝的簪缨世家、名门望族,想起这一历史时期家族书法的作用,如王、谢、郗、庚、卫诸家族就是典型。虽然社会动荡不安,但是对于古文化研究和书法的继承发展,却有一种推进向前的好风尚。有一些研究家族史的文章里,谈到了文化的传播,世代相传,家族间文化品位的竞争,加上家族所处的显赫地位,推波助澜浩浩荡荡。为此也出现了一大批有成就的书画家,甚至流传绵远,如晋时王羲之到隋时智永,可谓奇迹。: F: d' L7 B" P: t- B0 c
  家族文化的承传性有着亲和的力量。它的延续倘若在一个比较稳定的社会环境里,几乎是势必如此。一种血缘的维系,使后代在接受前代艺术时显得自然而然顺理成章。甚至守住了家传,也就保持了家族一面很有特色的旗帜,礼义传家久,诗书继世长,应该是许多家族良好的愿望。
$ y0 V: L: v* h# X  我们常常会接触到创新的问题。从家族艺术史的发展来说,我们看出了守成比创新容易,在家族内部创造毕竟是步履维艰。我们说超越前贤,说实在一些,能够超越父辈的艺术风格就是一种了不起的创造,因为个体生命价值的自由无限性,有时就在家族风格的濡染下,放弃了对生命形式表现的积极意义之审美胆略,而试图从小修小补的方式追求风格的完善,诸如智永之于王羲之,前者只能是对后者的修饰,则无可言创造。家族书法的创造性表现可以王羲之和王献之为例,从大王的清新秀逸到小王的豪纵开张,这比守家法更具探险行为,也就更有活力。在儒家的书法观里,自然倚重于王羲之书风,可是谁也不能否认王献之创造性的发挥,便赋予了家族书法史新的审美价值。相比之下,欧阳通之于欧阳询、米友仁之于米芾、赵雍之于赵孟頫,就只能称守家法而已。在更多的家族里,家族艺术的承传总是床上迭床屋下架屋,格局日小气度日减,有的到了后来就消失了。按族谱算,有多少人是王羲之、颜真卿的后人呢,这是没有疑义的,可是又有多少人继承了这种棱色濡墨的传统?* z, ~( v5 L1 }& X7 s
  究其原因,家族是存在一个现实环境中的诗书传家的传统遗失了,代之而起的是社会性质的变化,现代色彩削弱了古典艺术的风采,现代丰富的生活转移了貌似单调的点画练习,艺术情怀散失、兴趣瓦解。' [* k) {$ P) Z8 C7 h
  我们必须由此联系到家族的艺术教育。联系到家族追求的方向。譬如六朝人自幼重智慧之美的追求,把个体的智慧和才能放在首位。同时也培养富于意蕴的滑稽、豁达之美,表现出敏锐达观、能言善辩、超脱真率的人生态度。就是残酷的政治清洗和身家毁灭,高门贵族在灭绝了心忧天下的壮志豪情后,即便缺乏建功立业的伟大抱负、缺乏对社会的责任感,也仍然讲求诗意文心,凭借深厚的文化积累去吟咏世间悲欢。和秦汉相比,这一时期的人到了人人自危时,还是强调文采、才气、个性张扬。在漫长的古代社会望,大抵是家族文化心理的寄托,产生了许多里程碑式的人物,并且成为家族荣耀的品牌。有时候家族链也就是一条强大的艺术链,这甚至比官爵、地位的承袭,更不受人为的、时空的局限。豪门子弟有优越的艺术环境,拥有更多的艺术资料,同时家族的地位益于他们尽量地演示,脱颖而出。这是出身寒门的子弟们望而不及的。但是在平民百姓中,除了认命还有奋争,教化为先仍是共通的追求。“地瘦栽松柏,家贫子读书”,书法家中的一批人就是由此产生的。家族的强化和弱化,可以从金钱、地位、势力来衡量,一般的现实标准是如此,生活的现实使价值观更多地偏向了物质。而对于文人而言,在中国封建社会里,是做为花瓶来粉饰时局的,充当清客、弄臣,以生花之妙笔为统治者贴金,有的文人家族,就是如此为生而相传的。而在江山沉稳时,又需要文人出谋献策、献计献言。这种社会地位易于培养文人的奴才心理、奴才思维与奴才语言,纵笔挥毫写一些“花明栖凤阁,珠散影娥池”之类的颂词。这种被收买和豢养的结果,也是易于相传,甚至流入下一代血液和思想里。而另一方面,倘若不承欢,思想的堤坝又一渍千里,对家族有消极影响。官至“左副都御史”的杨大可早年可谓得宠,可是一失宠,他对于文化的信念就崩溃了,他要家丁转告家人:“汝辈归,吩咐各位相公,不要读书。”实际上,并非读书之过,由此我们可以看出,文人家族传递,有时也是软弱之至,有时一遇风雨,势必舍弃。, T/ A8 E/ {- c' r. {; h' r# T
  如今,许多家族中的艺术氛围溃薄了,父业子不继,家族书风已成为昨日黄花。面对电脑、网络等新知、新技,一笔一画临摹地追求书法艺术无疑是旧学。可是要保存书法艺术原有的韵致,在运用手法上、原材料上应该不会有太大的改变。这显然和时代的发展有很大差距,它需要长久的积累、酝酿、无法速成,短期内还不能见效,同时又与学问、道德达到的深度相关连。这是需要有一个很坚定的追求信念的。想通过电脑来创作、通过电脑来代替手写,那只会是另一种结果。当久远的一代人将濡墨挥毫作为一种自觉、乐事,我们也应该看到社会对此的促进。没有一个家族文化能够超越时代而独立存在,旧学、新说、传统、新异,都会在特定的时代里悄然兴盛或渐次式微。任何一问艺术的发展,在具体的时代里,都有赖于某些必要的张力,张力的丧失就会令人冷漠、轻视乃至放弃。
0 Y6 Y: z- @( q  家族是社会的一个缩影,家族文化追求也会相应折射出社会文化的追求趋向。追求是可以引导不可以勉强的,对于家族式书法风气的衰弱,反映了社会追求的真实。良性的审美活动中,生产、增值总是居于重要、甚至主要地位,这就需要合力。家族书法的兴盛或衰弱,具体关系到合力之增减。这是一个很现实的话题。
- p, a. l6 e) P" {$ Q
发表于 2003-2-16 20:52 | 显示全部楼层

