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社币
-
- 信誉指数
- 点
- 好友
- 帖子
- 主题
- 精华
- 阅读权限
- 70
- 注册时间
- 2004-11-5
- 最后登录
- 1970-1-1
- 在线时间
- 小时
- 积分
- 146
- 点评币
-
- 学币
-
|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快速注册
x
遗憾的兰亭状元作品
# P6 @# l5 ~7 G3 h5 N# W2 O
- y& ]& W$ @3 T2 D/ `+ \* r. `4 r: A1 O. V
书法是遗憾的艺术.中国书法最高奖二届兰亭奖状元吴行尤其引人注目.
1 m) p) u" I3 }8 _+ w在展厅,欣赏吴先生的独具个性的楷书是美的享受.其艺术水准不容置疑.其所书内容为<张益州画像记>局部,细读之,发现作品中错字\漏字\多字\繁简不一有多处,总感到是碧玉之瑕.
" I4 C" m' o! ?今就作品集中所见笔误列举如下:作品中"京师"写作"京城";"蜀人"写作"楚人"(改变了文意);"弛"作"驰"(改变了句子的意思);"呜呼"漏写了"呼";"萌"作"盟";"屏息"下漏"之民"二字;"忍"下多"以"字;"蜀"字有一处笔误等.2 w* ^( H/ \ Y& u& Z! Q
创作内容多的作品难免有笔误,这很正常.从古至今,有很多书法家在作品中存在类似的问题,但都有补救的办法.或点去,或文后补记,或涂去,不一而足.兰亭奖的最高作品,文字关没过,如果传于后世,岂不令后人耻笑?作为状元获得者吴先生,也许根本没想到自己会拔头筹.故而,抄完后就交差了事,大概也不作校读,所以有此漏洞.如果从兰亭状元这个角度讲,吴先生获得了成功;但从兰亭奖状元作品角度讲,吴先生是失败的.成功有多种因素,失败源于细节.2 d: _0 g) x8 t$ F3 `3 l, D
初步翻了翻作品集,某些作者书写时疏漏确实不少.有的作品出现了常识性的笔误,如把"丙戌年"写作"甲戌年";有的把"阿尔卑斯糖"写作"阿尔卑斯塘"等等.+ {: x) G. t" P' K2 d1 o
% A: y! G, N/ ?8 z[ 本帖最后由 申伟 于 2006-12-30 12:04 编辑 ] |
|