关于家族书法

不现实,因为现在没有家族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3-3-17 08:32 | 显示全部楼层

关于家族书法

楼上的说的没道理哦,影响没以前大而已。, s' p1 B' ]+ x4 U
书香门第好读书~~孙晓云就是个例子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3-3-17 09:05 | 显示全部楼层

关于家族书法

以后都是‘独生子女’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3-3-18 16:23 | 显示全部楼层

关于家族书法

家族文化的传承依赖于权力和金钱。其实何止于书法,理学、文学、金石书画---------莫不如此。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快速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本站网友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书艺公社的立场及价值判断。
网友发表评论须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各项有关法律法规;尊重网上道德,严禁发表侮辱、诽谤、教唆、淫秽内容;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引起的法律责任;您在书艺公社论坛发表的言论,书艺公社有权在自身所属的网站、微信平台、自媒体等渠道保留、转载、引用或者删除;
参与论坛发帖及评论即表明您已经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

·版权所有2002-2019·书艺公社网(SHUFA.org) ·中国·北京·
Copyright 2002-2019 SHUFA.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电子邮件:shufa2008@126.com

甲骨汉字对应表 | 说文解字注速查表 | 繁简字转换表 | 干支公元对照表 | 岁时表 | 常用礼语 | 中国历代年号速查表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